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美术教案7篇

时间:2024-04-15 作者:betray

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通过认真准备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为个别辅导和差异化教学提供依据,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风筝美术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风筝美术教案7篇

风筝美术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飞行单元的第一课,风筝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作为玩具的中国风筝在飞机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本课要求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辅以网络资料的查找和搜集,深化学生的生活回忆和体会放风筝的情景,并以绘画的形式表现风筝、表达放风筝的内心感受。

教材要求创作时画出放风筝的场面、气氛,以此来表现风筝美以及学生放飞过程的内心真实感受。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风筝的造型特点及简单类别,理解对称特征美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飞行基本原理,体验放飞活动的乐趣。

3、表现风筝美及放风筝的场面、气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4、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感受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1. 了解风筝的特征及类别,理解对称美的规律及生活中应用。

2. 以绘画的形式表现放风筝时的场景、气氛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

师:实物、范画、图片、媒体展示相关设备等

生:课本、画纸、水彩笔、油画棒,通过网络搜集的风筝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 谈话交流

还记得老师布置的作业吗?谈谈你所熟知的人类风能应用有哪些?(学生交流)

说说你知道的古代的人应用风能的故事?风筝最早应用于战争,后来逐渐成为人们利用风能的主要娱乐项目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风筝。(板书课题)

你们喜欢放风筝吗?放过什么风筝?请描述放风筝的过程。

二、展示

请展示同学们自己带的风筝和图片(各自说明风筝是买的还是做的,图片是怎么搜集的?)。

三、介绍知识

风筝的简史(梳理于网络资源):

风筝被世界公认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它发明于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做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从唐代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是朝鲜、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的努力,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因此,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风筝的分类:串式类, 代表作品为龙头蜈蚣风筝。

硬翅类,以潍坊杨家埠风筝为代表。

软翅类,此类风筝多表现飞鸟、昆虫、金鱼等内容。

板子类,代表作品为八卦风筝。

立体类,内容多为宫灯、花瓶、飞机。

四、欣赏

让我们来欣赏一些优秀的风筝作品:

1、欣赏老师准备的范图

2、 欣赏美术书中的图片

3、欣赏网络风筝图片

4、实物风筝欣赏

5、欣赏与风筝有关的优秀作品(包括教材及网络搜集作品)

五、 创作

1、老师示范:放风筝的人的各种动作。

2、学生练习:

要求:

独立创作一幅放风筝画。

用线条和色彩表现。

注意构图的完整与均衡 。

六、评价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

1、评出风筝“最佳造型设计奖”。

2、评出人物“最佳动作设计奖”。

3、评出“最佳构图奖”

分别请介绍自己画中的故事。

七、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风筝,画了放风筝,大家表现得都很好。

风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是干净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利用风能放风筝娱乐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让我们多多关注它,用好它吧。

八、课后拓展:

根据自己掌握风筝的相关知识,通过网络搜索“风筝制作”方法,选择适合自己做的某一种风筝,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制风筝进行野外放飞。

风筝美术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2、愿意设计制作简易风筝,感受创作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教学准备:

1、集各种造型和颜色的风筝,布置"风筝王国"。

2、有关风筝的课件1份,风筝卡片若干。

3、纸张、水彩笔、竹签、线、胶带等风筝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参观"风筝王国"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1、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风筝,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①这些风筝真漂亮!还有什么词语可以夸风筝漂亮?

②你看到有什么风筝?

③在其他地方还见过、放过什么风筝?

④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感受它的对称美。

①讨论风筝是有哪些部分组成的。

②认识风筝的各个部分及作用。(风筝的画面、骨架、线)

④引导幼儿发现风筝左右对称,感受风筝对称美。观察一个风筝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图案、骨架、尾巴)

⑤小结:风筝是对称的,只有对称才能放到天上去。

3、观察、比较、讨论,了解风筝的不同种类。

①组织幼儿讨论各式各样的风筝除了大小、图案、颜色不同外,还有什么不一样?

②了解风筝的种类:平面、立体、串式。

③练习分类。

二、设计制作简易风筝,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1、教师示范制作简易风筝,提醒创作要注意的地方。

2、幼儿自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制作好的风筝放到展板上,互相欣赏、交流。

三、组织幼儿拿着自制的风筝到院子里放风筝。

四、活动总结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小百科: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的产物,至今已20xx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风筝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称的方法装饰风筝,体验作画的快乐。

2.激发幼儿欣赏美、创造美的兴趣与能力。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美丽的风筝、风筝半成品、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活动主题“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风筝)

(二)出示风筝ppt,让幼儿观察

1.图一:提问:你们都看到了什么风筝?(蝴蝶,金鱼)觉得好看吗?你觉得哪里好看?

2.图二、图三:我们先来看看这只美丽的蝴蝶风筝。(出示左右对称的蝴蝶风筝)孩子们,你们看这个风筝漂亮吗?

幼儿:漂亮。

教师:颜色真美啊,那你们谁能说出他有哪些颜色?

幼儿:(点数颜色),翅膀上有……色。下面翅膀上有……背部有……眼睛上有……

图三:这只蝴蝶上面还有很多图案?;你们发现了吗?谁来说说?

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左右都一样)告诉你们这叫对称。

什么是对称?(左右大小要是一摸一样的)为什么要做成对称的?(为了保持平衡和美观)

3.按照同样方法讲述图四(金鱼)和图五(蜻蜓),侧重对称。

(三)学习点线技巧装饰风筝。

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些美丽的风筝都是由点和线条组合而成的。

1.请小朋友回忆点,并在黑板上画出。

2.请小朋友回忆线,也画出。

3.动脑筋将点和线结合,画出自己设计的图案。

4.欣赏ppt,感知点线结合的美。

(四)创作与体验

1.进一步让幼儿表现美,激发创作的欲望。

看老师也准备了三种形状的风筝,有蝴蝶、金鱼和蜻蜓,要请你帮助这些风筝穿上有图案的花衣服。你会用哪些线条和图案来装饰呢?

2.教师提出绘画要求:

(1)画之前要学会用左右对称的方式来画,要先用线条分割,然后用图案装饰。线条和图案要密一点,丰富一点,这样的风筝才漂亮。

(2)要注意绘画时的坐姿。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出各种不同的风筝。

(3)欣赏与评价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请几名幼儿讲讲哪只风筝最美?美在什么地方?

教学反思:

幼儿学习兴趣高,师生互动较融洽,完成了此次教学目标。

幼儿在动手制作风筝的时候,老师没有关注到个别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

风筝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沙燕风筝,了解其结构及美好寓意。

2.尝试运用青花纹饰装饰沙燕风筝,表达心中美好意愿。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知部分青花纹饰的寓意

物质准备:空白沙燕风筝、蓝色勾线笔、金粉胶笔、白板课件

活动重点:能够迁移已有青花纹饰经验装饰沙燕风筝。

活动难点:能够根据自己的美好意愿,选择合适的青花纹饰装饰沙燕风筝。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感受春天放风筝的快乐。

美丽的春天到了,你们看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幼儿观看视频)你们和谁、在哪放过风筝?心情怎样?

二、欣赏沙燕风筝,了解其结构及美好寓意。

1.了解沙燕风筝结构,知道沙燕风筝由头部、身体、翅膀、腰节、尾巴组成。

沙燕风筝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你们发现它的花纹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2.了解沙燕风筝图案象征的美好寓意。

沙燕风筝的身上都有什么图案?你知道这些图案都代表着什么意思吗?

教师:古时候人们在沙燕风筝的膀窝、腰节和前胸、尾羽等处加上蝙幅、桃子、牡丹等吉祥图案,寓意着幸福,长寿和富贵等美好的愿望,将风筝放上天空,寓意着放飞梦想,希望能够达成心愿。

三、尝试运用青花纹饰装饰沙燕风筝,表达心中美好的意愿。

1.出示青花沙燕风筝,说说图案象征的美好寓意

今天我还带来了一只青花沙燕风筝,你看它上面有哪些青花纹饰,说一说它的寓意是什么?

2. 迁移孩子已有青花纹饰经验,再次感受图案象征的美好寓意。

你们还知道哪些青花纹饰有着美好的寓意呢?

3.出示操作材料,引发幼儿讨论。

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沙燕风筝,你想用什么样的青花花纹来表达什么美好意愿?(同伴讨论)

4.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作品,同伴

1.将幼儿作品悬挂在空中,幼儿自由欣赏

你们喜欢哪只风筝?说说为什么喜欢?

2.重点介绍作品表达的美好寓意

你的这只风筝上的图案代表什么美好寓意呢?

风筝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风筝对称的艺术美,激发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2、运用对称装饰的方式大胆对风筝进行装饰。

3、体验动手制作以及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剪刀、彩纸、彩色图形、吸管、塑料袋、糨糊、擦手毛巾、棉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以猜谜的方式引出风筝。

2.播放课件,观察各种各样的风筝。

二、感知风筝的对称美。

1.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引导幼儿感受风筝左、右边两边形状和图案的对称

美。

三、交代装饰要求。

1.出示并介绍操作材料。

2.感知中心线,进行对称装饰。重点强调位置对称的装饰。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跟音乐做动作。

六、结束活动。

风筝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剪贴以及包扎等手工技能,合作完成风筝的制作。

(2)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 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及享受成功的喜悦。

(4)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 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老师的制作过程,能够与小伙伴一起动手按照步骤制作风筝。

活动准备

一个做好的风筝、一大叠报纸、足够的剪刀、足够的簿竹片、胶水、足够份数的长线团、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通过实物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1.出示风筝实物,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2. 让孩子说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风筝

3.喜欢同样风筝的孩子坐在一起,准备合作做风筝

二、学做风筝

1. 给孩子讲清楚做风筝需要的物品

2.对他们讲明白做风筝的步骤

3.师生一起动手做风筝,老师一边教一边做给孩子们看,让孩子跟着老师一起做。(这个过程是小组合作的过程,每一个步骤都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好让他们合作完成)

(1).先在报纸上画好自己喜欢的风筝图形,要大小刚好合适。还可以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用剪刀把已经画好的风筝图形剪下来。

(3).用线把小竹片按要求固定好形状,做成一个框架。

(4).把风筝图形与框架粘贴在一起。

(5).把长线团的一头扎在小竹片框架的最中间。

三、展示作品,表现自我

1.让孩子们把自己做的风筝举起来,大家一起欣赏。

2.让孩子们说说哪个小组做的风筝最好。

四、拓展

让孩子们在大人的陪同下,一起到空地上放风筝。

教学反思

1、这节课我准备得比较充分,材料也准备得很充足。

2、整节课的思路比较清晰,时间安排也很合理。

3、做风筝的过程每一步都讲得很详细,教做风筝的过程也很到位。

4、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合作的体验与快乐。

5、因为孩子们还小,所以做出来的风筝不是很漂亮,而且也没能让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风筝。以后如果再教孩子们做,我想让他们合作完成之后,再继续做,好让更多的孩子得到风筝。

风筝美术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和同伴分工合作,运用画、交叉剪、粘贴的方法制作简单的风筝。

2.感受风筝奇特的造型、艳丽的色彩、图案的对称所带来的美感。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教师组织幼儿观看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视频或组织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第27页。

2.教师教学资源《风筝飞上天》。

3.三角形白纸、长方形、棉线、吸管(,见幼儿活动资源包)剪刀、透明胶带、双面胶。

4.教师提前做好风筝。

5.请家长在活动前利用周末带幼儿去放风筝。

活动过程

1.播放教师教学资源,欣赏各种风筝奇特的造型、艳丽的色彩、图案的对称带来的美感。

(1)教师出示几种形态各异的风筝,引导幼儿观察风筝的造型、颜色及图案的特点。

(2)引导幼儿细致观察风筝的构造。重点引导幼儿观察风筝上的骨架和引线,了解它们的用途。

2.教师讲解风筝的制作方法。

(1)在三角形的风筝面上设计并画出漂亮的图案,注意图案的两边要对称。

(2)在长方形纸的短边上交叉来回剪,注意每一条都不能剪断,剪出风筝的尾巴,然后粘贴在风筝面上。

(3)将吸管粘在风筝面反面的边缘及中间做风筝的骨架,用棉线穿过中间的一根吸管打结即可。

3.指导幼儿和同伴分工合作,运用画、交叉剪、粘贴的方法制作简单的风筝。

(1)教师提供材料,鼓励幼儿分小组合作,创造性地制作不同造型的风筝。

(2)教师重点讲解交叉来回剪的方法,幼儿不要将纸剪断。

4.鼓励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风筝。

活动延伸:

1.教师可以在美工区提供不同形状的纸、不同材料(如冰糕棒、竹片等),启发幼儿设计并制作各种不同造型、不同图案的风筝,具体做法可参照幼儿学习资源③第27页。

2.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尝试放风筝,体验做做玩玩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