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演讲稿最新8篇

时间:2024-02-19 作者:Kris

通过演讲稿的准备,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演讲稿要注重用词的准确性和恰当性,避免使用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词语,以确保演讲的表达力,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自己》演讲稿最新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自己》演讲稿最新8篇

《自己》演讲稿篇1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最好的自己。”

一天清早,一位园丁走进花园,发现一大片的花草树木竟然都奄奄一息,了无生气。惊讶之余,他问榕树究竟发生了什么,榕树说它不想活下去了,因为他无法像松树那样高大雄伟。松树也沮丧地告诉园丁它想自我了断,因为他不像苹果树那样,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一旁的苹果树也在抱怨,说他自己不能像槐树一样,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最后,园丁来到花园的一角,看到一株不起眼的小花,只见它生机盎然,一身绿意。园丁好奇地问它,“你为什么在如此消沉的环境中仍能昂首挺立?”。小花快乐地回答:“我知道自己不过是株小花,但我决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一朵最好的小花,所以我也就很快乐啊!”

是啊,同学们,要做就做最好的自己,快乐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其实,只要你用心发现,你也能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许多快乐。比如,看一页书,攻克了一道难题,考试取得了理想的成绩,甚至帮爸爸妈妈洗几个碗做一些家务,都能给你带来快乐!就说现在,我们站在这里也许会累,可是只要我们想,我们又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或者说,我又可以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了,那么,你肯定能从这些你原本认为枯燥的事情中找到快乐的。

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让我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用最优异的成绩,做最好的自己!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自己》演讲稿篇2

如果你损失了金钱,花费了时间,用尽了心思,还能品出快乐的味道吗?

?快乐便士》这篇文章中的本和贝特西他们仅仅用了十个便士,便品尝到了快乐的味道。首先他们从哥哥那里得到了十个便士,而当哥哥让他们用这十个便士来帮助五个人得到快乐时,他们心里泛起了“酸酸”的滋味,虽然他们心里泛着嘀咕,但他们还是拿出了一个便士逗寂寞的老先生开心,接着他们又拿出一个便士帮助小索尼满足了愿望,然后他们又用了四个便士写信慰问了远方的奶奶,眼见他们的便士所剩无几时,内心清凉而苦涩的滋味差点阻止了他们的行动,但他们经过内心的一番斗争后,他们还是用了最后所剩的四个便士填饱了饥饿小狗的肚子。当他们身无分文时,他们却因自己的行为而品出了快乐的味道。

虽然有人说这快乐的秘方是甜甜的蜜糖,是酸溜溜的酸枣,是清凉涩涩的薄荷。但读了《快乐便士》这篇文章,我终于找到了快乐的秘方,快乐的秘方就是酸、涩、甜这三种味道酝酿、发酵后所散发出的香甜。

?快乐便士》这篇文章,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往日,我却从没想过怎样好好的利用零用钱,更没想过怎么拿自己的零用钱来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总是见好的就买,使得我那挺着小肚囊的“存钱猪”,很快就消瘦了下去。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他人得到快乐的同时,自己也能享受到他人得到快乐的喜悦,而当你遇到悲伤与痛苦时,别人也一定会向你伸出快乐之手来帮助你。

原来快乐就这么简单,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朋友们!你们不妨去试试,那么你的明天一定是快乐的春天!

《自己》演讲稿篇3

刘宁是一家公司的行政助理,同事们都把她当成公司的“管家”,公司里事无巨细都要找她才行,这样一来,刘宁每天事务繁杂,忙得团团转,牢骚和抱怨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这天一大早,又听她抱怨:“烦死了,烦死了!”

一位同事皱皱眉头,不高兴地嘀咕着:“本来心情好好的,被你一吵也烦了。”

其实,刘宁性格开朗外向,工作起来认真负责。虽说牢骚满腹,该做的事情一点也不曾怠慢。设备维护,购买办公用品,交通讯费,买机票,订客房……刘宁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恨不得长出8只手来。再加上为人热情,中午懒得下楼吃饭的人还请她叫外卖。

刚交完电话费,财务部的小李来领胶水,刘宁不高兴地说:“昨天不是刚来过吗?怎么就你事情多,今儿这个、明儿那个的?”抽屉开得噼里啪啦,翻出一个胶棒,往桌子上一扔:“以后东西一起领!”小李有些尴尬,又不好说什么,忙陪笑脸:“你看你,每次找人家报销都叫亲爱的,一有点事求你,脸马上就长了。”

大家正笑着呢,销售部的王娜风风火火地冲进来,原来复印机卡纸了。刘宁脸上立刻晴转多云,不耐烦地挥挥手:“知道了。烦死了!和你说一百遍了,先填保修单。”单子一甩:“填一下,我去看看。”刘宁边往外走边嘟囔:“综合部的人都死光了,什么事情都找我!”对桌的小张气坏了:“这叫什么话啊?我招你惹你了?”

态度虽然不好,可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转真是离不开刘宁。可是,那些“讨厌”、‘烦死了”、“不是说过了吗”……实在是让人不舒服。特别是同办公室的人,刘宁一叫,他们头都大了。“拜托,你不知道什么叫情绪污染吗?”这是大家的一致反应。

年末的时候公司民意选举先进工作者,大家虽然都觉得这种活动老套可笑,暗地里却都希望自己能榜上有名。奖金倒是小事,谁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肯定呢?领导们认为先进非刘宁莫属,可一看投票结果,50多份选票。刘宁只得12票。

有人私下说:“刘宁是不错,就是嘴巴太厉害了。”

刘宁很委屈:“我累死累活的,却没有人体谅……”

什么叫费力不讨好?像刘宁这样,工作都替别人做到家了,嘴上为逞一时之快,抱怨上几句,结果前功尽弃。冷语伤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所以,既然做了,就心甘情愿些吧,抱怨是形齐于事的,相反,还会埋没你的功劳。

《自己》演讲稿篇4

都说,平凡的人类,都是独特。——题记

和这个特殊的女孩,一起走过了457个月,形影不离,似乎是“合影”。用手抹去照片的尘埃,看着这个女孩的笑,却越来越不自然的强充。

发现好久,我已没有这样寻找原本的自己了。

飞扑的蒲公英,驾驶着轻盈的身体,在这里,漂流不定。但它却满足,至少它知道,在这个倘大的世界里,有属于自己的地方,因为他不气馁,选择欣赏自己。

是谁在气馁中分配,枯叶和蔷薇,白天夜得黑,各有各的美,尝久了枯萎,也会醉。总有地方,能欣赏。

作为生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旁白的赞美,是那样虚假,浑浊。我能欣赏自己,坚强地面对一切不公平,宰相肚中能撑船,我也会学会承载。我欣赏自己能把心中的情绪压抑在心里,我欣赏自己能从容面对自己遇到腐朽的一切,我会淡视。

至少,我欣赏我会欣赏自己。

勿忘心安,仰望心空,用心,寻找,欣赏,自己。

欣赏自己层面,仿佛只是踮起脚尖的腼腆,学会唯美地在那静候自己云中的angle,似乎是留给自己欣赏的余地。

记忆苦涩的味道,骄傲向全世界炫耀,世界有我多美好,即使没有人知道,我也要学会欣赏自己,当看到自己还有骄傲的地方,也就微笑了。没有人去拥抱我,放下苦恼,欣赏自己,能这样从容。

我不是那样撒娇,不是那样突出,不是那样依赖,我也只想蒲公英,也只是渺小的一点,但我却欣赏这样的我。

我欣赏自己不撒娇,不会因期盼而恳求他人,装弱女子的无能,只是撒娇的.乞求。所以,我欣赏自己,能坚强,能独立。

我欣赏自己的不突出,却说不出任何理由。我不用承载着一切鄙视的目光,不用害怕自己的跌落。我选择欣赏,而不是自卑。

我欣赏自己的独立,不依赖于父母的怀抱,任凭哭泣。我选择独立,我也欣赏自己的独立,因为只有我,才能选择自己的未来。

我要带着欣赏,想明天奔跑。

《自己》演讲稿篇5

生活在这个复杂而又繁华的世界里,每个人都会遭受到周围人对你的不一样眼光。有羡慕的、嫉妒的、喜爱的、欣赏的、厌恶的……。

在我所学习和生活的学校里,我每一天都会看见不一样的人会用不一样的眼光来对待未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事。

甲是我以前的同桌,学习也算是中等的,略差我一点点,可他从不气馁,一向把想要取得好成绩作为他学习的动力,想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好学生作为目标,每一天规划着今日该干什么,提前做好作业、认真复习等。经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他最终取得了好成绩,在期末考试上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看见了他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欣慰、满意、高兴、激动,我也很替她高兴,他最终成功了。教师的眼光里是欣赏的,同学的眼光了是羡慕的',而我却是不一样的欣赏。

乙是我的好朋友,虽然他的学习不太好,但她的性格开朗大方,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是差生而自暴自弃。每每当她周围的人遇到挫折时,她总是能够很快的帮忙他们,替他们分忧。那时,我看着他那张天真无邪的脸,眼光是欣赏的、敬佩的。一回月考成绩单发下来的时候,他的成绩出乎寻常的不梦想,我生怕她难过,于是走过去想要安慰他,但没想到的是,他却笑着对我说:

“放心,我没事,只是这回月考不好,我就当它是一次我对只是的掌握程度不够,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我自己努力了就行了!”

听着他的话,我自愧不如,以前我自己明白我考了那么差的成绩必须会要死要活的,而乙却能以正确的态度应对自己的错误,则是我所达不到的。

我隐约记得马云这样说过:“如果你毕业自名牌学校,你就用欣赏的眼光去看看别人;如果你毕业于像我们这样的三四流学校,就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

是啊,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的优秀;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不足!

《自己》演讲稿篇6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阅读,让我超越自己》。 每个星期,我都会来到这里——盐城市图书馆。这里风景如画,藏书似海,徜徉在书海中的小书虫们,尽情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霖,我也和他们一样,贪婪地汲取着这里的点点滴滴。

瞧,这是我来这里借阅的一本书——《我不是完美女生》。它是乐多多姐姐专为女孩子写的一本书。这是一个关于成长,关于如何找回自我、超越自我的美妙故事。

我可喜欢这本书了。书里的主人公叫小樱桃,是一位班长,每逢考试她都毫不客气地把第一名收入囊中。自从,班上转来一位漂亮女生——郝彩儿,小樱桃就好好地品尝了一下嫉妒的滋味。郝彩儿的容貌像“女神一样完美”, 在语文小测试中,又获得了全年级第一。小樱桃被嫉妒——这个心灵的“肿瘤”折磨得痛苦不堪。最终,她在妈妈的话语中找回了自信,找回了自我。

我查词典知道“完美”就是不可挑剔,不过词典后面还有一句话: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生活中的`我多么像小樱桃呀,妈妈经常会叹着气数落我:“你这丫头呀,看看,又扣了不该扣的一分,” 粗心大意、做事缓慢、丢三落四??这些坏毛病我身上都有呢,我也是一个不完美的女孩,我要像小樱桃一样改正它们。前进的步伐,也会遇到阻碍,这时的我就会学着小樱桃那样,对着镜子,嘟起小嘴,对自己说:“看,我多可爱!商传玲,你一定要加油!” 这时,我立刻浑身充满了斗志,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去。现在,站在你们面前的我,是同学们积极拥戴的好班长,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呢。

阅读让我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要为自己的短处而郁郁寡欢;多看看自己的优点,它们会使人身心愉悦,充满自信。了解自己,超越自我,才能走向更加完美的我。

当我自卑的时候,阅读给了我自信;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阅读给了我勇气??阅读,让我超越了自己,阅读点亮我的人生,让我们一起阅读吧!

《自己》演讲稿篇7

大家好!

我是xxx,我们会不会有时候希望自己更加的优秀,看到别人那么优秀努力的时候,经常会感叹自己为什么没有这么优秀呢,这是我们没有这么一个意识,我们完全可以让自己强大优秀起来,我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自己觉得做的好了,总是说:“可以了差不多了”,这其实就是一种懒惰,自己没有做好,其实在用一点心能够更好的,但是我们没有继续用心去做了,往往比被人差的就是一点点,也是自己不肯再前进一步,不肯让事情更加的完美。

生活中很多时候我总是会告诉自己,差不多就行了,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就是差那一点,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外部的因素是其次的,自觉地去做好才是第一,就像我反复说的这个一样,一件事情在自己觉得满意的时候,再去完善一下,让别人也满意,我们才能够做的更好,一个优秀的人往往不会优秀自己优秀停止脚步,怎么说呢,就像我看到的一样,优秀的同学我总是看到他们在更加努力,很多成绩好的同学对自己严格比一般人要多,就像一件事情明明做的很好了,还是想要更好,这需要一个很强大的心态,我们班的xx同学,我们有一次模拟考试成绩出来了,他考了满分,在老师讲解这张卷子的时候他非常用心在听,休息的时候,他还在检查,我很奇怪就问了一下,我说:“你都满分了,为什么还要检查题目”,他简单的回了一下:“万一还有题目错了呢”,我觉得很不起,这样的心态是我们一般人没有的。

我们经常会觉得自己很努力了,为什么没有变的优秀,为什么我的成绩没有比别人好,看到了xx同学的例子,我知道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在我们努力的时候优秀的同学也在努力,我们需要更好,就要更努力,不是说要去更他人比什么,我觉得是一种态度,让自己不断进步的一种态度,想要让自己更好,需要付出努力这是想对的,坚持下来了就会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这是有效果的。

做更好的自己,我们从学习的一件件小事情做起,做好一件事情是不简单的,这就是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改变的原因,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路途中或许会很艰辛,这么一个过程是很难的,但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是我们成为的更好的自己,忍常人难以忍,容常人难以容,让我们做更好的自己。

《自己》演讲稿篇8

同学们,我今天这个话题,实际上是从贝宁他刚才讲到的,关于高考开始的。我是比较早的,当时是七七级、七八级,因为这两级的时间特别近,大概一次是1977年,其实到年底了,一次是1978年夏季。那么对我来说,我当时实际上是下乡九年。1968年的7月1日,我就到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大概坐了三天三夜,昏天暗日的,就坐的火车啊汽车啊,拉到一个地方。现在想起来,那个地方连地名也没有,就是在黑龙江的边境。所以我实际上是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农村度过的。

然后1977年回来,当时还很茫然。因为我们这么大年龄,能不能让考试,其实不是很清楚。我印象1978年,大概春节前后的时候,那时候有一个亲戚,他在一个汽车公司工作,他说这样吧,你到我北京市人民汽车一厂来吧,将来能开汽车。因为我们那个年代,什么叫好工作呢?有两个事情肯定是好的,一个叫手拿方向盘,一个叫手拿听诊器,这很厉害对不对。我说那好啊,于是我就在好像春节前后,就到他那一块儿去工作了。但是到工作才知道,说你要想开汽车呀,得先当售票员,那怎么办?那就当吧。

后来当了一两个月售票员,突然意识到可以报名高考了,然后就得找材料。那时候不像现在,说你还能到街上买一本复习考题,那时候哪有这些东西呀。所以我印象就是说找几个好朋友,然后大家你有一道题,抄下来,有一个笔记本专门抄题的,每门课都有一个笔记本。因为你不知道别人怎么考你啊,于是你就找各种考题温习,参加高考的。那个时候,选拔人才的机制都没有了,谁也不知道谁有什么本事,没有办法,所以我认为,高考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人才筛选的办法。如果没有这个机制的话,那么实际上我们真的没有办法来识别人才。有了高考以后,七七级,七八级,其实因为这两级当时就隔半年,所以这两级基本上学的时候,也很密切,在一块了。我所在的人民大学是1978年复校,所以我算是很幸运,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后的第一届学生。

那么我那个年代,真的'是对知识非常渴求,其实大家想想,我下乡九年是十八岁去,二十七岁回对吧,这是人生多灿烂一段时间啊,所以你能理解我们到了以后对知识的渴求度。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书啊,那个时候看书杂乱无章,今天是《安娜·卡列尼娜》,明天突然拿一本叫《电工原理》,后天是《卓别林——不朽的流浪汉》,完全没有关系。那时候渴望知识嘛,而且那个时候书很少,所以我印象就是一本书,翻到最后的时候都得小心翼翼,再翻那本书就翻烂了。而且这本书到你手里以后,你必须一夜把它看完,因为第二个人,早上就在你那里盯着呢。所以你尽管干了一天的劳动,那简直疲乏得要命,晚上熬着夜也得把它看完。

夜里怎么看书呢?就是拖拉机上有那个煤油,把那个煤油拿来,弄一个棉花的小灯捻,然后就在那个豆大的灯捻下,看一夜书。第二天早上你看吧,两个鼻孔都是黑黑的,所以可见就是说,我们那个年代真的是对知识非常渴求。谁要是能回一趟北京,头一件事就是把书带回来。有一次,我碰到作家梁晓声,他好像跟我经历差不多。他说当年回北京头一件事,就是找书,把书带回来。他说他有一次好容易带了一提包书回来,结果没想到,刚进村,你想大家都渴望书啊,结果书就被别人抢走了。有一本书,不知道被谁抢掉了,后来始终没还他。他跟我说的时候还耿耿于怀。所以我感到,我那个年代上大学,享受在知识的海洋里,真的是享受,真的觉得太好了。这样一个时代,终于可以有一个文明的,有系统的梳理了。我们读过无数的书,但那个书杂乱无章,你没有被真的高手梳理过,这个知识的体系和知识的进程,这个事我觉得是挺重要的。

但是图书馆的书显然不够,因为刚刚复校嘛,书不够,于是就去北大图书馆去找,因为都是邻居。最后终于找到一个地方,发现书最多了,叫作北京图书馆,这个地方现在已经更名,叫作国家图书馆了。每次真的我自行车后面,高高的一摞书啊。我都不知道有多少次,我骑着自行车,也可能是刮风下雨的时候,骑着这个车就往返于人大和北图。所以可见我们那个时候,真的跟大家今天不一样了。今天我估计不是没有书的问题,是浩如烟海的书,到底怎么来看的问题。而且我觉得今天可能大家,对纸质书都没有太深的感情了。因为天天大家拿一手机,天天扫那个微信,好像纸质书不是那么重要了。但是我上大学的时候,我觉得那个书对我们来说,还是非常神圣的一件事情。

大家如果读过作家高尔基的“三部曲”,他曾经写《大学》。高尔基没上过大学,但高尔基的大学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他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经历。所以我认为我有两个大学,你想我是1968年下乡,1977年回来。我今天思考起来的话,如果我后来学的不是社会学,假设我学的是物理学,是化学,是数学,是其它学科,那九年顶多也就是一个生活阅历,也就是一种品格,意志的培养等等,它跟学问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后来我做的这门学科恰恰叫社会学,所以想起来的话,跟我关系还真是深刻。因为我们社会学有一个看家本事,就是说像一个研究生,你想写一篇社会学的硕士论文,头一件事你先去“田野工作”,你在一个村庄你都没待过一年,你在一个地方都没做过深入研究调查,你怎么敢写文章?这个东西有个英文词叫,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叫参与式观察。实际上后来我仔细想想我那九年几乎是做了九年的参与式观察。

实际上我上人大的时候,还没有社会学,我最初学国际政治。大家说那你学国际政治转社会学,这挺大的转变。一个是研究国外,一个是研究国内,这不一样啊。毕业的时候,我就仔细在思考这个问题,就是说我的优势在哪里?那么我仔细一想呢,其实我在国际上没有什么优势,我连美国都没去过,我还研究美国,欧洲也没有去过。所以我很质疑,我对于所谓国际问题的研究。而我仔细想我可能最了解的还是中国吧,所以这也是促使我很大程度上,后来做社会学研究的。我怎么知道社会学的呢?其实是上大学的时候,1979年,当时有一个国际图书展。那个时候改革开放了,大量的图书开始被引进到国内了。那么我去外文图书展,我发现有一面架子都是这个社会学,sociology。觉得这很有意思,一看艾瑞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那一想我是哪阶段啊。因为那之前没有这种学问啊,所以我逐渐意识到了,还有这样一门学科,它告诉你怎样认识你自己,怎样认识社会,我觉得很精彩。

所以我后来很自然地就觉得,人大正好有社会学,我就在社会学系当老师。社会学让一个人认识自己,这挺重要的,就你先想好了,我究竟是什么样的,这个判断很重要,自己为什么要学。

我自己从1999年到清华,后来我做社会科学学院的院长,每年就要给学生讲话,所以今天我也给大家分享一个清华故事。

这故事发生在1937年,大家知道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军就攻进宛平城,清华校园被占了。这时候清华的一个教授,叫赵忠尧,物理系教授。他突然意识到有一个东西落在实验室里面了。什么东西呢?就是放射性的镭,这是他当年在剑桥大学的时候,他的导师是出于对中国人民很友好,把大概五十毫克的放射性镭放在一个铅管里,在那个实验室里面。

七月中旬的一天晚上,赵忠尧教授就匆匆忙忙来到梁思成家。因为梁思成条件比较好,他有辆小汽车,因为大家知道城里离清华也很远。赵忠尧说,恐怕咱们必须得把这个取出来,两人商量好了,夜闯清华园。然后就把一个小铅筒取出来,他就拿一个咸菜罐子,把这个藏在那个咸菜罐子里。后来一路其它东西都丢掉了,终于跑到长沙,找到清华的梅贻琦校长,讲他一路的艰辛。赵教授热泪盈眶而出,然后梅校长也热泪盈眶而出。所以我们能理解,清华是一个有理念的学校。那么我们作为老师,总是给学生提出一些希望,学生其实无论能力大小,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就是一个有理念的孩子。

今天的演讲是从我们高考开始的,所以我们再回到高考上来。我当年高考的时候,1978年,我查了一下数据,我们叫高校毛入学率,它的概念就是说同龄人口中,究竟有多少人在大学里上学。我查了一下1978年,高校毛入学率只有1%,我们国家发展非常快,10%,20%,30%,高校扩招,那么大家知道本来我们国家原来预定20xx年才能达到高校毛入学率40%,结果我们提前达到了,20xx年我们高校毛入学率40%。所以我觉得在座的同学们是很幸运的一代,也就是说想上大学的,差不多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你们有了更多的机会,但是社会对你们提出的挑战其实也是更多了。比如说知识结构加快了,大家意识到了吗?越是专一的技术,被淘汰的速度越快。

今天结尾我也讲两句,为学和为人,为学要严,严谨求实,严肃认真,严师出高徒。为人要正,正大光明,清政廉明,正人先正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