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音乐教案通用8篇

时间:2024-04-02 作者:tddiction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中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展,认真准备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扰,提高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和解决能力,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年音乐教案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年音乐教案通用8篇

2024年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感受4/4拍歌曲的强弱特地点;学习领唱与合唱,并能与同伴协调一致地演唱。

2、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感情,激发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教师教学资源《山谷回音真好听》(音频)《国家》(音频)

活动建议:

一、 听《山谷回音真好听》音频,玩发声游戏。

将幼儿的作为排成半圆形,教师引导幼儿科学发声的方法,双臂自然下垂,眼睛平视,保持发声时的口型。注意:呼吸、咬字、吐字、口腔共鸣、轻声等方法。

(1) 先听音频,然后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2) 老师弹唱前半部分,幼儿唱回音部分。

二、 熟悉歌曲《国家》旋律,感受4/4拍歌曲的特点。

(1) 教师播放歌曲音频,请幼儿认真倾听。

(2) 引导幼儿感受4/4拍歌曲的强、弱、次强、弱的弱点。

(3) 请幼儿表达感受,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意思,重点在“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

三、 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国家》

(1) 教师清唱,引导幼儿念歌词。

(2) 教师引导幼儿采用领读+齐读的方式,感受歌词,为领唱和合唱打下基础。

(3) 教师弹琴,幼儿站直身体,用自然的声音跟唱。

(4) 教师领唱前四句,请一名幼儿领唱第五句到第八句,其他幼儿合唱后面的部分。

(5) 鼓励两名幼儿演唱前八句,其他幼儿合唱后面的部分。

(6) 教师引导幼儿看指挥,准确进行领唱和合唱。

四、 欣赏歌曲《国家》mv,进一步理解歌词的含义,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感情。

小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爱自己的祖国,祖国强大了,我们才会更加幸福快乐。

2024年音乐教案篇2

目标:

1、学唱弱拍起的歌曲。迁移已有的学习经验记忆歌词,通过对比记忆歌词。

2、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根据图片提示即兴填词演唱。

3、唱歌时注意调整自己的音量与速度,努力与集体保持一致。

准备:

1、小图片1套(头、肩、腰、膝盖、脚),与身体相关的小图片若干(如眼、耳、口、鼻、脖子、腿等)。

2、音乐磁带、录音机。

过程:

一、教师范唱新歌《快来拍拍》,引导幼儿找出这首歌与《头发、肩膀、膝盖、脚》的歌词的异同。

1、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唱一首有趣的歌曲,它的名字叫《快来拍拍》,它和我们已经学过的一首歌很像。现在我来唱给你们听一听,请小朋友认真听,听完以后告诉我这首歌唱的有点像那首歌?听出来我么也不要抢着说出来,举手告诉我。为什么?(教师以较慢的速度连续范唱歌曲两遍。然后请两三个幼儿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2、师:谁来说一说?为什么?

3、这首歌的歌词确实与我们学过的《头发、肩膀、膝盖、脚》的歌词很像。你们再仔细听听,两首歌中所拍的部位和顺序是不是完全一样呢?(教师以常速连续范唱2遍)

二、幼儿学唱歌曲《快来拍拍》。

1、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并把相应的小图片有序地贴到黑板上,带着幼儿学唱歌曲。

师:我们刚才听到歌曲里有头、肩膀、腰、膝盖、脚,多了一个腰,现在老师把这些唱到的歌词按顺序排队排好了,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好吗?

2、幼儿看图学唱。(2~3遍)

3、逐步撤掉小图片,让幼儿逐步记忆歌词,边做动作,学唱歌曲。

三、幼儿总结学习经验。

1、师:你们今天为什么这么快就学会了一首新歌?

2、师:原来可以用已学会的经验来学新本领。

四、幼儿即兴填词歌唱并玩游戏。

1、师:除了用“头发、肩膀、腰、膝盖、脚”的游戏来玩,我们哈可以用替换歌词的游戏来玩。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那我们就用这些替换到刚才的“头发、肩膀、腰、膝盖、脚”歌词里面来唱一唱,试试看,好吗?

2、教师将图片排序,待歌曲前奏即将弹完,引导幼儿尝试看图演唱。

3、幼儿尝试演唱并表演动作。

2024年音乐教案篇3

一、前段分析

1、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制定了以古诗春晓为主题的音乐的教学设计方案,本课主要采用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共存的方式。具体设计思路是:通过图片贺音乐引出古诗春晓,试着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或节拍曲调表现《春晓》,然后教学生用两种曲调学习歌曲,最后已合作的方式,男生女生合作一起演唱,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将音乐图片和视频呈现出来,是学生深切理解诗词的含义和曲调的唱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创作表现春晓及其他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学习任务分析

本课是语言和音乐相结合的内容,古诗春晓几乎人人都会背诵,,但其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则会令人耳目一新,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兴趣,富有灵活性和吸引力。

本课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对古诗深切理解和感受春天的内容,另一种则是以诗为词进行各种曲调的学习与创作,全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一步步引导学生一起展开活动。

①教学重点:

对古诗春晓的理解

对春晓用音乐的形式演唱出来

②教学难点:

对春晓用不同的形式演唱出来

感受古诗和音乐的完美结合,用自己的方式创编春晓

3、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其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其起点水平相对较低,他们的学习风格一般为对于有趣且新鲜的事物感兴趣,一般处于被动,内部动力相对较少,所以在面对他们呢讲课时,尽量要以独特的风格,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传授其技能。对本课主题春晓这首诗几乎从会被的基础上,着重于理解,和对音乐节奏的体验,但

是对于不同节奏和曲调的创编春晓会有一定的难度

4、教学目标

⑴理解诗歌,感受春天的特征

⑵体会古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掌握歌曲的唱法与节奏

5、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春天的图片春晓中体现的场景图片和音乐)

让每个学生会背古诗春晓,了解春天的特征。

二、中期设计

教学过程分析

(一)引出古诗《春晓》

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曲表演《春天在哪里》。

师: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那么春天到底都哪些迷人的变化呢?(重点引导孩子们说出:鸟儿飞回来了,春雨,花开等)

2、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春天在哪里》,那么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美春天的古诗呢?

师:刚才我们随着诗人的美妙诗句一起感受了诗歌春晓感受了春天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诵读这篇古诗吧!(师生共同朗读春晓)

(二)换形式表现《春晓》

师说:刚刚同学们朗读的太好了,倒是呢老师现在有另一种方式把这首诗表现出来。

(三)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除了刚才表现的几种方法,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动画版视频《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单,老师做示范演唱。并且轻声演唱歌词。

3、分组演唱:女生领唱,男声伴唱;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4、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5、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6、播放两种形曲调的《春晓》歌曲让学生们仔细聆听有什么不同?

7、排练合唱歌曲。

8、节目表演。

9、感谢同学。

2024年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2、愉快的学习歌曲《刷牙歌》。

3、让幼儿了解怎样保护牙齿以及健康的牙齿能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愉快的演唱歌曲。

3、根据内容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电子琴、光盘、DVD、电视、牙刷实物、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学唱歌曲

1、在本次活动中,我先课件出示了懒羊羊牙痛的表情,来吸引他们的眼球,以谈话的方式引出活动。提问:“你们看,图片上懒羊羊怎么了?”让幼儿通过想象思考。

2、接着我完整的演唱歌曲《刷牙歌》来验证他们的猜想,原来懒羊羊难过的原因是因为他长蛀牙了!

3、接着进行进一步的提问:“你们听到歌词里面唱到了什么内容?”通过提问让幼儿初步了解歌词的内容。

4、接着播放光盘《刷牙歌》,同时依次放歌词内容图片(牙刷/一只手拿着一把牙刷/大嘴巴/没有蛀牙的牙齿)再次激发他们的兴趣点,让孩子借助图片来熟悉歌词,这样孩子一目了然就会记住歌词的内容,并且对这样的图片对唱的方式感到非常有兴趣。

5、接下来我就轻声的借助图片带着孩子一起熟悉歌曲。

6、待整首歌曲的歌词内容孩子们都记得差不多了,最后完整进行演唱,让幼儿进行学习。

(二)自编动作律动表演

师电子琴伴奏,幼儿表演。这样不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对歌词的记忆。。

(三)教师总结:我们要养成每天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要不然就得象懒羊羊一样,再也不能吃好吃的东西了。现在谁能给老师演示一下应该怎么样刷牙呢?请几位小朋友到前面来演示。

(四)延伸环节:课件出示动画片懒羊羊吃零食的场景,让幼儿自己来说吃完东西应该怎样做?怎样保护牙齿?有一口健康的牙齿我们会非常快乐。

(五)结束环节:全体演唱《刷牙歌》边唱边表演。

2024年音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用优美、舒缓的歌声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

2、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准确的唱准歌词

活动准备:

幼儿对自己的爸爸妈妈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他们的性格特征。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

小乌鸦爱妈妈教师带领幼儿随着舒缓的音乐表演《小乌鸦爱妈妈》,感知温馨的亲子关系。

二、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谈论自己的家庭,体验家庭的温暖。

师:你家里有谁?你喜欢谁?他们是怎么样的人?

三、欣赏歌曲《可爱的家》,理解歌曲内容,丰富幼儿的词汇。

1、师: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家,我非常喜欢他,下面我唱给大家听。

2、师:你听到了什么?我的家庭是怎样的?我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的人?

3、师:你觉得哪些歌词很好?

4、教师随着音乐演唱歌曲,鼓励幼儿随着音乐轻轻的哼唱。

四、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1、教师演唱歌曲,鼓励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演唱。

2、师:我们爱自己的家庭,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用怎样的声音来唱这首歌呢?3、引导幼儿用优美舒缓的歌声演唱歌曲。

五、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一步体验自己和家人之间浓浓的爱意。

2024年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熟悉歌曲内容,了解歌曲旋律。

2.能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进行歌表演。

3.体验与朋友和睦相处的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1.导入

(1)情景表演"拉拉勾",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他们怎么了?拉拉勾表示什么意思?"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知道拉拉勾的意思。

2.幼儿第一次操作

(2)学习歌曲,熟悉歌词内容,了解歌曲旋律。

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熟悉歌词内容,了解歌曲旋律。

3.分享经验

(3)集体讨论,体验与朋友和好,和睦相处的快乐。

提问:

①"假如你真的生气了,你的好朋友也生气了,你们会怎么样?"

②"你现在和朋友和好了,一开始有点儿不好意思,该怎样唱?后来已经和好了,你心里觉得怎么样?这时应该怎样唱?"教师重点指导幼儿体验与朋友和好,和睦相处的快乐。

4.幼儿再次操作

(4)幼儿创编,能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进行歌表演。

提问:"这句歌词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教师重点指导幼儿能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进行歌表演。

(5)歌表演:拉拉勾,体验由生气到重新成为好朋友的情感转化过程。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自然、生动地表情,体验由生气到重新成为好朋友的情感转化过程。

活动延伸

(1)表演区中可提供机会让幼儿表演。

(2)日常生活中注意提醒幼儿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

2024年音乐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体验说唱结合的歌唱形式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激发音乐创造性。

3、初步学唱歌曲《数高楼》。

【活动准备】

音乐cd《数高楼》、音乐棒、课件、黑板

【活动过程】

一、预备起势

1、幼儿练声:“问好”

师:小朋友们好!(小女孩们好!小男孩们好!)幼:张老师您好!

幼:客人老师好!师:小朋友们好!

2、根据旋律的'主节奏,做节奏练习:“跟我学”

师:今天的天气不太好,张老师把天气情况编了个节奏游戏,请跟我学:天快下雨了,下雨了,下雨了,滴滴滴滴答,滴滴滴滴答。

二、赏析感受

cd1,初步感受音乐旋律。

师:今天,来了两位小客人,我们一起请小弟弟小妹妹来跟我们做游戏,什么游戏呢?请仔细听。

(幼儿欣赏音乐)

师:我们请小弟弟小妹妹一起来干什么?(数高楼)

高楼里住着谁?(小猫、小狗、小老鼠、小青蛙、小鸡)

他们住几层楼?有几只?我们再听一遍。

三、情景感应

1、cd2(清唱吧),再次感受音乐,师幼玩“抢答游戏”,进一步了解歌词内容。

师:根据刚才的问题,我们玩个抢答游戏,我问,大家抢答,准备…..

2、课件展示高楼,对应并梳理五层楼小动物的名称及楼层,教师总结。

师:小朋友回答的对不对,请看大屏幕。

3、分析段落,为b段说唱部分打节奏,掌握节奏型。

师:小朋友,你发现这首歌,与我们以前唱的歌有什么不同?我们把这首歌分成两段,前面a段是歌唱部分,后面b段是说唱部分,(黑板展示b段)想跟老师打节奏吗?

4、幼儿学唱歌曲。

(1)cd3,幼儿轻声跟唱。

师:这首歌的名字叫《数高楼》,好听吗?我们一起来学学吧!请小朋友们用轻轻地声音跟着唱。

(2)cd4,幼儿边打节拍边跟唱,要求:微笑歌唱,声音优美。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打着节拍来跟唱,唱的时候,要面带微笑,用最优美最好听的声音来唱。

3)cd5,分角色表演歌曲。

师:你们想扮演高楼里的小动物,来表演歌曲吗?小猫…用什么动作?

(4)cd6(伴奏坊),幼儿听音乐完整歌唱。

5、cd7,用身体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这首歌这麽好听,是因为有好听的乐器为它伴奏,你想给歌曲伴奏吗,用什么伴奏呢?我们的身体就是乐器,我们的身体怎么唱歌呀?

6、cd8,幼儿完整表演唱。

师:现在,请大家加上最好看的动作,边唱边表演给客人老师吧!

2024年音乐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一问一答式的儿歌表现形式,感受其中乐趣。

2、丰富知识,发展思维和想象。

3、会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朗诵歌谣,并能发准屏ping 两liang 身shen 刺ci等字音。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动物卡片:小猫、孔雀、鸭子、公鸡、刺猬、青蛙、小鹿、骆驼。

2、学具:彩笔、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动物卡片请幼儿观察,说说它们的特点和喜好。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小动物,我们一起看看都是谁?” (教师依次出示卡片,幼儿回答。)

师:“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都是什么特点和喜好呢?” (幼儿自由回答。)

二、基本部分:

1、填空游戏:

师:“小朋友知道这些动物的特点和喜好,现在老师提问,请你们猜猜老师说的是什么动物?”

师:“我拍一,谁对一,哪个最爱把脸洗?” (幼儿依据动物卡片,说出小猫最爱把脸洗。) 教师用同样的方法请幼儿说出其余的七幅图片。

2、教师完整朗诵拍手歌,感知一问一答的表现形式。

3、用多种形式教幼儿朗诵歌谣。

(1)老师问,幼儿答。

(2)幼儿分组,一组问,一组答。

(3)请两个两个小朋友结合,一边拍手,一边说歌谣。

4、发放彩笔,请幼儿将画册中,没有对出的动物相应的画在方框中。

师:“我们学会了拍手歌,现在请打开画册18页,我们一起将图中没有对出的动物画在方框中。”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三、结束部分:

鼓励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说歌谣。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尝试回答的内容自己试编,并念给成人听。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对熟悉的小动物很感兴趣,并根据小动物的特性,编出了朗朗上口的儿歌。有个别幼儿对儿歌中容易出错的音,还不能正确的说出来。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通过操作多说、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