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5篇

时间:2024-10-02 作者:Fallinlove

为了减少课堂上的意外情况,提高教学的连贯性,我们应该提前写好教案,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5篇

大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参与相应情境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友好相处的快乐。

2、结合儿歌内容,认识有关的字,丰富词汇。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每人别上胸饰扮演松鼠或小鸟,教师扮演松鼠妈妈。

2、准备好头饰和斧子道具,配班教师扮演小熊。

3、挂图一副。

4、活动室布置成森林场景(其中有几棵立体大树),幼儿席地坐地上。

活动过程:

一、进入儿歌描绘的情景,引起幼儿兴起:

1、小朋友们,你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2、小熊扛着斧子入场,边走边唱:我是一只小熊造房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造的很漂亮。

3、提问:谁来了?他想干什么?你猜它用什么造房子? 你是怎么知道的?

4、通过情景对话熟悉儿歌内容:

小熊:(自言自语)小熊要盖房上山来砍树!好,就砍这一棵。

松鼠妈妈:不行,不行!

小熊:(指另一棵树)那我就砍那一棵。

松鼠妈妈:也不行,也不行!

小熊:(指幼儿坐着的那棵大树)那我就砍这一棵。

松鼠妈妈:呀!它要砍大树!

齐声:不行不行!不能砍,不能砍!

小熊:这棵不能砍,那棵也不让,为什么?

(小鸟,小松鼠――告诉小熊,小熊不能砍树的道理。如:大树是我们的家等)

小熊:我不砍树了,可我住哪里呢?

松鼠妈妈:小鸟小松鼠们,我们一起来帮助小熊想想办法,好吗?(小鸟小松鼠互相商量合适的办法,并告诉小熊。)

松鼠妈妈:小熊,朋友们给你提了这么多建议,你认为住在哪儿最合适?(小熊对松鼠妈妈耳语)

松鼠妈妈:小熊让我暂时保密,等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二、学习儿歌《小熊砍树》

1、引导幼儿思考?还有那些生活在树上的.朋友会阻止小熊的砍树行为,为什么?

2、出示挂图:提问:小熊住在哪里?它和谁住在一起?它住在树洞里舒服吗?

3、让幼儿欣赏儿歌,了解儿歌的名称(出示儿歌名称)

4、教师借助图片,文字完整的朗诵儿歌,认识相关字。

5、带领幼儿分角色学念儿歌(其中幼儿念小鸟,松鼠的诗句,教师念小熊的诗句。)

6、我们又多了一个好朋友真开心!我们一起来跳一个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庆祝一下好吗?

活动反思:

儿歌是幼儿喜爱的形式之一,它尽管几句简短的诗句,却表达了十分深奥的道理。就像这首诗文一样,以角色的形式来表现出爱护树木的道理,环保意识在幼儿心中已是初步形成了。但是对于幼儿来说“环保”这个词却是一个很抽象的词汇,怎样才能把它融入到幼儿心中呢,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其中的含义呢。这首诗文的内容就给了幼儿答案。直接形象思维模式,在这首诗文中淋淋尽致的体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运用不同的教育策略来帮助幼儿理解诗文的内容,和感受诗文的意境,懂得诗文表述的道理。

大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篇2

语言活动:儿歌——大街上

班级:大(四)时间:04.3.31(周三)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对儿歌的兴趣,感受其节奏、韵律。

2.认读汉字:杂 货 店 洗 钟表饭

3.激发幼儿仿编儿歌的愿望。

活动准备:带有节奏型的儿歌

活动过程:1.谈话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2.欣赏儿歌--大街上

提问:(1).儿歌里人们开了那些店,这些店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认读:杂货店、洗、钟表、饭

(2).如果让你开一家店,你最想开什么店?为什么?

3.再次欣赏后

提问:这首儿歌与我们平时学的儿歌在念法上有什么不同?

让幼儿跟随录音学习儿歌,感受儿歌的节奏、韵律。

4.出示带有节奏型的儿歌内容让幼儿学习

流程:由慢——快——用铃鼓伴奏

5.集体仿编一首长长的儿歌《大街上》

6.延伸活动:

创造、想象画——大街上

大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篇3

活动目标

在了解诗歌画面内容和相关事物的基础上,鼓励幼儿自己创编儿歌。

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材料准备

春景图、录音机、《春雨》板书;

词卡:春雨、种子、麦苗。

活动过程

一、出示春景图

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课题。

师;春天来了,你在这幅春景图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二、感受诗歌的意境

学会句式:“......说,下吧下吧,我要......”

1、欣赏诗歌《春雨》了解诗歌的内容。

2、语言提示:下雨的声音是怎样的?诗歌里说了谁?他们都说了什么?心情是怎样的?

3、找个别小朋友朗诵儿歌。

4、其他小朋友学着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三、出示字卡

让幼儿试着读出字卡上的字词。

四、观察周围生活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仿编部分内容。

1、引导幼儿用适当的词替换诗歌中的.词。

如:柳条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2、通过反复出现的词:说我要。

让幼儿能够熟悉仿编部分内容。

五、引导幼儿把几个段落串起来

形成一首较长的春雨的诗。

教师小结幼儿编出的诗歌段落后,串成一首完整的诗。

六、表演诗歌

鼓励幼儿在朗诵自编诗歌时,加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把仿编的诗歌大胆的表演,展示给大家听。

大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儿歌欣赏活动,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2、通过借助拍节奏、轮流接说儿歌等形式,进一步感知儿歌重复对称的句式结构。

3、通过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并能大胆参与组词和仿编。

活动准备:

1、课件:《数花灯》。

2、花灯图片:鸡娃灯、鸭娃灯、青蛙灯、桃花灯、莲花灯、牡丹灯、南瓜灯、西瓜灯、瓜果灯、汽车灯、火车灯、飞机灯。

3、制作幻灯片。

活动过程:

1、故事情境导入。

2、展示幻灯片内容,请幼儿观察幻灯片。

(1)教师: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请幼儿讲述。

3、幼儿学习儿歌。

(1)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进行儿歌朗诵。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2)教师:你听到了什么?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3)鼓励幼儿跟着教师看图有序地朗诵儿歌。

4、借助拍手、拍腿的.方式,引导幼儿感知儿歌的结构。

(1)教师:你觉得儿歌的第一句和第几句相似?(第1、3、5、7句式相同)

(2)师生一起念儿歌,再幼儿念单句,练习做拍手动作。

(3)教师:你觉得儿歌的第二句和第几句相似?(第2、4、6、8句式相同)

(4)引导幼儿念复数句子,并做拍腿动作。

(5)带领幼儿完整地儿歌,前8居分别做拍手和拍腿动作,最后4句,大家一起念儿歌。

5、根据儿歌中不同的句式特点,变换方式,轮流接说儿歌。

(1)请幼儿念儿歌的单句(第1、3、5、7句),教师念儿歌中复数句子(第2、4、6、8句)师生轮流接说儿歌,并做相应的拍手和拍腿动作。最后四句大家一起表演。

(2)交换角色,教师念儿歌的单数句子,幼儿接说儿歌中的复数句子……

(3)分男女角色轮流接说和表演儿歌。

5、正确感知量词,学习词组:—x—x。

(1)教师:听了这首儿歌,你觉得在这首儿歌里,哪些词语是相似的?

(2)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启发幼儿读一读,说说:在儿歌中哪些地方有“—□—□”?

(3)根据幼儿的讲述在黑板上书写量词:“—x—x”,并带领幼儿读一读词组。

(4)教师:除了儿歌中的“一架一架”、“一朵一朵”等词组,还可以用“一、一”说什么灯呢?假如是汽车灯,怎么说?(一辆一辆汽车灯),火车灯呢?(一列一列火车灯)……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开展“一x一x”组词接龙游戏活动,引导幼儿正确使用量词,并仿编新儿歌。

大班语言活动儿歌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找出蔬菜的主要特征并清楚表达

2、知道蔬菜中营养丰富,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3、学习儿歌,尝试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幼儿操作材料(蔬菜图片、水彩笔)

活动重点:能发散思维大胆用语言表达对蔬菜的认识

活动难点:迁移经验运用儿歌中的句式小组合作进行仿编蔬菜儿歌

活动流程:

一、我来介绍蔬菜

导语:蔬菜是我们食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带来了一种蔬菜,请你来说一说你对你带来的蔬菜的了解,向我们其他小朋友介绍一下。

提问:它的外形是怎么样的?味道如何?(教师引出这个蔬菜xxx…..)小结:正如小朋友所介绍的,蔬菜既美味营养又丰富,特别是维生素含量高,平时多吃新鲜的蔬菜能使我们更健康。

二、猜谜——菜地歌谣

导语:牛老师这里有一首歌谣,它的前三句都是向大家来介绍这个蔬菜,最后一句才把谜底揭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根据关键词,破译歌谣。

提问:这个关键词提示我们蔬菜的什么?

2、跟着节奏,念念歌谣。(口齿,速度)

第一遍:教师问幼儿答

第二遍:幼儿开火车问答

第三遍:幼儿点名问答打节奏。

过渡:这些只是蔬菜家族中的一小部分,你们想不想将其它品种的蔬菜也编进菜地歌谣呀?

三、结合经验,仿编歌谣。

1、小组合作,仿编歌谣。

提问:可以从哪些方面考虑关键词呢?(颜色、外形、口味、生长位置)

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四人合作,人人都要出力

2.你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文字,图案)把创编好的歌谣卡贴在黑板上,让别的幼儿根据自己写关键词猜猜答案是什么。

3、小组介绍,幼儿猜猜,把所有创编好的歌谣组成一个新的菜地歌谣,带领幼儿齐声念。

歌谣:这个蔬菜红又红

这个蔬菜圆又圆

这个蔬菜酸又甜

这个蔬菜是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