家乡的端午节作文推荐7篇

时间:2024-09-27 作者:betray

作文是我们探索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的桥梁,作文的主题要明确,不要让读者感到迷惑,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推荐7篇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篇1

端午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佳节,也是一个热闹的佳节。我故乡的端午节也一样。

关于端午节,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伟大的诗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死后,人们非常伤心,为了不让河里的鱼虾去吃屈原的尸体,于是就用蕉叶包住饭团丢进河里喂鱼。从此,每当端午节的时候就要吃粽子,看赛龙舟比赛。

端午节的时候,我们都要吃粽子。粽子的类别有很多,而且每种都很好吃。包粽子也很讲究。首先,把粽子叶卷成漏斗形然后把糯米和配料放进去,裹成一个圆锥形,用绳子扎起来,蒸熟之后就可以吃了。端午节那天,全家人围在一起吃粽子,可热闹了。端午节时人们还会赛龙舟。随着鞭炮声的响起,龙舟手们划着船桨,龙舟越来越快,龙头不停地晃动,飞快地向前行驶。仔细看看,龙舟上画着美丽的花纹,非常精致。龙头上顶着两只大龙角,下面是两只醒目的眼睛,嘴巴叼着一只小花篮。眼看一只龙舟就要超过前面那一只了,离终点已经很近了。前面一方也不服输,一口气冲过了终点。全场一片欢呼声,最紧张的就是我们这些观众了,龙舟赛真精彩啊。

这就是我故乡的端午节,如果有机会,你也来和我们一起度过快乐的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篇2

我过了许多有趣的节日,在端午节这个古老的节日里,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在我们家的端午节可都是充实又温馨的哦!可今年的端午节是我最快乐,最难忘的。

记得那次端午节,我们家处处洋溢着端午节的气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总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时候出去赛龙舟,那多没意思!我可不想这样过每一年的端午节,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时候,脑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来了,何不来个自己创作粽子的比赛呢。说干就干,我抓紧时间,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唤来了,开始了,我们手忙脚乱,乱包,有的嘛,包个饭团,有的嘛,包个寿司,还有的嘛,东破一个西破一个。我想:这也叫有创意?我可不想像这样的创意,我嘛,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点子,我简单做了一个爱心,别人看了看我,都很惊讶,“这就是好点子……”我不管他们说,自己忙着做。

粽子蒸好了。妈妈来看看我们包的粽子,我连忙冲上去:“妈妈,在今天的端午节上,我想送你个礼物!”我从身后拿出了这个粽子“妈妈,这是给你的,感谢你对我的养育之恩,谢谢你给予了我生命!”妈妈看了脸上流出了晶莹的泪水。爸爸走过来,对着大家说:今天的粽子大赛,馨予获胜了,我们要感谢自己的妈妈哟!

在这一次端午节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妈妈!端午节,一个传统古老的节日,一个温馨充实的节日。多么美好的端午节啊!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篇3

“端午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我的家乡瑞安,当然也不会冷落它。

这一天早上,河里就会出现七八条龙舟;岸边,几十个小伙子组成一个个小组,每个人一个船桨,在岸上练习着;河的另外一头,许多观众和亲友们都做好了为他们加油的准备。

比赛开始了。带头的人有规律的将手中的“指挥棒”左右挥动着,好似一个指挥家指挥着乐手们演奏;鼓手和锣手跟着他的节拍“咚咚锵锵”的鼓舞着;小伙子们听着鼓声,看着指挥,也奋力地向前划去。

岸上,观众个个都聚精会神地盯着比赛的一个个选手,仿佛“身临其境”了,疯狂的呐喊、加油。一些小贩也被这场比赛吸引了,干脆放下手中的活,跟着其他人一起看比赛。一时间,河边变得热闹非凡了。

比赛结束了,不管是输是赢,你都可以在他们脸上看到微笑。接着就食饱餐一顿了。他们在河边的小屋、小路上摆起桌子,送上一盘一盘的美味佳肴和那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粽子。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篇4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风而来了。

端午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就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仅仅诗词写得好,还有相当的谋略;既就是一位诗人,也就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国的贵族,起初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就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理解屈原的意见,并且进谗言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此时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农历五月除五投汨罗江自尽。屈原写了很多不朽诗篇,比如有:《离骚》、《天问》等等……

端午节还有许多别名,有:浴兰节、女儿节、五五节、端阳节等等……

我十分喜欢端午节,因为这其中寓含着很丰富的好处。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篇5

“初一吃糕,初二吃粽子,初三吃螺,初四吃艾草,初五吃一天。”唱着这首家乡的歌,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传统节日。就似歌中唱的那样,五月初一便开始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那端午节特有的美食了。

提到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就是美味的粽子。粽子,三角形,有咸味、甜味,肉粽、白粽。而此时,家家户户的窗户里都会飘出粽香,芳香浓郁,和着夜雾,弥漫整个村庄。我对肉粽不感兴趣,对白粽却情有独钟,所以,奶奶总要包上几个白粽让我这只大馋猫大饱口福。自家包的粽子总是大大的,剥开粽叶,那白白嫩嫩的粽肉,使你馋涎欲滴,轻轻咬上一口,细细咀嚼,那真是美味极了!

大街上,巷子里也有挑着担子吆喝着叫卖的,不过卖的粽子和自家包的粽子比起来可就小多了,不仅如此,价钱还很昂贵呢!但看着那一堆堆溢着清香的粽子,一个劲的诱惑你,却总也忍不住买上一两个解馋,却再也没有余香了。

家乡的端午节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洗艾草也是一大特色。快到端午,人们就上山寻找艾草,将其用热水熬出浓郁的香味,舒舒服服的泡个艾草澡,那感觉格外清爽。俗话说:“端午洗艾草,百病都赶跑。”

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愉快的端午节就顺利拉下了帷幕。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篇6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听妈妈讲宋朝张耒的这首《和端午》记录了两千多年前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一个悲壮的故事,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农历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中国三大传统节日。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当这时,人们按照当地的习俗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在我们这里,人们都喜欢包粽子,吃粽子。每到这个时候,最热闹的就是包粽子,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最喜欢看奶奶包粽子了。奶奶先把绿油油的粽子叶洗得干干净净,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舀起糯米往里放,还可以加些蜜枣葡萄干等。放在锅里,煮出来粽子的味道飘满整个房间,再煮些茶叶蛋,味道就更浓香四溢了。一切准备好后,我和家人出去踏青,听说端午节那天早上出去踏青,还可以治病呢!回到家里,轻轻的扒开粽叶,里面露出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咬一口,那蜜枣的甜汁、糯米的香味往嗓子里钻,好吃极了!到了开饭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粽子,品尝着美味大餐,说说笑笑!开心极了!尤其是小孩子。

今年的端午节就要到来了,我们又要享受这一幸福的时刻了,真高兴。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篇7

端午已近,艾草的幽香在远山上缭绕着,然后不停地跟着风儿飘啊飘,飘绿了家家户户,在六月的史册中悠悠着一首端阳的诗篇。

印象中的端午节,在流苏般的绿丝中穿梭。

那些从峭壁上垂下来的绿色丝线是奶奶裹粽子用的“宝贝”,通常是前一天去撷来的,只需放入清水里洗一洗即可,到煮粽子的时候,那细细的绿丝所蕴含的清香便透着那层层的笋叶,渗进去、渗进去。是的,奶奶裹粽子用的粽叶是那种带着点毛的棕黑色花纹的笋叶,那是不知什么时候拾来存着的,虽已经卷成了一幅幅画卷般,却仍透着劳动艺术的芬芳。洗笋叶用的是老屋掘了好几十年的井水,井边放着一个因渗进太多水而变得十分沉重的木桶,可以清楚地看到把手已有些泛黄,而桶壁却是早已生了点点青苔的。有阳光的时候,井壁上便有了些许大小不一的白色光斑,它们是太阳的缩影,更像是挖井人眼中那充满希冀的神色。

记忆中的端午节,在沾满了糯米粒的嘴角边流淌。

我喜欢左手拿着一个破了头的咸鸭蛋,右手拿着一个刚拆了红线的豆粽;更爱把一支筷子戳进一个稻香四溢的米粽4角中的一个,然后将其余3个角轻轻咬去。刚煮熟的粽子是要一串串挂在竹竿上晾凉的。于是乎,才不一会儿,那些冒着热气的粽子就将它的清香缭绕了整个堂前。待晾凉后,取下几串来,配上几个圆溜溜的咸鸭蛋放进竹篮子里便挨个送粽子去了。这时候,也同样会有人将香喷喷的粽子送到我们家门口的。而奶奶却是很少收下的,两大锅的粽子剩得只够家人吃一两个便足矣。本以为是奶奶深知邻里嗜爱粽子,故多多的送,而今才明了,奶奶送出去的不仅仅是粽子,更是粽子里那些看不见的却散发着浓郁香味的东西。那些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都在那个端午,化作一朵朵花儿般美丽的笑靥,却只叹那人儿哟,沧桑已然嵌满了面颊。

多想再吃一次那裹满香甜的粽子哟。我耸耸鼻尖,深深地嗅,确乎又嗅到了空气中艾草的幽香,那香味飘啊飘,飘进了我心中那座小屋,在六月的史册中悠悠着一首端午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