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事迹材料的目的在于激励他人,传递积极的力量,撰写事迹材料旨在激发人们的自我期许,让他们不断追求卓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个人好事事迹材料6篇,供大家参考。
个人好事事迹材料篇1
今天,我的作业刚做完,就和妈妈一起乘出租车回家。当我正在讲述一道有趣的数学题时,突然车子猛的一加速,紧接着一个急刹车,最后只听“铛”的一声巨响,车子重重地撞在了一辆抛锚的汽车上。我还来不及反应,头已经重重地碰在前方的防护网上了,我只觉得头像马蜂窝一样“嗡嗡”做响。
妈妈赶紧把我拉出车外,我觉得脸上有水在往下流,用手一摸,满手都是血。我的鼻子在流血,眉毛上火辣辣的痛,妈妈已经吓呆了。这时一辆出租车停在我们身边,司机从窗内探出头来急切地说:“快!快上车,我送你们上医院。”说着下车打开车门,妈妈捂住我的头上了车。叔叔把门关好,提醒我们坐稳,车飞也似的开跑了。不一会儿就到了北京市第六医院,叔叔赶紧向挂号处跑去。我和妈妈紧跟在他的后面,当听说没有眼科大夫值班时,司机叔叔狠狠地跺了一下脚说:“可恶!”回头对妈妈说:“我们还是去协和医院吧,那里有眼科。”
在我们去协和医院的路上,遇到了塞车,叔叔不停的回头看我,我的头还在流血,急得他满头大汗,把汽车喇叭按得山响。来到协和医院,妈妈三步并做两步跑去挂号,叔叔带我来到眼科,一边走一边还安慰我。经过大约十五分钟的止血和麻醉工作,缝合工作开始了。尽管我的头昏昏的,还是听到叔叔和妈妈的谈话声,“这孩子真坚强,流了这么多血也没哭一声,缝针一定很疼,不知道孩子受得了吗?”听到叔叔的话我心里热乎乎的,心想这个叔叔真好,就像我的亲人一样。
当我从手术室走出来的时候,叔叔迎面走了过来,用他那只大手摸摸我的头,亲切的说:“孩子疼不疼啊?你是这个!”说着竖起大拇指。这时我仔细地端详着叔叔,叔叔长着一双大眼睛,眼睛上方有一双很浓的眉毛,一头松松的头发下有三道浅浅的皱纹,脸被太阳晒得发黑,一双粗壮的大手,一看就知道他的工作很辛苦。他对我笑的样子十分和蔼。
我坐在手术室门口的椅子上,听到妈妈对叔叔说:“您辛苦了,真不知怎么感谢您。您给我留下您的电话号码好吗?还有这是给您的车钱。”“别了!这点小事儿算不了什么,这些钱您还是给孩子买点东西吧!孩子没事儿就好。”说完,叔叔冲我笑了笑,转身向医院大门走去。妈妈追了上去,可叔叔加快脚步离去了。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妈妈说:“他真是一个做好事不留名的人!”
个人好事事迹材料篇2
刘雨婷,一个真诚、阳光、进取的女孩,现就读于一一九中学。她品学兼优,是一名全面发展、出类拔萃的优秀中学生。
在学习上,刘雨婷同学目的明确,态度严谨,勤奋努力,刻苦钻研,乐于助人,认真学习各科知识,本着“不读死书,灵活学习”的原则,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塔河县先进个人、优秀学生干部、文明学生。在注重提高自身各学科成绩的同时,她还注重塑造自身的竞争优势,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先后获得县读书状元、校征文比赛一等奖、演讲比赛一等奖等。
身为班长的她,在要求自己进步的同时,还带领班干部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分工明确,各尽其职,使大家同心合力,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经常和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以求大家共同进步。乐于向后进同学提供帮助,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热情地帮他们答疑解惑,扫清障碍,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当同学在学习上显得吃力,她得知情况后,每天利用课外活动辅导,帮助同学解决在学习上的困难,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刘雨婷取得了全县第九名的好成绩。
王威同学不仅在学习上名列前茅,在文体活动中更力争上游。认真上好体育课,课余时间常活跃于运动场上。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更是与班里的同学积极配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刘雨婷同学在生活上节俭朴实,热情助人,尊敬师长,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在汶川地震时,学校举行捐款活动中,她积极组织,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100多元。在各种荣誉面前,仍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刘雨婷同学身上体现了一名莘莘学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种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体现了一名当代中学生的基本素养。在学生心目中,她无疑是一面旗帜,一个众人瞩目的学习榜样,她是一名当之无愧的优秀团员。然而,渴求上进的她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她知道,只有踏实勤奋的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今后一定要继续努力,永不懈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拼搏到底!
个人好事事迹材料篇3
李桂树,男,48岁,徐州黄山外国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多亏了李校长,是他苦口婆心劝导我的孩子,让他浪子回头,重新走上求学之路。不然的话,孩子可能就走到另外一个极端,还有可能进监狱……”这是黄山外国语学校一位学生家长的肺腑之言。办学12年来,校长李桂树赢得了家长的广泛赞誉。“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我在竭力将民办教育做至极致!”李桂树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参加工作以来,他没有一个休息日。他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曾获得市优质课评比第一名,江苏省骨干教师。他承诺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他组建“李桂树爱心工作室”,成立“心灵驿站”,专门帮扶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困境学生。建成全国首个校园内的“好人园地”,带出四届全国、省、市美德少年,让“好人文化”在徐州发扬光大,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黄外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道路上,开辟了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为此,《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都相继作了报道。
用心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走进黄山外国语学校就能找到校长李桂树,因为这么多年他都吃住在学校。
徐州黄山外国语学校是一所民办初中,2004年开始对外招生,迄今已经办学12年。“2003年,我被公派到美国留学一年,回国后开始创办这所学校。”李桂树说,他曾在徐州和苏州多所学校任教,对公办、民办、苏南、苏北以及国内、国外的基础教育都有研究,特别是对初中英语教学有自己独到见解。“我想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和想法都用到教学中去,给孩子传递有益的学习方法。”
建校之初,没有生源,他挨家挨户去求;没有资金,他筹资、借资、融资、垫资,硬是建成了拥有3000万固定资产的校舍。“第一年,全校只有127个学生;现在已经达到2000多人了。”李桂树告诉记者,自己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不识字。因此他愿意这辈子投身教育,并且竭力将它做到极致。
12年减免、资助学费600万元
不让任何一个想上学的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这是李桂树对自己的要求。该校初二学生王晓就是他“请”来上学的。王晓住在铜山区单集镇,是家里姐弟三人中的老大。父亲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母亲的劳动能力也比较低,家庭经济情况很差。小学六年级时,王晓的成绩不是特别突出,但她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孩子。
“只要孩子想上学,就得让她读下去。”听说王晓的情况后,李桂树想让她到自己学校来读书,于是上门家访。“刚开始家长不同意,觉得民办学校的学费贵,上不起。”除了学费之外,家长还有另外一个顾虑,怕学生之间攀比,孩子的自尊心受挫。李桂树当时提出全免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和日常生活开销,讲明学校的教学方法,打消了家长的顾虑。
“其实给孩子进行帮扶,不仅是物质上的,还要是心理上的。”他定期让女老师带着王晓去买新衣服和文化用品;学校开设了特色轮滑课程,他自己掏钱买了一双轮滑鞋送给王晓。有一年暑假,学校组织孩子到清华、北大参加夏令营;王晓的很多同学都报名参加。她想参加,但也知道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允许。李桂树掏出1000块钱给王晓的父母送去,让他们去给孩子报名。“如果是我掏钱报名的话,王晓心里可能不太能接受,其他孩子也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她。如果是自己父母交钱的话,孩子就能心安理得地接受。”他说,有时采取的方法不一样,就能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像王晓这样接受学费减免的孩子还有很多。办学12年来,李桂树给学生减免、资助学费累计达600万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去年,一位学生家长到学校来看孩子时,给李桂树送来十几个梨。梨子用鱼皮口袋装着,个头很大,但每个梨都有被摔过的痕迹。这么大的梨,为什么都被摔过了呢?
“我知道这位家长的家庭情况不是太好,让她把梨带回去给孩子吃。”李桂树说,但家长不愿意,坚持要送,说也给孩子准备了一份。她说,家里有十几亩地的梨园,梨子成熟后,已经被果园的人采摘过了。有些藏在树叶后面或者树枝末梢等比较隐蔽地方的梨子被“漏摘”。她在别人采摘之后,到果园拾漏。因为不好摘,只能用竹竿将梨子打掉,然后再拾起来,所以每一个梨子都有被摔的痕迹。
听完她讲完,李桂树哭了。他知道这位家长住得离学校比较远,从家到学校来回需要20元的路费,可能这些梨还没有路费贵。“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对我们又很信任,我们怎么能不把孩子教好呢!”他收下了那些梨,对家长表示感谢。并把梨子分给老师吃,讲述了这些梨子的故事。
在李桂树眼里,教育事业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想用我的绵薄之力,帮助那些因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的孩子,”李桂树说,“我的行为只是星星之火,但我坚信可以燎原。”
个人好事事迹材料篇4
这个世界上,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有很多遇上困难的人,是需要我们伸出手帮助的。但有些人会坐视不管,有些则会很热心地帮助。“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是从小长辈们就告诉我的道理,我很喜欢,当别人对我一点点的好,我会很感动,可能许多帮助过你的人都不会留下名字,但在你的心里你会永远记得帮助过你的人。在四川宜宾市人民六组,74岁的何溫龄看到一个八旬老人突然摔倒,掉进人工湖中,他马上冲到湖边,在儿子、儿媳的帮助下,成功将老人扶起,整个过程只有21秒,网友热赞老人是“中国好大爷”事实上,除了中国好大爷,今年以来,网络上涌现了许许多多草根“中国好人”,他们尽管平凡而普遍,用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为社会注入了无限正能量。
我们并不缺少英雄,只要心中有爱,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我们都可以是雷锋。
老师,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平凡的人生孕育出雷锋般的崇高精神,只要有了崇高的精神我们才能铸就明天的辉煌,老师,同学们,让雷锋精神成为我们生活道路上的指路标吧!让雷锋精神长驻我们美丽的'校园,让我们以后的生活中对待他人要像春天一样温暖,对待学习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困难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不文明行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我们要时刻学习雷锋,从我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乐于奉献,永远富余爱心,永远真诚善良,让雷锋精神存在于每时每刻,每处每地,让生活更加有意义。
个人好事事迹材料篇5
1995年8月,刘__投身商海,创立了鑫华电器,到了2005年,又在亲友的支持下承租原百货大楼,有了现在的鑫华商城,承担着满足广大顾客日用消费品的供应,维护人民自由购物选择的企业使命。不仅事业上取得成功,在家庭中,刘__也拥有一个和谐、勤劳、学习型的家庭。鑫华电器经理刘__通过在家庭和事业上取得的双丰收,实践了自己是人生目标。
一、要想成就事业,首先成就自己。
如果说:感恩的心态,人生的选择是创业的动力,那么,不断学习才是智慧的源泉。1995年8月,刘__和丈夫刘广军投身商海,创立了鑫华电器,2005年,又在亲友的支持下承租原百货大楼,有了现在的鑫华商城,十几年来,刘__在学习上投资了二十几万元参加现代管理培训和传统文化学习,并带动自己的孩子,以提升自己,带动孩子进步,影响员工队伍的和谐建设。中国的古圣先贤有无尽的思想智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让她认识到,什么是以人为本,什么是企业家精神。那就是从自己内心开始修炼、学习,而且未顾其国,先治其家,从经营好家庭,包括子女教育开始,进而经营好企业。
二、敬老教子,和谐维家
在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中,身为父母的他们做到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好榜样,使孩子从小具备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行。而孩子也更加自强、自主,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很少让父母操心。在培养孩子方面,刘__不光是配合老师学校督促孩子学习好校内课程,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刘__更注重孩子品德与习惯的培养。而这些是需要家长带头做到的。所以不论工作有多忙甚至经济有多紧张,她始终坚持做好两件事,一个是坚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学习修身齐家之道,经营企业良方,同时,每天晚饭后,她心中的一张报表一本帐,一张光盘一本书,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素质,也培养了孩子喜欢看书,手不释卷的良好习惯。第二件事就是每周都要去娘家看望父母,送去需要的食品、蔬菜、衣物等,陪父母说话聊天。每到周日或假期,她都会带着孩子主动去姥爷家给老人洗脚搓背陪老人聊天,让老人开心。由于公公婆婆去世较早,夫妻二人带着孩子经常回老家看望三叔三婶,陪老人过年过节,因为叔公的两个女儿出嫁后,两位老人过节时难免孤独,公婆不在了,他们就把这份孝敬之心转给了三叔三婶。
三、培养优秀员工 成就幸福家庭
企业家不光是自己以企业为家,更要把企业建成员工的家,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想让员工视企业为家,也要视员工为自己的子女手足,兄弟姐妹,也让他们和自己一样成为领导、父母、家庭及全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首先对他们做好培训,加强教育,提升素质,每天营业前,进行早会学习。培训商场营业常识,技能要求,尤其是《弟子规》等传统文化教育,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思想意识深化强化。特别要求他们不光做好分内工作,更要做好儿女。一定要孝敬父母,教育子女。
有一次,在九九重阳节这个传统的敬老节日,她安排人员把几名工作十年以上老员工的父母、公婆请到大厂,并在饭店安排酒宴,请全体员工陪他们吃饭,并送每位老人一份礼物。鑫华电器十五周年庆典时她给几名工作五年以上的员工的父母准备了一份慰问品,并多次组织去敬老院慰问。
员工的公婆对儿媳妇有了意见,也会向她倾诉,要她帮助他们说服,小两口闹意见,也会找她调解,听取鑫华电器老板,他们的大哥大姐的一句劝。有位老大妈说:“我们儿媳妇在鑫华工作了十年,我放心啊!”
四、致富不忘节俭,创业不忘付出
在十几年的鑫华电器经营管理中,她和她的全家人养成了学习、诚信等优良习惯,同时勤俭节约也是长期的宗旨,他们全家人包括孩子无论在商场购物、书店看书,绝不轻易索用一个包装袋,更不乱花一毛没用的钱,办公纸也是用过正面再用背面。她觉得:一个包装袋不值几分钱,但节约下来,就是社会的财富。浪费了,却又是对环境的污染,她的孩子在冲澡时,也把废水留在盆里,用于浇花、拖地再利用。上学有时带一瓶水,但一定瓶子带回来收集后再交给废品站,孩子说:“从小事做起,减少浪费,保护环境,是少年儿童应有的美德。”
2008年汶川地震,鑫华的员工在第一时自发捐款,交给民政局的同志,县妇联组织募捐,她带商城的几十名女职工带头参与,春节文艺调演,每年都赞助不下万元。慈善组织的扶贫助危活动,都有鑫华电器的身影.2010年教师节,她主动联系都育局,为全县近2000名教师每人发慰问品一份,一次就达9万元费用,也受到电视台的报道和各级领导群众的表扬和称赞。
个人好事事迹材料篇6
2012年7月5日,一辆载有34名中国游客的旅游巴士在新西兰南岛小镇莫斯本附近因道路结冰翻车,情况万分危急。千钧一发之际,行驶在事故车辆前方的一辆载有上海国旅游客的大巴车及时发现了险情,领队胡蓉第一时间决定暂缓行程,调头回去救人,这得到全体游客支持。戴丽萍等游客纷纷下车,将被困乘客转移到安全地带,并把受伤乘客带到自己车上休息取暖。当地救援人员到达后,他们还主动放弃自己的行程,陪同翻译,直到所有人安全就医。来自上海的“救命恩人”使被困游客转危为安,得到妥善救治,让遭遇事故的同胞们感激不已。这一事件引起新西兰当地和上海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获得好评,大家纷纷赞叹他们是中国“最美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