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5-07-29 作者:dopmitopy

在写心得体会中,我们不断发现新的自我,为未来的选择提供了更多可能,通过反思心得,我们能够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基石,助力未来的成长,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心得体会6篇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心得体会篇1

彭士禄,1925年11月18日出生,广东省海丰县人。1956年毕业于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后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专业进修,1958年结业回国。

曾任造船工业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水电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广东省委常委、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中共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问、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核动力学会名誉理事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彭士禄长期从事核动力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在20世纪60年代,主持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并参加指挥了第一代核潜艇的调试和试航工作;参加、组织研制成功的耐高温高压全密封主泵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在80年代初,提出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要素,为大亚湾核电站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秦山二期核电站的建设中,提出“以我为主,中外合作”,自主设计、建造两台60万千瓦机组的方案,并亲自计算主参数、进度与投资,为秦山二期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88年获国防科工委为表彰优秀总设计师颁发的《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荣誉状》;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彭士禄一生经历起伏跌宕,为我国核动力领域作出重要贡献。他常揣着“明白与糊涂”:“凡工程技术大事必须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中有数,一点儿也不能马虎”,“凡对私事,诸如名利、晋升、提级、涨工资、受奖等,越糊涂越好”。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心得体会篇2

那张图,让我久久难忘:左边一位爷爷,右边一位奶奶,穿着最普通的外套,戴着袖套围裙,笑容很灿烂,皱纹如镌刻。他们不是穿着防护服的一线工作者,也不是穿着警服的一线英雄,他们只是一对开着一个特殊 “厨房”的平凡夫妇而已。

这对夫妇如是说:“生死是大事,吃饭也是!”他们的厨房,非常特别,竟然开设在江西肿瘤医院旁的小巷子里,而且是一家亏本收费的“抗癌厨房”。18年来,这对夫妇从开设一个早点摊开始,到如今的一排炉灶、油盐酱醋和锅碗瓢盆,一块钱一个炒菜的价格,一直坚持的24小时服务,为癌症患者和家属提供炊具和调味品……经营着这个“爱心厨房”的平凡夫妇,就是已年过六旬的万佐成和熊庚香。

“感觉值得。”万佐成说。这一声“值得”的背后,是18年的炉火不息,坚持不懈。医院全年无休,老万夫妇和他们的爱心厨房也是全年无休。一年365天,爱心厨房从不打烊,包括万家圆圆的除夕。除夕那天,老万夫妇还会给肿瘤医院的患者和家属做一顿免费的水饺和红烧肉。就这样,一天24小时中,从凌晨4点起床用木柴给煤炉生火,9点前得把厨房收拾好,就此一直忙到夜里9点后,老万夫妇才能吃上自己的晚饭。

我们都清楚,一个人一旦得了癌症,将会意味着什么。不仅是自己丢掉工作,不仅是长期医疗的痛苦,不仅是巨额的医疗费和生活支出,还有家人长期的陪伴、看护和担忧……这些足以击垮一个普通家庭,足以让泪水和忧愁布满整个家的天空。于是,他们每次的开支,都是能省一分是一分,节省下的都是生命和希望!

一炉火,一份心,就能守护人间温暖。一炊香起万灶烟,“抗癌厨房”就这么平凡又温暖地存在于陋巷,让患者和家属在医院就有了家,让患者有一份来自家人掌勺的熟悉味道,更是让那些被病魔逼入绝境的人心中有一处温暖停憩的港湾。感动我的,正是这份平凡、渺小却温暖、伟大的善良和爱心。

“坚持到倒下为止,坚持到无能为力为止!”有人曾问,你们都这把年纪了,你们自己省吃俭用,还给别人最高价不超过2。5元的服务,你们图什么?你们不亏吗?这对夫妇的回答总是:“不亏!”这声“不”字,一说就是整整十八个年头,一说就是十八个365天的风吹雨打。

还记得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一段台词,狠狠地敲击着我的内心。老太太对警察满脸绝望地说:“4万元一瓶的正版药,我吃了3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的药……谁家能不遇上一个病人?你能保证你一辈子不生病吗?……”让我们更加明白,老两口的初心。他们的一点善行,能让病人和家属吃得好一点,负担轻一点,遗憾少一点,内心暖一点,足矣!感动我的,正是他们的这份数十年如一日的守护和坚守。

“人生百味,皆在饭里。不吃饱饭,哪来的勇气面对生活的一切?怎么重拾起生命的希望?”这对老夫妇的爱心,足以感动全中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福建、山东等20多个地区也开始创办免费供餐的特殊厨房,人间真情的接力棒在不断传递,人性的暖风正刮过每一寸中华大地。感动我的,是他们在传递和播种的爱和希望。

“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身在陋巷的厨房,烹煮的是焦虑和苦涩,端出的是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他们却还是默默准备好炭火。”这是“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对这对夫妇的颁奖词,也是对这对夫妇的崇高敬意,更是对所有国人的爱心号召。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感动了,见证了,这是人性温暖的力量。这对老夫妇,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比感动更大的分量。

他们的精神,更应成为中国精神。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心得体会篇3

话说现代科学有两大支柱,一个是相对论,一个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的黄金年代是上世纪的前30年。到了上世纪的40,50年代,量子力学日臻完善,连计算机之父约翰诺依曼这样的人物都不得不放弃研究量子力学,转投其他领域。

此时的物理学家们一直都在尝试,用对撞机来获取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现象,结果就是撞出了100多种粒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物理学家都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如何才能把这些粒子安排得明明白白?

当时科学家们就发现,这么多的粒子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费米子,一类是玻色子。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就打一个比方,假如一个东西可以无限切分,切到最后切不下去时,就会剩下基础粒子,其中费米子可以理解成最小的“颗粒”,占据一定的体积,最基本的费米子有夸克,电子等。

而玻色子更像是胶水,通过传递“相互作用”把费米子聚合在一起。科学家发现,宇宙中一共存在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是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

其中,胶子可以传递强相互作用,w和z玻色子传递弱相互作用,光子可以传递电磁相互作用,还有一种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可以赋予粒子质量。

在这个基础上,科学家们用“粒子”“相互作用”和“场”的概念,就把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统一了起来,创立出了一个叫做“标准模型”的理论,这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的又一座理论物理高峰。

杨振宁和他当时的研究生助手米尔斯一起做出的杨米尔斯理论,就是“标准模型”的理论,解决了强力的机制问题,用杨米尔斯理论来强力的科学家一共有5位,这5位被分为2批授予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不仅如此,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宇称不守恒”还帮助其他科学家指出了研究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的一个新方向。于是,物理学家温伯格和格拉肖在杨米尔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弱电统一理论,实现了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

在这座物理学高峰当中,杨振宁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是奠基人一般的存在。那这样的科学成就在物理学领域属于什么样的江湖地位呢?

客观地说,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由于都曾凭借一人之力完成了一个核心理论的创立,因此他们应该属于独一档的存在,仅次于他们的是了量子力学和标准模型的奠基人们,他们是多人一起努力完成了一个核心理论的创立,而杨振宁就应该排在这一档,而且是排在靠前的位置。

持有这样观点的人有很多,其中也不乏科学家,比如:物理学家聂华桐就曾说过,我们常听到一些物理学家的名字像麦克斯韦、爱因斯坦,量子力学的海森堡、薛定谔和狄拉克。现在再要往下排的话,我想杨先生的名字就应该算在里面。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心得体会篇4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张桂梅,但对于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来说,张桂梅却是改变她们命运的人。2008年,张桂梅创办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免费接收贫困家庭的女孩。十多年的坚守,18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所学校走出、走进大学,也走向她们更广阔的人生。

张桂梅的坚守,源于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信仰,源于对扶贫的信念。华坪女子高中的办学成绩,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贫困地区孩子缺的不是天赋,不是智慧,而是缺少优质资源,缺少像张桂梅这样呕心沥血付出的优秀教师。当他们遇到像张桂梅这样的燃灯者,兴趣被点燃、潜力被释放,也能拥有灿烂的未来。而且,发展乡村,帮助贫困地区孩子走出大山,接受更好的,还具有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积极意义。

所以,弥补乡村短板,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了国家共识和强国建设的行动方向。不可否认的是,受限于客观条件,乡村仍面临人才下不来、留不住的问题,制约着乡村质量的提高。据统计,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教师中,研究生的比例是9.8%,而oecd国家达到45.5%。

打造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需要教师自身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也需要给乡村教师一份坚实的制度和物质保障。只有让乡村教师的腰杆更直、钱包更鼓,切实为在最边远、最贫困、最艰苦地区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解决收入、住房、医疗保障、职业发展等问题,让他们可以为乡村孩子付出的同时更好实现人生价值,才能让更多优秀人才扎根乡村,为实现公平、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此前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从乡村教师职业发展、职业供给、地位待遇保障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创新举措,瞄准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痛点,也反映了广大乡村教师的心声。希望各级政府落实政策要求,保障投入,善待乡村教师,不断提高乡村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心得体会篇5

我热心地看了《感动中国》2013年度的人物颁奖仪式,一次流下了感动的小故事,我的心也久久收不下来。我禁不住要问:大家应当要做如何的人呢?

我们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爱的表达方式方法各式各样,能够像刘盛兰爷爷那般崇仁德润;能够像姚厚芝大姐那般以远大的母亲的爱、令人震惊的恒心织就《清明上河图》;能够像段爱平奶奶那般以不求回报的大爱无疆恩德乡邻,无私奉献青春年少;能够像格桑德尼教师那般扎根基层,铸造中华民族的将来;能够像龚全珍奶奶那般心里装满世间的真心,甘于奉献;能够像胡佩兰奶奶那般生命不息,无私奉献不仅。

我们要成为有责任感的人,像黄旭华爷爷一样照顾大家,前进国家,为战略核潜艇工作默默工作,发誓无言。像陈俊贵爷爷那般义薄云天,心比金坚。

我们要做一个持之以恒的人,像沈克泉、沈昌健父子一样,不达目地,绝不罢休,为完成心里的理想勤奋努力。

我们要做一个打抱不平,见义勇为的人,像方俊明大伯那般危难时刻冲锋在前,不计得失。

总而言之,我们要做一个对社会发展有效的人,惟其艰辛,才更显勇毅;惟其博学笃行,才难能可贵。虽然我的翅膀还未丰腴,虽然我的工作能力还比较有限,可是伴着理想化的羽翼,汲取着楷模的营养成分,畅游在书海中,坚信没多久的未来我是一个正气凛然的小男子汉。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心得体会篇6

20xx年11月,在九溪江中心小学一个停电的教室里,鄞响客户端策划了一次鄞州与溆浦两地小学生之间的视频连线,当电脑屏幕里传来李惠利小学老师们熟悉的面孔和亲切问候时,周秀芳的眼泪再也止不住。

那次视频连线,看哭了现场的很多人,也感动了大量鄞响粉丝。

周秀芳在千里之外的山区,在屏幕的那一端,为“娘家人”的关怀而动情。

那次视频连线之后不久,她一次次感受到了来自“娘家”,来自鄞州的支持和力量,比如,鄞州的助学团队“本恩根”公益平台一次次发起募捐,共筹齐4所希望小学的捐建善款。

也在那次视频连线后的第二天,鄞响客户端在山区时断时续的信号中,直播了黄金宁波鄞州希望小学的开学仪式。当天下午,鄞州、溆浦两地的相关领导及界人士进行了又一次座谈,“是最好的扶贫”,成为双方的共识。

去年5月底,由区文明办和周秀芳联合在“善园”公益平台发起的为溆浦县红花村希望小学筹款的项目,成为一场演绎“千年义乡,厚德鄞州”精神的爱心传奇,76个小时,5000余位爱心人士接力筹款50余万元。

如果说,溆浦是周秀芳精准扶贫爱心故事的发生地,那么,鄞州就是这段爱心接力的大后方,并从湖南延伸到吉林。在鄞州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周秀芳爱心工作室、周秀芳爱心基金会、和龙周秀芳爱心驿站等相继成立。

有了鄞州政府层面的支持,周秀芳爱心团队撬动的能量更加强大:一大批爱心物资经她牵线被送往延边与溆浦,一批批送教老师从鄞州去往溆浦;“毛衣奶奶”给延吉、和龙、溆浦等地捐赠爱心毛衣和围巾;希望小学的滑梯、课桌、校服等购置来自鄞州多所学校、幼儿园的爱心义卖和鄞州及其他各地的爱心企业家;区慈善总会将为溆浦建一座爱心桥;象山的经营户捐“红美人”树种;宁海九旬老人一口气捐建了5所希望小学;在她的带动下,溆浦当地村民也自发捐款修建学校门前的道路。

“感染力、引领力、影响力、公信力、渠道和平台,是周秀芳和她的爱心团队越来越强大的原因。”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张行君曾这样解读,爱心接力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媒体宣传,让她的事迹被社会各界所熟知,人们都相信她,这是她能撬动强大爱心力量的基石。

今年4月,记者来到红花鄞州姬存希希望小学,看到11名二年级和学前班的学生在一楼的教室里安静地画画,6名一年级学生在二楼的教室里听支教老师虞水雅讲解十以内的加减法。教室外,阳光明媚,油菜花盛开,春色满山间。而在教室的墙上,也展示着孩子们描绘的五彩缤纷的画作。

经周老师辛苦奔忙,5000余颗爱心已经转化成眼前的美好世界。

那一天的同一时刻,周秀芳和她的支教搭档孙绍富老人一起,正在溆浦高铁站迎接从上海、杭州等地赶来的爱心企业家和茶叶专家,她要带他们去茶厂考察和指导。

那些被周秀芳牵引的热量就这样错落有致地在这片土地上交汇,流进泥土里,河流里,村民家里,人们心里,绽放着脱贫致富的希望,绽放着蓬勃昂扬的生机。

周秀芳,已经成为感动浙湘两地的大爱符号,成为感动全国的道德模范。

从一个人的爱心历程,到感动一座城的力量凝聚,从一个爱心品牌的符号,到千年义乡的精神传承。周秀芳的故事,是彰显道德力量的故事;周秀芳的魅力,是感动、感恩、感召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