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读后感400字模板5篇

时间:2024-10-18 作者:Monody

撰写一份读后感是我们对阅读体验的总结,有助于深化理解,写读后感不仅是对书籍的总结,更是提升我们语言组织能力的重要途径,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三国演义的读后感400字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400字模板5篇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400字篇1

本学期,老师要求我们认真阅读《三国演义》这本书,并进行批注。妈妈将《三国演义》买回来后,我在家专心致志地看,并按要求做读书卡。其中有两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诸葛亮三气周瑜”、“勇关羽刮骨疗毒”。“诸葛亮三气周瑜”主要内容是:周瑜被毒箭射伤手臂,好不容易伤口才恢复。他又英勇上战场战斗,可被诸葛亮的几句话,一气,伤口崩裂,晕了过去;第二次……第三次周瑜终于被气得受不了,大叫一声便去世了。这个故事中诸葛亮不用刀枪,就用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就把周瑜给气死了,体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而“勇关羽刮骨疗毒”讲的是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关羽到樊城北门,叫曹仁投降。曹仁不仅不降反而指挥五百个弓箭手放箭。关羽躲闪不及,中箭落马。关羽的义子关平把他救了回去。回到营寨,关羽找人帮忙解毒。华佗听到这个消息马上来到了关羽的营寨给他疗伤。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时,他心里虽然也很紧张,因为没用麻药担心关羽坚持不住,但又不慌不忙的做手术,体现了其医术非常高明。而关羽在治疗过程中却和马良在下棋,竟然没有喊过一声痛,真是太勇敢、太坚强了。

我自己新编了一个故事《虎牢三英结吕布》:话说吕布叫阵:“谁敢与我吕布决一死战?”刘备三人应声答到:“我们来也!”“吕布,你乃一英雄壮士,何不加入我们,咱们四人义结金兰,一起打天下呢?”吕布心想:是啊,曹操整天指使我,又不讲义气,我为什么要听他的呢?刘备既胸怀大志又讲义气,跟他肯定没坏处。想到这,吕布答到:“那好吧!”“来,我们四人桃园再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于是四人一起走南闯北打天下去了。

就这样,我和《三国演义》的奇妙之旅就结束了。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400字篇2

读完三国演义后,我深受启发。

三国中,有三个部分,分别是:群雄逐鹿、三分天下、重归统一。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赤壁之战。

当时曹操已经全部统一北方,准备挥师南下,要灭掉孙权。诸葛亮知道孙权没了,下一个目标就是蜀汉,他积极与孙权联合抗曹,一场战争即将上演。

由于曹操军队对南方的环境不熟,还没开战就死了一小半,为了防止将士们晕船,他听了庞涓说:“如果把船用铁链连好,就可以防止晕船。”曹操马上照办,可消息被周瑜听见了,便设下火船往曹操船队攻去,一时间,船队被火燃烧,曹败走华容道。

这一切是周瑜安排的,可以从这看出周瑜计谋很多,十分聪明,可里面还有一个故事是借东风,周瑜因为要借东风让船抵达,不知道战场上会不会有东风,诸葛亮告诉周瑜一定会有。果然,战争那天,东风大起。这里也写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我觉得,你和别人打仗,你10万大军,别人5万大军,你比别人士兵多一些,反而还被揍得半死是为啥?因为他有勇有谋,他用智谋和勇猛来打你,而你只用勇来打头,那你肯定是会输定了,所以,打仗不是仗着人数多来打,而是文武都要用上。

三国里面,一些将土因为有勇无谋而死于他手,所以,什么事不是武力就能解决的!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400字篇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如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就是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的主题曲。

三国演义这本名著讲述了许多战争谋略的故事。其中的英雄更是多不胜数,就像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曹操望梅止渴让士兵解渴······其中有一篇故事写得很精彩,就是《既生瑜,何生亮?》这是东吴大将周瑜临死前发出的感叹。然而恰恰表现出他的小肚鸡肠,嫉妒孔明之才,三番五次欲加害孔明,但都以失败告终.还有一次,他为取荆州,曾使美人计企图加害刘备,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险些丧了自家性命,最后落得"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笑话.周瑜智不如孔明,心生嫉恨,年不到四旬便命丧黄泉。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智慧比我们高的人,我们应该虚心请教,不可生嫉妒之心,而应该将自己的无知化为前进的动力,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从社会上脱颖而出!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400字篇4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著名作家莎士比亚说的一句话。《三国演义》可是书籍中的经典,这不,最近班里涌起了三国热,又让我重新捧起了这本书。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这本书主要讲了魏、蜀、吴三国的故事争纷,从黄巾起义到三国统一。描绘了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书中也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形象。

其中我最喜欢诸葛亮,他的沉稳、智慧无不让世人为他拍手叫好。草船借箭中,面对周瑜的刁难,他临危不乱,夜观天象,算准时机,谨慎多疑的曹操也中了他的计,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他的无所不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以及智慧最后让周瑜自叹不如,死前也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喟然长叹。

刘备多次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对他有知遇之恩,他记在心中,对刘备特别忠诚,多次为刘备出谋划策,也是刘备最信任的人。刘备一病不起之时将其儿子刘禅托于诸葛亮,诸葛亮哭着答应“臣怎么敢不竭尽全力,辅佐幼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后来诸葛亮全心全意辅助刘禅,可惜那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最后死于军中,年54岁。诸葛亮死前还不忘国家,料魏延会反传了三个锦囊。

读到这儿我不禁深感惋惜,也不禁想这般有能力的人,还要下那扶不起的阿斗称臣,而且尽心尽力,真是绝对忠诚啊!就像诸葛亮所说,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400字篇5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是刘备、曹操、孙权,以及他们手下的一群文臣武将。故事讲的是,刘、曹、孙之间进行的争斗。一开始,曹操的势力最大,在火烧赤壁那一战,孙刘联盟以少胜多,让曹操损失了不少兵马,改变了三方的力量。刘备成立了蜀国,孙权成立了吴国,曹操成立了魏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三国演义》里,我最喜欢的文官是诸葛亮。诸葛亮料事如神,精通兵法,帮刘备打了不少胜仗。比如,火烧赤壁之前,周瑜一直想为难诸葛亮,让他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承诺三天之内完成任务。他巧借东风,草船借箭,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十万支箭。火烧赤壁之后,诸葛亮料到曹操会走华容道,便让关羽带一队人马拦截曹操,差一点要了曹操的命。在诸葛亮死之前,他精心排兵布阵,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便率军去攻,没想到诸葛亮的军队后队变前队,进攻有序,司马懿还以为诸葛亮没死,只好退兵。等到诸葛亮的大军全部撤退后,司马懿才得知诸葛亮真的死了。司马懿再去检查诸葛亮的军营,只见军营撤退留下的痕迹整整齐齐,这说明诸葛亮的大军不是慌乱地逃跑,而是有秩序地撤退。真是死诸葛吓跑了活司马。

我最喜欢的武官是赵云。赵云武艺高强,可以一挡百,比如在单骑救主当中,他一个人杀退了曹操的十万大军,救出了阿斗。他不但打仗勇猛,而且足智多谋。比如空城计中,赵云带着一点人马,就敢大开城门,放倒军旗,疑惑司马懿,吓退了敌人的大军。

另外,我也很喜欢曹操,虽然大家都说他是个奸雄,可是我认为他是一个有谋略,有勇气,有魄力的人。他能够吸引人才。比如官渡之战后,曹操发现很多手下跟袁绍通信,可是他果断地一把火将所有的书信全烧了,彻底地消除了大家的恐慌,赢得了人心。曹操最终能够成功与他的大度睿智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