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小伙伴们欣赏完一部影片后,一定有不少感触,可以书写一篇观后感,学会写观后感,我们个人的情感都得到进一步的抒发,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参观学校观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1
平时自己只知道整天瞎忙,不注重学习,自己也想把工作做好,但不知道如何去做。幸好9月29日上午,我们学校49名教师在校长的带领下,有幸赴望城金海参观学习。通过半天的学习和参观,使我心中敞亮的许多,也给我以后各方面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带来了动力。
走进学校,给我一种感觉,不管是老师,还是其他工作人员,都是那么认真。我想,就是他们的这种精神,才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承认。短短的时间就把一所民办学校管理的这么出色。
我们首先参观了他们的早读,孩子们和老师们个个精神饱满,专注读书,丝毫不受我们走来走去的影响。“六个零”做的让我们叹为观止。
我是一名数学老师,我最注重的是数学课堂,在这半天时间里,我听了三堂数学课。分别是三年级李双老师,四年级周运老师和六年级程艳老师的课。她们的课,给我指明了通往“151”课堂教学模式的道路,让我弄清了“151”模式的具体操作。三年级李老师的课,常规教学中渗透闪光教学模式,老师先讲清楚教学思路和重点,再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思路和要求试着自学、对学、群学;让学生去板展;以及老师到位的点评。四年级周运老师的课和六年级程艳老师的课堂上,“151”闪光模式教学就十分明显了。课堂上尽量做到:
1、将时间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占据整个课堂,学生的参与度要高。
2、将学习权还给了学生,课堂上出现学生两两成对在一起边讲边练的场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
3、将话语权还给学生,学生说出来的才是学生的,课堂上让学生去表达;耐心的听学生回答、细心的观察学生交流、精心的指导学生互助。
4、将探究权还给学生。老师要选准探究学习的切入点,尽量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老师不要害怕时间不够用。
5、将教学权送给学生。首先是学友讲,如果“学友”遇到不会的问题,“师傅”就负责把“学友”教会,如果“师傅”也不会,先向其他“师傅”请教,再教会自己的“学友”,如果“师傅”们都不会,最后由老师讲解。整堂课以学生自学互助为主,以学生教学生为主。努力打造适合我们学生的“151”闪光教育高效课堂。
其次,让我看到了他们学生的行为习惯特别好。每位孩子脸上都洋溢自信、乐观的神采。他们衣着整洁大方,待人文明有礼,尤其是敬的队礼非常标准,阳光。还有是他们的座位,特别干净、整齐。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一个样。想到一年级那些小小的人儿都能将自己的座位收拾的那么干净、整齐,就忍不住的对他们称赞。让我称赞的还有他们的无声食堂,尤其是食堂吃饭一年级的也是无声,自己放好餐具,也不拥挤,不像我们这倒饭排队挤又急,每吃完就搬着饭碗站在那,他们是吃完一个走一个,我觉得特别值得借鉴。
通过这次的学习,不仅让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也给我前进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更让我有了压力和动力。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2
今天,我的小队和朱一铭的小队兴高采烈一起来到了浦东图书馆,准备汲取点“新鲜的养分。”
我们刚走进图书馆,欣喜如狂、满怀期待,于是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堆书,大家抱着书,向图书角走去。屁股刚落地,我们就一字一图地认真阅读,还不时把书中最有趣的地方分享给旁边的同学,正所谓是“你快乐,我快乐,大家都快乐”。
徐悦榕借了一本书,我很想看,徐姝昕也很想看。我想:如果独自一个人看,岂不是显得太自私了?她们都有跟我一样的想法,于是我们便坐在一起看。我发现徐悦榕看书的速度真的很快,我就差最后几行字了,她就在旁边轻轻地问:“可以翻页了吗?”“等一下,”我说,“徐姝昕还没看好呢!”我们俩每次都要等徐姝昕看完,她可会拖后腿呢!很快一本看完了,再看一本,不知不觉中我们看了不少的书。
其中我看一本漫画书,叫《马小跳去丹麦》,这是一本科学漫画书,这种书图文相间既能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又不失阅读趣味。这里写满了有关丹麦的常识和科学故事。
我的小伙伴们看书的神情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的一看到幽默处就旁若无人地哈哈大笑;有的看到感动处便热泪盈眶;还有的看到匪故事不禁大叫:“把他抓住!”而我把这个图书馆里的书中小镜头尽收眼底。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一本、两本、三本……我们不停地看着书,时间也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大约过了两个小时左右,我们就依依不舍地各自回家了。今天真是一个充实愉快的一天啊!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3
今天我们选秀物理的那一些人都去了北京石油大学去听讲座,听完讲座之后就去看了一些科普的东西。
讲座我就不用说了,因为不如科普的东西有意思。我一进门就看见了一个龙洗,我沾了一些水,就开始搓两边的那一些铜质的把手,搓了几下,就找到了频率,越来越接近与龙洗共振了,搓了一会,找到了感觉,后来水花四溅。
我们还看见了演示概率的东西,我和会议室一起玩这一个东西,将很多小球倒下去,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小球都在中间的那一个里面,边上只有很少的小球,看着看着,我提议:我们可以猜是最左边的小球多还是最右面的小球多,我第一次猜左面,第二次猜右面,第三次又猜左面,结果三次都被我猜中了,会议室无奈的承认:我今天人品不好。等会议室走之后,我发现,由于可以旋转,所以我每次猜的都比会议室猜的离中间近两个。
我们还参观了好多有趣的东西,最后,我们发现了一个演示力的传递的一个东西,非常好玩,我们玩了起来。这个器械是由六个球用绳子吊起来穿在一起的。我们突发奇想,让两边一起撞去。结果,我们一边抬起两个,一边抬起一个,结果最后六个都缠住了!
这次真是收获不小,既知道了许多专业知识,有知道了许多平常实用的科普知识。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4
本次培训学习,学习形式多样,既安排了集中授课,还安排参观了北京的四所特殊学校及两所普通学校的资源教室。
首先去参观的是北京宣武培智中心学校,这是一所成立有30多年的特殊学校,该校是两址办学,分义务教育部及职业教育部,安排我们参观的是职业教育部。校园虽然不大,但非常整洁、温馨,学校设置了多个模拟主题教室,包括有银行、医院、超市、中餐厅、西餐厅、客房服务、洗衣房等实习场所,以满足学生社区化学习需要。印象最深的是该校中、西餐厅的学员们,据该校康校长介绍,中、西餐厅学员的午餐按当天训练内容煮食;平时该班还会利用接待活动,进行综合服务训练。参观当天,我们培训班40多人的自助午餐就是全部由该校中、西餐厅学员负责烹饪的,自助餐菜式样品色香味俱全,实在令人难以相信是由智障学员制作而成。
参观的第二所学校是北京市盲人学校,该校是首都北京唯一的一所视障教育学校,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成人教育。校园环境洁净优雅、舒适,学校每个楼层布置不同的主题内容,主题课室丰富齐全。
参观的第三所特校是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首先由教导主任详细介绍了该校编写的校本教材,该校编写的校本教材给学生用的是活页设计的,学生可以根据不用的课程调取活页上课。然后观摩了一节数学课,最后参观了学校及各主题课室。这所学校主题课室也是非常丰富,除了设置有超市、医院、银行这些主题教室外,还设有海洋馆、农家小院、中华文化室等室。整所学校彰显着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的每个楼层按不同的主题布置,学校的每一条走廊、每一面墙壁都经过教师们的精心布置,包括走廊的橱窗设计、主题活动图片、学生作品展等无不体现出该校的的文化氛围。每个教室的精心布置,体现出一种“爱”,教师们用爱心为特殊学生创造一切学习的机会。
北京市启喑实验学校,为了配备齐全功能室满足听障学生教学需要,在场地不足的情况下,挖掘潜力开发利用地下室建造训练功能室。
另外参观的两所普校,校园文化气息浓郁,对随班就读方面无论是资源教室资金投入方面,还是师资的挑选方面场十分重视,尤其是师资方面,两所学校均挑选了适合教育特殊孩子的骨干教师担任。
总之这次参观学校受益匪浅,感触很大,参观的每所学校均能从细节之处体现办学思想,观念,德育渗透,细微之处彰显特色教育。经过参观,对资源教室的建设、作用和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参观特殊学校的设施设备、普校的资源教室的资金投入,更体现出北京市对特殊教育的高度重视。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5
高三第一次期中考试刚刚落幕,我们就踏上了参观大学城的旅程。全年级分两批参观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
在车上,我们享受这难能可贵的闲暇时光,一路欢声笑语就没停过。首先来到的复旦大学,不愧是有百年校史的大学,建筑都透露着历史的沧桑感。在报告大厅,见到了专门来迎接我们的学长学姐,有些学长为了彰显自己是延安的一份子还特地穿上了校服。接着,复旦的老师,也是我们的学长就复旦的历史、四大校区五大学院和他们的办学理念进行了交流,那本介绍复旦各大院系的书也帮助我们对复旦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我的邻座正是看着那本书、听着介绍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比较明确的选择。
之后学长带着我们游走于校园,越是向复旦的深处走去,越来越浓厚的学术人文气息包围了我们。物理实验室里,老师让我们看到了平时只在题目中出现的物理现象,在文物与博物馆系的大楼里我们也目睹了各式各样的汉唐陶俑,即使是走在路上,一阵风吹过,树叶纷纷从头顶遮天蔽日的大树上飘落,那意境引发同学们声声感叹。
享用过了复旦的午餐,我们来到了另一个目的地——同济大学,上海土木工程系第一果然是名不虚传,还没等我们下车,那一栋栋极具现代感的建筑就吸引着同学们举起手中相机。下了车,立即感受到一种与复旦截然不同的氛围。如果说复旦是个成熟稳重的学者,那同济给我的感受就像是个穿着一身潮牌的活力少年。我们到时正好是体育课时间,有人在踢足球,有人在打网球,更有一群男生在打太极。只在去大厅的路上,我们就路过了两个餐厅,其中一个咖啡馆还给人一种在巴黎街头的小资风情。“吃在同济”果然名不虚传。在随后的介绍会上,同济的老师也带着一丝骄傲的口吻说到“同济总共可是有着七个餐厅!”引来台下吃货同学的一阵惊呼。随后,一位笑点很低的`学长讲了他从高三摸底英语53到高考英语132的神奇逆袭故事,在鼓励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同时也劝告了其中那些还没为自己的未来有打算的同学要及时做好自己人生的规划。
这一天的大学城参观对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收获,也许有同学因为这次的参观而被某所大学所深深吸引,从此发愤图强以此为目标而努力,又或是对自己未来的选择有了更清晰的看法。无论怎样,亲身近距离地感受了大学的氛围,也能为接下来半年多的最后冲刺提供新的动力。
期中考已经是过去式,八大战役也已经打完了第一场,未来的七场还是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高三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它只是人生中需要被跨越的一道坎,最后的半年时光让我们一起努力进取而又幸福快乐地度过吧!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6
首先,我们去参观学生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可大啦!我们最先看到的是几张波浪形的桌子,可爱极了。然后是几架小鱼一样的书架,最后我们往后面走去,看到后面的书架比前面还多。这时,我注意到了东边墙上的大红字:好的书籍最珍贵中的珍宝;西边是: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当让,这些话都是出自名人之口,让我真切地感到书的价值和读书的重要。
走出我阅览室,我们来到了书库。我数了数,书库里有九个书架,每个书架有六组,每组有七档。书库里的书可多了。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有《假如给三天光明》、《动物会议》等等,真是数不胜数啊!这时,我们注意到了桌子上的两台电脑,这是用来借阅读图书时扫描借书证的,只要扫一下,就把要借的书给你了,电脑里就有了借书的记录了。真先进!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教师阅览室,刚进门,我就看见绿色的沙发、绿色的桌子和绿色的椅子。一片绿色在我眼前铺开,绿色是清新的颜色,让人有种神清气爽之感。教师阅览室虽然没有书库和学生阅览室那么大,但是里面的书籍摆放得整整齐齐的。
最后,我们离开了图书馆,回到了自己的班级。路上,我在想:“知识最多的地方,还是图书馆。我以后要常跑图书馆才对。”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7
这次去北京,有幸参观了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的正门造的像皇宫的门一样,北大正门的对面就是清华大学,进入北大,我们先走过一座桥,听北大毕业的那个姐姐说,这个桥叫状元桥,走过那个桥的小孩都能当状元。
北大最著名的景点,就是一塌糊涂了。一塌糊涂就是一塔湖图。即:博阳塔、未名湖、图书馆了。
这三个景点是游人玩的最多的,其中的图书馆是全亚洲最大的,听北大姐姐说,到了考试那几天,也是抢不到位置的。每年的传统节日跟新生报到的日子,博阳塔晚上就会灯火通明,北大所有的建筑物高度都不会超过它。
未名湖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原来分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的,现在合并了,在火烧圆明园时都烧到过北大,所以圆明园里的很多文物都搬到北大了,其中有两对华表是在北大的,搬运到天安门时弄错了,导致两边都不是一对儿。
在北大四年要修满140个学分才能毕业,参观后,我觉得北京大学真是不错,我一定要努力上学,争取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