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红色通缉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07-10 作者:loser

经常写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更新迭代内心的感受和感想,相信大家在平时生活中都和心得体会有所接触了,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看红色通缉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看红色通缉心得体会5篇

看红色通缉心得体会篇1

1月10日起,中纪委制作的电视专题片《红色通缉》在电视上播出,讲述了xx大以来我党开展的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彰显了党中央“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

以案说法,是一种最直接、效果最明显的方法。从受贿贪污的原厅长杨秀珠,到侵占公司资金的原公司董事长闫永明,再到贪污挪用资金的原银行行长,一个个鲜活的例子第一次以这种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形式展现在国人面前,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效果相当显著。

?红色通缉》展现了我党坚决惩治腐败的决心。对逃往他国的犯罪分子进行国际追逃,是我党反腐败斗争从国内向国际的延伸。腐败分子侵蚀国家财产、损害人民利益,却带着巨额的非法所得在其他国家过着快活日子,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外逃犯罪分子逍遥法外,这更是对我国法律尊严的一种践踏。从发布百名红通人员名单,到名单上的犯罪分子陆续回国接收审判,从加拿大到非洲,从欧洲到南美,跨越全球的追逃,反映了我党对腐败分子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

?红色通缉》为所有的党员干部敲响警钟,有利于构建“不敢腐”的良好政治生态。曾经,腐败分子心存侥幸,以为逃往他国,利用不同国家之间政治制度和法律法规之间的差异性作为自己的护身符,但是随着《红色通缉》的播出,可以发现政治制度、法律法规无法阻挡我党对腐败分子坚决打击的决心。无论是逃到任何国家,最终都会回到国内接受审判,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在党的xx届四中全会上,我党就提出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红色通缉》恰恰鲜明的展示了腐败分子必定无处遁形的道理,对所有的党员干部来说,是一次深刻的反腐教育活动,有利于党员干部从自身抓起,架起“不敢腐”的思想红线。

就在纪录片播出期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再次为我党的反腐败工作指明新的方向。在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必须”,再次强调“必须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确保党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坚决同腐败作斗争,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永远在路上!

看红色通缉心得体会篇2

近日,反映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的五集纪实专题片《红色通缉》在央视黄金时间播出,揭秘海外追逃追赃故事,充分彰显了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的成效与影响,吸引各界关注,好评如潮。

?红色通缉》的播出告诫我们:海外绝不是避罪天堂。自党的xx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坚持标本兼治,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老虎”、“苍蝇”一起打,持之以恒纠“四风”,狠抓作风建设,整肃党风政风,反腐力度之大、震慑之强。无论职务多高,无论逃到天涯海角,终究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境外不是避罪天堂,更不是享乐的“世外桃源”,背弃了自己的祖国,又怎么会得到他国的庇护。

?红色通缉》的热播,也警示广大党员干部,要筑牢理想信念,严守政治规矩,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牢记初心使命,不忘党性修养,保持奋发向上的积极面貌,始终保持廉洁自律,始终保持为民服务,始终保持勤勤恳恳,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不丢大节、守住小节,奋发图强。

反腐倡廉,惩恶扬善永远在路上。在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态势下,犯罪分子必将绳之以法,而浩瀚的中华官海也终有清本溯源、水清河晏的一天。

看红色通缉心得体会篇3

1月10日,央视频道播出了一部全面反映从严治党的纪实专题片《红色通缉》,它选取“百名红通人员”杨秀珠、乔建军、许超凡等15个案例,讲述了他们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观看完这些案例之后,我不仅为党中央反腐的坚定决心大力点赞,同时也对自己的工作有了一些更为深入的想法和感触。

在这部专题片中,“百名红通人员”头号通缉对象杨秀珠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她曾担任过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在位之时不仅不为地方百姓做实事、做好事,反倒涉嫌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案发后开始出逃,先后逃亡法国、荷兰、意大利和美国等多个国家,历时13年7个月后终于被捕。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她终于接受了法律的制裁,并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每一个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做出伤害国家和人民的人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唯有时刻保持廉洁本心,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我们才能够活的坦坦荡荡。

每一个逃亡人员的经历和背景不尽相同,但对于任何违反法律底线的腐败行为,国家都是一律同仁、坚决杜绝的。自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反腐工作一直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无数腐败官员纷纷落马,有些人在镜头前不断地自责和忏悔,但他们终究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除了官员以外,我们这些坚守在普通岗位上的人也一定要时刻将廉洁二字记在心间,并且积极杜绝任何腐败行为。作为一名收费员,在平时的收费过程中,不乏有一些司乘为了减免通行税会向我们施以金钱或者物质的诱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绝对不能够为眼前的利益所蒙蔽,一定要积极抵制司乘们的贿赂行为,并展现出我们青银的良好形象。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自觉抵制诱惑,遵守规章制度,时刻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我们的工作氛围就会变得更好,内心也会更加踏实。

杨明干曾言:“树若正直,能参天成伟材;人若正直,可明理识大局。”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要时刻牢记自身的职责和使命所在,努力做个廉洁、正直之人,争取为这个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从而无愧于自己这一生!

看红色通缉心得体会篇4

有句几乎人人皆知的古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句本来是在古代战争中敌我双方实力悬殊的时候,为了保全自己而采用的战术。后来被一些人活学活用,用来逃避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无可奈何的事情。

这句在战争中被累次使用,并产生较好效果的名言,后来变成人们在生活中处理一些难事的智慧。但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不是对所有事情都适用的,比如逃往国外的腐败分子。

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五集电视专题片《红色通缉》正在央视首播,刚播出就给所有人一个很深刻的警示:天下没有避罪天堂,逃跑是没有用的。

在第一集《引领》中,2003年4月出逃的xx省建设厅原副厅长、百名红通头号嫌犯杨秀珠首先出场现身说法,这位外逃13年零7个月,曾经扬言“死也要死在美国”的腐败分子说:“在外面,这个苦楚,你们在国内的是领受不到,我们在外边的是知道的。”

就算她后来潜逃到被好多人认为是中国贪腐官员“避罪天堂”的美国后,杨秀珠也基本上是在监狱度过的。回国自首后,杨秀珠由衷地告诫外逃贪官:“逃忘的人抓紧回来,没有必要了。反正一个事情,该认的罪就认。”

与杨秀珠出逃遭遇相似的还有侵占公司1.8亿元人民币,2001年11月潜逃的吉林通化金马药业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闫永明和与他人相互勾结掩护,贪腐挪用4.85亿美元银行资金,2001年10月外逃的中国银行广东省开平支行原行长徐超凡等人,这些外逃贪官掳走巨额资金,本想找个“避罪天堂”享受这些不义之财,但最终还是没有过上他们想过的幸福生活,相反如丧家之犬过上了担惊受怕的日子。

电视专题片《红色通缉》是一部断送腐败分子最后梦想的警示教育片,他告诫所有党员干部,走正道才是安分,清正廉洁才是幸福。也告诫所有腐败分子,不要心存幻想,世上没有避罪天堂,逃跑只能自断后路。

看红色通缉心得体会篇5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了五集纪实专题片《红色通缉》,并于2019年__月__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专题片反映了我国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细节,民众通过一个个故事,让了解到我国在国际追逃追赃的工作上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就。同时,专题片的播出也彰显了我党对腐败的零容忍态度,以及决不允许腐败分子在海外逍遥的决心。这既给心存侥逃亡分子以巨大的震慑作用,也传达出只有归国接受法律的制裁才是唯一出路的信号,实实在在是一部警世之作。

这部专题纪实片播出得也是恰逢其时,2019年1月11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11日上午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决贯彻落实到位。

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我们明确了中共在今后全面从严治党的方向以及一体推进反腐败的决心不动摇,从专题片我们实实在在了解到我国反腐工作的成效,这一切切实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期待,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