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的世界教案推荐7篇

时间:2025-10-17 作者:betray

在教案中,教师需要明确每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和技能目标,通过制定教案,教师能够明确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与责任,增强专业意识,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笔的世界教案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笔的世界教案推荐7篇

笔的世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精读课文,品析重点词句,重在语言的朗读和积累。

情感目标:了解小鸡 孵化的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感悟世界的美丽,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难点:感受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等词的意思,并学会使用abb式的词语,激发学生感悟大自然的美。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直接导入课题后复习第一课时学过的生字词。

(课件显示一个个的苹果)

(用摘苹果的形式来复习学过的词语,既检查了第一课时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又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为接下来的品读课文,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学习课文,品读悟情。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件显示第一自然段和母鸡图)听教师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a、(提问)小鸡在蛋壳儿里看到了什么样的世界?

(课件显示小鸡图,让学生理解黄乎乎这个词并板书:黄乎乎)

(因为是低年级的学生让学生图文结合理解黄乎乎这个词,这样更加具体明白。)

b、如果你是蛋壳里的小鸡,一睁开眼看见这黄色的世界,你会想些什么呢?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我就设计了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从小鸡的视角去感受,去体验,以悟促读。)

c、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从一开始说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到最后说世界多美呀是本课的的主要线索,也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因此,我采用层层铺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跟随小鸡看世界。

1、学习第二自然段。

a、抓住重点句子品读感悟。(课件出示句子,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再出示小鸡啄开鸡蛋壳一个小洞眼的图片。)

(: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啄了很久,才啄出那么一个小小的洞眼,从中知道小鸡啄蛋壳的不容易。这样指导学生朗读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指导朗读第一句

b、课件出示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先出示句子让学生想一想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这三个词语是怎么样的?再课件显示蓝天、绿树、碧水的美丽画面 。(板书: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

(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这三个词语比较冷僻,不要说学生没听说过,成人平时也很少用。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理解的难点,而它们又正是本文的灵魂,因此理解这三个词是一个难点。教学时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及思维特点,从直观、形象入手,我利用课件,把课文所描绘的景物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脑海中活起来,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情感,身临其境,从而就很到位的理解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这三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并激发起诵读的欲望。

c、用多种形式指导朗读,感悟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这三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你就是那只小鸡,看到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的美,那小鸡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学生自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并加上动作,感受一下小鸡是怎么做的?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齐读第四自然段,它是怎么说的?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演,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扮演小鸡来做动作,再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验角色,让词句在孩子的心中鲜活起来。)

指导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3、认识构词规律,积累abb式词语

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请你对小鸡说一说世界还有哪些美丽的颜色?我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

多媒体出示我看见 是 。说一句话。

如红艳艳的花朵、绿油油的草地、黄澄澄的橘子等等。

(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不但是对认识构词规律,积累abb式词语。这也是借文中……引导学生走出文本拓展延伸,抒发情怀。)

3、指导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

17、世界多美??

黄乎乎

蓝湛湛

绿茵茵

碧澄澄

……

笔的世界教案篇2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样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检查朗读。

2.听写生字,并组词。

二、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课件)

1.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读。

2.你读懂了什么?

3.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抓住“都必须”体会学习生活的重要性。

4.说话练习。

当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渡: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都学会了什么?

请阅读第2~5自然段,画出太阳、月亮、水是怎样生活的。(课件)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1.学生自主学习,画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

太阳:学着发光、学着上山下山

月亮:学会的是不断变化

水:学习流动

3.你感觉哪个最有意思?把你认为最离奇的想象画下来和大家交流。(课件)

4.比如“譬如说唱歌,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

白天它觉得这主意不好,晚上它又觉得这主意不错。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反反复复,一阵子这样,一阵子那样。

5.指导朗读。(课件)

读出太阳的'认真,月亮的反复无常以及水的谦虚。

6.小结: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生活就是这么简单,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

(三)学习第6~9自然段。(课件)

过渡:是呀,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很有秩序。默读第6~9自然段,画出都有谁在做最容易的事。

1.学生边读边画。

2.同桌交流。

3.全班展示。

(1)雨--落下--滴进泥土。

人--睁开眼睛--看到美好。

(2)了解省略号的作用。

(3)想象一下,还会有谁在做最容易的事?

(4)理解“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这句话。

(5)小结:只要万物都按照自己的规律生活,世界就会和谐。

三、拓展延伸。(课件)

多么奇妙的故事啊,你也来发挥想象,把故事讲下去。

1.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2.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板书设计】

24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太阳:发光

月亮:不断变化

水:流动

……

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教学反思】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是一篇充满儿童哲学的文章,充满想象力和灵气。告诉大家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在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识字写字教学环节中,我先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再引导他们合作识字,交流方法。通过循序渐进的识字过程,学生在自主、合作、游戏中,识字能力有所提高。在阅读教学中,我大胆把时间放给学生,鼓励进行小组合作朗读,然后再进行小组展示读、评读、赛读。使学生充分地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引导者。

【拓展延伸】

展示品

在斯图加特的一个公园里,来了一位先生,他手里端着一个纸盒,盒子里有一只天竺鼠。他打开盒子,把天竺鼠放到草地上。接着,又把他的帽子放在旁边。看来,这位先生想在天竺鼠吃草的时候,用帽子来收一些零钱。爱看热闹的人们凑过来看这只小动物,他们以为这只小东西会耍些跳竹竿、走钢丝之类的把戏,便纷纷往地上的帽子里投硬币。可是,这天竺鼠只是在草地上爬来爬去地吃草。

“您的天竺鼠会耍什么把戏?”人们问那位先生。

他答道:“你们看,它会在草地上跑,会吃草。”

人们继续看着,继续不断地向帽子里扔硬币。

一个农夫发现了其中的奥妙,他赶快回家,从圈里拉出了他家的老牛。老牛被牵到了公园里,农夫让它在天竺鼠的边上吃草,并且,也把他的帽子放在了旁边。人们围过来,往他的帽子里扔硬币。

这只老牛也许会两只脚走路,大家心里猜测。可是这老牛只是立在那里,吃草。

“您的牛会什么本领呢?”人们问。农夫解释说:“正如诸位看到的一样,它会站在这里,吃草。”

大家又仔细地看了看这老牛,说:“一头牛,一只站在这里的牛,不简单。”

一会儿,来了一个车夫,他要展示他的马。随后,有人把他的摩托车停在了草地上,车边放着一顶帽子。又有个人把睡觉的床抬到了公园,还有个人要把他的随身小刀给人看,甚至有一个居然扛来了一套沙发。所有用来展示的东西边上,都有一顶帽子。

当然,如果不付钱,人们照样可以参观这些东西。

每一处,都有人在问同样的问题,问这些东西是否与众不同。他们付了钱,也得到了答案。

这是一匹马,会吃草的马。

这是一辆摩托车,停在草地上的摩托车。

这是一张床,放在草地上的床。

这是一把小刀,压在报纸上的小刀。

这是一套沙发……

沙发的主人对围观的人们说:“请坐,请坐。”

人们坐下,彼此赞叹着:“一套沙发,嗯,真不简单。”

笔的世界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大胆运用捏、压扁的方式塑造海底生物的形象。

2.合作奖作品粘贴在瓶子上形成海底世界的完整作品,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各式装有蓝色水的矿泉水瓶(高低不同)和塑料瓶、橡皮泥、自制样品、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展示自制作品,引导幼儿感受瓶贴画的特殊样式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海底世界去哦,想想去啊

幼:…(交流,创设情境)

师:那就要认真观察哦,看谁是最棒的

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嘛?那现在我们就要去海底世界探险咧,往这边看

①教师出示作品:瓶子上有什么?是用什么做的?

这样把作品贴在瓶子上与我们平时直接摆放在泥工板上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发现瓶贴画是围绕瓶壁制作的,很具立体感,让人觉得鱼儿似乎真的在游动)-幼儿说居多

②引导幼儿观察瓶贴画的构图特点

老师转动瓶子,说:仔细看看,瓶子上的鱼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发现由于鱼儿位置高低起伏的变化,使画面更富层次感)

2. 师幼共同探索瓶贴画的制作方法,并鼓励幼儿大胆交流经验

师:小朋友们,探险历程即将开始喽,你在平时看到的海底世界里面还有什么呢?想不想试一试,看谁的海底世界最丰富最有趣呢?

①幼儿初步尝试进行泥贴制作,并探究泥贴的方法

师:现在请每一位小朋友都来试一试,用橡皮泥制作一条鱼贴在瓶子上,看看怎样才能牢固地贴上去(幼儿思考空间)

②讨论:你用了什么方法能牢固地贴上去?

③引导幼儿,海底世界,除了鱼还有什么?开动小脑筋的时刻到了!看谁反应最快。迁移到在瓶贴制作中,除了表现鱼还可以表现哪些海底生物呢?例如海草

3.幼儿制作瓶贴画,教师指导

①每三人小组合作完成2到3个作品,注意整体布??

②提醒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表现鱼的外形,要注意色彩的变化

③提醒幼儿在瓶子的下半部分制作一些珊瑚、水草等生物丰富画面的内容

(指导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幼儿,教他们捏比较简单的鱼,或可以让一些捏的好的小朋友,在投影上演示。样品不可固定幼儿思维,尽可能给幼儿展示空间)

4.欣赏和评价

展示每一组作品,幼儿欣赏,老师用相机拍摄,可以将幼儿的作品摆放在教室(赏识很重要)

师:海底世界,因为小朋友的到来和参与,让这次探险变得越来越有趣生动,小朋友,开不开心!

(结尾播放《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笔的世界教案篇4

教材分析

海底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是幼儿喜爱的场景,生活着许多奇妙的动物:鱼、扇贝、螃蟹等。我们生活在海边,幼儿常常去到海底世界,也会被奇妙的动物吸引,对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本活动借助幼儿已有经验、同伴学习、视频学习等,引导幼儿了解海底世界,认识几种海洋动物的形状、颜色等典型特征;中班幼儿表现欲望和表现能力进一步增强,指导幼儿通过绘画、剪贴等形式表现海底世界。

活动目标

1、知道海洋动物的外形特征。

2、初步尝试用剪贴、泥工等不同表现形式和多种材料制作海底动物。

3、喜欢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海底世界。

活动准备

1、《海洋动物》视频。

2、幼儿学习资源⑤第11页。

活动建议

1、观看视频《海洋动物》,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认识的水生动物及他们的特征。(也可请到过“海底世界”游玩的幼儿讲一讲自己的见闻。)

2、幼儿自选操作材料,构思如何表现海底世界。

(1)观察幼儿学习资源⑤第11页,互相交流:自已想制作什么?选择哪些材料来制作?

(2)提供幼儿学习资源⑤中的《海底世界》,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制作材料。

(3)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运用不同表现方法,选择多种材料进行制作。螃蟹的表现方法:用纸盒或泡沫饭盒及辅助材料进行制作;用橡皮泥及辅助

材料进行泥塑;用绘画的方式表现。

各种鱼的表现方法:用彩色塑料瓶盖制作美丽的小鱼;用一次性纸杯制作章鱼等;用绘画的方式表现热带鱼、鲨鱼、鲸鱼等。

3、幼儿分工进行泥工、剪贴等制作活动,教师可适时地帮助个别幼儿。提醒幼儿将完成的作品布置在背景图的合适位置。

4、共同欣赏作品,教师引导幼儿可从色彩和创意等方面大胆进行评价。

笔的世界教案篇5

活动准备

幼儿提问记录表每人一张。

请爸爸妈妈鼓励和启发幼儿从多方面提出问题,并帮助幼学记录。

活动目标

能尝试用多种方法寻找答案。

学习用提问或绘画的方法将自己的问题整理出来,并能积极与同伴交流。

活动过程

启发幼儿学习用提问的方法说出自己在近一阶段活动中有关海底世界的问题。

介绍表格的使用方法。归纳和交流幼儿的提问。

讨论:怎样寻找答案?

看书,从书中找答案。

问爸爸、妈妈、老师和小朋友等人,从中找答案。

从有关的录像资料和科普碟片中寻找答案。

问题例举:

(1)燕子鱼的花纹为什么那么漂亮?

(2)海参为什么吐出内脏后不会死?

(3)鱼有眼皮吗7

(4)鱼为什么需要鱼鳍?

(5)海底世界还有哪些动物7

(6)为什么海龟要有壳?

(7)为什么乌龟有脚而鱼没有脚?

(8)为什么鲨鱼有尖尖的牙齿?

(9)海底世界的'鱼白天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晚上它们会怎样?它们睡觉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10)为什么鱼类有各种不一样的颜色呢?

(11)为什么鲸鱼要在后背喷水呢?

(12)为什么水母没有骨头呢?

(13)章鱼的触角有什么用?

(14)鲨鱼为什么没有花纹而其他的小鱼有花纹?

(15)为什么海星不是鱼?

(16)为什么有的鱼生活在海洋里,有的鱼生活在大江里?

(17)为什么大鱼喜欢吃小鱼?

(18)为什么鲨鱼那么厉害?

(19)为什么潜水员每天都要喂鱼?

(20)飞鱼遇到敌人时为什么要飞出水面?

(21)为什么鲨鱼没有鱼鳞?

(22)鲮鳔鱼的触角为什么会发光?

(23)为什么热带鱼的身体和尾巴都是三角形的?

(24)鲤鱼有几种颜色?

(25)为什么有的金鱼的尾巴很长?

(26)海水是咸的,为什么海里的鱼不是咸的?

笔的世界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世界无烟日,认识吸烟对身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2.体会吸烟的危害,积极争当一名禁烟宣传员。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有关“世界无烟日”的宣传视频,禁烟标志、图片和ppt

【活动过程】

一、看照片引出话题

教师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这是在哪儿?(医院)

教师:这些叔叔在做什么?(吸烟、咳嗽)

二、出示图片和香烟,师幼讨论香烟危害

1.讨论:图上的.人被什么呛得直流眼泪?阿姨肚子里的小宝宝为什么哭?

2.加油站为什么发生火灾?

(知道吸烟容易造成火灾)

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吸烟污染环境,使空气变得浑浊;吸烟既危害自己,又危害别人的身体健康;吸烟容易引起火灾,造成财产损失。

3.我们该怎么做?

教师发动幼儿思考如何宣传戒烟:

三、世界无烟日,争当禁烟小小宣传员

1.教师出示禁烟标志。

教师介绍禁烟标志:一根点燃的香烟,加上一条红色的斜线,表示禁止吸烟。

2.世界无烟日介绍

教师:你们知道每年的5月31日是什么日子?《世界无烟日》,看看别人是怎样宣传戒烟的?

笔的世界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激发学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2、继续学习归并自然段内容,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段自然段。

教学重点:

学习归并自然段,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归并自然段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

假期里,有些同学跟着爸爸妈妈游览过大海,欣赏了美丽的海水,海滩,不过,你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现在,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乘潜水艇,到海底世界去看看那儿的奇异景色。

配乐朗读课文。听的人用课文一句话说说,海底世界是怎样的?

二、自学。(略)

三、读文课文:

1、出示投影: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带着问题轻声读1、2、3自然段;

2、自学画批。

3、讨论:(用画画,读读,议义的方法)

在讨论中适时出示投影,读句子,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1)海上波涛澎湃的时候,;宁静是非常安静。

(波涛澎湃是波浪很大,互相撞击的意思;平静是非常安宁,平静的意思。从海底和海上景色的差异,可以看出大海深处景色真是很特别,很不平常,奇异。)

(2)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从海底和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

(黑暗是指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很黑,.闪烁是指有发光器深水鱼发出的光亮一闪一闪的,这种景象很奇异,也看出海底的物产很丰富。)

(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就能听见各声音。

(窃窃私语是指动物在宁静在的海底发出的各种声音,像许多人私下声说话。这正是海底奇异之处,也是物产的表现。)

4、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奇妙的语气,第三自然段要轻声读,读出悄悄地说话的语气。体会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5、归纳1、2、3自然段意。(1、提出问题;2、海底是宁静的,黑暗的;3、海底是有声音的。)

6、自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画:写了那几种动物:画(),它们怎活动?画。

7、引读:师读第一句及动物名,学生接读动物的活动方式。

议:老师读的这几句是怎样介绍的?(概括)大家读的呢?(具体)

找一找,海参爬得慢,从那些词可以看出?梭子鱼速度快,又从哪些词看出?能后退的是哪些动物?能旅行的呢?

8、讨论:动物的这些活动方式奇异在那儿?(有慢有快,有时有退,有动有不动。)

这一段介绍了什么?(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9、小组自学第5、6自然段,在班内汇报从哪里看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从海底地形、植物和矿产方面谈。)

10、齐读第7自然段,议:为什么说真是?(体会赞美之情。)

11、总结:为什么说海底真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四、讨论分段:

1、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海底的情况?(2―――6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说的什么?(提出问题)最后呢?(总结)

2、分段:第一段:(1);

第二段:(2――――6);第三段(7)。

3、说说你怎样学会分段的?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由读、指名读、评读。)

板书

海底世界

1、提出问题

______

____

2、宁静黑暗

3、有声音

二景色奇异

4、动物活动

特产丰富

5、地形植物

6、矿产

7、总产

_______

三课堂练习

照样子填词:例:青蛙(呱呱)蜜蜂()小猫()小鸡()黄狗()

照原文填空:

海底是否()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你用()一听,就能听见();有的像蜜蜂一样(),有的像小鸟一样(),有的像小狗一样(),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发出一种声音,()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