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诗词的作文5篇

时间:2024-01-25 作者:dopmitopy

作文是一种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途径,优秀的作文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开拓思维的边界,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关于中国诗词的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中国诗词的作文5篇

关于中国诗词的作文篇1

我们的国家正遭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疫情有很严重,所以学校还不能开学,但是停课不停学,我们就开始在家上网课,自学。我们的语文老师经常提供一些有益我们身心健康的电视节目让我们观看。今天我就来说一说这个中国诗词大会。

电视上的龙洋走上来了,百人团一片鼓掌声和欢呼声,一上来就说娓娓道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她说每个人都有童年,都有童心,说起童年我们会想起无忧无虑的玩耍,那是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说到童心会想起各种各样的好奇,那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童年还期望着长大,于是学爸爸敲针做吊钩,学妈妈窗前拜月。后来呀,在期盼与好奇当中我们一天天长大,但是童年的光辉却照亮了往后漫长的人生岁月,于是我们有了勇气,醉卧沙场,有了雄心,九天揽月,有了感恩之心,报得春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共同品味诗意当中的童心童趣,去追忆那颗永不老去的赤子之心。

中国诗词大会里面有两位老师,一位老师是蒙曼老师,一位老师是康震老师。

这次诗词大会里面有考到一首古诗《回乡偶书》,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贺知章。这题的题目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毛衰。这题选手他选择了鬓毛衰,他答对了。但是百人团里面这道题错了,非常多的人。选手和主持人还有两位老师。都感到很吃惊,这道题为什么会错那么多人呢?其实大家都太大意了,很简单的内容难倒了一大堆的选手。平时的观察力不够细心啊!这点我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更加注意了。

中国诗词大会学到的诗词很多,比赛也很激烈,每个选手都很棒!

关于中国诗词的作文篇2

“诗词”从古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古代,诗词也是最能体现一个人文才。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今天我们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华诗词大会”。

老师把我们全班分成了七个小组,各组之间相互出题作答,得分最高为胜利。比赛开始前,我们小组内部就研究“战略”,根据每个人的优点分工明确,周子易和许奕涵为出题员,陈泠君为裁判员。我们战队的pk对手是小蜜蜂战队,他们派出擅长成语的袁可馨作答,她成语知识丰富一连答对了好几题,可是答到古诗对接时败下阵来。我们队作答选手是我和李润麒,我主攻成语接龙,麒麒负责古诗词,我们俩互相配合,双剑合璧把对手的题都答对了,赢得了好多奖品。

其他战队的表现也非常精彩,随着出题的难度越来越增加,比赛越来越激烈,同学们仿佛徜徉在成语诗词的海洋中,学到了许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

这次诗词大会在一片欢笑声中结束了,我们要把诗词代代相传,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关于中国诗词的作文篇3

今天,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走进教室说:我们今天要开诗词大会!教室里传来一阵欢呼。老师接着又说:我们要来计分,答对加分,答错扣分。我心里暗想:糟了,如果我答错了,不就要拉小组后腿了吗?硬着头皮上吧!

时间不等人,激动人心的时候开始了,老师出题了:第一局,上句接下句。大家都竖起耳朵认真听,老师问:葡萄美酒夜光杯的下句是什么?话音刚落,一个小朋友马上举起手来抢答:万里长征人未还。刚说完,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我想了想,举起手说:欲饮琵琶马上催。老师听了,竖起大拇指说:真棒,加一分。下一题,故人西辞黄鹤楼教室里传来的掌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慢慢地,我越来越投入,觉得心里的自卑慢慢被自信打败了,我和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每个小组得分不断刷新。我们的诗词大会越来越激烈,时间也过得很快,转瞬即逝,叮叮叮,叮叮叮!下课铃声响了,大家还沉迷在诗词大会里呢。我算了算,我的得分呀,有50多分呢!

诗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虽然诗词大会很快就结束了,但是通过诗词大会,我们学习并复习了不少古诗,通过诗人的眼睛领略当时的人物、景色和社会精神,领会诗人们热爱人民,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精神。

记一次诗词比赛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了,彭老师面带微笑走进了教室,别出心裁地说:今天这堂课我们来举办一场诗词大会。同学们听了欢呼雀跃起来。

比赛开始了,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彭老师沉思了一会问: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上一句是什么?话音刚落,我的大脑就像千里马似的飞快地转了起来。啊,有了,我急忙跳到了椅子上大叫道一,是秦时明月汉时关!没错就是这句。

请听第二题:江横玉系腰的上一句是什么?啊,有这句古诗吗?我怎么不知道呢?我自言自语。我看了看我们的组员,他们也无奈地看着我。

请听第三题:报得三春晖的上一句是什么?我想:这句古诗好耳熟,可我怎么就是想不起来呢?只能发靠其他组员了。是谁寸草心!没错,加分!老师激动地说道。

眨眼间比赛结束了,老师把所有小组的分数都统计了出来,太好了,我们小组是第四名,这真是个激烈而有意义的比赛啊!

关于中国诗词的作文篇4

这天,我们一家人早早地洗漱完毕,围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晚上八点开始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等啊,等啊,终于等来了!首先上场的是主持人董卿老师,她首先介绍了节目现场的两位点评老师、百人团及场外的预备团,并介绍了节目的基本规则,接下来就是正式比赛了。

比赛的第一个环节是个人追逐赛,由四名选手依次上场答6道题,击败百人团成员数量最多的选手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比拼。在四名选手中,我最看好的是来自少儿团的陈滢,因为他比我大不了几岁就能站在这个舞台,实在是厉害,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第一题是从九个字里识别一句五言唐诗,陈滢的答案是“小时不识月”,虽然答对了,但百人团成员也都答对了,这意味着一个人都没有击败,我为他担忧起来,甚至我心里都开始有点紧张了。这时,董卿老师为他加油鼓劲道:“没关系,剩下还有5道题目呢!不到最后,一切皆有可能!”陈滢的心态则明显比我要好,他说:“百人团答得这么好,我也为他们高兴和自豪,因为我也曾经是百人团的一员!”引起现场一片热烈的掌声。幸运的是,在接下来的5道题目中,陈滢的答题效果非常好,最终从四名选手中脱颖而出。

第二个环节是攻擂资格赛,陈滢的对手是百人团里答题准确率最高的那位选手。双方在飞花令、超级飞花令和诗词接龙中比拼。虽然陈滢的对手已经两次登台,经验更为丰富,但陈滢也沉着冷静、不甘示弱,最终赢得了攻擂资格。

最后一个环节是擂主争霸赛,擂主靳舒馨一上来就对陈滢赞不绝口:“他是首个成为攻擂选手的少儿团成员”。不过,正如后来主持人所说的一样,陈滢毕竟是首次进入擂主争霸赛,经验相对缺乏。比如,在一道图画线索题中,陈滢虽然抢到了答题机会,但却搞错了“日”字的位置,错把“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说成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最终陈滢还是没能击败靳舒馨,没能成为“首个成为擂主的少儿团成员”。就这样,一场精彩的诗词大会就结束了。

陈滢真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以后也要多读诗词,也希望更多的小朋友们多读诗词。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产生一位“首个成为擂主的少儿团成员”!

关于中国诗词的作文篇5

中国传统诗歌的传承与中国传统美德的一点思考

读张昌军老师诗歌《秋天》想到的……

[画蛇添足]应该说从认识张昌军老师那一天,我们就成了莫逆之交、忘年交。所以我和他在一起讨论诗歌的时候的确是没大没小的。所以今天我写这篇读后感,不会去在意他看了之后会不会怪我。就是一篇关于诗歌的话题。他人不错,但这不足以让我对他手下留情。

秋天(古风)

作者:张昌军

霜如新发露如妖,秋唤满天星如桃;

水洗前尘叶如镜,我心如水乐逍遥;

嘉禾红果女如仙,好歌伴我饮琼瑶;

虬龙起舞有箜篌,一半山月一半桥;

从慈念兮形骸苦,说谈暖语云缥缈;

有客远来同举杯,亦醉亦醒强说妙;

年年冷月年年望,君子小人皆寂寥;

莫如捧腹仙子笑,口含老酒先自嘲。

一下午都在为诗歌的音乐性与张昌军老师争论。他一再强调他的新诗观点。我和他的最大分岐在于诗歌要不要韵脚。他认为强调韵律的时代是诗人的幼童期。真正成熟的诗人应该抛却韵脚。这是我所不能赞同的。也许我喜欢写歌词的缘故,也许我就是冥顽不化。我一直认为好诗应该是音乐性的、立体的、动性(画面感)的。

曾经于前两天有媒体记者采访时也问过我,你认为什么诗才是好诗。我回她:一首好诗应该是能够绘声绘色读出来的诗。

我们说从诗经开始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到如今,对诗歌的界定都是:诗歌是一种口耳相传的大众艺术。到现在我也没有看到有谁用大量的理论依据推翻了这个定论。

话说到此,张昌军老师说:其实他押韵的诗写的更好。

我百分百相信。

晚饭过后,他打来电话说:你不是喜欢合辙押韵的诗歌形式吗。看我今天上传的诗歌。说完他报以挑战或是嘲讽的哈哈大笑(电话里凭声音不能完全判断他这笑究竟几个意思)。但我知道,曾经于下午他说鲁迅的新诗《我的失恋》是为了嘲讽当时的诗歌现象的,而且就是为了嘲笑某些人写诗为求押韵,而生拉硬套。我猜想,也许他那大笑是为了告诉我,他今天写的这首诗,也是为了嘲笑我主张诗歌应该强调有韵律的?

我向来是一个敢于接受挑战的人。于是,我给他在博文后面写了贴子:

“用词精妙。可见博主博学。

应该说这诗写的不错。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传统的中国文化瑰宝,不是那么轻易就被改写的。

您自嘲不知何故?难不成您认为您继承了发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反而感觉不够理直气壮吗?

其实好多传统的中国文化精髓的东西都被后代们给糟蹋了。一如我国古朴的民风被西化的一代给断送一样。”

在我看来,张昌军老师的《秋天》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大自然的秋天。一个是人生的秋天。还是一个不服老的、带有一些老顽童意味的人却没有办法改变的人生的秋天。全诗十六句,对仗工整且用词精妙。可以说属于传统的诗歌写作但不乏新意。

这并非虚与委蛇,或是我刻意予以回击他那哈哈大笑,而是我的肺腑之言。

我之所以在贴子里提到:“其实好多传统的中国文化精髓的东西都被后代们给糟蹋了。一如我国古朴的民风被西化的一代给断送一样。”是因为我痛心。我痛心的是本该由中国人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传统中国文化和传统美德正在被中国人丢弃,却被外国人尊崇。

近几年中国电视剧市场可以说“寒风”四起,为什么呢?在我看来,韩剧之所以风行,是因为韩剧的剧情所描写的大部分是我们正在丢失的传统的中华民族美德。比如《看了又看》《漂亮宝贝》等中所表现出来的家庭伦理(四世同堂现象,兄弟妯娌之间相处),婚姻中的父母之命,等等。更重要的是韩剧的很多因素是表现中国文化的。比如韩国人对中国文字与书法的崇尚。

四世同堂,唐装,美伦美奂的繁体字,古诗,等等,真正持有并将其继承发扬的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加拿大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华人,甚至韩国人和日本人。这能不让人痛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