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和归纳所读书籍或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想,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可以通过精准的分析和独特的见解,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白与黑读后感1000字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白与黑读后感1000字篇1
读书,就好比受到温暖阳光的滋润,雨露的甘霖。在书中遨游,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往往就是最幸福的事了,书,能让你多多少少明白一些意味深长,发人生省的哲理,这些哲理能够让我们受益终生。
这个寒假,我在书中遨游,在书中探索,它给了我许多感悟。这本《水浒传》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过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还没有读完全书,深深映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水浒传》中的宋江在种种威风逼利诱惑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许多人都能做到忠,但有很少人能做到一个“义”字。
义,包括了太多太多,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义”虽然只有三笔,但有时要用一个人的生命来谱写。在我们生活当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以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得到,因为他需要十分大的勇气,甚至可以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我还记得在《水浒传》的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粗鲁,性情暴躁,经常为一些小事以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命案,但在关键时刻,他却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惊心动地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未谋面的人或事也用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大义。
忠义是做一个人的基本良好品质,我们虽然是小孩子,但也应该对朋友有着忠和义的品格。一次,我们在一片开阔的草地上玩捉迷藏,那时已是下午的4,5点钟了,太阳即将要落山,我们正在玩捉迷藏,我靠在一棵大树上,抑扬顿挫地数着数,伙伴们也抓紧时间藏起来,时间到了,我睁开双眼,四周一个人也没有,我仔细的在草丛中找着同伴,随着时光的飞逝,一个,两个,三个,他们都一一被我找了出来,当我们正要回家时,才发现少了一个人,于是,我对同伴说:“我们还差一个人,我们应该把她找出来,不然,就是我们没义气了。之后,我们有热火朝天地找她,十几分钟后,我们在一处草丛中找到了她,原来时间太长,她在草丛中睡着了。我们把她从睡梦中拉了出来,他十分尴尬的挠了挠头,我们一起对她说:”我们一起回家吧!”我们沉浸在了笑声中,那可以说是同年永生难忘的一段回忆。
忠义是两个做人必需具备的良好品德,《水浒传》这本书中的英雄更是数不胜数,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具备着忠义,我们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大忠大义的民族,我们有大忠大义的品质,让我们的祖国蒸蒸日上,繁荣昌盛。
白与黑读后感1000字篇2
科学,并不只是一篇卓有成就的论文,一本富有哲理的书,有时仅仅只是一个小小池塘,一个阴暗角落,一只微不足道昆虫。
今天,我读了《昆虫记》。一开始听到这个名字,我就认为是一本关于昆虫且枯燥乏味的书。可妈妈坚持让我读完。
我被迫走进了图书馆,经过询问,从书架上抽出了它。无可奈何地坐下,翻开第一页,不久,我便沉醉在故事中。文字的清凉,冲走了我内心的燥热。指尖轻轻掠过文字,随着目光,我仿佛看见了小时的法布尔轻轻蹲在池塘边,凝视者池塘,盯着小昆虫,生怕错过哪一个细节;我看见了法布尔听说要养鸭子时的兴奋以及照顾鸭子的无微不至;我看到了父亲责骂法布尔时的沮丧……
时间快速的流逝,我仍沉浸在故事中,转眼间,我已读完两章,读到了正文部分。出乎我的意料,它并不索然无味。法布尔描写地十分详细严谨又不失幽默感。从中我了解到了衣冠整齐的毛虫、聪明却又愚笨的的黄蜂、“为民除害”的赤条蜂、凶狠的狼蛛等等。
读着这一个个科普性的文章,我一点儿也感受不到厌倦,法布尔不解剖昆虫还可以将昆虫描写地那么细致,描述地一清二楚,这一点还是让我惊讶得。
法布尔不仅仅只是在书上记录了昆虫的习性,细读起来,还可以感悟到其中的道理:被管虫母亲想尽一切方法将子孙照顾地好好得,甚至还将自己的皮奉献出来,这难道不是天下父母的真实写照么?黄蜂被困于玻璃罩中,不去挖地道,只是一味地冲向太阳。结果便是撞在玻璃上,一次又一次地落下来,这不就是说明了懂得变通的重要性吗?对于寄生虫的恶劣行为的描述,不也是对于那些自己不劳动,靠别人养活、依附别人来生活的懒汉的批判吗?
我也知道了许多知识,许多的事情并不是像我们了解的那样,比如蝉和蚂蚁。读完蝉与蚂蚁这一章节,我才知道蝉并不是如寓言所说的那样:整日只知道唱歌,到了冬日却一无所有。相反,寓言中兢兢业业的蚂蚁才是真正的掠夺者。它们凭借着人数众多的优势来把蝉从蝉自己辛辛苦苦“挖”出的“井”上赶走,掠夺过来的源泉很快便干涸,于是它们便去抢夺另一个。我也深有感触:蚂蚁凭借着自己的野蛮得来的利益是不长久的,它们还得费劲心思去抢夺另一个。这也就宛如我们的学习,一时走的运并不能利用到下一次,运用到一生。我们还应努力学习,将“地基”打牢,这样才能使“楼房”建得踏实。
随着时间的流逝,落日的余晖渐渐地消失在地平线,窗外的树木渐渐穿上了青黛色的外衣。耳边响起蝉的叫声,原来喧闹的声音在我的耳中变成了优美的歌声,它仿佛在呼唤我:“快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吧!”
白与黑读后感1000字篇3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亲族为环境,以环绕事关贾府家事好处的贾稀玉人的生活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紧张斗争为经过主线,以贾稀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部实质意义,经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亲族没落过程的具有活力描写,而深刻地揭发和批判了封建社会形态种种黑魆魆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形态已经到达"运终权尽"的季世,并走向全部被灭的历史发展方向。
?红楼梦》以领导权贵社会形态为核心图画,非常真实地,具有活力地描画了十八百年上半叶中国末年封建社会形态的所有生存。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密谨慎,人物具有活力,语言优美,这个之外还有一点表面化的艺术独特的地方,值当后人品尝,检定。
笔者充分使用了我国书写艺术,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览了一部社会形态人的生活悲剧。如贾稀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如今人物刻画上,如林黛玉飘摇的影子,诗化的容貌,智慧的神色,深刻含义的微笑,感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致,萧洒的文才……这一切,都是笔者依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修养培养出来的,因此使她在十二钗的各种美丽芳草中始末荡悠着饱含诗情画意的特别韵致,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重演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如同作品中的人物同生存中的人物同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稀玉"不能说贤,不能说愚,不能说善,不能说恶,不能说堂堂正正,不能说混帐恶赖,不能说伶俐才俊,不能说卑俗等闲",令人徒加述评。不止贾稀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笔者人格美,神魂美,理想美的主人翁是这么,甚至于连王熙凤这么坏名声昭彰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令人厌恶"当中交织着某些"令人喜爱",因此表达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事物样子,形成性情"迷人的真实"。
笔者特长经过那一些看来非常等闲的,起居的艺术描画,揭示出它所蕴藏的非凡的领会艺术品的美意义,甚至于连一点不了文的,史无记述的社会形态习性和细节,在红楼梦里都有具体具有活力的描画。
?红楼梦》在思想内部实质意义和艺术技法方面的卓然业绩,不止在国内变成"中国小说文学难于征服的峰巅"。并且在国际上也遭受很多国度学者的看得起和研讨,有法国述评家赞美说:"曹雪芹具备普鲁斯特敏感的视线,托尔斯泰的同情心,缪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尔扎克的洞悉和重演整个儿社会形态的自上而下各阶层的有经验。”
白与黑读后感1000字篇4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暑假里读了一本书叫《小王子》感触颇深。作者是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他也是法国文学史上最神秘的飞行员。
“如果有一个人爱着一朵花,千万颗星星独一无二的一颗。当你仰望星空的时候,就会感到无比幸福。”《小王子》是一本哲学童话,关于爱与责任的寓言。书中的内容很简单,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股淡淡的忧伤。书中有许多寓言深刻的故事,他描写了人性的善良和丑陋。而本文的主人翁小王子的内心是纯洁的,就像一杯清澈的白开水。
这本书是从“我”的角度。讲述了小王子游历各个星球的故事。小王子居住的星球很小很小,他需要每天拔掉新长出来的猴面包树的树苗,去疏通火山口,照顾星球上他深爱着的唯一一朵玫瑰花。
有一天,因为这朵美丽而娇气的玫瑰花,小王子离开了属于自己的星球。他先后浏览了六个星球。途中遇到一些奇怪而不可理喻的大人。有狂妄自大的国王、财迷心窍的商人、忠于职守的点灯人、喜欢喝酒,爱慕虚荣的人和一个顽固的地理学家。狂妄自大的国王,难道你不知道自己的心球只有他和一只老鼠吗?财迷的商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算计着自己的财产有什么用呢?小王子实在不懂这些大人们的世界,他们总不满足自己拥有的东西,一旦得到了,就会想要下一件东西。毫无止境的渴望。让他感慨的是大人们的世界,已被世俗抹掉突兀棱角,却同样也过着十分庸常,无聊乏味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他来到地球。在沙漠里遇到一只聪明等爱的狐狸。狐狸要求小王子驯养它。驯养的同时,狐狸让小王子明白生活的本质。还有究竟什么才是爱过。一天,狐狸带小王子看到山下5000我迷人的玫瑰,小王子终于明白,自己的玫瑰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他很失望。而狐狸却告诉他:对于自己驯养过的东西,你要永远负有责任。善良的小王子明白爱是一种责任,而他无法忍受对玫瑰的思念,选择用毒液抛开那笨重的身体。但是小王子只是灵魂得到自由,而他永远也回不到自己的星球,看到他心爱的玫瑰。
随着小王子的倒下,故事也结束了。让我们感慨的是,有些人失去了才懂得珍惜,遗失了才知道美好,我们都想拥有美好的未来。上帝是不可能留住时间,让此时此刻成为不朽。但是我们应该珍惜每时每刻,让人生充满着阳光和希望。
白与黑读后感1000字篇5
?超越自卑》是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德勒博士的巅峰之作,是在阿德勒思想最成熟的1932年写就的,书中包括了阿德勒最主要的思想。“正面管教”体系就是以阿德勒(alfredadle)和德雷克斯(rudolfdreikus)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由janenelsen、lynnlott等教育专家组成的团队发展完善,将之发展为一个涵盖了沟通、冲突处理和建立相互尊重家庭关系的,基于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家长教育课程。
印象最深的话:儿童只要度过了婴儿期,便足以证明他已经受到了某些照顾和关怀。一个六岁的孩子他赋予生活的意义、他追求的目标、他趋近目标的方式、他的情绪倾向等等都已固定,以后他们虽然也可能改变,但在改变之前,他必须先从儿童期人格固定成型时所犯的错误中解脱出来。
每个人都是在别人的文字中读自己,这话一点没错。上面这段文字对我而言,是深刻而意义深远的。
作为一个细腻敏感的女孩,在军人父亲的否定式教育、言语羞辱等多重严厉管教下没有感受到我需要的父爱和关怀,战战兢兢的生长,最激烈的青春期曾经一度轻生,没有继续的愿望和勇气。大学毕业只要不回老家,去哪里我都无所谓,只希望离伤害远一点。
在别人眼中我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在自己眼中,我却是个伤痕累累随时会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或一句话语而受伤流泪或激烈防卫的异类。现在我必须承认自己有很强的“受害者”情结,很久以来我都非常不解为什么我会遭遇这一切?特别是在自己做了母亲以后,更加无法理解我的父亲当年怎么会那样去解读和对待一个幼小可爱的孩子?尤其无法接受任何人对我曾受伤痛的忽略和否定,仿佛否定了过去就否定了自己的存在,让我更加无法找到自己。
当然也会因为自己对父亲的愤怒和怨恨与传统的孝道冲突而痛苦不已,直到有天看见了这样的话:“你所有的感受都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灰暗的感受。有时不要好心规劝他人接受或放下,做不到接受是因为他感觉受伤、不被爱,这个时候叫他接受或原谅只有加重他不被爱、不被接受的痛苦。只需理解他、安慰他、接受他的状态,给他时间去面对、释放伤痛。接受、放下就自然发生了。”当我真实地接纳自己的感受,释放曾经的伤痛,我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愤怒少了,我可以接受父亲内心里肯定是爱我的只是爱我的方式不是我所需要的了,我可以慢慢放下了。
“儿童只要度过了婴儿期,便足以证明他已经受到了某些照顾和关怀。”看到这句话更给了我力量,年幼的我已经得到了最基本的爱和关怀,否则我无法长大成人,我可以选择不以父亲当年苛求我的方式对待已日渐年迈的他,让伤害停止,让爱流动,虽然还不那么习惯和自然,至少我开始愿意尝试。生命中遇到的问题,都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切经历都是财富,每一个昨天都成就着今天的我,我很清楚自己身上有很多的不足是由过去而来,我亦深知每个缺点的另一端都有一个闪亮的优点也在我身上发光,由相同的经历而来。历史已无法改变,但未来在我手中。
“一个六岁的孩子他赋予生活的意义、他追求的目标、他趋近目标的方式、他的情绪倾向等等都已固定,以后他们虽然也可能改变,但在改变之前,他必须先从儿童期人格固定成型时所犯的错误中解脱出来。”这句话解释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根源。成年人不是不能改变而是要解决今日的“果”往往需要找到当日的“因”,从源头上调整历史成型的错误目标能帮助我们更轻松的解决现在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当我最终领悟每个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并走上自我改变的道路时,深切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痛,这痛来自于对过去错误认知的推到重来,来自于对自己的重新认识解读,来自于明了一切痛苦的根源都在自己身上……多少个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多少次与内心的伤痛、恐惧、焦虑、怨恨近距离直面,正因为很清楚习惯的力量有多强大和顽固,成年后再去纠正和调整有多痛苦,所以由衷地期盼自己带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开始,让她积极正面更有力量地去面对未来的困难,我会尽自己所能去做更好的自己,向孩子示范,更希望通过自己的正确引导让她在幼儿期就养成良好的合作能力,我和她都不是完美的,她也会有自己的人生之路和自我救赎,所做的一切都只为了未来更美好一点。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进步的源动力。
白与黑读后感1000字篇6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第一次读这本书,我便迷恋上了它。它是中华的经典,是文化的传承。
我在三国演义中最喜爱的人物便是诸葛亮了,他才智过人:在舌战群儒中,他的每句话,句句经典。让我看到了一个沉着稳重的诸葛亮;在草船借箭中,他知道鲁肃为人忠厚、值得信赖,让他帮忙。知道天气的变化,以雾为障。知道曹操疑心重,逼寨受箭。回南岸时,顺风顺水。从这些我都看出了诸葛亮神机妙算;在火烧赤壁中,诸葛亮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真是妙句,也把周瑜的心事倒了出来。他识天文,把东南风的时间准确无误地说了出来,真可谓“鬼神莫测”……诸葛亮的生平运用智慧的地方还有很多。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再说关羽,他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是忠、勇、义的化身。《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最后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不杀张辽、留关羽、善待徐庶。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些人物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把最为宝贵的忠义也丢掉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官职?这些都是次要的。忠义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如果没有了忠义,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不会难过吗?这些又岂是金钱、地位、官职能弥补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个缺点多的不胜枚举的人吧!所以,让我们打开忠义的大门,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面对人生吧!
白与黑读后感1000字篇7
一本红楼梦,一部旷世奇书,使多少痴情儿女因情而醉,因多少断肠人因感而伤。一个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一对痴情儿女的悲欢离合。在这“假来真去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轻轻切切,皆使我步入红楼。
红楼的夜,皆融在了阑珊的灯火里,一轮醉月在冷凝出悬吟,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溶溶的明月在淡淡的晚风中亦真亦幻,我却一眼望到了潇湘馆,望到了那细细的龙吟,森森的凤尾;望到了它那“一带粉坦,里面数楹修舍。”通过窗棂,我望见了黛玉,她这时散着发,卧在榻上,静静地看着那些诗与纸在盈盈的火光中化为点点灰烬。
最终,纤弱的手将一对儿旧帕也送入了火里,她的手颤抖着,深切的眸子里平静地倒映着火光,随后便将眼里蒸得水汽朦胧。她终是闭上了眼,嘴里念着:“宝玉,你好……你好……”终是静声,那位女子,如烟花,芳华刹那。
黛玉,你在那人生的最后几瞬时,在想些什么?
尘世里的初相见,他是贾府的嫡孙,你是父母双亡的孤儿;他无忧无虑像一尾活泼的鱼,你心灰意冷像一头受惊的鹿。你们的相遇,像紫藤花与风的相见。紫藤花开,轻轻地放着香,随后一阵风来,吹过了花的心,也沾了一身花的香气。
你们也曾书生意气去,挥斥方遒;也曾嬉戏欢笑,温言软语。是他让你从葬花的伤中走出,将贾府真正当成自己的家;他也曾在挨打之后送你一双旧手帕,你机敏聪慧,又怎会不知他的情意。你们男欢女爱,他不读,不考,大骂科举八股文是文人“饵名钓禄之阶”,批判考取功名制度,宝钗和袭人劝他,他却说:“好端端的一个女孩子,竟被世俗功名所污染了!”但吟诗作对,却比那些所谓的文人雅士高出一筹。他与你骨子里都有一种叛逆。
你在贾府极端奢侈的生活中感到了一种不安,但你与他得这一生,只有那半生的缘分,你们彼此心心相印,是一对诗人,也是一对知己,你们追寻自由恋爱,你对他的爱冰洁透明,爱得一尘不染,但你们的爱在那个封建的时代终究是一场悲剧。
黛玉,你悔否?我想你不悔。你在最美的时光与他相遇,周身越是污秽不堪,他便越发得晶莹剔透,只不过明媚姣好的日子逐渐被封建的矛戳得千疮百孔。
丁立梅曾说:“最好的爱情,原不是长厢厮守,而是爱而不得,怅然相望,无法牵手。是把彼此嵌进灵魂里,用一辈子去想、去念、去追忆。”这样的爱情很遗憾、很凄美,却也因此变得恒久,永生永世占据心头,开出一簇不败的相思花。
所以宝玉在知黛玉死后,一身僧袍离开了家,削发为僧,了却尘缘,重振家业,最后和一僧一道出走。
爱像水墨青花,尘缘相误,流年偷换,谁是谁的劫,这也不重要了。重要的只是君生我亦生,君去我心亦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