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评阅不仅是对内容的评分,更是对作者思维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评价,写优秀的作文,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观察力,让我们更细致地看待世界,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仿写灯笼的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仿写灯笼的作文篇1
临近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备年货,我家里也不落后,我和妈妈一起写完春联和“福”字,便开始做起了我最喜欢的手工——纸灯笼。
做灯笼的步骤非常复杂,但是有妈妈和电脑视频的指导,便觉得准备起来也井然有序了。首先要准备五颜六色的正方形卡纸、剪刀、双面胶、小棒、红色流苏等物品。
妈妈学着网上的步骤一步一步教我,可是我不是折叠不好,就是粘贴不好,各种困难让我有点抓狂,妈妈看出了我的焦虑,便过来耐心地给我做示范,还不停地鼓励我、夸奖我,我知道妈妈是在激发我的自信心,便硬着头皮在妈妈一步一步耐心地引导下,初步做成了第一个邹巴巴的灯笼面,但是妈妈却开心的给我竖起了大拇指。我也不气馁,接着做第二个,第三个……后面做起来越来越熟练,做出来的'灯笼面也越来越漂亮,越来越精美。
几个灯笼面都做好了,妈妈和我一起把它们站在灯笼柱上,用绳子从柱中心穿过去绑在小棒上,下面绑上飘逸的流苏,一个个充满着浓浓年味的自制灯笼就大功告成了!
看着我和妈妈一起完成的劳动成果,为家里增添的一份年味儿,心里说不出的开心和自豪!这次手工既锻炼了我的操作能力,又提高了我的创新能力,不知不觉中也磨炼了我的意志!原来一次小小的动手制作蕴含着这么多的奥妙和乐趣!我喜欢我的手工纸灯笼!
仿写灯笼的作文篇2
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老师要求每名同学都要做一个灯笼。
放学回到家里,我马上就开始准备材料,打算和爸爸一起做。爸爸下班回来了,看见我要做灯笼,爸爸说:“我们做一个难一点吧!”我真高兴。
我准备的材料有:彩纸。剪刀。胶水。细线。圆规。格尺。笔,还有一些装饰的物品。
首先,我们先用圆规在彩纸画一个圆,把这个圆的正中心用圆规扎一个小孔,用细线穿过去,拉紧绳子,往左绕一下,勒出三条线,做了十六个这样的东西,然后把十六根绳子解开,把它们从中间对折,把里边最上面那一根和最下面那一根粘上,把外边的那三根都粘在一起,最后连接起来,用格尺把上下各留五厘米,剪下来。把彩纸折成长方形剪下一部分留着备用,灯笼的主体完成。接下来我们开始做灯笼的底部,把画圆形剩下的材料做出一个直径为三厘米的纸环和纸筒,纸筒剪成一条一条的,粘在纸环上,灯笼的底座穗完工了。最后我们在给灯笼装饰一下,画几个小动物,装上几个小挂件,挂上灯谜,一个漂亮的灯笼做好了。
周三的'时候,我把做好的灯笼交给了邓老师,老师看了看,连连点头……老师把我做的灯笼和其他同学的灯笼挂在了外面的板报墙上。看见我自己做的灯笼心里美滋滋地。
通过这次做灯笼我不仅提高了美术水平,而且还体验到了手工的乐趣,下一次我会比这次做的更成功。
仿写灯笼的作文篇3
同学们,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我的小制作——灯笼。
我的小制作为什么要做灯笼呢?因为前些日子我参观了潮州的花灯创意大赛展览,参赛的花灯给了我制作灵感,所以我动手制作自己的创意花灯。
首先,我找来两个一次性透明塑料碗,接着,我用剪刀在两个碗底分别剪了两个小洞,然后将两个碗倒扣,在两个洞上用丝线穿起来,一头丝线的末端挂上小猪吊坠,用手提起一端丝线,灯笼的外形基本做好了。
可是怎么让灯笼发光呢?我本来想放一个小手电筒进去,可是因为没办法操作电筒的开关,这主意不行。我继续想了很多办法……可是都不管用。最后我想到了我有一粒会发光的球,我找到它,把它放进塑料碗里,用手轻轻一摇,球果然在灯笼里发光了,我感到非常兴奋。我本以为快大功告成了,可是因为刚开始装上去的小猪吊坠太重了,我一不小心,吊坠就拉着丝线掉了下来,整个灯笼散架了!我像个泄气的'皮球一样坐在那里,怎么办呢?
我不甘心灯笼就这样被毁掉了,我想了又想,忽然,我灵机一动,想到外公上周不是从北京带回一个小小的绣球形钥匙扣吗?用它来做吊坠刚好!我用红丝线把它绑起来,再串起两个塑料碗,放进发光球。小心翼翼地在碗的边沿贴上透明胶纸,最后找来一根小木棍做提柄,这样灯笼就做好了。
我迫不及待地提着灯笼在客厅里走来走去,看着发光球在灯笼里闪烁,我笑得像个开心果似的。
同学们,你们羡慕我的小灯笼吗?那也请你赶快动手做一做吧!
仿写灯笼的作文篇4
快要过年了,大街小巷都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灯笼,充满了喜庆的氛围。在这红红火火、团团圆圆、阖家欢乐的日子里,我们参加了画室举办的民俗亲子活动——做灯笼。
中国的灯笼融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等工艺。我们准备好材料:两根红色的绳子、一个中国结、四张紫红色的'宣纸、还有做灯框的木头架子和一个小彩灯。妈妈负责拼架子,我负责画画。
第一张纸上,我一笔一划地画出了一个小金鱼,在光的照射下射出五彩缤纷的光。第二张我画了一个大户人家,那户人家窗子上贴了一个大大的“福”字,活像一个小娃娃,正开心地笑呢。后两幅我是用夸张的手法画的。一副我画了一天大鲨鱼,嘴里叼着一个倒着的“福”,告诉大家连鲨鱼都知道福到了。另一幅我学着一位大画家画得抽象画,画了四个旋转的圆圈,旁边还有一个奇怪的“福”字。仿佛灯笼上不画“福”,衬托不了节日的气氛。画完了四幅画交给妈妈,贴在她已经做好的灯框上。
我们一起再把灯和中国结安上,四方形的灯笼就大功告成了。我特别开心,问妈妈:“能发出彩光吗?”“能呀。”妈妈骄傲地说。只见她把灯笼翻了个底朝天,找到灯笼底部的开关,往右一扭,灯笼顿时五光十色,一会儿发蓝光、一会儿发绿光,一会儿发紫光……漂亮极了!
我听妈妈说,古代每年正月学校开学时,爸爸妈妈会为孩子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今天妈妈替我“开灯”了。
仿写灯笼的作文篇5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这一派璀璨夺目的景象道的就是元宵节的花灯。家乡的元宵节,除了吃汤圆以外,还有看花灯的习俗。精巧的外形,明亮的灯光,直叫人追忆往昔。
犹记得儿时,当夜幕慢慢降临,我仿佛就看见广场上一盏又一盏亮起的花灯,在我的眼前明明晃晃的转着、绕着,来不及等吃完饭,就缠着家里的大人带我去看灯。到了灯市,各式各样的灯映在眸子里,是眼中绽放的一朵又一朵烟花。古人有诗赞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一排排、一列列的明灯,可不是将黑夜映成白昼?只不过与现在时隔太久,已记不清有何种形状的灯了,只能依稀记得有几个莲花似的灯,还有几个四方四正的盒子似的灯,可能盒子似的灯里还有皮影样的人物,讲的是种种历史典故
同样令人欣喜的是猜灯谜。灯上有各样的谜面,猜出后会有小礼品。年幼的我那会经常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好久,但在末了还要央告大人帮忙动脑筋猜灯谜。记得有一次十分幸运,得到一盏小花灯,一路上紧紧地提着花灯,犹如将灯市上的欢声笑语一并带回了家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了解有关元宵节的历史典故。“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派绚烂耀目的景象,可不仅仅如此,后文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所呈现的竟是寂静寥落的场面。词人辛弃疾的元宵,较他人的热闹喜庆不同,更多是对布满风雨的国家的忧愁,家国不宁,就连元宵似乎都成了掩饰危难的面具,烟花灯火极尽鲜妍,最后也会彻底融入黑暗中,消失无踪。
放眼当下,如今的元宵是太平盛世唱太平,锦上添花般的和美盛大。愿如今的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够像花灯般光耀夺目,照亮祖国未来的锦绣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