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准备充分的演讲稿,可以让我们在台上更加从容自信地展现自己,制定演讲稿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运用演讲技巧和修辞手法,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讲鲁迅的演讲稿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讲鲁迅的演讲稿篇1
我国有这样一位大文豪:他常常身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胡须成隶书“一”字,时时刻刻的精神抖擞的竖着,时时刻刻的为人民服务,时时刻刻的为祖国的命运着想。他的座右铭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啊,他就是——伟人鲁迅,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终年才55岁,却写出了无数经久不哀的书: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仿惶》、《坟》等许许多多著作广为流传。鲁迅先生总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鲁迅先生的房间里总是亮着一盏灯,鲁迅先生的背影在那儿匆忙的写文章,还不断的发出一阵阵咳嗽声……就这样鲁迅先生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写作,为我们的后代做出了榜样。同学们,我们一定要以鲁迅先生为榜样,发奋学习,多做好事,真正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鲁迅先生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怕困难,他以坚持不懈的勇气与黑暗的势力作斗争。他是我们祖国一颗璀璨的明珠,他是进步青年永远的导师。啊,鲁迅先生为我们祖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鲁迅先生还常常关心青年、爱护青年,对青年的进步更是无微不至的关心。他给予那些失落的青年像父爱般的慈祥,温暖的关怀。他还亲自接待了来访的青年500多名,亲自给青年回信500多封,帮助过的青年更是不计其数。是啊!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有许许多多的青年走向了革命的道路,有许许多多的青年走向了文学的道路,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成为著名的文学家。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是人生幸福的伴侣。最近我读了许许多多的鲁迅的作品,读后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鲁迅的伟大。同学们,在现实的社会中,我们一定要以鲁迅为楷模,帮助他人、珍惜所拥有的时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牢牢记住鲁迅先生所说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实实在在的做一个对社会上有贡献的人。
讲鲁迅的演讲稿篇2
请允许我暂且将这篇演讲的题目隐去。在开始正文之前,向大家提一个问题:谁是你们心目中的最好作家?
是的,你会告诉我;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是的,你会告诉我;琼瑶:《烟雨蒙蒙》、《还珠格格》;是的,你会告诉我;林语堂:《京华烟云》;是的,你会告诉我;沈从文:《边城》;是的,你会告诉我;韩寒:《三重门》、《零下一度》;是的,你会告诉我;郭敬明:《幻城》……
可谁会忆起那在冰冷时代中苦苦挣扎呐喊的大文豪:鲁迅先生?
我从图书馆走过,看到书架最底层附着灰尘的《鲁迅全集》,好奇地拭去它身上的泥土,翻开书页:于是我读到了那孤傲的灵魂;那锋锐的笔触;那深刻的沉思;那“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怀;那“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于是我慢慢步入了鲁迅为我们缔造的文学世界。
是的,如果那个时代只留下了沈从文笔下宁静祥和的边陲小镇;只留下了张爱玲笔下荒无度的上海滩十里洋场,那将是多么的悲哀――不仅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也同样是我们的悲哀!
是的,大先生的笔是那黑暗时空中气势如虹的闪电,纵然涤不尽如山的黑暗,却能闪耀一霎那的光明!
也许大先生的书不会像武侠爱情小说那样的畅销,但我始终坚信,只要大先生的书在,大先生的精神就还在,就将永不泯灭!它永远是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最崇高圣洁的笔墨,永远永远地被一代代后人所继承!
我的演讲的题目是“怀念鲁迅”但愿我所说的怀念永远不会只停留在口头上!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讲鲁迅的演讲稿篇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鲁迅从青年时代起,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伟志向。他成为共产主义者之后,便更加自觉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他对敌人毫不留情,对祖国和人民怀着真挚的爱。“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广为传诵的名句,正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人格的生动写照。为了使祖国摆脱凌辱、人民得到解放,他一生毫不懈怠地进行战斗,一直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列。彻底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坚决背叛所出身的封建士大夫阶级,看清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坚信只有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才能拯救祖国。中国知识分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中国人民决不甘受外人凌辱、为维护民族尊严而进行英勇斗争的光荣传统,在鲁迅身上得到集中体现,后来又由于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指导而得到升华,获得了全新的性质和时代内容。他无私无畏,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是冲锋陷阵的模范,是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模范。鲁迅逝世以后,上海人民和全国各地人民为他举行隆重葬礼和悼念活动,上海民众代表在他的灵柩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旗帜。“民族魂”枣这正是中国人民对于自己伟大代表的最中肯贴切的评价。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年,他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此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姿态,创作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许多小说和大量杂文、随笔、评论,从而成为五四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02年3月,22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年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想用医学“救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还想以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社会改革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但是,现实的教育,使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于是1906年秋便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去东京,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使祖国富强起来。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
讲鲁迅的演讲稿篇4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鲁迅时时刻刻的为人民着想,为祖国的命运着想。因此,鲁迅为祖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岁岁月月,朝朝暮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刹那间,鲁迅五十多岁了。此时此刻,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但精神非常好,他的头发约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但他那头发却一根根精神抖擞的竖着,胡须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他的左手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显然能看出他特别喜爱吸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第二种人写的就是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是对鲁迅先生的写照。他总是为人民想得多,而为自己却想的很少很少。下面这个例子就是写鲁迅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真实的故事。在鲁迅的家中有个女佣叫阿三。阿三是个工人的妻子,但她的丈夫失业了,她愁的两眼起了蒙,什么东西都看不清楚,像隔了层雾。是好心的鲁迅先生收留了她,叫她在他家里做女佣,而且工资很高。然后她就在鲁迅家中当起了女佣,鲁迅先生对女佣阿三很好,经常叫她不要干重活,当心身体,还经常给她发补贴,怕她家中有困难。而为他自己却没想过,他知道自己病得很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一写就是三四天,还废寝忘食,满不在乎自己的身体,有时候还会听到一阵一阵的咳嗽声。此时此刻,我想想就难受。他总是这样,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这种精神是我们都要去学习的,我们要向这位伟大的鲁迅先生致敬!鲁迅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鲁迅更是一个风趣、幽默的大师。他常常会去和别人开玩笑,但玩笑的背后更有深一层的意思。比如说笑谈碰壁的故事,故事讲的是他的侄女发现了鲁迅和她爸爸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鲁迅的鼻子扁,而鲁迅说当时他是因为天太黑所以鼻子碰到了墙上,所以才会比她爸爸的鼻子扁的。当时他们都信以为真,谁也不知道更深一层的意思。所以鲁迅的话总是话中带话,让很多人摸不明白。
这就是鲁迅,他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楷模,我们要向他学习,还要向他致敬!
讲鲁迅的演讲稿篇5
从某种角度讲,越是伟人越能认识到伟人的价值。
林语堂评价鲁迅:“鲁迅如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德国诗人海涅语人曰,我死时,棺中放一剑,勿放笔。是足以语鲁迅。”
毛泽东评价鲁迅: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去世后,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书三个大字——民族魂。 ——这是民众的评价,
一个两难选择摆在英国人面前:在英伦三岛和莎士比亚二者之间选择其一。英国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莎士比亚。
因为莎士比亚是他们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文化和国家精神的象征。 同样,鲁迅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和国家精神的象征。
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巨匠、旷代的大师。鲁迅的思想博大渊深,其文出神入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而成为世界文明的一面旗帜。
鲁迅作为一代语言大师,对汉语有着高度的敏感,他的语言不但为现代汉语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而且能够不圃于语法教条,做到了对语法的遵循和突破的高度统一;不但能遵循语法直接表意,而且能突破语法间接传情;不但用现成的词表情达意,而且还能用不存在的词表意达情。鲁迅语言的独特风格是由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复杂性决定的。鲁迅作品生动形象的语言,是从鲁迅灵魂深处流出来的,是鲁迅感情思想的结晶和升华。
鲁迅是一位文化转型时期的作家,他主张人的精神世界的转变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他“弃医从文”,提倡个性,张扬科学精神, 以其对祖国的赤城至爱、对中国社会的深刻的洞察力,积极投身于毕生为之奋斗的思想启蒙事业。
鲁迅无疑是一个思想上的超前者,基于对中国社会的清楚认识,鲁迅对当时社会的种种现状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期通过对社会与现实的揭露,引起疗救,因此,强烈而鲜明的反封建主题构成了鲁迅作品的重要思想。鲁迅作品的反封建主题,具体表现为对封建教育制度,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等罪恶的揭露。
鲁迅运用多姿多彩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对比鲜明的场景。同样也善用此来描绘人物形象,特别是用神态的变化塑造人物的灵魂,显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个性特征,表现主题或表达感情。鲁迅是最善于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塑造典型形象的作家。他的作品,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语言都极富个性化的。他笔下人物的性格特征个个都是非常鲜明的,有时只需寥寥几笔,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
他渊深的思想、巨大的智慧、光辉的人格和独创的文体,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让我们回忆起美好的童年;《一件小事》、《风筝》、《祝福》,让我们拷问自己的灵魂;《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让我们针砭民族的弊病。
今天的时代,较为宽松和谐,青年学生可能无法体会先生作品中的价值。这是因为时代和语言的隔膜。鲁迅先生所面对的,是一个政治黑暗的时代,他需要同种种黑暗势力作斗争。面对鲁迅那些深刻而沉重的思想,我们别无选择,唯有追求。
语言的隔膜不应是问题,作为早期的白话文,比起唐宋散文容易地多。我们应透过语言学鲁迅的思想、品格、语言技巧和艺术魅力。
高中课本中,鲁迅作品的减少,部分年轻人的敬畏,丝毫不影响鲁迅的魅力。某些人的动摇,无可厚非。从某个角度讲,这是他们变得更加坚定地前奏 。
别林斯基说过: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鲁迅的思想是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哲学魅力的,是完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鲁迅的文学是有非凡艺术高度的,它同样能经受得住空间的推敲。恰如,欲知一座山的高度,站在山脚下是不行的;需走远一些,越远越能看到的山,才是真正的高山。
过去毛泽东说:中国革命有两支军队,一支由朱总司令指挥,一支由鲁司令指挥,缺一不可。现在,鲁迅先生依然是我们民众生活的向导、国家建设的旗手、民族精神的魂魄。
司马子瞻仰孔庙时感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就是一个国民对于自己民族的圣人应该持有的景仰之情。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是不能没有精神支撑的。鲁迅先生,是我们民族永恒的文学泰斗、不朽的思想丰碑。在社会日趋和谐、民众日渐富足的今天,我们不能丰满了自己的躯体,而廋削了自己的灵魂。
鲁迅逝世时,郁达夫在《怀鲁迅》中写下这样的话: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鲁迅先生,这位历史的巨人,他永远矗立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前方,注视着我们,感召着我们,指引着我们。
讲鲁迅的演讲稿篇6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似一株野草,却更是豪杰;对敌人绝不屈服,却对人民鞠躬尽瘁。一张瘦削的脸庞刻满了自己对旧社会的憎恨,坚韧的目光凸显出他的正直严厉,一支笔铸就了他辉煌的一生;时常着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叫做鲁迅,他将自己的一生一世都供奉给了我们中华民族,他蓬勃的生命力与顽强的斗志将会永垂不朽。
当面对读书囫囵吞枣的小侄女儿周晔,他用委婉的语气与幽默的语言批评她;当面对不小心拉车受伤的车夫,他半跪着为车夫清理伤口;当面对着想读书却没钱买书的青年阿累,他更是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写的书送给他……或许,这就是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睿智的他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旧社会的悔恨,对美好明天的期盼;他时时刻刻用自己的经历来激励进步青年,照亮他们前方的路;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是值得后人回味、思考。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这位不屈的战士,用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用笔划破了黑暗的无情,让人们重见希望,重见光明。鲁迅的作品,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却被成为我国的“大文豪”,这是因为他字字句句饱含深情;鲁迅的为人,没有高傲的气息,实实在在的伟大“思想家”,这是因为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爱憎分明,对骄横残暴的统治者冷脸相迎,对穷苦的劳动人民却倍至关心。他坚持与反动势力作斗争,从不放弃;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接待过来访青年五百多名,亲自给青年回信三千多封,关系过的青年更是不计其数。在鲁迅的激励下,使无数遭到迫害的人民重新获得生命的支柱与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与媚骨,鲁迅站在文化战线上,向敌人勇敢冲锋。鲁迅先生离开了人世,但他的精神将永驻人间,他的离开倒不如说是将慈爱、睿智播撒到人间的每一个角落。
他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这句话更是成了我的座右铭,每当我不注意珍惜时间,这句话就在耳中浮响;他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让我知道了xxx是每一位中华人民的责任,让我懂得创新来自每一位平民,创新之路等着我们去开凿;他将读书比作蜜蜂采蜜,用心良苦地教导进步青年颜黎民要博览群书……
睿智慈祥,坚强勇敢,关心群众,以笔为武器,跟敌人勇敢战斗。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一位平凡而又伟大高尚的英雄。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感谢大家支持我!
讲鲁迅的演讲稿篇7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很喜欢鲁迅,虽然很多人都不喜欢读他的作品,但依然不能否定他的才华。最开始接触他的文章是在课本上,刚开始觉得他的文章很无聊,甚至对他的文章感到厌烦。后来接触的多了,慢慢地觉得他的文章其实很不错。于是,开始常常抱着书本品味那鲁迅用智慧续写出来的精华。感觉十分的满足。
我觉得他的文章写的很生动,时而搞笑,时而悲伤。但总与时代接轨,总离不开对社会黑暗的批判以及人心的冷漠无情,离不开对被功名利禄迷惑了双眼和思想的人的嘲笑。说实话,有的时候觉得鲁迅本就不该生活在那个战乱年代,不过,如果他生活在和平年代,不知他的文章是否还能使我着迷。或者是说他是否会放弃学医,用笔墨与敌人战斗。
但有时还是有些讨厌他,讨厌他对女性的误解、对女性的偏见。如果他还活着,我会毫不犹豫的指着他,愤怒的发泄我心中的不满,告诉他:你的思想也被这个年代污染了!或许他会指责我,认为我的思想很愚昧,但其实我想说。真正愚昧的是他本人。生活在不同的年代,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一样,哪怕是再支持改革、支持现代化的人,毕竟也是从封建走过来的。就如他本人一样。
亲爱的鲁迅,我对你有着无尽的崇拜。对你有着无尽的嘲笑。不知怎么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