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是教师应该要掌握的一项技能,教案是老师们教学生涯中经常接触到的,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3年小学音乐教案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年小学音乐教案篇1
教学内容:
?小小少年》是德国电影《英俊少年》的一首插曲。大调式,4/4拍,弱起的一段体结构。
第一、二乐句旋律变化重复,在句尾作六度、七度的上下跳进,歌曲情绪愉快,充满孩子的朝气;
第三、第四乐句旋律同样是变化重复,在句头使用六度大跳,曲调舒展而起伏,唱出少年在成长中的烦恼,也表达了他充满欢乐、乐观、愉快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解决大跳音程的音准、附点节奏、弱拍起的问题,用优美、连贯的歌声演唱。
教学过程:
1.听倾听歌曲录音,熟悉歌词,体会歌曲情绪,说出自己不理解的歌词含义。
2.看观看电影片段,了解歌曲中的“小小少年”形象,自我解惑——“很少烦恼无忧无虑”又为何“忧虑烦恼都来了”?
3.唱重点解决好几处大跳音程的音准及附点节奏、弱拍起的问题。
4.演学生扮演主人公“海因切”上立演唱。要求唱出乐观自信、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5、电影《英俊少年》简介德国电影《英俊少年》拍摄于1969年,但80年代初期才在中国上映。描述了一个英俊少年捍卫家庭幸福的动人故事,是一曲亲情与友情低声吟唱的美好颂歌!英俊少年海因切自幼丧母,与父亲卡尔相濡以沫,生活平静而幸福。海因切的外公——实业家贝特霍德因反对卡尔与女儿的婚约而与其父子一刀两断。
银行行长的儿子为敲诈贝特霍德,偷走银行的十二万元并栽赃到卡尔头上,而贝特霍德对此不闻不问,卡尔因此被捕入狱。海因切在律师的帮助下寄养在外公家中。贝特霍德渐渐喜欢上了聪明的海因切,一曲《最后的玫瑰》使他在女儿和外甥间找到了重合的焦点,海因切给阴郁古怪的贝特霍德冰冷的生活带来了一抹阳光。一次偶然的机会,海因切得知爸爸入狱事件的真相,在艾伦和警察的帮助下,追拿到罪犯,真相大白。海因切甜美的歌声在五光十色的游乐场上空回荡。
2023年小学音乐教案篇2
第一课春 意
教学目标:
一、“春水”,“春雨”“小鸟”都向人们告“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锄头 的赞美。
三、在学唱歌曲的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
四、聆听《春水》,感受比喻人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教学内容:
表演《小鸟小鸟》《春鱼蒙蒙地下》
欣赏《春水》《致春天》
学习音乐知识:切分音
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并掌握切分音
2、了解挪威作曲家的创作背景。
3、用小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雨蒙蒙地下》里对春天的赞美,及唱好全曲。
4、学习儿歌与打击乐的配合
教学过程:
表演《小鸟小鸟》
1、 以生态环保导入
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 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
答: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等
2、 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八六拍,该拍号)
(2)画出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
(3)按曲调的欺负,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
(4)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 教师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 。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b、 在教师的知道下,两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
c、 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视辅导二声部。
d、 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 相互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
3、 学唱歌曲
(1) 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 出欢跃,活泼的情绪。
(2) 用“la”唱全曲,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喜悦的心情,注意没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换卡的情绪。
(3) 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情绪。
4、 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 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等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表达 对春天的赞美。
学习乐理知识:切分音
1、 认识切分音
2、 正常的强弱节奏
3、 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
改写成 的节奏,并唱唱,四人小组讨论并唱一唱
聆 听《致春天》
1、 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 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呢?那里的气候条件是这样的?
(2) 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 初听《致春天》
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在教师的指导下区别每一段落主题曲的区别,和第二声部伴奏片段等)
3、 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要求学生讨论后完成作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联想
5、三度欣赏创作
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2023年小学音乐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小提琴独奏《大海》,学生能听辩“独奏”这一形式。
2、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
●教材分析
教材借助其他姊妹艺术融诗、画、音乐为一体,让学生欣赏各种形态“海”的画面时,在充满海的品味的音乐声中去朗诵《大海》这首诗。并在此基础上教唱《大海》这首歌。
●教学过程
(一)歌曲《大海》
1、看看听听。教师播放小提琴独奏《大海》,学生边听音乐边看书32页图画。简介名画欣赏《海滨的渔船》及作者。
2、听听读读。教师与学生一起听小提琴独奏《大海》,并在乐声中有感情地朗读《大海》这首诗歌。
3、学新知识。结合课文巩固复习善于表现优美、抒情音乐的乐器——小提琴,了解“独奏“这一形式。
4、唱唱想想。教师和学生一起听录音范唱轻声跟唱歌曲。演唱时请学生体验“f”个这力度记号安排在歌曲什么地方较合适?并想象一下大海会是什么样的情景?曲谱如下:
学唱歌曲时,教师可以采用师生分句演唱的方法。如:教师唱前半句,学生唱后半句,再反过来学生唱前半句,教师唱后半句,最后一句齐唱。
4、唱唱做做。熟唱歌曲后,教师可请学生做以下活动,◎模仿各种不同情景的大海发出的声音。◎用自己身体的律动来表现大海的不同情景并发出不同的声音。◎请编出或讲出有关海的一些故事。
5、唱唱划划。教师启发学生随着自己的演唱旋律画出旋律线条,并做书35页练习1。
6、听听画画。教师可根据自身教学对象进行拓展教学。如:大海是多姿多彩的。并不永远是风平浪静的。听赏管弦乐曲《天方夜谭》的几个片段,他们描写了不同的“海”的情景。请学生把听赏后的感受用画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7、环保教育。教育学生爱惜水资源,不污染水资源,保护大海,不让大海受到污染。并且环保从自己做起。
教学反思:本单元通过听赏小提琴独奏《大海》,学生能听辩“独奏”这一形式;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学生结合《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些神话故事,欣赏起来有自己的一些感觉,但是学生对这种交响乐的理解还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渗透一些交响乐的欣赏。
2023年小学音乐教案篇4
教学内容:聆听妈妈格桑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旧歌,通过让生谈藏族风土人情,引入对歌曲《妈妈格桑拉》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1、视唱全歌乐曲,生跟着教师的琴声哼唱旋律,说说是哪个地区的民歌。
2、播放歌曲的音乐,让生寻找与之共同的音调,从而导入歌曲的学习。
3、初听歌曲,理解情感。
(1)教师介绍歌名的含义。妈妈格桑拉的意思是指妈妈幸福。
(2)初听歌曲,理解歌曲的情感。歌曲是反映妈妈的幸福,还是祝愿妈妈幸福?生从歌词、情绪、速度上谈谈自己对歌名的理解。
4、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1)跟琴学唱歌曲旋律。
(2)带着对妈妈的深情祝愿,再唱歌谱。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学唱歌曲。
(4)合唱部分通过分小组、分乐句自主学唱,各分声部都熟练地演唱后再合成。
(5)对比聆听齐唱、合唱和领唱、合唱的不同效果。
三、全课小结。
1、师生共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组、师生、生生互评。
2023年小学音乐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从学生喜欢的生活场景,情趣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状态,通过多种艺术活动的参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2、激发学生对细,高,长短,轻,快的声音产生兴趣,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编创节奏等音乐实践活动
3、当众大胆自信地演唱歌曲,t;这是什么>并能即兴创编歌词或节奏。
教学重点:
当众,自信,大胆,熟练的演唱歌曲,并对歌词或节奏进行简易创编
教学难点:
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表达对声响的感受,体验音乐情绪。
教学准备:
1、各种钟表的头饰。
2、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猜猜画画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猜测个谜语,有兴趣吗?但大家不能说出谜底只能画出来。
1、说谜语:会走没有脚,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2、生画出谜底,导入新课。
二、听听玩玩演演。
师,刚才我们画了各种各样的钟表,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一个钟表店里瞧瞧,让你们每人都当当种表好吗?
1、师播放音乐,在钟表店里,要求每个学生各自把自己想像成自己所画种表,做一个动作
2、在老师一声,:"我们都是小钟表,不会讲话,不会动:下,所有学生听音乐,由师做钟表匠,根据音乐的情境,在孩子身上做出相应的动作变化。
(动作有个性,且能做上时间久的.给以好钟表的奖励,不认真听歌的,送去"修理")
3、学生在音乐中玩游戏,听完音乐讨论:你都听到了什么?
师与学生交流互动
三、唱唱编编
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们精彩的表演,十分高兴,想送给大家一首关于闹钟的歌曲,愿意听吗
1、播放歌曲,t;这是什么>且放出歌谱,生聆听
2、有节奏跟师读歌词,
3、随音乐反复歌唱,并自由随歌曲律动,
四、歌词编创,节奏打击
a、师示范编歌词练习
b、节奏打击
五,评评议议
师生共同小结学习情况,相互评议。
生随这是什么音乐,边歌边出教室。
2023年小学音乐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冬雪给大地带来严寒,雪景给我们带来银白世界的欢乐。这一自然现象给音乐文化提供资源。虽然祖国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观其美景,但我们可以从歌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
2.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唱《堆雪人》;听《乘雪橇》。
第二课时: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听《踏雪寻梅》、《打虎上山》。
第一课时
一、表演《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1.解题导入:“雪花”、“梦”有关系吗?
这里的“梦”由谁在做?是小朋友?还是小动物?做什么“梦”?这就是本歌要告诉你的内容。オ
2.聆听范唱。
听完范唱,对歌名能理解了吗?
雪花-梦-小动物-春风-梦醒。
3.再听一遍范唱,在“告诉小××”的间奏处,请大家轻轻随音乐拍手(xx)。
4.解决两处难点:
“#2”的音高要近“3”,这样“#2”就能唱准。
注意弱起的节奏,用划拍法唱准。
5.自学歌曲的曲调。
6.歌曲表演时,注意两个乐段的对比,第一乐段注重叙述性,平稳而口语化,尤其是四个“告诉”,要体现对小动物的保护的环保意识。
第二乐段是全曲的高潮,注重抒情性,表现对小动物的亲切和热情。
7.讨论:
设问:
(1)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知识?
(生物科普知识——冬眠)
(2)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
(知识的拓宽与延伸)
8.带着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感情地唱好本歌。
9.小结:冬雪带给我们的益处——生态平衡。
二、聆听《踏雪寻梅》オ
1.这是我国近现代作曲家黄自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首歌曲。简介黄自的生平。
2.欣赏《踏雪寻梅》。
边听边看书上的歌词,如能将歌谱也同时展示,效果会更好。
3.讨论歌曲表现的内容。(歌曲抒发了主人翁在冬天,踏雪寻梅、勤奋读书、追求好时光的心情。)
4.再次聆听。鼓励学生看着歌谱,轻轻哼唱。
5.小结:这是20世纪30年代以描绘雪景为题材的歌曲。
三、聆听《打虎上山》
1.初听《打虎上山》。
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情中的《打虎上山》唱段的背景。
2.聆听引子音乐,体验“莽莽林海、广阔雪原”的壮丽景色。
3.复听全唱段。学习杨子荣的英雄气概。
4.小结:这是京剧描绘的雪景及英雄穿林海跨雪原深入匪巢消灭匪徒的豪情壮志。ケ硌
2023年小学音乐教案篇7
课时目标:
1.在歌声中感受海的宽广和辽阔。
2.能用三角铁配合歌曲情绪为歌曲伴奏。
3.能准确,流利地演唱歌曲曲调。
教学重点:
用歌声和身体律动表现出大海的宽广和辽阔。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三角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海》
1.师画简笔画导入
设问:猜一猜,老师画的是什么?
你见过海是怎么样的`?
2.师小结海的不同面貌
3.师用钢琴演奏《海》并配以哼鸣。
设问:你感受到老师唱的海是什么样的?
温柔,宁静,美丽
4.生随琴模唱感受不一样的海
5.师生共同在大海上贴出图形谱并视唱
6.引出歌曲,初听歌曲范唱
设问:你能用一个字形容一下这首歌所描绘的海吗?(美)
7.听老师范唱,感受歌曲节拍并击拍。
8.出示小黑板上的歌词,生按歌词节奏朗读。
提示学生注意读出温柔和宁静的海
9.随录音范唱模唱歌曲。
10.随琴练唱
11.学唱曲调
12.用轻柔,甜美的声音配上三角铁的伴奏演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