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优秀的教案是成功课堂的基础,值得每位教师认真对待,大家在制定教案时,应该重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排排队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排排队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习按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并能用叙述词表示物体的排列次序。
2、喜欢参加操作活动,能积极探索。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师示范:小动物图片(小鸡,小鸭,小狗,小猫,小兔,小鸟),一幢5层的房子,火车图片,1--5的数字卡片。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 给小动物排队,学习从左到右的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1、 今天,班上来了几个小动物来做客,看,一共有几个动物?它们是怎么排队的?从左往右数,谁排第一个?调皮的小动物又变换了排队的位置,这下,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2、小动物去郊游天亮了,小动物们要一块坐火车出去玩。教师出示火车,"呜,火车进站了,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排着队准备上火车啦!小朋友请注意,这列火车有几节车厢呢?"小动物们谁排在第一?谁排在第二?……、谁排在第五?让幼儿回答。
"小动物们要按排列的顺序去坐第几节车厢,可火车上没有号码,怎么办呢?"(请小朋友给火车编上号码)"请小朋友把小动物送上车厢"。请一个小朋友将小鸡送上第一节车厢,提问:"小兔排在第几?"小朋友说出小兔的排列序数,并把它送上第二节车厢,送完后,不按小动物的排列顺序及车厢顺序提问:"第一节车厢坐着谁?小鸟在第几节车厢?……"(幼儿个别回答或集体回答)"小动物们都坐上火车了。呜--火车开了,小朋友跟小动物再见。"
二、 送小动物回家,学习从上到下的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1、工人叔叔给小动物们盖了漂亮的小房子。天黑了,小动物要回家了,我们送它们回家吧。边说边出示一幢5层的房子,让幼儿数一数是几层,并按从下到上的顺序编上层号(1--5)。
2、教师把动物放进5层高楼里,这幢房子有几层?谁住在第几层?
三、小组活动第一组:给小动物排队。
第二组:给小动物安排层数。
第三组:动物运动会,按要求把小动物送到指定的位置上。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数学活动中老师的活动环节十分流畅、清晰,教师的语言简练,清楚,提问的有效性非常好。但是整个活动中教师讲的过多,没有真正的放手,导致活动缺少了孩子们积极主动探索的氛围。
排排队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排队等候。
2、不吵闹、不拥挤、不插队。
活动重点:
学会排队等候。
活动难点:
在排队时做到不吵闹、不拥挤、不插队。
活动准备:
flash动画,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球若干,录音机,磁带,停车场标志,点钞纸,地垫。
原行为:
活动过程:
一、幼儿看课件
师:孩子们,老师今天带你们看动画片,你们高兴不高兴?幼:高兴。
师:大家看动画片时一定要遵守秩序,不说话、不站立、不影响别人。孩子们,老师想请你们帮个忙:看看动画片里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谁做的不好,它是怎么做的?谁做的好,它又是怎么做的?比比谁看得最认真。好了,动画片开始了!
二、幼儿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小结
1、幼儿回答问题:
师:孩子们,动画片看完了,动画片里都有谁呢?
幼1:小鸟
幼2:小松鼠
幼3:青蛙
幼4:小蜜蜂
师:再想想,还有谁?是谁在卖球?
幼:大象伯伯
师:它们在做什么?
幼:买球
2、幼儿讨论:
师:孩子们,动画片里的小动物谁做的不好,它是怎么做的?谁做的好?它又是怎么做的?我们先和身边的小朋友商量、商量,说一说。
(幼儿讨论,师巡回倾听或以参与者的身份参加讨论。大部分幼儿都参加了讨论,有些幼儿能够讨论出正确答案。)
3、幼儿回答问题,教师小结
(1)、师:谁告诉老师,哪个小动物做的不好?
幼1:小青蛙做的不好
师:你再想想
幼2:小鸟做的不好
师:小鸟做的不好,它是怎么做的?
幼1:它唧唧喳喳的叫
幼2:它推小松鼠了
幼3:它打小青蛙了
幼4:它推大象伯伯的车
(2)、师:哪个小动物做的好?
幼1:小鸟(师:你再想想?)
幼2:小蜜蜂
幼3:小松鼠
幼4:小青蛙
师:小青蛙、小蜜蜂和小松鼠做的好,它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幼1:安安静静的
师:安安静静的不说话就是不吵闹,孩子们和我说一遍:不吵闹(幼:不吵闹)
它们还怎么做了?
幼2:不推别人
幼3:不挤别人
师:不推别人不挤别人就是不拥挤,孩子们和我说一遍:不拥挤(幼:不拥挤)
小蜜蜂是先来的,它排在了第一位,这是先来的(幼:排在前),小松鼠是最后来的,它排在了最后面,这是后来的(幼:排在后)
三、幼儿模仿买球,强化礼仪
1、师:动画片里的小动物都学会排队了,孩子们,你们学会了吗?(幼:学会了)应该怎样排呢?(带领幼儿唱歌)“先来排在前,后来排在后,不拥挤,不吵闹,人人夸我好宝宝”。孩子们,你们看,那也有一个商店,我请几个小朋友,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学会排队了。
2、(请八位幼儿,发点钞纸)幼儿排队买球(带领其他幼儿唱《我会排队》)
师:孩子们,他们做的好不好?(幼:好)我们一起鼓励鼓励他们:1、2、3,你们真棒!
四、游戏:给大象伯伯送球
1、交待游戏玩法和规则:
师:(手机响)恩,恩,好好。(威威:老师,谁打的电话啊?)是大象伯伯,大象伯伯的球卖光了,老师帮大象伯伯进了一批,我们去给大象伯伯送球好不好?(幼:好)。(游戏玩法:)一会我们每人拿一个球,你想从这四个地方中的哪个地方拿就从哪拿,拿完球就到停车场排队等车,我们坐车去给大象伯伯送球。(游戏规则:)大象伯伯对我说,让我们排队时先来排在前,后来排在后,不拥挤,不吵闹。好了,孩子们去拿球吧。
2、幼儿拿球、排队等车
(在过程中,师一直不断的唱《我会排队》,幼儿可跟唱。提醒幼儿,巩固记忆)
(幼儿拿球时只有部分幼儿排队,等车时都知道排队等候,清泉跑出了队伍,经提醒自觉的排到了队伍的最后边)
3、幼儿上车离??
师:嘀嘀,乘客们请注意,汽车到站,请上车的乘客抓紧上车(幼儿上车,在等候全体幼儿上车的过程中带领幼儿唱《我会排队》)乘客们请注意,车起步,请坐好、扶好扶手,嘀嘀(带领幼儿在音乐声中下场)
排排队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6以内的序数,理解叙述的含义。
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能清楚地表述排列的顺序。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1——6,课件ppt。小红旗一面,场地准备。
活动过程:
一、.复习6以内的数。
1.快速看数字卡片报数字。
2.看数字卡片,做相应数量的动作或小动物叫声。
二、学习6以内的序数。
1.故事引入活动。
师:“动物园的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啦,看看有哪些小动物来了。”播放课件边出示小动物,幼儿边说出其名称(兔、狗、鹅、松鼠、小鹿、小熊)
2.提问:看看它们是怎样排队的?
谁排在第一?谁排在第二?……谁排在第六?
小结:排队是有要求的,排队要从红旗这里排,一个一个地排在线上。
3.运动会开始啦!它们参加的第一个项目是赛跑。演示六个小动物赛跑,重新出现排队顺序,让幼儿讲出序数词。如:谁跑了第一?第几是谁?
4.它们有参加了跳远比赛。我们来看看它们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演示六个小动物跳远,重新出现排队顺序,请幼儿根据小动物排列的变化说出序数。如:谁跑了第一?第几是谁?
三、游戏:我们来排队。
1.请一组小朋友上来每人先取一张数卡,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我们大家先看看第一是谁?第二是谁?幼儿集体表述xx排在第几?
让排队的幼儿自己表述我排在第几?
2.再请一组小朋友上来每人先取一张数卡,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让排队的幼儿自己用语言表述我排在第几?
3.最后请一组小朋友来排队,在没有数字的帮助下自己排队,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来排队?老师把这个问题给你们去讨论,待会告诉老师。
排排队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排序的乐趣。
2、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述排序的结果。
3、感知5以内数量的数序关系,并能由少到多,由多到少进行正逆排序。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按物体数量的正逆排序,正排序是由少到多一个比一个多,逆排序是由多到少一个比一个少。
活动难点:在理解正逆排序的基础上能够接着排,或填空排。
活动准备:
动物卡四套;幼儿用作业纸人手一张、胶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口吻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刘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很多动物朋友,你们看,它们排队进来了!
二、幼儿观察范例,找规律。
1、出示小动物排队范例(正排序),请幼儿数数卡片上的动物,找出最多的和最少的。
2、引导幼儿讨论:
——小动物是按什么方法排队的?(由少到多,一种比一种多)
3、 出示小动物排队范例(逆排序),讨论:
——这次小动物按什么方法排队的?(由多到少,一个比一个少)
三、幼儿学习按规律排序。
1、教师出示一队错误排列(正排序)的=动物图片,请幼儿观察并纠正,集体检查。
2、再次出示一队错误排列(逆排序)的动物图片,请个别幼儿纠正,并集体检查。
四、幼儿分组操作。
1、教师出示范例1,请幼儿说说规律,接着往下排。
2、教师出示范例2,请幼儿排出空白部分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数学活动中老师的活动环节十分流畅、清晰,教师的语言简练,清楚,提问的有效性非常好。但是整个活动中教师讲的过多,没有真正的放手,导致活动缺少了孩子们积极主动探索的氛围。
排排队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儿歌,明白排队、下楼梯要守纪律。
2、认识汉字:大白鹅、小黑鸡、小动物、排队、下楼梯、守纪律。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词卡、儿歌字卡。
2、动物头饰各式各一个、大图片一幅。
3、录音机、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学习儿歌。
1、出示动物头饰,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作神秘地说:“今天我请来了几个朋友,看看谁来了?”出示的小动物自我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大白鹅!”教师出示相应的字卡“大白鹅”说“哦!原来是大白鹅。”引导幼儿指读字卡。
教师说:“看看我请的朋友还有谁?”出示“鸡、狗、猫”的图片,作简单的自我介绍。
2、引导幼儿观看图片。
老师:“今天,看小动物们来和我们玩一个什么游戏?”观看图片,并引出词“小动物、排队、下楼梯、守纪律”。
3、请幼儿先听儿歌录音,再跟老师一起指读儿歌。
4、请幼儿戴上头饰边表演边念儿歌。
二、游戏:跟着字宝宝走。
老师和小朋友念:“字宝宝字宝宝走走走,这宝宝回头我不动。教师出示字卡(大白鹅、小黑鸡、小动物、排队、下楼梯、守纪律)让幼儿认读。小朋友根据教师出示的词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童谣的琅琅上口的节奏感给幼儿带来了快乐的情绪。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朗读儿歌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朗读儿歌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儿歌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起到辅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