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字里行间,优秀的作文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触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写作文能让我们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秋夜作文800字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秋夜作文800字篇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算相隔天涯也能共同赏月。中秋节,一个幸福、快乐的节日,它使我与两地的亲人在一天里团聚了。
太姥姥家在铜川镇。刚到十一点,我就迫不及待地出发了,一想到能见小姨,我兴奋得不得了。下车却不见小姨身影,询问才知,学校只放一天假,不准出校园,心里莫名的有些失落。房子里传出一阵阵香味,老姨正在那里娴熟地撒料、炖肉。炕上坐着许多的亲人,吃着香甜可口的水果,聊着天。这其乐融融的气氛真令人欢喜。太姥姥已年过八十,身体有不舒适是常有的,可今天看起来却神清气爽,神气十足,她一定是在为子女们的到来而感到高兴吧!就连喝的水也感觉比往日里甜了许多,饭菜也比平日里香了几倍不止,我想这应该就是生活的甜蜜吧!
下一站达旗——奶奶家。傍晚,我与爸爸把切好的西瓜与水果盘摆上桌。被切成花形的西瓜,一个个绿色的小角向上顽皮地翘起,各式各样的水果,整整齐齐地坐落盘中,再加上最前面小鼎中点上的三炷香,一切都是那么的适宜,看着这些为今晚的明月准备的美食,我的思绪早已飞向那个古老的神话,“爸爸,为什么要献月?月亮真的能迟到吗?……”,一个个疑问充斥着我的大脑。正当我们说的起劲时,一辆黑色轿车驶入,“嘭”的一声,炮竹响了,只见爷爷正在门口招呼着姐姐。看到姐姐,我激动地冲出小院抱住了她,我们紧紧地相拥着,仿佛这一抱要抱尽这几个月的相思。
晚上我们吃了团圆饭,妹妹淼淼也带给了我们不少欢乐,她蹦蹦跳跳的为我们表演,活跃了气氛。
饭后我们一起在小院里赏月,十五的月亮果真又圆又大又亮。天还不怎么黑时,只见它从东方的地平线上羞涩地半掩者微红的面孔,散发着微乎其微的光。就在我们伴着妹妹的表演聊天叙旧时,它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大玉盘”似的慢慢向正空移去,那微光变强了不少,几近洒满大地,漂亮极了!看着看着,我不禁想起:身居月宫的嫦娥仙子是否正在想念丈夫?吴刚是否还在伐木……
就这样我们在幸福中度过了美好的团圆节。
中秋夜作文800字篇2
夜幕降临,天空拉下帷幕,一轮明月冉冉升起,穿行在散碎的云朵中,时隐时现,朦胧可爱。皎洁的月光照进屋内,院中桂花的清香时时传来。
中秋,今又中秋。
热气腾腾的饭菜早已摆上桌,我们一家围坐一团。爸爸打开一瓶红酒,妈妈找来高脚杯,说喝红酒用高脚杯才有气氛,一向不饮酒的爷爷也主动倒了一杯,我则用可乐代替。我们一起举杯,共度中秋佳节。
酒过三巡,平日里不善言谈的爷爷话多了起来,他给我们讲年轻时候的故事,我听得津津有味。但爷爷说着说着竟哭了,因为他想起了我的奶奶。
奶奶已经去世四年了。在我三岁的时候,奶奶突发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在病床上一躺就是六年。这六年间,是爷爷在身边照顾奶奶,不分昼夜,不论寒暑。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爷爷既要照顾奶奶,又要种庄稼,还在村里的卫生室当医生。爷爷特别的忙,但他对奶奶没有丝毫的嫌恶,反而对奶奶比没生病时照顾得更好。爷爷在奶奶的指点下,学会了炒菜蒸馒头,邻居的爷爷奶奶们都夸他里里外外一把手。
奶奶在病床上躺的时间长了,总觉得亏欠爷爷,有时候就说自己活着光拖累家人,不如死了算了。爷爷总是耐心地开导奶奶,说只要奶奶在身边,他就不会孤单,活着就有奔头。奶奶听了总会感动好长时间,就会主动地指示爷爷干这干那,爷爷总是认真的完成奶奶安排的每一项任务。
病魔无情,奶奶还是走了,留下爷爷一人孤单单的守着老家的房子。爷爷奶奶相濡以沫半辈子,突然有一个人离去,留下的那个人是最痛苦的,爷爷消沉了好长时间。爸爸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苦于在外地上班不能时时陪在身边,只得在周末回家陪伴爷爷。
时间是最好的医生,爷爷渐渐走出低沉,开心地种庄稼当医生,爸爸妈妈也放下心来安心工作,我也安心地上学。
今晚的中秋夜,酒精的作用,爷爷想起了逝去的奶奶,爸爸妈妈也一时不语。桌上的月饼圆圆,奶奶却品尝不到了。微风吹来,院内的桂花送来清香,屋内多了一种叫做思念的情绪,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我举起酒杯,心中默念:奶奶啊,愿您在天堂里过得舒心快乐,我们都想您了。
中秋夜作文800字篇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仰望夜空中那轮皎洁的圆月,心中油然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怅然和淡淡的温暖。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记忆中,应该是三岁之后吧,我才认识这轮中秋月。那时,无非只是看看月亮,吃吃月饼,短暂而快乐。听长辈在月下讲嫦娥和玉兔的故事,幼稚的心中也多了那么一点点情愫。看烟花在夜空中绽放,随而幻化成烟雾消散;看长辈们因一家团圆而激动欢乐的情景,幼小的心也被感动了,也跟着傻笑。
稍大,我懂得了中秋节,那是一年一度的团聚,一年一次的思念。我吃月饼,过中秋的心情也已截然不同。接过大人手中的月饼,吃下后,心里不仅是好奇与稚嫩,还带有淡淡的忧伤。因为,中秋节后,我的爸爸妈妈又要离开我,到远方去上班了。一家人又要分散开来,各奔东西,漂泊天下。
我今年才十二岁,在我的眼里,那轮中秋月,不过才五六岁而已。因为以前我是懵懵懂懂,过中秋,只懂得拖着鼻涕接过长辈递来的月饼,囫囵吞枣,一口吃下,还品不出那月饼的香甜,那团圆的幸福。其实,头上那轮明月,经朝历代,风风雨雨,却已经是好几千岁了。
古诗词里,有无数描述中秋月、离别情、思念苦、相聚欢的诗句。前些年,只懂得把它背下来,还嚼不出它的味道。现在,我渐渐品味出来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道出了漂泊天下,名利双收的背后,更多的是受命运操纵的无奈与浓浓的乡情。那轮明月,时时勾起天下游子思想思亲的心怀。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道出了游子思乡,望月长叹的伤感情怀。我仿佛看见,李白当年面对窗前清冷的月光,漫漫的长夜,他难以入眠,久久地思念着远方的热土亲人。
秋风秋雨生凉意,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就是老父老母中秋望儿归来的心情。每年中秋,他们听到了期望中的门铃声,连忙扔下柺棍,步履不稳地来到门前,打开一瞧,不禁张开牙齿不全的嘴大笑:“我的心头肉回来啦!”接过儿孙的行李,忙这忙那,抱抱这个,摸摸那个,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那月饼含在口中,变成蜜汁,淌进心里。百般情结,万般思念,均在这一刻融化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们万分珍惜这中秋的月。千家万户,温馨地聚在堂中博饼。骰子在瓷碗中发出“得儿啷,得儿啷”的清脆声响,让千万颗劳累的心有了片刻的放松、片刻的忘情。年年此夜,月光下飘着丝丝的回想、浓浓的亲情……
我想,随着我年岁的增加,头上这轮中秋月将会带给我不同的光、不同的暖、不同的回忆、不同的念想……我愿这轮明月伴我成长!
中秋夜作文800字篇4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
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
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你看,农家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
“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现在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些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真。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中秋夜作文800字篇5
“月!”一个“月”字脱口而出。孤寂、凄凉却上心头。好一个冰凉寒心的月字,好一个孤寂凄清的夜晚。中秋节的夜晚,举头望明月,突如其来的孤单阵阵袭来。
我轻声询问:孤独的嫦娥啊,此刻你在孤冷的月宫做些什么?在想后羿吗?在开启承封的记忆吗?想当初你们的生活过得是何等的幸福美满,而如今却落到了各居一方的地步,彼此都承受着孤独和相思的煎熬。都是灵药惹的祸,你后悔过吗?这么多年你在月宫闭门思过得怎么样了?
孤独的气氛总是给人压抑的感觉。看着那轮在高空悬挂的月亮,我忽然发现它似乎也不如平常的活泼爱动。缓缓的,漫无目的的在夜空徘徊。因为今天是中秋节。所以它也孤单吗?也许吧。月孤单了就以徘徊的方式来消磨时间,那我孤单的时间又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打发呢?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间啊,就像流水一去不返,但时间仿佛就停留在了这中秋节一刻。世间高兴与快乐都被冻结了么?我几乎找不到热闹遗留的半点痕迹,留下的只有孤单与落寞。整个夜空、整个世界只有孤单。
“孤”从何来?是因为月的孤独?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月要孤独的时间是很丰富的。可为什么偏偏就选择这一夜呢?是嫦娥她激发孤独感的降临?还是她看不惯别人因为团聚而兴奋,不甘心自己独守月宫的孤独。因此,将月调得更大、更圆?还是她……也罢,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月之孤独却赋予了诗人的无限灵感。
自古诗人多孤傲,孤傲必孤独。于是,李白呤出了千古名篇《月下独酌》。你看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很想排谴一下胸中积郁,可是“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知音难觅,怎不感到孤寂,怎能不醉。
苏东坡的人生失意,也就借酒发挥,对月倾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高处不胜寒”。每读苏公此词,我总会不免的一笑:在月下即使是发一通牢骚,竟也能发出如此美妙的诗意来。试想,如果没有了这些与月色相关的千古文章,中国的古文化将枯燥成何等模样?至今,中国老百姓历来都钟情着月亮,每年八月十五月最圆,这一天是名副其实的月亮节。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人人看月亮、吃月饼。
拿着一个难以哽咽的月饼,终于我走进了那间连月也不愿光顾的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