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音乐教案通用8篇

时间:2023-09-29 作者:Surplus

通过教案的文字是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能力大小的,优秀的教案可以使课堂变得精彩有趣,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伞音乐教案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

伞音乐教案通用8篇

伞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能与同伴一起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

2.用身体动作表现水草的舞动和小鱼的游动,发展创造力和表现力。

3.初步熟悉乐曲旋律,了解优美流畅与纤巧轻快的不同音乐性质,通过水草和小鱼的游戏表现音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已欣赏过有关水族馆的影碟,丰富有关水族馆的经验。

2.教师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磁带及相关道具。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和幼儿玩游戏入场。

2.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3.播放音乐,借助多媒体进一步感受音乐。

4.分段欣赏音乐,引导幼儿理解音乐中的不同形象。

(1)欣赏表现水草形象的音乐,启发幼儿用舒展、优美的身体动作表现水草的舞动。

(2)欣赏表现小鱼形象的音乐,启发幼儿用纤巧、轻快的动作表现小鱼的游动。

(3)欣赏音乐的结束部分,启发幼儿尝试表现小鱼和水草共同游戏的快乐情境。

5.分角色、运用道具完整地听音乐表现。

活动提示

1.在活动第一个环节中,教师和幼儿玩的游戏规则为:老师做动作,孩子不做动作;孩子做动作时,老师不做动作。老师牵着朋友一起做动作,孩子也牵着朋友一起做动作。同时教师注意,自己做动作时,音乐为A段;孩子做动作时,音乐为B段;与朋友一起合作做动作时,为音乐的结束部分。

2.在活动中教师选用的道具可以是色彩鲜艳的纱巾,也可以是皱纹纸。

3.提请家长配合:家长可带孩子一起了解更多的有关水生植物和动物的知识,丰富孩子的相关知识经验。

伞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的情绪变化。

2、学习关爱他人,萌发同情心。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各种泥娃娃,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介绍歌曲《泥娃娃》,请幼儿安静地倾听歌曲。

2、引导幼儿说说听了歌曲后有什么感受?泥做的娃娃会说话吗?

3、学习歌曲《泥娃娃》,先教歌词,然后学唱歌曲。

4、教师放录音幼儿随音乐边唱边自由表演。

5、教师分发给幼儿适量的泥,让幼儿尝试泥塑,教师提醒幼儿可以使用辅助材料,使幼儿能够学习搓、捏、压等技能。

6、将幼儿的成品放在架子上,建议幼儿互相欣赏,表扬泥塑做的好的幼儿。教师同时提醒幼儿收拾材料、整理桌面,养成好的卫生习惯。

7、教育幼儿爱护自己与同伴的作品,欣赏时轻拿轻放,欣赏完物归原处。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前,我先将原教案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图谱这一教学材料,从而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歌词。在图谱设计时,我尽可能地使用简易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并运用了"1""x" "真""假"等一些明显的符号加以辅助。活动时,孩子们能被多样的图谱所吸引,正确地理解并用声音优美地歌唱,活动目标有效达成。但是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活动氛围并没有预期得好,如果我能在肢体动作、脸部表情等更加活跃一些,也许孩子们也能被我的情绪所感染,使本次音乐活动的氛围显得更加活跃欢乐一些。这是我下次要注意的地方。

伞音乐教案篇3

1.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音乐活动,熟悉3/4节奏。

(2)感受乐曲,有表情地吟唱歌曲,尝试大胆地创编歌词。

2.重点与难点

本教材的重点是熟悉乐器继续培养幼儿节奏感;难点是让幼儿有表情地吟唱歌曲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歌词。

3.环境创设及材料准备

(1)歌曲《听》的伴奏磁带。

(2)提供舞蹈道具(如:彩带、花朵等)。

4.设计思路

大班下期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节奏感,但是对于3/4的乐曲还需要给予不断的听赏,使幼儿熟悉3/4节奏型。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歌曲《听》,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音乐的节奏感,感受3/4旋律,同时,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根据本教材歌词简单易懂的特点,我们尝试让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创编歌词,提高幼儿音乐兴趣,并且在反复创编中进一步感受3/4节奏。

5.活动流程

(1)在角落游戏中听赏旋律,感受旋律,激发对活动的兴趣。

①在角落游戏中放入磁带《听》引导幼儿听赏,感受3/4节奏,感受旋律的美。

说明幼儿可以在角落里听着音乐自由舞蹈,教师指导重点是让幼儿在感受旋律美的同时切准3/4节奏,可以提供一些刀具激发幼儿自由创编感受乐曲的兴趣。

幼儿自由听赏、自由创编可在角落里延续二周左右,叫要鼓励所有的幼儿都来参与。

角落游戏中这个内容的讲评很重要,讲评的内容应该从幼儿切准3/4节奏和幼儿大胆创编舞蹈感受旋律的美着手。

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和孩子共同游戏"今天是多么美好"师生接龙说:"我听见风儿在轻轻唱,今天是多么美好!""我听见闹钟在轻轻唱,今天是多么美好""我听见树叶在轻轻唱,今天是多么美好……"……要求接龙时和别人说的不同,要求有一定的节奏。

说明幼儿在参加这个结论游戏时,为今后的创编歌词打基础,教师指导应将重点放在创编不同的内容以及让幼儿用3/4节奏说出话语。

(2)在集体活动感受乐曲,表现乐曲,创编歌曲。

①感受乐曲,有表情表现3/4旋律。

教师放录音磁带,让幼儿听赏歌曲,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鼓励幼儿有表情吟唱歌曲。

说明这首歌的旋律幼儿已经在角落游戏中反复听赏,是熟悉的,这首歌的歌词又是相当简单的,因此在完整听赏教师的演唱后可鼓励幼儿有表情吟唱歌曲,这里的指导重点依然要引导幼儿唱准3/4节奏。

②鼓励幼儿尝试创编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创编鼓词,看谁唱的最好,幼儿可以将生活中、游戏中的内容都创编进歌词里。

教师指导重点是幼儿在演唱创编出来的歌词时,也应注意切准3/4节奏。

教师指导幼儿创编歌词要引导幼儿运用规定的'句型,大胆地想象,说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内容。

(3)在角落游戏中进一步感受乐曲,探索创编。

①继续在角落里让幼儿根据乐曲大胆创编舞蹈,切准3/4节奏。

②在角落里放入游戏"创编比赛",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创编歌词,进一步感受3/4节奏,并在集体、小组面前大胆表演。

说明此内容可以放置1~2周,鼓励幼儿都来参与,教师指导重点应放在幼儿大胆创编,切准3/4节奏以及有表情吟唱上。

伞音乐教案篇4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这是什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很有兴趣地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感受音乐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时间是宝贵的。

2.能完整地、有表情地、比较有表现力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唱会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处理及大跳音序5-5 2-5附点八分节奏的准确演唱。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课

师: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先从猜谜语开始,听好了这是什么呢?听清楚了?师唱33 13?

生:闹钟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钟表。

师:但是老师不明白,会说没有嘴,他没有嘴怎么说话呢?

生:个别回答

生:嘀嗒全班唱“嘀嗒”

师:会走没有腿,与学生一起唱。

3师:哪还有什么声音?

生:“当,当”大钟的声音,那用动作来表演一下。

师:这次我明白了,但老师还有个问题:会走没有腿?他没有腿怎么走呢?他是怎么动的呢?

生:跟着音乐摆动。

师:你们知道吗?着首歌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遍,边欣赏边做动作。

生:欣赏

师:接下来,我们来认识它,看大家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轻轻的朗读一遍。

生:读

师:跟钢琴小声演唱。

师:接下来认真听老师唱一句,和你们唱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生:回答

师:让学生体验闹钟的声音,引导学生感觉滴答滴答。

师:闹钟行走的声音很轻,“当当当”是闹钟的响铃。

生:加上动作有感情演唱。

师:我们继续发现什么呢?引导学唱第二句“他们告诉我们”“它是谁呢?(闹钟)它很厉害的,我们一起去夸它。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老师有个奖品给你们(引入学习打击乐器)。

师:这里有个乐器?这是什么?

生:双响筒

师唱学生打

师:这里还有一个乐器。

生:碰铃(师唱生打)

时钟是我们生活当中、学习当中的好帮手;所以我要会懂得看钟表。

二、新歌学习

流程概述:听范唱—读歌曲—唱歌曲—找问题—完整表现

活动描述:利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唱会歌曲并能有表情地歌唱。

师;钟表真是了不起!没有腿可以走没有嘴可以唱!老师也想学做小钟表,请小朋友仔细听,仔细看……

学生完整聆听。

师: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些歌词。

学生熟悉歌词。

师:读得真好!这个“它”是谁呀?

学生模仿解决难处。

师:下面,随老师的钢琴一起来唱。

学生用模唱法、比较法、探究合作式的方法来学习。

三、探究音响

流程概述:随意——分辨敲——合作敲

师:同学们好听的歌声吸引了两件小乐器,咱们请他们上场?

1、先找同学随着自己的想法鼓击乐器。

2、再请同学分析乐器发出的声响与钟表“嘀嗒”和“当”的声音的相似点。

3、请小指挥来分工合作。

4、分段演奏——合奏——合奏伴唱。

四、轻松一刻

流程概述:认识钟表——欣赏钟表——表现钟表

1、与生活结合认识。请一名学生做钟面,其他同学看其指示说说是几点钟并唱一唱(看学生实际进行下面两句问答式的创作)。

师问唱:嘀嗒嘀嗒几点钟?生答唱:嘀嗒嘀嗒x点钟

师问唱:你在做什么?生答唱:我在学唱歌

2、《在钟表店里》的片段,能找出里面模拟生活中的闹钟声响,还能分辨音乐情绪的变化并用肢体语言参与表现。

五、评价总结

流程概述:巩固演唱——他评自评——小结下课

伞音乐教案篇5

学习活动:

汽车轱辘转呀转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2.模仿不同车辆的声音和车轮转动的状态。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活动准备:

1.将座位排成半圆形。

2.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说说上幼儿园的方式

1.你们是怎么来幼儿园的?

2.在音乐声中,幼儿用简单的动作表现自己上幼儿园的情景。

二.学习儿歌

1.今天我们一起坐着汽车上幼儿园吧!

2.教师扮演司机,幼儿扮演乘客。教师边做开车状,边朗诵儿歌。

3.引导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

4.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来园情况,仿编儿歌。

三.游戏:开汽车

1.来来来,上车吧!我们去幼儿园了!

2.教师做手握方向盘状,带领幼儿绕着椅子行驶。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各自的方式模仿车轮转动的状态。

3.连续念几遍儿歌后,教师做停车状,幼儿一起说:“幼儿园到了!”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伞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数高楼》,念准数高楼时的节奏型。

2.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学玩音乐游戏“数高楼”。

3.体验与同伴合作玩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特制高楼图、图片白云、图片弟弟妹妹

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课题。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高楼大厦。你有没有去数一数哪幢楼房有几层?谁来做一做数高楼的动作?(抬头)你数过最高几层楼?很高很高的楼房好象在哪儿?

幼儿回答。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一做高楼,请小朋友们来数数这里的高楼有多高?

二、出示高楼图

1、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边数边加动作)

2、提问:你有没有发现老师带来的高楼有什么特别地方?(提示颜色)

3、要求:把颜色一样的楼层连起来数。

4、想想做做,数高楼可以用那些动作来表示。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数高楼》第一段。

提问: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2、听着琴声,跟着老师轻轻唱。

3、倾听第二段,提问高楼数清楚了没有?

4、带着幼儿轻轻唱。

5、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演唱。

四、学玩游戏“数高楼”。

1、老师请部分幼儿配合老师讲解游戏玩法。全体幼儿站成圆圈,面向圆心,请2名幼儿做弟弟和妹妹站在圈外。

2、游戏可反复进行。弟弟妹妹的人数可增加到4—6人。

3、活动结束。

伞音乐教案篇7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

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画脸谱,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美术这两种诉诸不同感官的艺术学科的结合,培养学生对综合艺术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磁带、画笔、白纸等

教学过程 :

一、赏析与导入──看脸谱

??组织教学:在京剧音乐声中开始上课

??资料展示: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有关脸谱的知识

1、脸谱的产生;2、脸谱的颜色 ;3、脸谱的样式

二、活动与体验──唱脸谱

??新授引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唱脸谱》(多媒体投影),了解一下歌曲中涉及到的脸谱人物。

??歌曲范唱

1、谈话:听完这首歌曲,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脸谱及人物的知识。

2、学生自由谈

??学唱新歌

1、学生先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中视唱旋律,然后随教师指挥一起唱。

2、难点突破,前半拍休止

3、随钢琴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

4、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三、思考与创作──画脸谱

??欣赏:录音播放京剧唱段,学生思考剧中人物的脸谱可以看出他是什么形象?

??创作:(背景音乐与播放京剧)

1、学生在音乐声中分组画脸谱。

2、在音乐中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四、反馈与小结──演脸谱

??学生戴自制脸谱唱歌曲,教师伴奏。

??小结(多媒体投影展示)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

五、结束课业 在京歌《唱脸谱》音乐中学生走出教室。

伞音乐教案篇8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评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的剧目。欣赏《报花名》进一步感受评剧演唱特点,通过欣赏、模唱感受评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剧种类、相关知识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

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哪种戏剧?今天哪个小组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他们学习的内容?

3、小组介绍:评剧

(1)发展历史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广泛流行,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

评剧的前身是莲花落,原名“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关外有“奉天落子”的称谓。莲花落这种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流域甚广,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

评剧产生于河北东部的滦县农村,于1910年左右形成。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正式使用评剧名称。

(2)艺术特点

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话。表现时生活气息浓郁,具有亲切的民间风味。它的形式也相当活泼、自由,极其擅长于表现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3)音乐特点

音乐唱腔,初具板腔体样式。有了慢板、二六板、小悲调、锁板等;伴奏,以板胡为主,兼用唢呐、笛子;表演上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传统秧歌舞蹈动作外,不受严格的程式规范束缚,动作较为自由。念白以唐山地方语言为基础稍加韵化而成。

(4)代表剧目

?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秦香莲》《刘巧儿》等。

(5)优秀演员

白玉霜,评剧表演艺术家,生于1907年,卒于1942年,祖籍河北滦县。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是莲花落艺人李景春之女。她11岁从刘某学京韵大鼓,14岁拜老艺人孙凤鸣为师改学评剧,30年代与刘翠霞、李金顺、爱莲君并称评剧“四大名旦”。

白玉霜唱腔低回婉转,音色纯正,鼻音共鸣好,中低音宽厚圆润,富于抒情性。同时创造了低弦低唱的演唱方法,并不以高音高嗓去迎合观众,而是通过表演来打动观众,细腻地传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形成评剧的“白派”表演艺术。

代表剧目:《秦香莲》《秦雪梅吊孝》《桃花庵》《空谷兰》《珍珠衫》《李香莲卖画》及电影《海棠红》等。

4、欣赏《报花名》

设问的问题:

这是哪出戏中的唱段?

简单了解《花为媒》的剧情。

此段唱腔中都唱了哪些花名?

模唱:感受音乐风格。

介绍演唱者:新凤霞。

杰出的评剧演员新凤霞,六岁学京剧,后改习评剧。十四岁主演,三十九岁被迫离开舞台。她独特创新的演唱艺术,开一代新风,影响深远,至今为广大观众所称道和留恋,被誉为一代评剧皇后。代表作《花为媒》《杜十娘》《小二黑结婚》《祥林嫂》等。

4、师生总结结束教学。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