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不断锤炼和提升自己的文采和修辞能力,提高表达的艺术性,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设计未来的蓝图,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学口语的心得6篇,供大家参考。
学口语的心得篇1
口语交际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因此,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语言的黄金时期,一年级更是学生系统学习规范化语言的开始。尽快让每个孩子动起来,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一年级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亲近孩子,让孩子们敢于说
我们常说“童言无忌”,的确,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通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是,由于受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孩子胆小、害羞,没有当众大胆、清楚表达的习惯,而且有些孩子从小用方言说话,给学习规范语言造成了障碍。因此,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亲近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把培养和训练学生敢于表达放在首位。
1、多一分赏识。
赏识是一种爱。当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并且真诚地赞扬孩子时,将会给他们增添无穷的力量。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发言,我都给予肯定、表扬或奖励,就是说得不好的,我也不训斥,以免挫伤孩子在学龄前期孕育的积极性。“你的声音真响亮!”“你还会用这个词,真不简单啊!”“你一下子能说这么多,太了不起了!”“你说起话来小手放得直直的,身子站得挺挺的,多大方啊!”这些话都是我常挂在嘴边的,红星、小书签、卡通图片等小礼物更是我时常奖励给孩子们的。说得特别好的小朋友还会在众多羡慕的眼神中接受老师奇特的奖励──当一天班长、让老师抱一抱、捏捏老师的鼻子等,并请他到讲台前说给大家听,称他为“说话小能手”。教师的赏识激发了孩子说话的积极性,即使是平庸的孩子,在赏识的雨露下也会变得鲜活起来,产生强烈的幸福体验。渐渐的,他们的胆子大了,说话的兴趣浓了,觉得和同学、老师交流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小的讲台成了孩子们向往的舞台。
2、多一些童趣。
孩子和成人并不拥有同一片天空,孩子有着迥异于成人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视角。我们只有“变成”孩子,拥有活泼的童心,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也只有变成孩子才能将语言童化、趣化,才能贴近孩子的生活,易于为他们接受。实践证明,采用儿童化的语言和孩子们说话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下楼梯时,我对孩子们说:“让我们都来学做小花猫,走路静悄悄。”对于动作缓慢的孩子,教师则会幽默地说:“你想成为蜗牛王国的小公民吗?这可不成啊!”有的小朋友写字姿势不正确,教师富有童趣的语言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老师听见你的背在说,我本来多挺,多帅啊!可是现在却像一张弯弓似的,真难受!我多么希望能变得像小松树一样挺拔啊!”孩子听了后,不仅非常乐意改正,而且以后也会用这么有趣的言语和小朋友说话。儿童化的语言为孩子们创设了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使孩子生活在浓浓的爱的氛围中。
3、多一点沟通。
刚上学的孩子,只要适应了学习环境,每个人都是活泼可爱的,只要你有耐心坐在那儿,你就会听到讲不完的话。所以,课间十分钟我常常坐在孩子们中间,选一些他们喜欢、熟悉的话题听他们讲。比如《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好朋友》《我最喜欢吃的水果》《我最爱看的动画片》等。一说起这些,立刻燃起了孩子们的兴奋点,他们眉飞色舞,喜形于色。有的一边讲着爸爸的样子,一边指手画脚地表演;有的一边说着自己的好朋友,一边笑得合不拢嘴;有的孩子一边讲着自己爱吃的葡萄、草莓,一边使劲地咽口水;说到自己最爱看的动画片更是争先恐后、手舞足蹈,一点紧张劲儿也没有。孩子们快乐地表达着,精彩的言语不断喷涌,调皮可爱的皮卡丘、聪明伶俐的大头儿子……在交流中,教师也拥有了一双“儿童的眼睛”,重拾了那份久违的纯真,获得了心与心的沟通。
学口语的心得篇2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口语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口语应用能力,还需要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尝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知识学习氛围和全面的成长环境。
在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帮助下,学生不仅能够凭借英语课堂的口语训练提升口语运用能力,成长为一名知识丰富的优秀学生,也能够凭借英语课堂上的德育引导健全个人品质,完善个人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德育
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口语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口语能力的训练,还需要在其中借机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在英语课堂的知识学习和德育培养中成长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育示范的形式为学生进行演示,保证每一位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口语发音和表现方法,促使学生在其中建立积极学习的道德品质;
教师可以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口语练习中要求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互相引领中参与口语训练,促使学生建立合作意识和品质;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上的教师评价对学生进行引领和鼓励,借此强化学生的口语活动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其中建立自信心。
由此可见,小学英语课堂上的口语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递和能力训练的过程,也是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机会。
一、教师示范:积极学习
在英语课堂的口语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示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口语学习氛围,保证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正确的口语发音方式和口语表达技巧。
结合教师的引领和帮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知识学习,实现口语能力的训练,也将在此过程中养成积极学习,珍惜学习机会的可贵品质。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my family》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教育演示,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出多张词汇卡,卡面上分别写有father、mother、dad、mum等不同的词汇。
然后教师会结合多媒体设备上展示的这些词汇卡进行一一查看,而课间休息的学生看到教师的学习状态,也会主动投入到不同词汇卡的观察和复习中,希望借助课间休息的时间完成词汇知识的复习和回顾。
这种教育示范活动的实施并不是强制执行的,而是教师通过教育演示和示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进行的。
随着跟随教师进行词汇卡复习的学生人数愈发增多,学生之间能够逐渐形成积极学习的状态和主动性,且学生能够借助这种良好的知识学习范围养成良好的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学生配合:密切合作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邀请学生进行了互动配合,鼓励学生在互相配合中密切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和进步。
在学生的密切配合和互相合作下,学生不仅能够顺利完成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与锻炼,还能在此过程中养成积极合作,互相帮助的可贵品质。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at the zoo》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通过学生配合的形式开展密切合作,鼓励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互动合作中顺利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my body is coverd by black and white stripes”这种模仿动物身份进行叙述的话请学生进行分析和猜测,结合教师说出额互动内容进行合作分析,尝试说出教师表述话语中说出的动物是什么动物。
趣味化的教育活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合作中感受到知识学习和合作实践的乐趣。经过学生实践的互动合作,学生顺利结合教师提出的内容猜测出这是动物“zebra”。
由此可见,趣味化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使得学生积极参与,认真结合教师的引领进行配合,达成密切合作,切实凭借合作完成英语知识的掌握和合作意识和品质的建立。
三、教师评价:建立自信
在英语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在口语教学氛围下积极进行教育评价,保证学生在教师的评价引领下建立自信,充满自信心的投入到后续的知识学习过程中。
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知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也将顺利达成自信满满的学习状态。
英语课堂上的口语教学能够强化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教师的评价则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使学生建立充满自信,相信自我的可贵品质。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do you like pears?》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建立个人自信,更高效地应用英语知识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就通过“talk about your fauourite fruit”这个话题请学生参与互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结合自己喜欢的草莓、葡萄、西瓜等水果进行介绍。
同时,教师会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当教师发现学生在介绍grape的时候能够使用复数,教师就对学生给予了肯定了赞赏;
当教师发现学生不仅能够说出自己喜欢的水果、还能够说出自己不喜欢的水果,教师借助教育评价赞赏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教育评价的实施,教师完成了道德品质的渗透,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英语语用能力自信,促使学生能够自信满满的参与到日常的语言表达和活动实践中。
最终,学生在教师评价的引领下建立了个人自信和知识学习的自信。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师需要积极抓住英语教学的机会,给学生呈现出良好的口语训练氛围,保证学生能够凭借英语课堂上的口语训练,实现口语知识的掌握和口语表现能力的提升。
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够更好的应用英语知识,具备良好的英语运用能力。
同时,口语教学中的道德品质教育也十分重要,能够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仅仅拥有丰富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拥有可贵的品质和道德素养,才能够在未来的社会建设中贡献力量。
因此,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在口语教学中加入道德品质教育,帮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达成道德素养的完善和个人品质的健全。
最终,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凭借小学英语课堂上的口语训练实现进步和成长,也将在良好的口语学习氛围中实现道德素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明珠.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策略探讨[j].吉林教育,2019(48).
[2]袁环环.小学英语德育新主张:做个“爱”的搬运工[j].吉林教育,2019(48).
学口语的心得篇3
1、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培养较为正确的语音语调。
2、重点训练交际功能,培养和提高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加强培养看图说话、话题叙述及辩论能力,并逐步丰富口头词汇量及功能短语和句子。
3、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4、通过两周的学习,我受益匪浅,口语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还学到了许多英语知识。
学口语的心得篇4
暑期英语教师口语培训到今天就要落下帷幕了,我十分有幸的参加了为期十天的口语培训。十天的培训紧张有序,我收获甚多,感悟颇深。
首先要感谢我们的外教jim wisely,在这十天的炎热天气里,我一直被他的精神感动着,他的博学、他的激情、他的认真、他的责任心、他的.守时……深深地影响着我。在此我要真诚地对他说声:“谢谢,您辛苦了”。我还要感谢张老师,这十天里他不辞辛苦全程跟护,老师们非常感动,这个炎热的夏天不再炎热,因为我们受到了心灵的洗礼,我们感动着并且学习着。
通过这次与全区英语教师在一起学习,深深的感觉到一个人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提高自己,在这十天的学习和展示自我中我发现了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差距:英语词汇量太小,单词发音不准确,语调读不准,连读不到位,书读的太少等等。通过这次培训让自己对自己有了更准确的定位,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要多听英语广播,阅读英语报刊杂志,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扎扎实实的学习,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增强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培训虽然结束了,可带给我的思考与学习才刚刚开始。我们是一线的老师,我们担负教育孩子英语基础的重任,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要业务过硬,口语地道,教法新颖,博学多识。一切的一切告诉我们:我们要不断的学习,经常查找自己的不足,反思自己,提高自己,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学口语的心得篇5
9月19日至20日,我在桂林市体育馆参加了广西第xx届小学习作和口语交际教学观摩研讨会。4节习作指导课、3节习作讲评课、2节口语交际课、9节课的执教老师,为与会者献上了风格各异、活泼生动的课堂场景;陆云主任以及其他专家的引领,则从理论的高度和操作的层面上提出了习作教学的“本然”、有效性、研究与评价方法,为大家指点迷津、解决困惑。现在,我结合上课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浅显体会。
一、走进生活,真情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反映生活的练笔,是初步地用文字反映对生活的积累。生活是一部无字书、万花筒、展览馆,其间有丰富多彩的写作资源。因此,学生习作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这次习作和口语交际研讨课,老师们都能紧扣孩子们的生活实际选材,如《秘密》、《听一听快乐音符——声音的观察描写》、《场面描写》、《……老师》、《听不到的的话》、《你说我猜》,这些习作和口语交际的选材走进学生的生活,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事、学生生活中的场景。学生有话可说,有切实的体验,有真实、自由表达的广阔空间。
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写好文章的金钥匙。此次活动,很多执教老师在习作方法的指导上都做得很出色。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开启学生思维起着重要作用。
如《听不到的话》一课,上课伊始,老师先播放课件,把学生带入其中,为下面观察、认识、描述、思考“听不到的话”做了很好的铺垫。《场面描写》一课,巧妙地以游戏为线索,营造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情景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听一听快乐音符——声音的观察描写》一课,用播放各种声音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倾听声音,展开大胆、独特的想象,让学生乐于接受,主动表达。
2、想方设法,打开思路。
调动学生生活积累,培养创新的品质,写出个性,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与习作教学的追求。张永红老师的课,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他利用多媒体,出示了《开国大典》、《紧急集合》的片段,以此打开学生思路,引发表达欲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卢莹老师通过句子补充训练、学生发言交流等手段,让学生把平时收集的各种资料和信息相互交流,共同启发,帮助学生打开选材思路,有了这一基础,学生的思维活跃,写(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避免千篇一律现象的发生。
3、重视评改,反复读改。
懂得写作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对学生的作文也同样如此,“改”文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新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次研讨会上的名师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评改能力,教给学生一定的评改方法。在完成作文后,教师都注意了让学生进行反复“读改”。通过读改发现一些基本问题,如:漏字、语句不通顺等问题进行修改,并进行简单的润饰,使文章锦上添花,更加完美。名师们不但注意让学生自评自改、而且注重让学生互相评改、老师的指导评改。评改时注重展示了全面优秀的习作,展示习作中闪光的词句段。学生的习作不仅可以打100分,甚至可以超过100分。
三、夸奖学生,体验成功
每个学生由于个体差异的不同,对成功的体验也不同,对于优等生,他成功的体验可能是一次优秀的作业成绩,或者是“三好”学生的荣誉,对于学困生,他成功的体验可能是老师一次不经意的表扬,或是作业本上一句赞美的语言。因此,教师应对每个学生每一点成功都给予表扬和肯定,时时处处激励他们。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又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产生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正是创新的原动力。在这些课上,这些老师们也是这样做的,他们知道好的学生是夸出来的,但他们对学生的夸奖,绝对不是阿谀奉承,而是发自于内心的。例如:潘老师让学生点评,学生一时紧张忘词,老师说:“等待也是一种美丽。”让学生不再着急、紧张,慢慢回忆。另一个学生发现了学生作文的词语用得好,张老师又是这样鼓励他的:“你有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还有学生说他喜欢同学的描述层次清楚时,钟老师赞美他说:“你真是太能干了,连文章结构都看出来了。”还有一个学生说自己猜出是哪位学生的原因,钟老师夸奖他:“你真是善观察、细心的孩子。”……正是由于老师们的发自内心的赞美课堂使气氛活跃起来,学生才能积极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才能与教师一起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共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看到了国内优秀教师上课的风采,江浙、香港地区的教育改革走在全国的前面,他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着人文主义思想,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师生关系平等、融洽,教师具有很强亲和力。上课的教师综合素质高,应变能力强,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学习,能够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回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用心去体验学生的喜怒哀乐,及时地传递自己的感情。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表现非常出色,常常有许多老师预想不到的回答,使得课堂教学异彩纷呈,高潮不断。教学是真正地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更多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而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
这正是新课程标准对我们的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的具体表现,也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在今后教学工作中所要追求的目标,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渐渐地缩小自己与国内优秀教师的距离。
学口语的心得篇6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进行交际最基本的就是说话,也就是说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这学期我们科组的同事都置身于研究口语交际的教学模式中,力求探索一种适合中高年级的口语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学会大胆与人沟通。
有一次,一位家长打电话告诉我,他的孩子把作业登记本丢失了,能不能让我把语文作业告诉他。我就奇怪了,明明孩子就在家长旁边,为什么自己不直接问老师,而让爸爸来问呢?我不得不反思,现在课堂上不正是出现这样类似的情况吗?有些成绩好的学生,上课不愿意举手发言,不敢大胆地进行小组讨论;有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总喜欢抢着来回答问题,喜欢展现自己的语言艺术,故意给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然而却得到老师的批评与否定。弊,想让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发展,我们必须要改变!班上那么多的孩子,要兼顾到每个人都开口说话,我们就必须让孩子们回归到生活中去,选择他们每天都在发生、在体验的事情来进行交际。
这学期,我选择了五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作为精品研究,分别给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上了一次课,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个课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比较难,然而,这个课题对于孩子们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因为,它天天都以不同的形式,发生在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时间段上,它反映出来的才是真正的生活化的口语交际,只不过我把它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来品味。
回顾这次精品研究的教学,我得出以下的结论:
一、让孩子回归生活
中高年级口语交际的训练,跟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是十分贴近的,诸如《学会赞扬》《学会鼓励》《学会自救》《学会安慰》《七嘴八舌说环保》等等,既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又鼓励每个学生都开口说话,让他们体会到口语交际并不是那么枯燥,那么遥不可及。而且开展这些话题的训练,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这次我选择的话题《请你帮个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亲切熟悉的事情:如作业本忘带了,想问同学借一本新的;不小心把毽球踢到树上,想请门卫叔叔帮忙;下雨了,忘记带雨伞,刚好一位住你家不远的同学经过,你想和他一起回去……这些画面就是这么真实的发生在学生的生活当中,所以,课堂的气氛就能非常的活跃。
二、创设情境的必要性
别说是学生,就算是老师,缺乏情境的交际,确实是无话可说,让人一头雾水。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该精心创设多种多样交际情境让学生参与,因为与实际生活相类似的交际情境,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口语交际的热情,促使他们进人“交际情境”。
第一次研磨时,我根据教科书的要求,只创设了三个情景:
(1)春游登山,有个小坡上不去,你可以请前面的同学拉一把。
(2)在登公交车回家的时候,你发现乘车卡丢了,可以跟同路的同学借钱买票。
(3)在草地上踢球,你不小心把球踢到旁边的池塘里去了,池塘边正好有几个大人在钓鱼,你可以请他们帮忙捞上来。一堂课下来,虽然我运用了师生交际,生生交际,以及生生表演的方式进行交际,然而围绕这三个情景在不停地绕圈,不但让学生失去说话的胃口,更使得课堂气氛非常的沉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