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传观后感5篇

时间:2024-03-07 作者:Gourmand

每次观后感都是我们对电影中情感表达和情感共鸣的感悟和领悟,通过观后感,我们能够更好地体会电影中的情感,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钱学森传观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钱学森传观后感5篇

钱学森传观后感篇1

在知道要看一部名为钱学森的电影时我激动难平,因为不久前我刚刚看完一本名为钱学森的书。这使我在看电影时能够多角度的更全面的看透影片中的每一个小细节,而且我并没有纯粹把它当作一个艺术品爱欣赏,更能是我感动的是影片传递出来的一种钱学森精神。

影片开头是运用了大量的珍贵历史现实影片与虚拟饰演钱学森的陈坤的活动交替上演的,这是我们体会到了故事的真实性与严肃性,而这样的概括也能很好的让观众们大概的了解钱学森是一个对我国有多大贡献的人,这种由粗到细的叙述方法倒是让我耳目一新,让我不得不正襟危坐的来期待故事的展开。

故事的前一半是在美国展开的,故事的后一半是在中国展开的。而这两个部分的设计却让观众深刻的体会到了影片团队的用心。在美国时,大家都说英语,不管是钱学森还是蒋英还是那些形形色色的美国佬在交流的时候都在用英语交流。而回国后,每个人运用的语言又有变化了,虽然大家都在说普通话,但每个人的普通话中都带有他们自身的独特的浓浓的乡音。或许有人觉得我大题小做,美国人不用英语谈话用什么?中国人不讲中国话说什么?但是问题是,这只是一部电影,现在大多数电影都只为了博票房而把电影规范化,通俗化,虽然这让更多的人能看懂听懂,却失了事件本身的真实性。我觉得尤其是那种拍传体时,真实性是尤为重要的,历史是不容篡改的。

影片没有把钱学森完美化也是他的成功之一,影片中在钱学森教导大家关于导弹的问题时,钱学森的恶语伤人,也让钱学森更贴近我们,是这一幕又让我们感到真实。而且对照我看的文献资料,影片中展现出来的事与现实发生的相似度达到百分之九十,而没达到的那一部分却是在是电影这个平台的限制。

影片的细节拍摄也是我为之叫绝的一个。我从资料上了解到,钱学森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理科男,他的作业可以达到一气呵成且没有任何修改的地步。而在影片中我也确实感受到了,钱学森笔直熨烫平整的西装,秀丽工整的草稿,甚至一幕钱学森讲课的那一幕,黑板上粉笔字的设计也让人强烈的感觉到了钱学森的知识渊博和态度严谨。影片中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在美国研究所时,一个研究人员把一个程序中的小地方由于粗心算错了,这使钱学森大为不满,这也符合钱学森对自己苛刻要求以致对别人也要求严格的性格。

钱学森传观后感篇2

10月26日下午,测绘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联合组织我们观看了历史记录影片《钱学森》,让我不仅对钱学森爷爷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为钱老先生一丝不苟,赤胆忠心,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钱学森生于1911年,享年98岁,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以共产主义为信念,无私奉献祖国,为我国的航天事业打开了新的篇章。这部影片讲述了钱老先生光辉坚强的一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在美国潜心求学,研究航天技术,学业有成,从事航天工作,过着富足安逸的生活,当他得知中华人民成立后就决心回国,奉献于中国的航天事业,但已经在美国有了一定声望和科研成果的他在回国上受到了美国政府的强制阻止和巨大的威胁。影片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一个钱学森相当于5个师的兵力,即使把他枪毙,也不要放他回中国”,他们甚至把他关进了监狱,有人和他说“你在中国根本发挥不了你的价值”他那句“回到我的祖国,我做什么都可以,如果我想,我可以去种苹果”简单朴实的一句话,透露着一个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一种发自内心的执拗,当时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胁迫,但他没有妥协,始终坚定回国的决心,和为祖国奉献的信念,在留居美国的科学人士的帮助下终于走出了监狱。无奈下,他只能在美国住所潜心研究科学,期待有一天把研究成果带回中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影片中无数个夜晚钱老先生专注认真的眼神中燃烧着爱国的熊熊烈火,没日没夜的研究,只为回国的那一天,深深触动了我,让我钦佩。终于在他四十四岁那年,中国政府历经周折,终于让他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

国后,他争分夺秒潜心研究航天科研,并同时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航天科技人才。

在他和一些科学家的努力下,1960年第一颗导弹“东风一号”成功发射,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他的学生们对他说服了他时,他这样回答“不要服我,要服科学”,他告诉年轻人们要相信科学,同时他理性乐观,在东风二号不幸发射失败时,大家都感到遗憾和挫败感,他说“不就是天上掉下个东二吗,今天掉下来,明天我们把他给射上去”,然后认真分析失误,在他的积极鼓励与带领下,中国的科技突飞猛进,在世界的舞台上我们也可以挺直腰板,就像钱老先生说:“没有原子弹和有了不用是两回事”,我们再也不是东亚病夫!

电影尾声,钱学森和夫人蒋英有这样一段对话“如果你不是嫁给了我,将会成为一名著名的歌唱家”夫人坚定的回答“在中国可以没有蒋英这样的歌唱家,但不能没有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

没错,中国需要这样的科学家,钱老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留下了他热爱祖国的英雄篇章,历史会记住他,祖国会记住他,无数个中华青年会记住他,并随时鞭策自己,我相信自己并且努力做到继承这种不计功利,钻研科学,勇攀科技高峰,全心全意为祖国奉献的精神,努力学习,让自己更完美,奉献祖国,做祖国优秀的青年!

钱学森传观后感篇3

当影片开始一幕,东风一号发射在酒泉上空,一朵花开绽放。还是依旧很震撼,当一幅幅上个世纪的画面展现在面前,那些关于中国梦的起点,那些关于历史的天空,那些关于先辈的努力,贡献。那些关于钱学森先生的一生,还有恪守不渝的信仰。

这部片子每看一次都会有新的体会,其实早在一两年之前我曾经走马观花的看过一次这部影片。岁月无声,记忆模糊。能回旋起了的只有是颠覆我对历史的看法,以及钱学森先生所展现的伟大格局。

依稀记得,多年以前出现语文教科书上的钱学森先生。倘若回到中学时代我想我一定会从这几方面来阐述这篇观后感,有如先生之才华,先生为国家的贡献,先生所经历的千难万险。不再赘言的原因大抵是因为钱学森这个名字早已家喻户晓,早已载入史册。在华夏大地,祖国的功勋章上早已画下星光璀璨的一笔。

而先生展现给我们青年一代的是一种怎么样的品行,怎么样的知行合一,怎么样的以己之力报以祖国母亲。而在这其中我们所能看到的,所体会到的。该怎么样用自身实际去诠释,从而造就一个良好青年的品格。

而再次回看这部电影,我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礼记·大学》里面有一句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早接触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一知半解,后来再读这句话,反反覆覆如叨在侧。我想,用这句话来诠释了钱学森先生的一生恰到好处,确实如此。

知行合??

当看到影片中留美的钱学森先生听闻祖国百废待兴,迫切想要回国的那种报效祖国的心情,那种游子待归的期盼,而受到当地政府的各种阻挠,百般刁难。当那位将军说出的那句话,不难理解,“一个钱学森先生可以抵陆军五个师,空军五个师”。

可见钱学森先生当时之于美国是有多重要。那年先生43岁,再过几年就是知天命之年了,身处的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他的才识,贡献,重要性,他余生的生活应该是相当不错的。但钱学森先生在承载着这些优裕生活的背后,却是无时无刻想念着生他养他,流淌着同样血液的祖国。

“我来到这之前我就决定,学成归国,报效祖国”

――钱学森先生如是说

也同时是这样做了,当在影片中先生出现在异国他乡监狱里的一幕,似乎也能感受到先生当时的心情,上不能报国,下不能归故。那种期盼,那种将要在为祖国贡献自己平生所学的激动心情,似乎在那一瞬间有可能变成泡沫。

但从先生坚定的眼神中,能感受到那种从未放弃的是少年时立下的报国志向。纵有歧路,亦奋不顾身。知行合一,不被眼前的诱惑而放弃自己的信仰,不被短暂的委屈和不确定性而动摇本心,并且坚定不移的向往终点的方向用尽全力奔跑。时至今日,我们国家提倡的匠人精神,大抵便是钱学森先生一生的写照。

诚然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能去做一件知行合一的事情不容易,但去做一件一辈子知行合一的事更难。那是先生的品格,那是大家的风范格局。不畏浮云遮望眼,出发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国解忧。

先生奠定的我国两弹一星工程,直到现在影响这一代又一代人,提高了一代华人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或先生之于国家的贡献,我们用尽全力也无法企及,望其项背。所感所闻,但能切身的体会到那种信仰,于我们而言落实在生活中,若还没有“治国平天下之才”,那退而求其次做到“修身齐家”也不失为审时度势。

信仰和敬意

当看到影片中聂帅等各领导人元首对钱学森先生的敬意,那是对科学的尊重,那种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向往。不禁在心里产生出一种由衷的感动。对于经历多年战争活下来的人,真是大风大浪过来的人来说难能可贵。在沙漠天险前,勾勒出的一道道数学公式,最后真实一幕成为现实,使这个在战争的蹂躏下长达百年之久的国家,重新焕发出汉唐泱泱大国的风采。很难想象以当时那个环境,先辈们为之所付出的,所坚持着的。才有了今日之繁荣,今日之强大,今日之中国。

若无信仰,若非信仰,或许我们根本没有机会,站在高速发展下今天富强的祖国,来表达这份感情和敬意。以史为镜,也许我们没有崇高远大的信仰,也许梦想很遥远。但在理想的世界立下小目标,秉承先辈之志愿,为之努力,为之坚持,为之奋斗,也是一种对梦出发起点的一种表达。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拿起手机就能看世界一角的时代。或许能让我们静下来思考的时间不多,在这个高速前行的时代,再回过头来看看过去也难能可贵。

而在微信碎片式阅读的刺激下,能引起我们共鸣的时候不多。而电影下历史充当的记忆芯片恰逢其时,让我可以一边看着电影,也可以腾出手来做点关于实践报告小笔记又亦或是冲杯茶,广告时间可看看微信。一切恰好,深刻而又覆盖。 谨以此向那些伟大的科学家表达崇高的敬意。

―― 后记

钱学森传观后感篇4

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科学人物,两弹一星元勋。对于这样一位大师级的科学家,我们对他该怀有多大的敬意呢!他说:“我必须要让中国人拥有自我的原子弹和导弹,哪怕它的存在带来质疑和争论!”他说:“不就是天上掉下来个东西么,这天掉下来,明天我们把它给射上去!”他说:“回到我的祖国,我做什么都能够,如果我想,我能够去种苹果。”他说:“不要服我,要服科学!”!

21世纪的这天,我们中的很多人对于钱学森这位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大师并不熟悉。拍摄《钱学森》这部影片,让更多人了解他,了解建国初那段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局势,了解这天的世界,珍惜这天的和平局面很有好处。

但是《钱学森》影片和钱学森其人对我们的启示不仅仅仅如此。首先我们就应就应意识到,在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背景下,拥有导弹等高端武器对于中国国家好处重大。只有用于导弹、原子弹、氢弹等高端武器,我们才能在美苏冷战中维护自身独立,维护国家安全。这不仅仅是当时的中国所面临的困境,也是所有在美苏争霸中饱受战争威胁的欧洲和亚非拉国家的共同心声。

其次,我们就应明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拥有发达先进的科学技术重大好处。早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意识到科学的重大社会价值,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二战中的德国,二战后的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争相发展自我的高科技,先后加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行列。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原子能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依然方兴未艾。这天的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科技的竞争。

再三,《钱学森》影片告诉我们,有国家意识的人是幸福的,有民族意识的人是幸福的。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爱国的意识,它深藏在我们内心的某一处,经常被我们忽略。我们对某些社会现象不满,对某些政策制度有意见,对一些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看法,是因为我们期望这个国家更好,期望他的政策制度更加贴合实际,期望我们的人民受到我们国家的重视。甚至有时候我们怒其不争,行为过火。这些都能理解。了解钱学森大师的人生经历,让我们再一次反思我们的爱国热情。一个人的潜力有大小,但是爱国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把你的潜力献给他而不是对手。在钱学森回国前,杜布里奇校长很不解地问他:“你回去能做什么呢?”钱学森回答:“回到我的祖国,我总是能做些什么,也许,我还能够种苹果。”为这个国家做贡献,即便是种苹果,这也是一种幸福。

再次,《钱学森》影片告诉我们,有才能的人是永远不会受到歧视的。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有着比较严重的种族歧视的国家。但是,作为一个华人,一个黄种人,我们没有看到这种歧视。甚至这天美国总统奥巴马,作为一个黑人登上美国总统的宝座,从美国建国到这天,这是第一次。所以,不要找任何借口为自我的不成功开脱。种族歧视固然存在,但是才能永远不会被歧视。

最后我要说的是,真正的大师必须是纯粹的人,没有任何物欲要求的。而纯粹的人必须是无敌的。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有各种的欲望,个性是在改革开放的这天,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这天,中国人对物质的追求无止境、无理由甚至是不择手段。当我们回头看看上世纪中期的科学大师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看看民国时期的学术大师沈从文、陈寅恪、冯友兰、蔡元培,我们还有什么可说呢。

让我们记住,一个人,为了一件自我想做的事倾尽毕生心血,最后做成了,这个人,他叫钱学森。

钱学森传观后感篇5

今日看了《钱学森》这部电影,我心里面感触异常多,对钱学森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在没看电影之前,我只明白他以往出此刻我们初中的课本里边,明白他是“两弹一星”之父,除此之外,我对他的了解可谓寥寥无几。在电影播放的开始,帅气的钱学森和漂亮的蒋英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对这对郎才女貌的夫妻产生爱慕之情,然而,出众的外表不是他们的重点,重点是,在电影中,我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钱学森,他的睿智,坦荡,儒雅,才能,坚持和执着都牵动着我的心,更重要的是,他用行动诠释了“爱国”两个字的深刻含义。

美国人给钱学森一切最好的待遇,想尽办法留住他,阻止他回国,但无论怎样也阻止不了他那颗归国的心!当他的朋友跟他说回到中国后中国没有任何条件让他施展才华时,钱学森却说“在我的祖国,我能够做任何事,只要我愿意,我甚至能够种苹果!”最终他的确做到了,他种下了中国第一棵不平凡的苹果——制造出属于中国的原子弹。而当时国力薄弱,经济发展落后,既没有完好的设备,也没有专业的人才,在这样艰巨的条件下,钱学森依然坚信中国能够制造出自我的导弹,当他的导弹第一次发射失败时,他镇定地说“不就是天上掉下来个东二吗?今日掉下来了,明天我们把它射上去!”钱学森的话,总是那么振奋人心,他在挫折面前没有屈服,没有失望,有的是信心,有的是期望!

最终在他的领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导弹最终发射成功,在成功的那一刻,全国人民跳跃欢呼,看着胜利的一幕,我也情不自禁地流泪,我深深地被钱学森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