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教案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明确学习要求和期望,通过撰写教案,教师能够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蒙氏排序教案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蒙氏排序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细致观察、勤于动脑并发现排序的规律。
2、能够小组合作并按照规律进行排序,体验思维训练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音乐《火车开了》、幻灯片、白乳胶、卡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音乐《火车开了》
根据男女、男女的顺序进行排列播放音乐进行导入课堂,今天我们站队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
(二)、基本部分
1、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音乐会,这次活动由迟老师来负责,有一件事情让我特别头痛,会场太乱,工作太多,老师实在忙不过来,所以想请小朋友来帮忙。(播放幻灯片1)小朋友愿意开动脑筋来帮助我吗?现在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我们要开始工作了。
2、先看第一份工作小彩旗(幻灯片2),小彩旗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接下来该怎样做?小朋友是根据小彩旗的什么特点进行排序的?总结是由颜色进行排序
3、第二份工作(幻灯片3)总结是由大小进行排序的
4、第三份工作(幻灯片4)总结是由形状进行排序的
5、第四份工作(幻灯片5)总结是由男女进行排序的
6、小朋友太棒了,我们一起看看我们的工作成果并总结是按照颜色、大小、形状、男女进行排序的。
7、下面还有一份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小朋友去合作完成,小朋友们有信心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各种材料需要小朋友按照规律来完成任务,在工作过程中小朋友要互相帮助,积极听取其他小朋友的意见。(幼儿操作,并贴黑板展示)
(三)结束部分一起讨论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是按照规律排序的四、活动延伸下课时把你所观察的画下来。
蒙氏排序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操作及观察活动,发现两种物体间有规律的排序现象,感受规律排序的存在和美感。
2、了解有规律排序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活动准备:
师:课件
幼:
1、手环材料:长条纸、红绿色小圆片
2、四组材料:第一组(吸管、金丝带),第二组(花环带、花),第三组(腰带、印章、印泥),第四组(领带、蜡笔)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操作探索,鼓励幼儿自由排序,重点发现abab规律。
(操作课件)今天,三只小动物要去参加森林舞会,你们看,是谁呀?它们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参加,大家愿意吗?参加舞会的人必须得带一只漂亮的手环,所以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长条纸和彩色的小圆片,请你自己动手做手环。做好后我们要来比比看,谁做的手环最漂亮!去试试吧!(幼儿操作,教师鼓励幼儿自由排序,发现有规律排序的幼儿)
做好的小朋友带上手环坐到前面的小椅子上来。
谁来介绍一下你的手环是怎么做的?(2-3名,请1名有规律排序的幼儿:××小朋友是一个红一个绿、一个红一个绿有规律的排列的,这样做出来的手环特别漂亮!)
二、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不同的排序规律aabb,aab,abb。
这三只小动物也给自己做了手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1、(出现第一个手环图案,发现两两间隔排序的规律)
这是小猫的手环,它的手环里有什么?(玫瑰花和向日葵)这些玫瑰花和向日葵是怎样排列的呢?(两朵向日葵两朵玫瑰花)
原来,小猫的手环是两朵向日葵两朵玫瑰花、两朵向日葵两朵玫瑰花很有规律地排列的。(如在第一次操作中有一样的幼儿可举手)
2、(同时出现另两只手环图案,发现一隔二排序和二隔一排序的规律)
那小兔和小狗的手环会怎样排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先看小兔的星星手环,这里面的星星是怎样排列的呀?(两个大星星一个小星星)哦!小兔的手环是按照两个大星星一个小星星、两个大星星一个小星星的规律排列的。
那小狗的手环呢?上面有什么?(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是怎样排列的呢?(一个红太阳两个蓝月亮)原来,小狗的手环是按照一个红太阳两个蓝月亮、一个红太阳两个蓝月亮的规律排列的。
3、小结:小动物的手环可真美,而且还藏着这么多规律在里面呢!(出现记录卡)像第一排两朵向日葵两朵玫瑰花、两朵向日葵两朵玫瑰花两个隔着两个的排列就是一种有规律的排序方法;而像第二排两个大星星一个小星星、两个大星星一个小星星两个隔着一个和下面的一个太阳两个月亮、一个太阳两个月亮一个隔着两个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排序方法。
三、第二次操作,引导幼儿按规律排序,鼓励幼儿创新规律。
1、小动物说,参加舞会前一定得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他们为大家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样装饰品,看,有漂亮的花环和项链,有神气的领带和腰带,要请你用桌子上的材料排列出有规律的花纹,大家愿意吗?
2、在做装饰品的时候一定要先动动脑筋,你想排列什么规律的花纹呢?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商量,然后再去排列,好吗?(幼儿操作、教师指导纠错)
3、先做好的小朋友可以把你的装饰品给后面的客人老师欣赏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排列的。(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客人老师。)
4、谁来给大家看看你做的装饰品,说说你是怎样排列的?(个别幼儿交流,鼓励新的排序方法)
5、小朋友真聪明,做的装饰品上的花纹排列得又漂亮又有规律,真棒!我们戴上去参加舞会吧!(帮助幼儿带上,随音乐自由舞蹈)
四、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事物,使幼儿感受到规律排序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1、今天我们做的装饰品上的花纹颜色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上是有规律的排列的呢?(幼儿自由讲讲)
2、许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请你仔细看看有什么?一边看一边记,它们的花纹或者颜色是怎么排列的?(操作课件:斑马、斑马线、毛巾、衣服、地砖、理发店转灯。根据情况可看两次)
小结:呀!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东西上的花纹颜色都是有规律的排列的,有了这些图案,我们的生活更美丽了!
五、延伸活动:
(出现递增排序和递减排序的图形)你们看,这两张图片上的图案是怎么排列的?(个别说说)这样的排列有没有规律呢?有的小朋友说是有规律的,有的小朋友说没有规律,没关系,我们可以去问问你们的老师或者爸爸、妈妈好吗?好,我们回去一起研究研究吧!
蒙氏排序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教幼儿能够对大小区别较明显的4—6个物体,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
2、复习5以内的数数。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实物套娃1套
2、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圆形塑料片一组5张,每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观察
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幼儿积极性,并发给每个幼儿大小不同的圆形塑料片各5个,先让幼儿摆弄观察,然后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塑料片是什么颜色。
(二)引导幼儿按大小进行排序
1、先请幼儿把塑料片找出来放在一起。
2、依次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3、教师检查,对分类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启发和帮助。
4、请幼儿看看塑料片,塑料片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排序,指定幼儿回答。
(三)引导幼儿数数,并查出套娃有几个
(四)拼摆游戏
1、请幼儿拿出塑料片,任意拼摆一种东西或图形
2、教师巡视,对拼的好的幼儿给予表扬,请幼儿说说自己拼摆的东西一共用几个塑料片拼的。
(五)小结。
教学反思:
一环又一环的情境创设抓住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在兴趣中学会了能按从大到小排序或从小到大排序,真正做到在玩中学。
本节课幼儿操作的材料很多,能力差的幼儿有的操作没能完成,这需要教师课下帮助幼儿完成,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蒙氏排序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排序。
2.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能够正确地排序。
3.充分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操作感知排序。
活动难点: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能够正确地排序。
三、活动准备:
ppt、画纸,不同颜色的圆形贴片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探索毛毛虫身体颜色的排列规律。
2.小结:我们把物体按规律排列方法的叫作有规律的排序。
(二)基本部分
通过ppt初步感知排序,发现物体排列规律。
1.通过引导让幼儿发现排球、小皮球的排列规律,感知有规律的.排序。
2.将图中男孩女孩按规律排序,巩固有规律的排序方式。
3.通过引导让幼儿发现大树、小鸟的排列规律,认识有规律的递增排序。
4.填空练习,巩固有规律的递增排序。
创设情景,引导幼儿排序。
游戏“拯救白雪公主”
1.游戏:修好彩石路。
2.游戏:填补“勇气之星”魔法项链。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按有规律的排序或有规律的递增排序自主设计“勇气之星”魔法项链。
蒙氏排序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有规律地排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玩夹子"游戏,激发幼儿对感知、分类、排序活动的兴趣,使幼儿能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感受其中的奥秘。
活动准备:
各种夹子若干、直尺若干、卡人手一份(卡分四种颜色,上面分别贴有4-10不等的数字)、场地上贴有四种颜色的标记。小铃、教师用数字卡一套。
活动过程:
一、观察夹子,说说夹子的不同特征。
二、玩夹夹子游戏,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看数字,夹夹子。教师任意出示一个10以内的数,幼儿按数在直尺上夹夹子。
2、听铃声,夹夹子。
①教师任意敲铃,铃声数在10以内,幼儿按铃声数夹夹子。
②教师任意敲铃,让幼儿夹比铃声次数多1的夹子。
三、给夹子排队,探索有规律地排序。
1、幼儿自由给小夹子排队,感受探索的乐趣。
2、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么给小夹子排队的,引导幼儿发现有的小朋友给小夹子排的队是有规律的。
3、鼓励幼儿有规律地排序,并说一说是按什么规律给小夹子排序
4、启发幼儿变换不同规律给夹子排队。
四、游戏"开",练习分类、按数排序。
1、坐车。请幼儿手持卡将相同数量的小夹子夹在卡上,数量和车身上的数字相同。
2、排队。幼儿做小司机,手持夹了夹子的卡,找到与自己车身颜色相同的标记,并根据车身上的数字按一定的顺序排好。
3、开出活动室。
蒙氏排序教案篇6
活动名称:
?按规律排序》
活动目标:
1.学习按一定规律给四种不同的物体进行“二”向系列排序。
2.发展幼儿观察、推理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排序图纸一张,磁性黑板一个。
2.磁性教具小鱼、小鸟、小兔、小鸭各四只。
3.幼儿每人排序图纸和填空图纸各一张。
4.塑料小动物每人四种,每种四个。
活动过程:
1.幼儿做律动,稳定幼儿的情绪。
2.出示排序图纸,告诉幼儿这是小动物们新盖的房子,这幢楼房共有四层,每层4个房间。在这幢楼房里,要求住4种小动物各4只,并要按一定的顺序往下排。
3.在排序过程中,无论是横排还是竖排,必须是4种不同的小动物,不允许有重复。小朋友用手中的材料试一试,看到底怎样排。
4.幼儿用动物学具在排序图纸上进行探索活动,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差的幼儿。
5.教师在此版的排序纸上,将幼儿讲述的操作结果排列出来,组织幼儿检查、验证是否正确。
6.让正确排序的幼儿说己的'操作经验:
(1)、每次拿出4种不同的小动物各一个进行有效的分房;
(2)、第一次先给4个小动物分别编上1.2.3.4号。按号码横着或竖着排成一行;
(3)、接下来每次排序时都遵循这个顺序进行接龙,如1-2、2-3、3-4、4-1一直排满为止,最后检查是否正确。
7、填空练习:每人一张填空图纸按规律在空格里填画图形。
8、引导幼儿操作幼儿用书中的有关排序内容。
9、幼儿随音乐走出户外,进行有关排序的练习。
活动结束
蒙氏排序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推理发现物品、图形或数字的排序规律。
2、能按照已有规律继续排序。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之愿意并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4、了解排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学习将排序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5、初步了解按规律排序的小技巧。
6、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发现并按规律进行排序。
2、自己创造规律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动物图片若干,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图形卡若干。
2、经验准备:认识几种平面图形。
活动过程
一、找一找
今天大森林里开联欢会,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我们也去看看吧!
问题:(1)大森林里真热闹,谁来参加联欢会?
(2)它们排队有规律吗?什么规律?
二、排一排
1、有些小动物来晚了,我们来按照规律给它们排好队吧。
2、引导幼儿排列出”abcabcabc” “aabbaabb” “aabaabaab”“ aabcaabc”等不同模式。
三、说一说
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有规律的?(桌子、椅子、衣服的花纹)
四、摆一摆
1、操作材料练习
问题:(1)你能看出来这些图形(数字)是怎样排列的吗?
(2)你来试试接着往下排吧?
(3)说说你是怎样排的?
2、我们看了许多排列图案,你能不能用手中的材料排出一些图案,然后让自己的伙伴接着往下排?
五、分享自己的创造成果和经验。
六、谈谈排序跟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过程首先让幼儿找到小动物的排队规律,然后让孩子排一排,说一说身边什么是有规律的,最后让孩子们摆一摆,让孩子们在展示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规律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
我认为本节课的亮点是“摆一摆”,在此环节幼儿可以自己动手把想的规律摆出来,体现了手脑互动,然后说出自己是按照什么规律摆的,在说时注意要说完整话,用“我是按照……规律排序的”句式完成。最后请小伙伴接着自己的作品往下排,小朋友来做小老师检查是否正确。
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是缺少小组活动,下次设计时加小组活动,让小朋友们有竞争意识,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