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大家都知道,教案需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认识14和15的教案最新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认识14和15的教案篇1
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
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准备带我们去参观数学王国中的图形城堡,想不想去呢?淘气有个要求,这节课你必须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到了吗?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淘气告诉我们一个小秘密,他说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体其中一个面,并说一说你摸的感觉。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小组合作讨论方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
(2)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纸张,下面就请大家动手选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把这些平平的面请下来吧。
(3)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3、小结
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表示成一个平平的图形,这些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
4、大家真了不起,老师也将这些平平的面请到了电脑上,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
(课件演示,出示四中图形名称,板书。)
5、想一想,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你想怎么记住这四位新朋友呢?
6、仔细观察哪两个图形长的比较像呀。怎么区分它们呢?(课件演示)
7、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下面就用小棒来摆一摆,看一看你能摆出哪些图形。(学生动手操作,演示)
师:有没有摆出圆的?及时鼓励。现在能不能快速的将这些图形分一分呢?这道题就藏在数学书中36页,谁能找到它,快速的练一练。
8、间休:幸福拍手歌
其实这些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请你在教师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哪个面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老师也找到了几个图形,这些交通标志的表面都是什么图形呢?
小结:正是这些交通标志牌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我们注意交通安全。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猜一猜。
2、快速的找到37页练一练第二题,看谁涂得又快又漂亮。
3、在点子图上画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看谁的动作最轻画的又快又好。
4、数一数。正方形和三角形的个数。
5、欣赏图形。
(四)全课总结。
中班认识14和15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够认识数字“5”
2、激发幼儿喜欢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水果卡片、数字卡片
2、魔法袋
活动过程
一、课堂调控
1、大闹钟,小闹钟,大小闹钟一起响,叮叮当,叮叮当,叮叮当当丁丁当当。
2、姿势,端正。小小脚,并并拢。小手放在,大腿上
二、导入(今天一个果园的主人说他的果园种了好多的水果,要请大一班的小朋友去他的果园参观,一起分享他种的`水果,但是呢他有一个条件,就是要大一班的小朋友都要学会数数和认识今天所学的数字,才有资格分享他的水果,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好,现在张老师开着小汽车载你们一起过去,笛笛笛……)
三、复习“5”以内的数字并认识数字“5”
师:数一数草莓有几个,幼儿:1—4师:小朋友真棒,小鸭子表扬自己,那现在老师在加上一个草莓还是4个草莓吗?我们一起再数一数是几个?幼儿:1—5,师:5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幼儿:5来表示55555,5像称勾能称菜。还有红红的大苹果耶,一起来数一数苹果有几个,幼儿:1—5,师:又是5个,5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5来表示,55555,幼儿齐读55555。师:数一数柿子有几个?幼儿1—5,55555 师:小朋友真厉害都认识5啦,掌声送给自己。师:5个苹果可以用5来表示,那5个苹果还可以要多少个圆圈来表示?(请幼儿上黑板操作,5个苹果可以用5个圆圈来表示)师:小猫休息,小猫起床;小狗休息,小狗起床;大老虎休息,大老虎起床;小朋友休息,小朋友起床。
四、课堂游戏
1、变魔术
刚刚果园的主人说张老师带小朋友来参观他的果园他很谢谢张老师,要送5的水果给张老师,可是张老师不认识5请小朋友帮老师摘5的水果。(请个别幼儿上黑板操作并送礼物
五、结束课堂(小朋友真厉害,已经认识数字5了,果园已经参观完了我们也要回幼儿园了)
中班认识14和15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6、7,知道它们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2.通过目测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学习按数摆放实物。
活动准备:
?秋风》歌曲磁带,实物树叶若干,1—5点子卡片人手一张,写有1—5数字的筐,数字6、7,实物卡片苹果6个、橘子7个,幼儿连线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播放歌曲《秋风》: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深秋了,秋风一吹,树叶变黄了,一片一片都落了下来,那让我们一起去捡树叶吧。
二、捡树叶活动,感知5以内的数量
1.幼儿拿小桌子底下的点子卡片,看看有几个点子。
2.按照点子数捡相应数量的树叶,并把树叶分别放进写有1-5数字的筐子中去。
三、分水果,认识数字6、7,感知其所代表的数量。
师:秋天还有很多水果都成熟了,让我们一起去果园里看看。
1.散乱出示苹果和橘子图片:谁来说说,都有些什么水果?
2.请个别幼儿来把水果分类,分别放在两个筐中。
3.看一看,数一数,苹果有几个?6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出示数字6)看看6象什么?谁会用身体动作来表示6的样子。
4、数字6还可以表示那些东西?
5、同样方法认识7。(7个橘子)
四、幼儿连线操作,巩固认识6、7数量
1.师:果园里还有好多水果,要请我们小朋友帮忙运到水果超市去,几个水果就送到几号水果超市。(出示标有4、5、6、7数字的水果超市,幼儿按照水果多少与相应的水果超市连线。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讲评作业情况,个别幼儿说说:我把几个什么水果送到了几号水果超市。
中班认识14和15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顺序,知道一星期有7天,一个月有30、31天。
2、通过探索活动,了解一年有12个月,会看月历,能够正确说出月历上的日期和星期。
3、对看月历和阅读活动有兴趣。
活动准备:
1、台历实物、操作材料、彩笔。
2、ppt课件(挂历)、星期一至星期日的字卡共7张。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通过提问引出星期。
师:小朋友,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星期几?(幼儿回答)那你知道一星期有哪几天?
2、教师出示ppt挂历,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挂历内容。
(1)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
(2)告诉幼儿这是哪年的`日历,每一块表示一个月,一年共有几个月?
(3)这是几月份的日历?这个月有几天呢?教师边指日期边带领幼儿念日期1-30。
(4)认识星期。认读汉字星期一到星期日。
(5)幼儿找一找1日在哪?教师用红笔圈起来。并引导幼儿向上看1日是星期几。
3、初步了解星期与人们的关系,感知星期排列的有序性。
(1)一个星期这几天是怎样排列的?
(2)星期与爸爸妈妈和我们小朋友有什么关系?
(3)游戏:找一找星期几不见了?(老师请幼儿把眼睛闭上,去掉一张,让幼儿猜一猜星期几不见了?)
二、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观察操作材料上的月历,请你给第一个星期日涂上红色;给第三个星期二涂上黄色,再给小鼠咪咪的生日——第四个星期四画上一颗五角星。
中班认识14和15的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的事物,他们对此也非常感兴趣。在《纲要》中提到:"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索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根据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他们能从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物品的形状,因此我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游戏的形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孩子在玩中学习了解图形。
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形状特征,能说出图形的名称。
2、认识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1、幼儿能够区分圆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知道它们的特征。
2、通过游戏知道图形的特征,并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图形能及时说出来。
活动准备:
颜色不一样的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土坑",以及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的"木板";小熊的家;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的饼干活动过程:
一、集体认识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
二、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的好朋友小熊家刚建好了房子,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做客呢,我们一起出发吧u要跟着老师哦,不能走丢咯。"放音乐,幼儿跟着老师有秩序的走。
2、师:"哎?前面是什么呀?怎么那么多的小坑啊?小坑都是什么形状的呀?"幼儿回答。师:"那我们来像个办法将小坑填满吧u""好"师:"路边有好多的木板,我们就用木板来铺路吧u"幼儿铺路,教师提醒:"你们可要动动脑筋哦u什么样的木板放到坑里才正正好。"
3、师检查小路有没有铺好,请几个小朋友回答:"你们用什么形状的木板铺路的呀?"小路修好了,带领幼儿走在木板上,边走边说走的是什么图形。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小班的数学课《认识图形》,在这个活动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并且孩子也非常感兴趣,在活动中,幼儿能把自己发现的主动告诉老师和身边的小伙伴,使他们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可以在上一节延伸课,让幼儿运用所学图形知识,找出生活中的图形。还有就是可能由于小班幼儿入园才几周,一些行为习惯的训练还没到位,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转移等特点,所以对于进行游戏活动的材料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以至于有小朋友拿着操作材料在参加活动,影响了活动的效果,过后一想是我在放置材料上有欠缺,考虑不周,而至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只是活动的设计上还得动一番脑筋,有待改进。对于这次开展的教学活动,虽然有不经人意之处,但是经过这次活动前前后后摸索学习,让自己有了一定的提高,多多锻炼才会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