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优秀的作文通过鲜明的主题和动人的叙述,能够深深烙印在读者的脑海中,写作文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分享我们的观点和看法,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都昌的风俗作文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都昌的风俗作文篇1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每个地区都要赛龙舟,家家都要吃粽子,个别地区还要挂香囊、插艾草。
听妈妈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吴国的著名大诗人屈原而流传至今的。传说,吴国有一位诗人,名叫屈原,他受尽小人陷害,最终投江自尽。人们为了把屈原的尸体捞上来,便用赛龙舟的方式来捞屈原的尸体,但却一无所获,于是,赛龙舟这个活动便流传了下来。后来,人们为了屈原的尸体不被鱼虾吃掉,便往江中扔饭团。最后,人们为了祭奠屈原,便把屈原投江那天定为端午节,而当时的饭团也就变成了现在的粽子。
我十分喜欢端午节,因为在这天,我可以吃到自己喜欢吃的粽子。现在,粽子的种类很多,例如肉粽、蛋黄粽、蜜枣粽等。我最喜欢吃蛋黄粽了。咸香味十足的蛋黄配上软糯香甜的糯米团,拆开那青绿色的粽叶,米粽的香气瞬间扑鼻而来,使人想要马上咬上一口。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仿佛生怕有人跟我抢似的。不过,那绵密的口感,实在是太棒了!
端午这天还要去看赛龙舟比赛。这天,我和爸爸来到西湖边,此时才不到九点半,这里早已人山人海,天气十分炎热,而龙舟比赛却还未开始。“预备,划!”随着一声枪响,四条龙舟开始争先恐后地往前冲,此时,3号龙舟冲在最前面,其他龙舟都想着赶超3号龙舟。此时,眼看3号龙舟就要赢了,2号龙舟突然发力,甩开了4号,超过了1号,哇!2号反超了3号,成为了第一名!原来一直落后的2号进赢得了第一名,真是不可思议!在场的人们都为他们喝彩,这应该是他们的“战术”吧,我想。
我爱端午节!
都昌的风俗作文篇2
新年到,家家都守岁。年夜里,大家都不睡觉,必等着通宵过去后,人们才可以睡下。
晚上大家都围坐在沙发上,观看着好玩的春晚,看着电视里播放的好玩乐趣的小品与各种年终的庆祝歌舞,欢天喜地,一派祥和,总令人激动与欢乐。
至于为什么要守岁,我也不大清楚,只知道好像最开始是为了在这一晚赶走什么东西似的,以保平安。所以一家老少在这一天都得守岁。尽管爷爷奶奶们大约在半途时候就会微微睡着,可年轻人却精气旺盛,通宵不累。
这不正巧又到了年上,我外婆已慢慢靠在沙发上,眯着眼睛睡着了。妈妈亲手亲脚地帮她盖被子,还是将她吵醒了,她立马叫嚷着说:“不用不用。我自己来就好,我还没有那么老呢。”我与妈妈听着这话,总忍不住笑开了。一边的姨妈好像不怎么专心,静坐在沙发上一会儿玩手机,一会儿敲电脑,有时还看看剧,好像对于电视里的春晚,并不是很在意。
我与妈妈则专心多了,坐在沙发上,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春晚的小品可逗啦,演员的动作夸张而有趣,台下的观众哈哈大笑,我和妈妈也都笑得人仰马翻。妈妈可不会放过任何教育我的机会,这时候总会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其实演员的动作就像我们写作文一样,可夸张,也可带些讽刺。细细地观察演员,说不定会让你的作文更加锦上添花。”……
在这些唠唠叨叨“爱的教育”中,又是一年除夕过去了,正月十九过去了,年也过去了,守岁也只能等到下一年再进行了。
都昌的风俗作文篇3
我的家乡来自四川内江市资中县的一个小镇,有被称为“小资中”的美誉。家乡每年年底就会有做香肠和熏腊肉的风俗。每逢过年佳节,最想念的就是香肠的味道,特别是离开家乡这几年。
在我们四川,做香肠的材料都是要精挑细选的,农家养的猪最合宜。半肥半瘦的猪肉做香肠,猪排骨和五花肉可以做熏肉,小肠洗干净留着灌香肠用。
说到做香肠,也是一门学问。半肥半瘦的猪肉切小块小块的,放入适量盐,味精,香油,芝麻,花椒粉,辣椒粉,把它们和匀,腌制一个小时。等肉腌好以后把洗干净的小肠尾端用线打好一个结,用小圆筒把小肠撑在内壁,猪肉一小块一小块的往里面灌,灌到30厘米就用线打一个结,接着刚才的步骤继续灌猪肉。直到全部肉灌完,香肠就灌好了。最后灌好的香肠拿到通风有太阳的地方晒,大概晒几天以后准备烟熏。
腊肉是用五花肉做的,盐涂满五花肉全身就可以了,这个比较简单。腌制几天和香肠一起拿去烟熏。烟熏的材料是木料的锯木粉和松柏枝叶。选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搭一个简易棚子,炉子上放香肠和腊肉,下面烧火,火上浇木料的锯木粉,熏得黑黑亮亮的香肠和腊肉是最漂亮的成果。
四川过年的风俗和各地过年都差不多,大年三十前一天晚上就开始准备食材了,主要是因为特色的大菜工序比较繁琐,比如说香碗,肉包豆腐,梅菜扣肉等等。可能唯一不同的是三十过年是吃中午,大多数地方是吃晚上吧!虽然香肠和腊肉过年的时候吃不了很多,但是在以前,奶奶那个年代,有香肠和腊肉就是过年,家里来了客人,就切上几块腊肉,解解馋。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广式腊肠,和四川香肠差不多的,如果有机会,大家可以试试自己动手做的香肠,也别有一番趣味。
都昌的风俗作文篇4
每次听到电视上的儿歌声: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买烧酒……每次听到这首儿歌:我就兴奋不已,盼望着新年快快来到。
大年初一的前一天叫大年三十,也叫除夕,家家户户吃团圆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鱼,而且鱼不能吃完,它代表着“年年有余”。餐桌上有糖、有花生,枣也是必不可少,它代表着“春来早”。当然,餐桌上还有柿饼子,它代表着“万事如意”,家里还必须有杏仁,它代表着“幸福美满”,另外团圆饭桌上还有一种豆类食品,没想到吧,它就是豆腐,它表示着“有福气”。下一位就是我们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年糕,不只山西有吃年糕的习俗,中国人都有吃年糕的习俗,它代表着“年年高”。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还要包饺子,晚上十二点吃,它代表着一年和新的一年的交差点,也叫“交子”。包饺子的时候,得少包几个辣椒的、糖块的、硬币的,看谁吃见辣椒,表示他这一年过得红红火火;如果有人吃到糖块,表示他今年过得甜甜蜜蜜;要是谁吃到了硬币的,表示财源滚滚。不只这些,山西的农村总会在除夕的晚上十二点点旺火,窗檐上贴吊钱,门前挂灯笼等各种各样的习俗。
都昌的风俗作文篇5
秋天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季节,有很多节日在秋天绽放。在秋天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中秋节”。因为在中秋节那天可以吃上香喷喷的月饼,家人又可以一起吃团圆饭了,就因为这原因所以我喜欢中秋节。
中秋节的月饼有两种味道,一种是幸福的味道,另一种是月饼原本的味道。可我就喜欢吃那种幸福的月饼。
今天是中秋节,我就在赏月。夜,是悄悄的,我在阳台上等待着月亮升起的时刻。
看呐。那带这一圈金环似的月亮终于升起来了!月亮先是金色的,逐渐地穿过一缕缕轻烟似的微云,向上,向左,再向上升着。突然,月光的颜色光泽变淡了,它高高的挂在那里。那圆圆的脸颊,挂着温柔的笑容,静静的望着大地。几多银灰色的薄薄的云围绕在它的身边宛如仙女的丝绸翩翩起舞。当时是我就想起了几句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宫阙,今昔是何年……我陷入了梦境中,哦!是谁把我的梦境打破了,原来是妈妈叫我去吃我最爱的椰奶月饼了。我想我的最爱跑去,眼看我都要拿到了居然被哥哥拿去吃了,当时我就嚎啕大哭,后来还是我吃到了因为哥哥他以大欺小呗! 我大口大口的吃我的最爱,而哥哥却只能看着我吃,我吃到了幸福的味道。
此时此刻我是多么想请求恳求月亮再圆一些,让还没回家的游子也让若隐若现地想猜家里人现在的情景,哪怕是一分钟,两分钟……
都昌的风俗作文篇6
五月五,是端午,温州人家家户户都有草头汤洗澡的传统。每年这个时候,大街上都飘着一股草药的味道。
所谓的草头汤其实就是艾草、葛蒲、金银花等十多味挥发性中草药混合煮成。在端午节这天温州人习惯用草头汤为小孩子洗澡。据说,可以防止皮肤病,洗了之后不会长疥疮,还可以清凉解毒,驱暑避热。
端午在五月,“五”为阳数,正逢夏至左右,天气开始转热,阳气会开始变盛,寒气收起,一起蚊虫苍蝇滋生。
五月开始,由于气候温热的原因,食物容易变质,小孩子容易长痱子。因此,端午节时,温州人们就用中草药洗澡来防止皮肤病。
记得五岁那年的端午节,妈妈跑大老远买来了菖蒲,说要用“草头汤”给我洗澡。
到了晚上,从浴室中飘出一股中草药的味道,一探头,看到盆中的液体是棕黄色的,于是上前询问妈妈:“这是什么呀?”我指着盆里的液体。妈妈笑了笑“这是草头汤,给你洗澡用的,快点进来吧。”
妈妈一边帮我洗澡,一边给我念诗:吃爻雄黄酒,毒蛇远远游。重五草头汤,疤瘰洗精光。重五吃麦麦,字眼学得快。吃爻重五卵,做个状员卵。重五吃大蒜,读书做高官。
洗完澡,整个人感觉神清气爽。
那年之后的每年端午,再也没有用草头汤洗过澡,真希望这家乡的风俗可以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