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家乡的演讲稿参考7篇

时间:2023-12-15 作者:dopmitopy

演讲稿是演讲者与听众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媒介,传递信念和价值观的桥梁,通过提前写好演讲稿,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语言和措辞,避免在演讲中出现不当或冒犯的言辞,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返家乡的演讲稿参考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返家乡的演讲稿参考7篇

返家乡的演讲稿篇1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美丽》。

有一种美丽叫古朴,就象悠久的历史;有一种美丽叫浩瀚,就象无边的海;在一种美丽叫秀丽,就象桂林的山和水;有一种美丽叫清新,就象原始的璞玉;有一种美丽叫温馨,就象置身于亲人的怀抱&&在我的家乡古镇杜泽,就可以感受到这所有的美。

当你第一次来到美丽的杜泽,就会对古老的巽峰塔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见证了古镇千百年来的悠悠历史;当你第一眼见到美丽的杜泽,就知道他的浩瀚可以包容山,包容太阳,蓝天下那一望无际的田野稻浪滚滚,诉说过家乡人民的勤劳可爱。这里有风景秀丽的铜山源水库;这里有景色清新的青山绿水:小镇旁是高高的青山,偶尔能看到那些色彩鲜艳的野花正欣然怒放。长长的溪流环绕村庄,不时有活泼快乐的小鱼出来吐下泡泡。还有无数温馨美满的`家庭: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井井有条。傍晚老人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小孩们便躺在他们的怀抱里边听边数着星星,真可称得上是其乐融融&&听,潺潺的流水诉说着小镇悠久的历史;看,古老的巽峰塔、雄伟的铜山源水库大坝守卫着人民的幸福生活。

我骄傲,为我的家乡而骄傲;我自豪,为我生长在这片美丽的土地而自豪。做为家乡的一份子,做为新世纪的小学生,我将和我的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为家乡的明天而努力读书。让我们成为家乡的又一种美丽!

返家乡的演讲稿篇2

我的家乡在江门,它可是我们著名的“中国第一侨乡”。它虽然比不上桂林山水的美丽,比不上老北京的特别风味,比不上大草原的辽阔碧绿,但是,我们的家乡拥有他自己独特的风味,是特别的,也是唯美的……人们淳朴老实,勇于尝试,勇于创新,肯于付出,世界在变,人类在变,我的家乡也不断地变。

听长辈说,她们小时候,上学校要走几里路,一路上坑坑洼洼,很不好走,一不小心,就会摔倒;以前,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有自行车的人们已经是富裕了;孩子们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每到放假,还也要到田野里去帮爸爸妈妈插秧、浇水……每天都是满头大汗地回来,又急急忙忙地出去。而就像一转眼的时间,到我们这一代,幸福就伴随着我们,从出生到现在……

上学的时候,同学们大部分都是让爸爸妈妈开车送去学校。以前坑坑洼洼的小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人们用上了小汽车、货车、摩托车、电动车……,甚至还坐上了高技术交通工具——轻轨,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了;现在的孩子们,一放假,不是呆在家里看电视上网,就是到外面去玩。以前的通信都是靠寄信来联络,要好几天才能收到信息。而现在,人们用上了时尚的手机,有的还可以视频通话呢!科技发达了、人们头脑聪明了,人的素质也提高了。开始制造新产品,为家乡做贡献,为未来做准备。以前的人家,家里没钱买电视,那时候,一个村只有一家人是有电视的,孩子们就抬着椅子,到那家门口去看电视,那时的电视还是黑白的,但是对于觉得新奇与好玩的小孩子们来说,她们,很少有机会看电视。而现在,孩子们呆在家里,津津有味地看着彩色电视,有的人家甚至用上了高清电视、数字电视……等等,孩子们再也不用去抬着凳子去看黑白电视了。以前因为物质缺乏,买糖,要有糖票;买米,要有米票……而现在再也不用拿着票去排长长的队伍了。到士多店、商店里,想买什么就能买到什么,随心所欲。甚至还能买上外国的进口商品。以前,人们住的还是小茅屋,有一间木屋已经很好了,而现在,人们建设了高楼大厦,甚至还建了大量的小区,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地方,门口还配上了保安。

以前,溪水清澈见底、水平如镜,里面满是鱼虾,一放暑假,孩子们聚在一起,到溪边去游泳、嬉戏,一个个浪花还能倒影出他们的影子;做饭的时候也是孩子们挑着担子,一边一个水桶,把水挑回家用;妇女们还常常夹着盆子,一大堆的衣服在溪边洗。而现在,让人们把垃圾都扔进小溪里,原本清澈见底的溪水变成了黑乎乎的臭水,人们再也不敢到河边去游泳了,再也不愿到河边去洗衣服了,鱼虾,再也见不到了……水变脏了,人们就开始用上了自来水。

水,对于人类来说,有多么重要!在这里,我也要提倡大家,一定要保护水资源,水,就是生命,让原本清澈见底的水再次出现在我们身边,叮咚我们的生活吧!地球再转,时间在变,许多东西也在变,家乡的变化深深地铭记在我心里。人们步入了小康生活,而溪水,却变了另一种颜色。我要努力学习,早日成为祖国栋梁,改造家乡,让家乡的天变得更蓝,水变得更绿!我坚信,只要每个人都肯付出一点点,不需要惊天动地,就算微不足道的一个举动,就能让家乡变得更美!

返家乡的演讲稿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xxx,是xx学校的一名小学生,能够参加市里的演讲比赛,感到十分兴奋,无比激动。今天,我作“爱我家乡,与美同行”的演讲,激励我们小学生共同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把我们的家乡装扮得更加美丽可爱。

为了把家乡建设更加美丽,让空中弥漫清新空气,让树木和青草覆盖大地,让鸟儿在树上歌唱、鱼儿在水中畅游,许多小学生都参与了美化家乡的行动。今年初春的一个星期日,我到野外小河边游玩,感受春的美丽。见到一个小学生拿着洋镐和树苗,跟着他爸爸去河边植树。他爸爸挖好了树坑,小学生把树苗放进坑中扶正,他爸爸一锨一锨培上土,把树坑夯实浇上水,让树苗成活生长。小学生见一颗树苗种好了,为美化家乡出了力,感到很是兴奋,情不自禁地朗诵起童谣“小朋友,志气高,跟着爸爸搞绿化。种下小树日日高,美化家乡风景好。”

回到家里,我把小朋友种树的事告诉爸爸,爸爸笑着说:“你也可以去美化家乡?”我想了想说:“对,小河边有许多垃圾,我把它捡起来,让小河流水更加清澈,家乡更加美丽。”爸爸很是赞成我的想法,就说星期天一块去小河边捡垃圾。到了星期天,迎着灿烂的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和爸爸一起去河边捡垃圾,把垃圾捡起来装进塑料袋中。整整一个上午,我和爸爸捡了十几袋垃圾,小河的两边清洁了不少,人站在河边感到十分的舒适。临近中午了,爸爸看见我脸红红的,有些疲劳,想轻松一下气氛,笑着说咱们也为今天捡垃圾的事朗诵一个童谣,爸爸想了想,替我朗诵起来:“小朋友,爱家园,捡起垃圾袋里装。小河见了嘻嘻笑,一路奔腾歌欢畅。”我听了哈哈大笑,觉得今天的星期日过得特别有意义。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爱我家乡,与美同行,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群策群力,积极行动,持之以恒,为建设美丽家乡出一份力,流一滴汗,让我们家乡的天空湛蓝湛蓝,空气清新清新,山野翠绿翠绿,流水清澈清澈,每个人都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返家乡的演讲稿篇4

小朋友们、老师们:

早上好!你们知道这周要过一个什么重要的节日吗?(清明节)清明节是几月几日呢?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4月4日至6日之间为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清明一到,天气会越来越好,是春天播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没过清明”的农谚。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即成为清明的别称。按照旧的习俗,扫墓的时候,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

返家乡的演讲稿篇5

我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一名新兵,从小到大,爱祖国爱家乡这样的话题,曾经磨碎了我的耳际,塞满了我的心房,上班以后,领导、同事和父母又喋喋不休地给我讲,要珍惜青春,爱岗敬业。一个“爱”字如此沉重,而我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兵,爱祖国爱家乡爱岗位,这么多的爱,哪里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承担得了的?我们在最基层的一线,不是决策部署的领导,不是冲锋陷阵的战士,哪里有释放这份大爱的战场?

但是,xx年4月21日,当运城市保持党的纯洁性专场报告会走进万荣的时候,当一个大山一样的人,用他朴实的话语,诉说着那段25年坚守的时候,当台下的我们用泪水和掌声为他感动为他喝彩的时候,那一刻,我终于明白,爱,不在于岗位的大小,爱,也不在于职位的高低,

这个人就是荆保山,平陆县国营林场的一名普通护林员,荆保山舍弃了天伦之乐,独守着孤独寂寞,守望在深山老林,一干就是25年。25年时间,荆保山是如何做到的?25年时间,荆保山图的是什么?25年时间,荆保山又得到了什么?

在此伏彼起的掌声中,我在细细品味;从平平常常的话语中,我在苦苦思索。

支撑荆保山的是对事业的一种情感,对岗位的一种敬畏,对人生的一种态度。25年时间,荆保山把对祖国对家乡对岗位的一腔大爱,写进了崎岖的山路,留下的是坚实的足迹,呼啸的松涛。他用忠诚和坚守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爱,无需惊天动地,无需冲锋陷阵,无需大智大勇,普通人也同样能演绎出爱的宏大乐章,因为爱就意味着付出,爱就必须承担起责任,即便你是超大型设备上,一颗默默无闻的螺丝钉,你也应该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肩负起自己应有的担当。

我是前些日子才上班报到的。报到后,领导对我讲了编制工作的重要性,我心中暗喜,为我能有机会到这样重要的部门工作而庆幸,随之领导安排我到办公室工作。刚上班那会儿,人生地不熟,工作不懂,每天我就是抹抹桌子扫扫地,看看报纸聊聊天,枯燥乏味,我想,可能我时间太短,领导还不能委我以重任吧?谁知道几周下来,依然故我。这么重要的岗位咋能一直是这样呢?难道我大好的青春就要在这样零碎的事物中打发掉?我百思不得一解,办公室的同志看出了我的疑惑,笑着给我说,办公室工作就是这样啊,我们多年都过来了啊!我的心一下子掉入了冰窖,人生的价值就靠这样的工作来体现?我不干!于是,我马上气冲冲地找到了领导,要讨个说法。领导似乎早就洞察秋毫,对我的举动不以为然,他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办公室是一个单位的形象和窗口,工作繁杂,任务艰巨,更重要的是有一种责任在里面,人家荆保山一个人守在大山深处,谁又监督他干什么?但是他自己要求自己,守住这个岗位,干好这件事情。办公室虽然没有大事,但每一个琐碎的`小事,都事关全办工作的成败,只要爱这个岗位,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细节处发现问题,给领导扫清障碍,你能说这样的岗位不重要吗?

走出领导的办公室,连日来我笼罩在我心头的阴霾一扫而光,是啊,爱,是一种忠诚,更是一份责任埃汇清流成大海,积跬步致千里,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脚踏实地地干好本职工作,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才能体现岗位的重要,才能为机关增光辉,为万荣添色彩。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给自己自我加压,制定了工作和学习的计划,除了日常工作之外,开始恶补公文写作的知识,积极建言献策,为机关建设、办公室管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领导和同事都为发生在我身上的这些变化而欣喜。编办是一个大办公室,所有人员在一起集体办公,每天来办手续的人熙熙攘攘,经常有人来询问手续办理的相关程序,有时候,办事人员恰好外出办公,我就主动帮他们联系,考虑到来往来往联系的不便,我抽闲补空,将编办各种办事程序逐一进行了深入学习,做到烂熟于心,这样,再有人问询的时候,我就可以随口给他们提供尽可能详细的解答,让他们满意而归。这些事情,虽然很小,但是,每当听到他们一口一个“谢谢”的时候,我心中的温暖却经久不灭,我不是英雄,不会有什么丰功伟绩,但是,这一声声“谢谢”,就是群众发给我的一枚枚奖章,一声声鼓励。从这一声声“谢谢”中,我深深知道,我也可以像荆保山一样,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社会,服务他人。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自己的各种得到社会与群众的认可,还有什么能比此事更令人感到自豪的呢?

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当爱成为一种习惯,她就不会让灰色沾染我们纯洁的心;当爱成为一腔热血,成功就在不经意间覆盖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当爱成为一份责任,面对那些艰难困苦,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各位领导、同志们!无论是这个岗位选择了你,还是你选择了这个岗位。我们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我们已经担起了一份责任,只要我们有热爱之心,只要我们付出热爱之情,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是无怨无悔的。

我高山仰止般的崇敬着荆保山,大德无声,大爱无言,大碑无形,我的人生航船虽然才刚刚起航,但是,我相信,我一定会像荆保山一样将这腔大爱,这份责任注在心头,为编办事业的发展、为万荣明天的繁荣、为伟大祖国的强盛,“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返家乡的演讲稿篇6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我来自浙江金华,五年前随父母来到泉州,光荣地成为鲤城的一名小学生,我感到非常骄傲。虽然闽浙两省相邻,可是来泉州之前,我并不知道福建有个泉州,泉州有个鲤城。到此之后,我渐渐地发现,这里原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一座多元文化的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名城。

话说刚来泉州那年,我们才把家安顿好,父亲便忙着带我去领略鲤城的景观,我们穿大街,走小巷,留下的是脚印,带走的却是美景。涂门街上的清静寺,南俊巷里的承天寺,城基路口的崇福寺,还有西街的`开元寺,泮宫里的文庙广场,南门口的天后宫,钟鼓楼下的礼拜堂……那些红墙灰瓦的寺庙古刹让我惊奇不已,那么多精美石雕、木雕、神像,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古建筑文化的灿烂和这座城市年代的久远。特别是开元寺里那对高耸的东西塔,简直让人过目不忘。当我们徜徉在长街深巷时,不由得吟诵起那副名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有时想想,自己每天身处这座千年古城,生活在远近闻名的双塔旁,是多么幸福啊!

来泉州学习生活,五年了,而在这短短的五年里,我又发觉这座古城渐渐变成了新城,一座充满青春活力的新城。

啊,她变得越来越年轻,年轻得让我都认不出来了,近几年的市政建设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一个崭新的鲤城正展现在我们眼前:那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红砖白石大楼,与长达千米的骑楼相互映衬,使长龙似的楼群显得更加壮观;遍布市区的公园错落有致,中山公园,东湖公园,西湖公园,还有江滨公园和体育公园,真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越来越好的城市卫生环境,使我们体会到回归大自然的韵味。宽阔平坦的道路两旁,镶嵌着图案优美的花圃,构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啊,生活在这花园般的城市里,谁会不感到愉快和自豪呢?

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鲤城敞开她宽广的胸怀,迎接来自五洲四海的商贾,出色的饮食文化也源源不断地涌入这座古城。瞧,兰州拉面、重庆火锅、北京烤鸭、沙县小吃,还有肯德基、麦当劳和必胜客,等等,等等。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只要你绕城一周,便可尝遍大半个中国的美味佳肴,多惬意呀!

当我们享受生活的美满时,自然忘不了要感谢鲤城的领头人和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是他们传承了文明,创建了新貌。

我爱鲤城,鲤城是我的第二故乡,她像母亲一样养育着我,激励着我,我要努力学习,打好基础,为将来建设古城奉献聪明才智,为美化古城增光添彩。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返家乡的演讲稿篇7

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的一生应该怎样渡过?怎样使生命展示出真正的价值?我体会到,生命的长短是用时间来计算的,而生命的价值要用贡献来衡量。只要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党的事业中,融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即使生命如流星般瞬间逝去,也会放射出璀璨绚丽的光彩。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渡过的。我的父亲是一名老教师,他把一生精力都献给了山村的教育事业。他的作人准则是:老老实实作人,勤勤恳恳为党做事。而他的一言一行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他常常给我讲一些党的历史,党的丰功伟绩。父亲的谆谆教诲,使我对党有了较为朴素的感性认识,争取成为党的一分子,像父亲那样作一个让人们尊重的好人,这种思想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我到大学后,随着年龄的日益增长,我的思想也逐步成熟,期间我读了很多有关近代史中革命战争和共产主义发展壮大的书籍,许多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汇入了我的心中,在他们的影响下,我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在这些共产党员中我最敬佩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他有一段名言:“人的一生应这样渡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渡年华而悔恨,也不至因过去的碌碌无为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这句话成为我人生的座右铭。

1997年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一个偏远县城的电视台工作,作了一名电视新闻记者。说是记者,其实就同已往的农村通讯员一样,常常起早贪黑地进村下乡,有时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工作是很艰苦的。但是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和自己眼界的开阔,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就在我身边兢兢业业的为党工作着,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为我树立了榜样。1997年冬天,我跟随几位县领导到辽宁省屋脊——老秃顶山下的村庄了解那里的一些贫困户和老复员军人的生活情况,由于情况比想象的要严重,于是领导们决定在那里再待一天,把情况掌握清楚。那夜下了很大的雪,村委会的宿舍漏风漏得历害,屋里像冰窖一样。既使盖着棉被,我还是直打哆嗦。随行的一位老领导爱讲故事,我们在寒冷中倦缩着身子听他讲解放前他当兵时的经历。他对我们说:“那时干革命时时都面临着危险,大家跟着共产党出生入死的干。人家那么多共产党员连死都不怕,咱们这点苦算什么!”老领导的乐观情绪感染着我,鼓励着我,我暗下决心,要像他们和许多共产党员一样,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回来后,我便再一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我经常暗自庆幸,我能够从事党的基层新闻宣传工作,能够直接为党工作,随时随地接受党对自己的检阅。

作为一名党的忠实追随者,我时刻牢记着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要爱党、爱民、爱工作,让生命在党的事业中闪光。

新闻工作不同于其它行业,它始终处于新闻动态之中,记者稍一溜神儿就可能漏掉一条重大的新闻。所以,我始终要求自己要保持着“全天候”的工作态度,八小时内外都要观察捕捉、采写新闻,坚持做到脚板子底下出新闻,视野之外见新闻,勤奋笔耕才能多收获。一句话,党的喉舌就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贴近再贴近,就得乐于吃苦,同时付出艰辛的劳动。我们县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由于山多地少,又没有其它资源,农民一直没有找到十分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多数农民还是土里刨食靠天吃饭。为了向广大农民介绍更多适合本地发展的致富项目,1998年夏天,我在县农村工作部的几位同志的带领下,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深入全县十八个乡镇,一百多个村屯,采访适合于本地发展的各种致富项目60多个。

在县台播出后,受到全县农民的好评,帮助县里加快了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在我的周围时刻存在着无数让我感动的事情,而这些事情的发生没有一件不与我们的党有着直接的关系:经历过98年洪水灾害的人们不会忘记那些昼夜奋战在一线,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党员们;那些盖起新房,买上新车,走上富裕道路的脱贫户们不会忘记党给了他们多少生活的信心;那些曾徘徊在课堂外的失学儿童们不会忘记是谁将他们领回了课堂,重返了校园——多少事实在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党就是我们社会主义的领路人,就是我们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母亲,没有共产党,不但没有我们欣欣向荣的新中国,更没有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曾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一个民族,他所信仰的不应是用来束缚自己手脚的桎梏,更不应是用来绞杀自己的绳索,而应当是一股风,一股催你挺进,催你跋涉,催你奋斗的风,而我们十二亿人民所依赖的中国共产党就是这一股风。

从移民区搬进新房的移民们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您的存在;从五保户、军烈属、困难户们的嘴里,我们听到了您的声音;从国家的飞速发展中,我们掂出了您“特别能战斗”的份量。党啊!您就是我心中的的一盏指路灯,时刻指引着我向着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