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让我们认识到电影是一种强大的文化传播工具,能够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和外延,感受到作品带给我们的情感共鸣和启示,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参观故宫观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参观故宫观后感篇1
周末时,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故宫博物院参观,里面有许多我不知道也从没有看过的文物,我还留下了一堆疑问。走进故宫博物院的'大门前,第一个最先看到的,是一个黑黑大大的“鼎”约一公尺高,我不知道这个鼎,如果放在古代装什么比较适合。
里面有很多的展览区,我看到了古时候的青铜器,大部份的是生活用的物品,例如:镜子、酒杯、摆件、鼻烟壸、柜子……。爸爸还猜想古代人的寿命不长,可能是青铜器害的,因为重金属使用过量,但是,我觉得是古代人的医疗不发达,才会让人没办法有效治疗。
最亲切的就是许多大大小小的“鼎”,我的名字里也有这个字。古代的鼎,有的装饭、有的装水、有的装酒……。另外,我看到斝,有一样酒器让我印像深刻,那样斝的顶端刻了一个跟太极图案很像的标志,原来它的意思是双龙,也就是如祥的意义,古代的技术雕刻的工法非常精致,让我想像不到技工师父,是拿什么样的工具做成的呢!
古代的书画展览也好令我赞叹,“书法”古人一定写的比现在人写得优雅,但是,历史的记载史、古代的地图……,能画出这样的东西,还可以用来治水、防治敌人入侵,真不容易啊!因为古代可没有卫星,更没有飞机可以居高临下看的一清二楚,也没有千里眼一眼望穿,万一整治河川时,地形又不一样了……,让我很敬佩古时候的人充满智慧。
故宫博物院真的好大,有很多历史纪念的文物,等我再长大时,我一定要逛完整个故宫博物院,好好欣赏里面的宝物。
参观故宫观后感篇2
故宫是我国古代明清时候的皇帝住的地方,游览后感觉心思非常细密,建筑非常宏伟。我们是沿着中轴线走的,所以里面的建筑没有看完。
进入故宫,首先就是午门,那是故宫的起点,午门内就是真正的故宫了,依次是端门,在皇帝接见外人时,从这里走出要把衣服,头发整理好,端端正正的去见人。
首先,故宫里为什么没有树?这是因为故宫里的宫殿围城了一个“口”字,如果种树的话,口字里面有木字就是“困”。预示皇帝不管朝政,国家落后的命运。而且不种树更有利于皇帝在上朝时一览全部。
乾清门外的狮子有何含义?在左手边的是一只母狮子,耳朵是沓拉着的,暗示女人不要管理朝中的事。右边的公狮子脚下踩着一个绣球,预示皇帝会一统天下。
在故宫里,最大的就是太和殿,因为这里是上朝的地方,要容纳几百人,虽然外面的广场也可容纳几千人,这象征着门面。中和殿呢是皇帝在这里举行一些小的活动,或者彩排比较重要的事情。保和殿就算是宴会厅,在有外国使者到来时,就会在这里吃饭。
往后走就是后三宫了: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这里是皇帝皇后住的地方,我们只能看到坤宁宫里的一些建筑,因为很多东西都在以前被转送到台湾故宫了。所以看到的只有一小部分。
故宫是我国首都的中心点,也是国家一级保护景点。国家都已经这么保护它,我们作为公民,更应该保护这些古代的建筑物,让后代子孙们也能欣赏我过古代的宏伟建筑。
参观故宫观后感篇3
今天,我爸爸带我去游故宫,可把我乐坏了,要知道,这是我第一次游故宫啊。
我们首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天安门雕梁画栋,雄伟壮观。登上天安门城楼,可以远眺故宫的任何地方。故宫里记录了八国联军怎么侵入中国的过程,还有新中国成立时的画片,09年阅兵时的过程。我站在主席阅兵时的位置上拍照留念,里面还有两根擎天大柱,大柱特别粗,需要三个人合抱。故宫里有许多名胜古迹,我来到了皇上上朝的地方,里面有龙椅等一些皇上用具,里面一些东西大部分都用纯金造的,发着耀眼的金光。我参观了皇帝结婚的地方,里面桌床被都绣有龙凤,做工细腻,连地毯都是用一等丝绸,各种设施雕工细腻。
慈禧太后住的地方就更富丽堂皇了,用的脸盆都是青花瓷,如意也是纯玉的,床上的钩子是纯金的,装饰用的是南海珊瑚。御花园更是美不胜收,到处弥漫着花的香味。园里两对麒麟雄赳赳、气昂昂,可惜身上伤痕累累,这都是八国联军留下的罪证。
我们在大厅休息了一会,又起程了。光楼梯就几十节,在那里有几个被八国联军用刀刮的痕迹。八国联军,我恨死他们了,这真是落后就要挨打呀。今天,我们终于国富民强,再也没有人敢欺负我们了。天渐渐黑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参观故宫观后感篇4
一说起北京城,我想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故宫了。故宫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明,故宫里面曾居住过数百位皇帝,中国自成立以来,北京城的故宫,都被世人所景仰。每年从世界各地来到北京城,瞻仰故宫的人不计其数,这也是因为故宫有它自己的内涵与文化。
这一年,我和爸爸妈妈三人,一同来到北京,游览故宫,这让我一生都难忘。故宫又叫做紫禁城,是曾经皇帝居住的地方,一走到姑姑面前,瞬间脑海中就只有两个字“磅礴”,故宫的气势,不仅仅在于它的面积大,更重要的是,它给人的感觉,就是宏伟。
从午门进去,一穿过午门的城楼洞,眼界突然打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又一座宏伟的古建筑,虽然我现在不能想起来它的名字,但是,它的气势,足以将我们吞没。
整个故宫,都是有一些古建筑群所组成的,他们采用的建筑方式,就连现在的人去看,也是非常巧妙的,足以见得,中华民族古人的智慧,是不可比拟的。
来到故宫,一定要看一看,曾经历代皇帝和他的妃子们,所住过的屋子,以及一些生活用品,看过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奢华,什么叫做皇室。这里的字画物件有数百件不少,每一件都可以称得上是奇珍异宝,假如没有曾经的八国联军入侵皇宫,这里我想定然是更加辉煌灿烂。
故宫最讲究的就是它的地砖,每一块砖都非常的整齐,似乎这些砖就是为了铺故宫而生的,一块一块的地砖都是那样合适,走在这些地砖上,既不会感觉脚趾头的压迫感,也不会感觉太光滑,走在地砖上的那一刻,让我瞬间感觉到自己也曾经住在这里。
故宫是凝聚着中华人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这里也是古人给我们后人留下的纪念,我们一定要好好守护它,保护它,为后代的子孙,留下一些我们悠久的历史文明。
参观故宫观后感篇5
北京,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我去北京看到了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天安门广场;雄伟壮丽的天安门;风景如画的颐和园、北海;十九世纪最大的贪官——和?的恭王府;世上历史最悠久、最大的宫殿——故宫博物院;观似巨龙的八达岭长城;死气沉沉的十三陵;充满勃勃生机的海洋馆……
最让我难忘的就数故宫了。故宫建于1420年,是永乐皇帝修建的。它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
故宫也叫“紫禁城”。因为当时皇帝下令任何人的房子都不能比自己的宫殿高,都建了平房,所以又称“平房之都”。
一走进故宫我就看到了一面高大雄伟的午门,走过午门,我就见了太和门。穿过太和门在我眼前呈现的是一做红墙黄瓦、雄伟壮丽、金碧辉煌的太和殿。太和殿是过去皇帝上朝的地方。走近一看,它分为三层,屋顶上分别雕刻着十一只珍禽异兽。我再往里面看:里面的摆设跟古装电视剧里的一模一样。
走过太和殿就是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休息的地方,然后才更衣到太和殿。
中和殿的后面是保和殿。我凑近一看,活见鬼了!怎么什么都没有?听导游说,这是以前殿试的地方,只有全国前十名才能到这里来,让皇帝亲自给他们出考题,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离开了“考场”我们又来到了乾清宫。乾清宫是明代十四个皇帝和清代两个皇帝生活过的寝宫。
后来,我们又到后面参观了皇帝的御花园,皇后的寝宫等许多地方。
要出故宫了,我恋恋不舍地感叹道:“这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和汗水啊!”
参观故宫观后感篇6
在我心中,有一座高贵的圣殿,那就是故宫。
我们来到故宫研学,过了故宫的正门——午门,一眼望去就是金水桥,桥的北面就是太和门了,从太和门向前走就是故宫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太和殿是用来举办重大庆典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各种大典都是在这里举行。站在太和殿前,我眼前出现了一个画面:皇帝端坐在宝座上,面前跪满文武百官,他们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多么威风啊!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里是皇帝举行庆典前休息的地方。中和殿的后面是保和殿,古代的科举殿试就在这里举行。
皇帝和皇后嫔妃们生活的地方,主要是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皇帝的家可真是富丽堂皇啊!
可是,在这么豪华的宫殿里,门前的.狮子为什么有刀痕?那些传说中的金大水缸为什么是黑色的?这时老师跟我们说,是因为八国联军入侵故宫时,抢走了故宫里的很多宝贝,带不走的就毁掉。大水缸上面原来有一层金子,被他们用刀刮走了,才变成黑色的。听了这些,怒火在我的心中燃烧!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保卫祖国!
最后,我们走了神午门,回头一看,门上匾额写着“故宫博物院”五个大字。
故宫真是宏伟壮观啊!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
参观故宫观后感篇7
春节期间,我去了北京旅游,感觉很有意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参观故宫博物院。
大年初二一起床我就很开心,我和爸爸、妈妈先登了天安门城楼,不知不觉到了游览故宫博物院的时间,我们买了票,每人租了一个讲解器,便进了门。
昨天我已经在“雍和宫”、“国子监”中初步领略了皇家气派,不过皇宫的“皇家气派”还是更胜一筹:屋顶上是深黄色的琉璃瓦;有的在房顶上有两条龙;汉白玉台阶边缘还有一些龙头……,就连门上都镀了黄金。仔细一看,这叫“太和门”。它的两端各摆放了一雌一雄两只铜狮,更体现了它的威严。
过了“太和门”,我看见了“太和殿”,它门口虽然没有狮子,但像刚才说的那样,它顶上有两条龙,加上一眼看不透,显得更为威严。讲解器里还说:太和殿里的一块地砖值一两黄金。我想:“这才叫皇帝的东西呀!”
过了“太和殿”,是“中和殿”。我和妈妈从它边上走过时,发现它侧面镶嵌着一些铜龙。这些铜龙做工精细,更重要的是:我能通过它们想象出“故宫”昔日的繁荣。
我们又到了“保和殿”,过了“乾清门”到了“乾清宫”,里面有一个皇帝宝座。因参观的人太多了,它又大,我只看了部分。不过即使只看到了一角,也能想象出它是什么样子。看来皇宫真是气度不凡呀!
过了“乾清宫”,我看到了“交泰殿”。我听说过里面有清朝的宝玺,可我只看到了木盒子,宝玺在哪儿?这个值得研究了。
我们又走过了“坤宁宫”,掉个方向过了“养心门”,来到了“养心殿”,我最喜欢那里的“三希堂”。这里小而精致,体现出另一种美。
这次游览故宫博物院,让我感到了皇家的气派,使我受益匪浅,以后有机会一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