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学习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3-11-20 作者:Brave

只有深入实际工作,心得体会才能从具体的实践中提炼出有价值的经验,心得体会是我们内心情感的晴雨表,反映着生命中的欢笑与泪水,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时代楷模学习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时代楷模学习心得体会6篇

时代楷模学习心得体会篇1

在肖文儒的办公室里,常年放着一个装有救援装备和换洗衣服的行李箱,接到任务就能“说走就走”。立即出发去救人是肖文儒生活的常态,他平均每年在外执行救援任务100多天,有一年甚至超过200天。

在救援现场,肖文儒往往一待就是几十天。多年一线救援“火里来水里去”,加上救援压力巨大,以及时常风餐露宿,生活作息不规律,肖文儒患上了关节炎,心脏血管也严重堵塞。医生建议他必须进行心脏支架手术。

手术后,医生要求他要规律作息、减轻压力。家人也让他注意身体,他却比以前更拼了。

2017年6月24日,四川茂县突发山体垮塌。接报后,肖文儒携边坡雷达赶赴现场,经过精准研判,带领救援人员进入作业区。由于过度疲劳,加之烈日暴晒,他出现了血压升高、头晕等症状,靠吃药强撑下去。

在出发前,肖文儒像往常一样,告诉家人只是出差调研,但家人在电视上看到他正在现场救援。肖文儒的姐姐打电话给他,生气地说:“刚做过手术,你不要命啦!”看到被困的人一个接一个被救出来,肖文儒说,“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一切都值了。”

救援现场的照片和视频几乎占满肖文儒的手机相册。他对自己参与的大大小小的事故救援的具体时间、抢救人数记得一清二楚。肖文儒说:“这些可不是照片、数字,都是一条条人命、一个个家庭。”

应急救援人冲锋在前,救出了别人的家人,却很难兼顾自己的小家。肖文儒儿子曾在一篇以“我的父亲”为题的小学作文中写道:“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因为每天早晨在我起床的时候,爸爸已经离开了家;我晚上睡觉的时候,爸爸还没有回来。”

那时,儿子也曾对肖文儒说:“我遇到困难想找人帮忙的时候,都想不起来你。”

时代楷模学习心得体会篇2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坚韧执着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献身扶贫。张桂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深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扶贫先扶智,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她心系群众,勤俭节约,帮助困难学生,带学生看病,给学生添置衣物,对贫困家庭进行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机会。她前前后后为山区的孩子们为慈善和教育事业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给她治病的钱,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并无怨无悔。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张桂梅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这种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此也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实际行动。

时代楷模学习心得体会篇3

2018年6月底,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追授郑德荣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这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先进模范人物的高度重视,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巨大鼓舞。

新时代是先进典型辈出的时代,崇高事业的赓续传承伴随着他们的前赴后继。红色理论家郑德荣,以身许党许国,毕生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播种未来的钟扬,全心浇灌祖国的种子科研和西藏的教育事业;纪检战线侦察兵李泉新,敢于较真碰硬,用生命诠释忠诚、干净、担当的精神;永远的救助站站长许帅,生为难者解困扰,死为他人送光明;农民书记姜仕坤,为群众脱贫致富呕心沥血,用短暂的一生激荡入党誓言;军工带头人张进,锐意改革,把有限的人生投入无限的事业;强军先锋张超,逐梦海天,生死时刻只想着保住战斗机。在他们身上,集中彰显了信仰之坚定、对党之忠诚、爱国之至诚、为民之赤诚、干事之笃实、律己之严格、襟怀之坦荡,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把理想信念化为行动力量的政治品格和时代楷模形象。

广大党员干部应对照楷模、见贤思齐,思想上真触动、行动上真落实,弘扬时代楷模的精神,才能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当先锋、作表率,让党的事业行稳致远。

时代楷模学习心得体会篇4

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文秀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百色工作。20__年3月,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充实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但是有些年轻干部工作在农村,生活在城市,并不能安心的扎根基层,踏实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黄文秀,学习她以村为家、以村民为亲人的思想觉悟,学习她“先当村民,再当村官”的工作理念,学习她不干出一番成绩誓不罢休的理想追求,端正态度,扎根基层,体悟磨炼,在广大的大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学习她无私奉献、服务群众的精神。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研究生,黄文秀没有一点娇气和傲慢,她能走进群众,她能和村干部积极走访调研,倾听群众的声音和诉求,驻村帮扶日记里记满了各种各样的村务小事,从农村低保、到水费电费,只要村民有需要,哪怕再小的事,她都在努力的去做。正像她经常性说的一样“只要能为村民谋一丝利益,无论经历多少艰难困难也心甘”。作为基层的党员干部就应该学习黄文秀的这种精神,牢固树立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的服务理念,真正的从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诠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

时代楷模学习心得体会篇5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力量是石,可以敲出星星之火;这力量是火,可以点燃熄灭的灯;这力量是灯,可以照亮夜行的路;这力量是路,可以带领我们走向黎明。今天我要说的榜样就是黄文秀同志。

黄文秀,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她是20__年广西优秀定向选调生,曾任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泥村第一书记。今年6月1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让她3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了。黄文秀身上闪耀着为理想而奋斗的光芒,她用短暂而美好的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她的人生选择。作家路遥在《人生》中曾说过,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尤其是在人年轻时。是的,青年人的选择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黄文秀的选择是我们青年人学习的典范。黄文秀毕业后,面对繁华都市的多种选择,她仍然坚持内心最初的想法,放弃繁华都市的工作机会,毅然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投身于扶贫事业中。在她风华正茂的年纪,她选择泥泞,告别繁华;在她青春正盛的岁月,她选择扎根基层,反哺家乡。这种饮水思源,不忘初心的选择,是我们每一位青年人的榜样。

她的工作态度。怀着建设家乡的初心,黄文秀踏上了驻村扶贫之路,面对群众的不信任,不理解,她没有放弃。她每天走访入户学习方言,积极向群众靠近,整天飞奔于田间地坎、各家各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付之于行,她用真诚打开百姓的心扉,用行动赢得百姓的信任。黄文秀白天遍防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晚上研究扶贫政策,制定脱贫方案。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贯穿于她整个扶贫道路。正是这种“说了算,定了办,只要不死一直干”的精神、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念,让黄文秀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困难踩在脚下,全心全意的为老百姓服务。

她的人生追求。黄文秀曾说:“做人要有价值,不能光为自己活,还要为民族、为国家活!”她始终将个人的成长之路与祖国的建设发展之路紧密结合起来,将个人追求同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小我”容于“大我”之中,她的一生短暂却璀璨。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为自己认定的事业甘于奉献自己的一切,这便是黄文秀的人生追求。

时代楷模学习心得体会篇6

扶贫工作第一线的干部千千万,黄文秀只是其中普通一员。如果不是这次意外,我们也未曾听说过她的名字,就如同我们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其他优秀同志一样,默默无闻,默默付出。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她没有向往繁华的大都市的躁动,只有那一颗甘于平静,甘于奉献,为家乡脱贫致富的决心。正当青春韶华的大好年纪,本是人生旅程的开端,正是大展才华的时节,却意外凋零,让人扼腕叹息。她的事迹也体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更是我们青年人的榜样和楷模。她本人的优秀品质打动着我们,同时她也代表着更多一线干部的精神和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攻坚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但我们只要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永不放弃,一直在前进的路上永不停息,总会攻克它,战胜它。因此,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更要以黄秀文同志为楷模,当好一名扶贫好干部,弘扬敢于为人民牺牲的精神,不畏艰辛,不怕困难,争做时代先行者,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岗位上涌现出更多的黄文秀,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民情怀时刻铭记在心,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这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要主动肩负起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把自己的理想和前途同国家的理想和前途紧密地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永葆初心不动摇,使命之感坚如磐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