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提前准备让我们可以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引导,教案是老师的教学设计蓝图,是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关键文书,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特别的我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特别的我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我们的幼儿是怎样体验行为艺术的呢?大班美术活动《特别的我》是一节引导幼儿初步体验行为艺术的课例,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合作完成人体动态的描画以及对人体的装饰,让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并了解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因为每一位幼儿都是非常特别的个体,他们的所思所想,都会通过行为表达出来,在本节活动中我按照动作体验——线条勾画——欣赏装饰——合作创作——跳舞欢庆的顺序,让孩子从动作体验开始,以动作表达结束的方式,通过做一做、画一画、看一看、说一说,让孩子们在音乐的伴随下自由舞蹈,大胆创作,群体合作,共同完成大幅的动态人物绘画作品,通过行为来体验艺术,在游戏的情境中收获快乐。
【活动目标】
1、幼儿合作完成人体动态的描画和人体的装饰。
2、在活动中请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
3、使幼儿了解到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活动准备】
音乐带、半开纸7张、水彩笔、油画棒、水粉、毛刷、抹布、水桶、标志、范画、工作服、将幼儿分7组
【重点难点】
分组合作描画不同人体动态。
【活动过程】
1.欣赏范画,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张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们想不想画一张特别的画?
2.游戏《木头人》。交代规则:首先,我们做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女孩子全体起立到前面来,听到音乐,做各种各样优美的动作,音乐一停你就得变成一个美丽的木头人。(发标志)男孩子全体起立到前面来,游戏规则是听到音乐,做有趣的、可笑的动作,音乐一停你就得变成一个有趣、可笑的木头人。
3.教师示范。小朋友的动作都很特别,用什么办法能把我们的动作留下来呢?某某小朋友到前面来,请你摆出一个特别的动作请大家欣赏,教师描画出该幼儿的体态。
4.讨论:请7位身上有标志的小朋友上前摆各种各样的动作(站姿或卧姿)。大家共同分析7位小朋友的动作能不能画在纸上,将个别动作稍做改动。
5.幼儿分7组,合作完成人体姿态的描画。
6.游戏《找信》。每组幼儿共同解读密信,分析信件中的艺术表现方式,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7.幼儿自由创作:运用线条,图案或者色彩装饰人体并为画面涂底色。
8.欣赏作品:请幼儿谈一谈,哪一组作品中人物的动作清晰,色彩鲜艳,人体装饰的非常有特点。
9.结束部分:欢庆舞。师生在音乐伴随下自由舞蹈,展示自我独特魅力。
【活动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特别的我》在进行中,教师首先请幼儿玩游戏《木头人》,在不同风格的音乐中,引导幼儿大胆的表现出自己的肢体语言:如:女孩子优美舒展的动作和男孩子阳刚的动作,展示不同动作的魅力。艺术是相通的,音乐带给幼儿创作的灵感,音乐让幼儿放飞心灵。然后7名小模特摆出不同的姿态,其余幼儿分组进行人体形态的描画:有的画头部,有的画肢体,孩子们都快乐的忙碌着,沉浸在集体的创作中。美术创作欣赏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首先请幼儿的欣赏大幅作品,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点燃想象的火花,启发幼儿大胆,自由的运用线条、图案和色彩去装饰画面;在结束环节,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共同分析各组的人物动态在是否清晰,装饰的图案是否完整,运用的色彩是否干净、漂亮。最后的欢庆舞让孩子的成就感达到高潮,将艺术创作中的兴奋给予淋漓尽致的释放。
在短短的35分钟内,孩子们在音乐和舞蹈的的伴随下,充分利用多种材料,大胆的创作,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了7张色彩鲜艳,风格迥异,视觉效果强烈的巨幅作品。通过自身行为体验艺术,在游戏的情境中收获到快乐,体验自豪感和成就感,分享成功的经验。
特别的我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到周围的同伴、老师、成人都很喜欢自己。
2、知道小朋友在家里要听成人的话,努力做个好宝宝。
3、增强自信心,激发积极向上的愿望。
4、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幼儿从家里带若干张自己和小朋友、老师、爸爸妈妈在一起的照片,并布置"大家喜欢我"的展览。
活动过程:
一、观看展览"大家喜欢我",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照片上有谁?你们在干什么?你高兴吗?你的朋友高兴吗?
二、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谈论:别人是否喜欢自己。
1、教师:你有小伙伴吗?他们喜欢你吗?伙伴愿意和你在一起玩吗?
2、教师:老师喜欢你吗?他们喜欢你吗?伙伴愿意和你一起玩吗?
3、教师:爸爸妈妈喜欢你吗?他们是怎样做的?(爱自己,给自己买礼物、带自己上公园等等)
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做别人才会喜欢你。
使幼儿知道同伴之间要友好,在家里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在幼儿园要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做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四、师生共同边唱边找朋友碰一碰,进一步体验喜欢别人和被别人喜欢的愉快心情。
活动反思:
"我爱你"的主题,侧重于情感激发和表达,适合小班幼儿。设计和实施按照幼儿倾听-说-行动的学习逻辑展开。
1、所选绘本材料"我爱你"很有感染力,所配背景音乐很很合适。
2、老师讲完故事,应着重让幼儿讨论:小獾说了什么,都是对谁说的,为什么会说"我爱你"?说"我爱你"的时候小獾的心里感觉怎么样?侧重讨论"是长颈鹿阿姨还是心里本来就爱他们才说的"?"为什么对身边的亲人说了"我爱你",小獾还对他"用过的东西"也说"我爱你"?(难点部分)
3、制作爱心卡,教师示范引起幼儿模仿,好在教师注意到并随机引导幼儿关注其他的任何东西。
4、送爱心卡的时候,幼儿说"还想玩一会""没有",幼儿还有活动的需求和兴致,可以考虑制作爱心卡除了印图章还可以提供画笔材料供幼儿表达,进一步推动幼儿接近下一个最近发展区。
特别的我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的展现,让学生从图片中了解我的小天地的特点和相关文化。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仅有一般的居室的特点,还要表现个人的兴趣爱好。
2:通过对居室的了解,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设计自己理想中的我的小天地。
3: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他们的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特点,让他们从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居室。
教学难点:
绘画时房间里的家具与家具之间、家具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前后、大小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中相关居室图片、相关的资料。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相关的美术资料。
课前参与:上课前检查学生工具材料的准备情况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孩子们,你觉得自己幸福吗?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幸福?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师:孩子们,从刚才的谈话中我知道我们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在这个家里都有一个属于你自己活动的小天地。
2、点击灯片(题目我的小天地)
这节课李老师将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第一课,走进你们的小天地,好吗?
二、探究式学习
1、介绍自己的“小天地”:
(1)先请孩子们一起来欣赏几张家居图片。请看——教师播放居室动画图(卧室、客厅、书房、阳台)
(2)你拥有这样的小天地吗?它带给你哪些快乐?谁愿意来介绍你的小天地。抽两名学生上台介绍小天地的照片。
师:孩子们,要想把你的小天地布置得实用、美观、有个性,在设计和装饰上还要讲究很多学问呢。
2、接下来就让我们去学习有关家居布置的奥秘吧。
第一组图片(三张)你认为这个房间最吸引你的地方是哪里?这个房间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发挥你的想象给这间卧室取个名字吧。你认为这几个房间的布置有什么特点?
师:是的,这几个房间都设计布置得很有个性,充分体现了小主人的兴趣爱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板书风格)
第二组图片(组合图)这是哪里?(你看休息的地方应该有床,学习的地方应该有桌椅、电脑、学习用具、书籍,娱乐的地方就
应该有玩具等)从这里又告诉我们在装饰房间时要体现房间的功能性、实用性。(板书功能)
第三组图片(2张图)这个房间主要用了什么色彩?走进
这个房间给你什么感觉?(这就是色彩在装饰房间中带来的魅力。(板书色彩室内设计师们一般采用贴墙纸或者涂带颜色的涂料来装饰墙壁,以达到色彩带来的视觉效果)
再看这个房间,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如何使这个房间变得更
活泼?(板书装饰)
没想到布置小天地还有这么多学问呢!你对自己的房间布置满意吗?想不想当一名室内设计师呢?你准备怎样去改进或设计自己的房间布置?小组内交流。抽生说。(比如把家具摆放的位置调整一下,给自己一种新鲜感,或者把一些不用的东西清理了,再重新买一些装饰品,使房间焕然一新)
(师总结:不管是卧室还是客厅、书房,只要我们从风格、功能、色彩、装饰这几个方面去考虑,就一定能设计装饰出一个美观、温馨的小天地)
3、如何把你设计的小天地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呢?
(1)我们可以选择家的一角来表现,出示图片(客厅)欣赏作业,想想可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考虑物体之间大小、前后的关系)
(2)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现小天地的温馨。欣赏作业。
师:心动不如行动,小设计师们,让我们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描绘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小天地吧?
三、学生实践
作业提示:
1、根据记忆把自己的小天地画出来。或者发挥你的想像力,设计
出你最喜欢的居室。
2、要求:
(1)可以选择家里的一个角落来构图。
(2)构图要饱满、色彩搭配要协调。
(3)注意物象之间的前后、大小关系。
学生创作,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绘画中感受美好的生活憧憬,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出自己的小天地
四、作品展示交流:
1、小组内互相欣赏作品,然后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同学上台展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作品的感受及设计意图。(你画的是哪里?主要画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
2、其余学生评价作品。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可以从构图、前后遮挡、大小关系的处理、色彩搭配、设计风格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每位同学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希望你们的这些设计在现实生活中都能实现,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有兴趣的孩子还可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试着设计自己家里其他房间的环境。
特别的我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有高兴或者不高兴的事情可以向朋友或老师倾诉,如果把不高兴的事情闷在心里是会生病的。
2、通过观察、理解图片的含义,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倾诉是一种让别人了解你的方法,是一种使人快乐的方法。
3、在活动中,乐意将自己的事情向别人倾诉并乐意做一个倾听者。
活动准备:
与活动相关的图片一张。内容为:在教室中有一个小朋友在哭,他的周围有许多的小朋友。
活动过程:
一、了解遇到高兴或者不高兴的事情 等各种情况都可以向别人倾诉。
1、幼儿迁移自己的经验,为哭泣的幼儿想解决办法。
教师出示图片,问:“大家看看,这张图片上有谁?他怎么了?
请小朋友想想办法,怎么才能让他不哭呢?”
引导幼儿展开讨论,想出多种方法去帮助图片上的小朋友。
让幼儿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自己的情感体验,知道把不高兴的事情放在心里是很难过的,而且还容易生病。
知道倾诉的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倾诉的人也可以是不同的。
教师小结:大家可以把自己高兴的、不高兴的、难过的、愉快的等等很多很多事情告诉别人。你可以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朋友、老师,告诉你想告诉的一切人。这样大家可以了解你、帮助你,还可以分享你的快乐或者帮你解决问题。
二、尝试向同伴倾诉,体验倾诉和倾听的感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每人找一个朋友,也可以是老师,互相说一件你想说的事情。(让幼儿两两尝试倾诉)体验与人交流的愉快。
教师:现在你有什么感觉呢?说的人有什么感觉,听的人有什么感觉呢?
教师小结:大家认真地说,认真地听,与同伴讲述自己心中的事情。你们以后心中有什么事情就可以想小朋友说,可以对老师说说。
特别的我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用自己的方式采访老师、阿姨和同学。
2、体验关心别人自己也会感到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小树叶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话题:
1、出示小树叶,引起幼儿兴趣
2、逐一出示小动物的图片,引出小树叶和他们的对话
二、分析讨论,引起情感共鸣:
"你们快乐吗?你们知道老师、阿姨快乐吗?"
三、幼儿现场采访,了解别人的快乐。
1、采访问题:你帮助过别人吗?你感到快乐吗?
2、每位幼儿可以采访别人,也可以接受别人的采访
四、幼儿集体分享交流采访结果:
请幼儿互相交流采访的结果引导幼儿懂得"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的道理。
活动反思:
生气是当人遇到不称心、不如意或对不合理现实的一种情绪反应。一般来说,生气应该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但若幼儿遇事经常生气,而且将生气作为对外界的一种经常性的.持久的反应,那就是不正常的行为了。经常生气、发脾气的孩子一般心胸比较狭窄,自我中心相当严重。因此,我设计了"快乐的我"这一活动,通过多媒体、谈话、游戏等活动,教幼儿学会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上了这堂课后,很多小朋友学着想办法解决问题,与小朋友相处不再任性,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