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技术工作总结8篇

时间:2023-09-04 作者:dopmitopy

在工作总结中,我们将反思过去的决策,分析其结果,并从中获取有益的见解,我们逐渐意识到,工作总结是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钳工技术工作总结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钳工技术工作总结8篇

钳工技术工作总结篇1

xx年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物料配供车间领导正确带领下,我带领维修班职工紧紧围绕“安全保供降本增效”这一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在维修费用大幅压缩的困难条件下,针对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隐患,群策群力,迎难而上,有计划的实施整改,使设备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了车间原辅材料的及时供应。凭借自己的技能及多年的工作经验解决了众多的疑难问题并提出了多项合理化建议,工作中合理利用废旧物资,修旧利废,在传帮带上孜孜不倦,较好的完成了全年的各项任务目标。本年度主要工作如下:

一、从事的技术工作

车间所属的设备能否正常运行是车间保供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我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每周班组会议反复强调,将安全保供的思想灌输到每个班组成员的心中,使组员认识到其所承担的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其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1、为了保证天车的正常运行,我制定了巡检计划和定修计划,按照计划,每周开展一次定修工作,定修内容涉及到天车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的所有内容,并对定修检查的结果的进行记录并反馈给车间和机动科,发现的问题具备整改条件的就地进行整改,困难较大的及时上报车间并安排后续的维修计划。

2、车间的基建技改工作,xx年年平顶山安监局对我部车间加油站进行了安全评估,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一项是加油站的防静电设施不够完善,需要进行大范围的整改,我联系机动科相关技术人员咨询整改意见,根据加油站设备的现场布局,我利用镀锌扁钢设计出了用于加油站和写有栈桥的防静电监测和接地设施,并组织班组人员进行安装,经过技术部门的监测,达到了相关的防静电要求。

3、修旧利废工作,车间老合金库锰合金发料用主要使用料罐,由于发料频繁,每月都要更换下来大量弯曲变形的罐杆,如果直接丢弃将造成极大的浪费,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并咨询厂家了解到此罐杆如果经过正确的矫正修复,还是可以正常的使用,但矫正次数不能超过三次,通过与车间领导的沟通,我制定了罐杆修旧利废计划,每月矫正10余根并在罐杆上打号登记,防止多次矫正影响到罐杆强度。车间天车上更换下来的旧钢丝绳,我和班组人员一起将其进行切割,并穿插钢丝绳套作为吊装绳使用,制作的钢丝吊装绳不仅利用了大量废旧物资,而且钢丝绳强度比采购的尼龙绳强度还要高,此外天车上更换的大车轮钩头等设备,我都积极开展修旧利废,xx年年修旧利废此项工作为公司节约7余万元。

4、节能降耗工作,润滑油库是公司各类润滑油脂的存储仓库,其中涡轮蜗杆油粘度较大,火车到货卸油以及往轧钢供应都需要使用蒸汽进行加热,蒸汽用量较大,通往润滑油库的主蒸汽管道由于长时间的锈蚀已经出现漏气现象,由于管道是架空放置,离地面较高,且管道温度较高,维修比较困难,我根据班组成员的建议制定了一套整改方案,即将漏气部分管道切断,并在切口处焊接法兰,进而加装盲板,达到堵漏的目的,此方案具有成本低,实施难度小的优点。管道整改后未出现漏气现象,此举每年可以节约蒸汽费一万多元。

二、解决的技术难题

新合金库内q—75天车,自安装投用以来,西南角大车轮一直存在肯轨现象,部机动科组织人员多次进行维修仍未解决问题,外委技术人员也无能为力。为此我抽出了大部分空余时间深入研究天车的构造图,并多次上车观察大车轮运行情况,与天车工沟通了解天车的异音情况,经过多次的分析研究,排除了多项表面因素,认定大车轮肯轨的原因是由于天车的减速箱和大车轮及它们之间的传动轴的同轴度不符合天车技术要求,未在一条直线上。故障原因找出来之后我随即和班组成员研究讨论整改问题,班组讨论制定了75天车的'初步整改方案,通过对大车轮传动轴及减速箱的位置进行微调,从而达到同轴度在一条直线上的目的,经过细细的推敲我发现这一方案虽然具有实施难度小,维修费用低的优点,但是却不能彻底改变大车啃规现象。而天车大车轮减速箱及他们的传动轴围在一条直线上的根本原因是固定底座变形的原因造成的,只有进行大规模的矫正维修才能彻底消除大车啃轨现象。找到了原因之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实施整改工作,此项维修需要多工种配合,又是高空作业,我精心制定了整改维修方案,安排专人进行监护,请机动科相关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指导,按照整改计划,首先要将变形部分切割掉,然后进行校正,最后在重新焊接,并安装对应的设备,由于准备工作到位,整改工作顺利完成。75天车整改后至今未出现任何异常。

三、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车间厂区库所属天车属于露天作业,长期风吹日晒,该区域露天门吊自投用以来就缺少防静电接地装置,这对设备和操作人员来说都存在着安全隐患,我查阅防静电设施的相关资料,设计出了一套防静电接地方案,每个轨道采用8根60mm扁钢做接地到底,深入低下1500mm以上,并用扁钢与大车轨道焊接联通,实施后经过测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车间稻壳库西门是外部供应商车辆运送稻壳进出库房的大门,由于库房建造时未考虑到较大车辆较高堆放高度情况下车辆的进库情况,大门的设计总体偏小,每次若稻壳到货车辆的堆放高度超过大门时,库房工作人员不得不将车上稻壳先卸下一部分,直到车辆总高低于大门时在行驶至库房内,致使卸车效率严重下降,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增大,我经过细心观察,发现库房的建设结构允许对大门进行加宽加高。为防止进出车辆碰撞对大门墙体造成损坏,大门拓宽加高后还要进行钢架构加固,车间领导虽然同意了我的建议,但考虑到实施的难度及安全问题,对施工难度仍感到担忧。经过仔细测算,我将整个施工过程及用到的设备设施详尽的进行了上报,由于钢结构的加固过程汽车吊不便于作业,所以仍采用我发明的“横担法”,即在大门门宴上方打孔后,将扁钢传入,两端挂手动葫芦,将加固用槽钢顺利起吊到大门门宴处进行了焊接。更换过程顺利完成。

四、技术创新

粉料库单梁吊电动葫芦使用频繁加之长时间使用,磨损严重,已不能达到天车的安全技术要求,设备的正常运行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车间研究后决定进行更换,由于电动葫芦较重,人工吊装不能实现,考虑使用汽车吊吊挂进行更换安装,但实际库房的高度及宽度不允许汽车吊内部作业。由于该疑难问题的存在,更换电动葫芦的工作暂时搁置了下来。但是粉料库的吊装工作量每天还在增加,如不及时更换电动葫芦,势必要出问题。我多次到现场勘查研究,和其他技术人员讨论交流,最终凭借我的技术知识及对我的工作责任心我仅用了一天时间就研究出了“大梁横担法”顺利决绝了问题。“大梁横担法”就是在天车大梁上与大梁成水平90°放置一个自制的扁钢,扁钢两端打孔并各悬挂一台手拉葫芦,两台葫芦同时作业,将电动葫芦平稳的起吊到天车的正下方,之后顺利进行更换工作。此法具有制造成本低,施工条件简单安全等特点,得到了车间领导的充分肯定。

车间各仓库使用的吊装钢丝绳由维修班制作,由于使用的大多是废旧钢丝绳,钢丝绳硬度较大,钢丝绳上布满了油污,插值绳套时把持困难,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开展工作,且耗时较多,经过我仔细的分析,我发现钢丝绳把持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钢丝绳硬度较大,不易弯曲,一个是钢丝绳上布满黄油,绳子滑溜,为此我根据工作经验设计出了一个钢丝绳绳扣制作辅助工具,即在槽钢上开孔并焊上特制的卡扣,有了这个辅助工具,钢丝绳可以很方便的卡在槽钢上,这样一来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插制一副绳套由原来的30分钟降低到了10分钟。

五、传帮带工作

班组一半以上都是新人,真正的掌握高技能的老师傅还在少数,虽然青工们在学校里学习的专业知识较多,但是在实践方面却能力有限,工作效率低下,为了尽快让他们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作为一名钳工高级技师,我加大了对传帮带力度,加紧对他们这方面的锻炼和培训,使他们尽快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我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技术和实践经验传授给青工,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由于传帮带方法得当,青工积极主动学习,刻苦钻研实际操作技能。在工作中我与青工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共同解决疑难问题,极大的活跃了班组的“传帮带”氛围。经过长时间的传帮带工作,”不仅迅速提高了青年员工的自身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培养了青年员工的“实战”工作经验,而且增强了新老员工的情感交流,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xx年年,钢铁行业的市场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公司号召我们居危思危,居危思进,作为一名钳工高级技术,维修班班长,我将继续带领班组成员做好今年设备的维修维护及修旧利废工作,争取在维修效率上有更大的提高,维修技术上有更多的创新,传帮带上有更大的进步,确保车间交付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钳工技术工作总结篇2

我自从20xx年进厂以来,一直从事钳工工作。始终工作在维修一线。先后参加了市劳动局举办的中级钳工、高级钳工的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现就本人这些年来在钳工岗位上不断摸索、总结,为生产服务这方面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与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

钛行业是属于精细化工行业,产品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优异的白色颜料,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随着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公司规模也不断扩大(2万—3万吨/年改扩),重大技术改造改扩项目接踵而来。水解工序是我公司重要工序,好比人的咽喉,它的产能大小决定,上下线的产能,3万吨扩建时,公司决定对水解进行改扩,增加一台49m3预热罐和两台53m3水解锅。

公司考虑到水解的特殊性和方便今后检修,清理工作。特别将进、出管线配制任务交给我们维修班,当时的任务是从预热罐出口配dn200法兰玻璃钢管至两台水解锅,再由水解锅配dn150法兰玻璃钢管至一楼的保温槽内,整个工程从三楼至一楼。

为了报答公司领导对我们的`信任。我和维修班全体人员想方设法,自制许多零件,保证了管道配制不留死角,使物料顺畅地流淌,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了任务。该任务的完成,解决了一项制约我公司生产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我们维修班当年被评为公司“模范班组”。

二、积极参与合理化建议及“五小”活动

在车间维修的这些年里,尤其是近年,看见我们车间主要设备板框故障率较高,我很焦急。通过我不断地观察和分析后,并咨询有关专业人士后。我对板框膜板进料情况有了一些了解。

由于滤布和滤板破损,物料通过滤板的压榨通道进入膜板的,而我们现在的工艺是不要压榨的。在取得本车间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对进料的膜板进行清理整修。最后将压榨孔堵死。

仅此一项改造便使得近20块膜板“起死回生”,膜板:x元/块,共节约费用近x万元。

三、加强学习理论学习,提高精力能力,解决设备疑难问题

从事本岗位工作以来,我深切地感到,一味地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忽视理论的学习,尤其是在现阶段技术革命正突飞猛进,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是无法很好地从事维修钳工这一岗位,要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因而,这些年来,结合本种的特点,先后学习了《机械制图》《化工机械原理》《机械工程材料》等等,购置了机械工程手册,公差与配合等专业工具书。通过对专业理论的'学习,更加提高了自己实践工作能力,对生产中发生的设备疑难问题,排除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如我公司隔膜压滤机用膜板压榨,因已有压缩空气吹干滤饼,而无需再进行压榨,且膜板损坏较严重。我便考虑能否取消膜板,更换配板。

在得到车间领导的首肯下,我们按9:9的比例更换成配板,使用效果明显,不仅降低了成本约20万元,还节约了维修费用,延长了使用寿命,这些年来,我非常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参与的几十项设备改造和日常疑难问题的解决上获益匪浅。

四、个人总结

我从事维修钳工20多年,在这么多年的实践中总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使自己这些有限的经验不致于荒废,这几年,根据公司的安排,先后带了四名徒弟,其中一名也取得了钳工技师资格,并成为车间维修班长,其余三人也都成为维修骨干。形成了“传、帮、带”的良好风气。

“生产是战场,设备是刀枪”这句话是我早些年听讲的,细想起来,我觉得很有见地,随着公司规模不断地扩大,产量越来越高,如何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设备的开车率,是生产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搞好生产的提前就是保证设备的完好,要保证设备的完好,则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维修人员。

因而,如何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懂专业、一专多能的维修队伍是我公司当前急待解决的重中之重。

钳工技术工作总结篇3

回顾一年来,钳工在公司、分厂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执行公司及分厂下达的各项工作,全体员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公司、分厂交给的各项工作。现将这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总结

1、现场安全作业逐步规范

在这一年中,钳工对现场安全作业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召开了班组长会议,把现场安全作业的规范与否与班长直接挂钩,通过几次集中检查,对违反人员连同班组长一同考核,增强了班组长现场安全作业规范意识,在过去的20xx年钳工各班组在现场作业普遍存在现场清场不彻底,检修不挂牌,高空作业不使用安全带等,安全隐患较多,通过一年的努力,现场安全作业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各班组有专人负责现场安全文明作业,对存在不良现象的直接考核。同时也利用每月两次钳工会对员工进行宣传、引导正确的安全作业观。

2、修旧利废降本增效

根据公司分厂节能降耗管理的要求,钳工对易损备件进行修复,主要体现在链板机料斗、钢筛板,电动滚筒等的修理,明显节约了大量物资费用,维修好的备件及时得到更换,减少了大量的维修时间。

3、技术革新有成效

本着减轻生产操作工劳动负荷,维修钳工在20xx年间对本厂部分不合理的`设备进行了改造,并取得良好效果,如烘干水箱改造,改造前,使用寿命在1-2个月,改造后使用至今已1年多未出现故障,直料管水箱进出水管改造,改造前,水管采用串通且刚性连接,水管常出现漏水,如有一根出现漏水现象,必须整体停水才能处理,改造后,采用每个水箱水管单进单出且用皮管软性连接,使用至今还未出现漏水问题。

4、员工劳动纪律有所提高

自从公司下达了经济责任制后,钳工改变管理思路,进一步加大对劳动纪律的检查,尤其是夜间劳动纪律的检查,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实行连带考核制,调动班组人员的互相监督的积极性。为此钳工面对频繁检修人员较疲劳但很少发生员工睡岗、脱岗现象。

5、钳工对班组实行量化考核,为下一步的班组建设与精细化管理奠定了一个基??

钳工本着客观公正的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对每个班进行了综合考评,并把考评结果作为每月绩效考核及厂星级评定依据。对考评好员工在绩效工资方面给予一定奖励,调动每一个员工作积极性,让大家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把工作做细、做扎实才能提高班组的综合水平,只有钳工做到公平、公正,才能使组员心服口服,为下一步的班组建设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6、检修管理明确责任人

我厂计划检修,每次检修前钳工都召开检修准备会,组织班组长参加,会上细化检修项目,将检修项目落实到相关负责人。明确检修责任制,实行检修验收制,重点项目钳工全过程跟踪,对检修项目钳工逐一验收,发现项目未达到检修目地的,要求维修钳工立即整改,保证了检修项目保质保量的完成。检修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工作不足

1、安全管理工作做还未落到实处

虽然钳工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如隐患的排查、安全培训与安全活动的组织等各项工作都有明显的进步,但还做的不细致、不扎实,维修工作中,还存在检修不挂牌,爬高不戴安全带等现象,下一步将把它列入重点管理及考核内容。

2、工具管理存在不足

这一年钳工工具损坏较多,虽存在一些因质量问题导致工具的损坏,但人为损坏的工具还是占多数的,钳工缺乏对工具的有效的管理办法,对责任人的考核力度较小。

钳工技术工作总结篇4

20xx年3月,我技校毕业,同年分配到16车间钳工组工作至今,在一线钳工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xx年,在长期的工作实践和不间断的学习中逐渐成长为一名技术精湛的钳工,出色地完成各项新机试修、各类工装夹具制造和装配工作。现仅就20xx年—20xx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掌握的本工种技术理论及应用

钳工几乎完全手工操作,对工人的手上功夫要求比较高,虽说机床加工可以完成绝大多数的工序,但仍有部分工作需要手工操作,所以锉削钻孔刮削研磨等操作仍是钳工必须的基本功。

我锉削可以达到平面度(面积50×100),如果加刮削与研磨工序面积可以达到500×500。

配套件间隙可以控制在以内。

钻孔位置精度可以达到,攻丝精度可把握在h6,针对不同的材料,这需要对丝锥的前角后角进行修磨,同时选用对应的润滑液。

工装夹具的制造是xx车间钳工一大特色。正确理解设计意图,保证工装夹具的形位公差和技术要求是一个优秀钳工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这方面正是我的特长。工装夹具的装配不是简单垒积木,装起来就完事,必须完成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这就要全面检查各零件,是否达到应有的制造精度?组装后能否完成工装夹具的功能?为此我经常与设计者、工艺员沟通,了解设计意图,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调整公差修配尺寸。为满足设计要求,有时到主修车间借来产品试装试用,直到完全满足工装夹具的修理功能。经我装配的工装夹具基本没有返工的。

在其他精密修理方面也是我的特长,有此类问题调度都习惯性的来找我解决。

二、技术培训情况

本人特别重视专业理论的学习,经常学习《机械工人常用计算》、《金属加工冷加工》、《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夹具设计与制造》,甚至简单的机械英语,因为xxxxxx工装夹具有原版英文图样,需要对英语有所了解。凡是工厂有业务方面的培训我都积极参加。平时工作过程中,经常与同事、技术员交流甚至争论,互相学习,相互吸取长处。

三、完成工作任务情况

20xx至20xx年完成定额工时万多小时。完成飞机发动机各类工装夹具任务共约2100多项。接收临时急难任务130多项,很好的保障了工厂生产进度的持续进行。

四、解决生产(工作)难题、技术革新等情况

(一)自制夹具挽救一批即将报废的涡轮锁片。

去年上工序不慎将一批(600件)半成品钩头锁片的垂直度加工超差,图样要求垂直度小于,按图样检验,理应报废。技术员找到我问我有没有办法解决。经过两天琢磨和试验,我终于设计制作出一套小夹具,用来矫正锁片垂直度,可以把钩头锁片的垂直度调校至的范围内。最终以报废5件的结果挽救了这批锁片,为车间挽回经济损失达30多万。

(二)巧去断螺栓

xx车间在修的xxxxxxx在分解装配过程中经常遇到螺栓折断问题,主修车间委托我们车间取出,车间指定我来处理此类问题。我观察发现螺栓折断的主要原因是锈死,螺栓与螺丝孔锈在一起,拆卸时大力反旋将螺栓折断,也会遇到装配时,不按规定扭矩旋紧螺栓,因扭力过大造成螺栓折断,偶见使用不正确的工具造成折断。新型发动机的备件工厂是没有的,所以必须要去除出来,同样给我的工作时间是按小时计算的。遇到的此类问题多了慢慢就累积些经验。

对于锈蚀螺栓我经常使用以下方法去除

1、按常规去除方法,在锈螺栓、螺母、螺柱等滴上煤油,待煤油渗透一会儿后便可拧松。

2、采用上述方法仍然不行时,可将米醋(或醋精、老陈醋)倒进容器内放在火上煮沸,然后用铁勺浇在生锈的螺栓上,稍等片刻,用榔头轻轻敲击,便可将生锈的螺栓、螺母或螺柱拆出。

3、还可用稀盐酸涂抹在锈螺栓上,拆卸会更方便。

以上这三种方法能起到去除锈蚀严重的螺栓的效果,取出断螺栓后要修整损坏的孔螺纹达标。

对于不是因为锈蚀原因折断的螺栓,首先用小手锤子和样冲配合反复震敲、松一点、回一点直至去除下来。如果不行就先钻掉,再回孔螺纹。也可采用电火花打掉断螺栓再回螺纹的方法。去除断螺栓是我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所以多写了一下。

(三)改进阳极化夹具固定架的焊接工装

多年前我制作的焊接工装,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焊接完成后取出组焊件不宜的缺陷。取出时需用螺丝刀撬取。分析原因是我在制作时只考虑了个零件的位置安排,未注意焊接变形导致。去年我重新设计制作了一套焊接工装,改变原卧式设计为立式,并减少了焊接工装结构件数量,立式设计优点是组焊件可以两面对称焊接,减少了固定架焊成以后的变形量。经多批次使用,效果很理想。

工作的过程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实践提升自己技能的过程。新技术、新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的加强业务学习,与时俱进。才能继续提升个人职业技能。

社会在发展,技术在革新,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我在工作中将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时刻关心技术和维修工艺的变化和发展,使自己的技能达到更高的水平。今后,不但要积极参与技术革新活动,而且应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我将知难而进、扎实工作,胜任更高的工作职责,为工厂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钳工技术工作总结篇5

我在安林煤矿修造厂任钳工,参加工作以来,。在这在十年多的时间里,我在公司领导部门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思想觉悟和专业技术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总结如下:

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划线錾削锯切锉削钻孔铰孔攻丝套扣刮削研磨等加工过程。同时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也发现了自己在钳工过程中的`不足,认识到了在加工过程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和新的工作方法和工艺,为了加工出精确的工件,首先要准确的划出所要求的尺寸。划线之前要把工件表面清理干净,除去飞边和氧化皮。然后灾工件表面均匀涂色,使划线更加清楚。划线一定要仔细,如果不仔细就给后来的加工带来误差。凸凹配合工件的凸凹边和燕尾配合的燕尾边要对称,要精准,这样才能保持配合合件反都能配合。

根据所需工件剩下的宽度来判断一下是否用锉削或錾削之后再锉削,或者先用锯切之后再锉削。如果剩余量很小可以直接用锉刀锉削,选用中等齿锉刀,右手心抵着锉刀木柄的端头,大拇指放在锉刀木柄的上面,其余四指放在下面,配合大拇指捏住锉刀木柄。左手掌部压在锉刀的另一端,拇指自然伸直,其余四指弯曲扣住锉刀尖端。

手握锤左手握錾子,錾子后刀面与工件表面成5°~8°,起錾时后角要稍大点。錾削时时每次錾削的厚度约为0.5~2毫米,当錾削大平面时,先用窄錾开槽,然后用扁錾錾平。

如果所需工件剩余的宽度较大应先用锯割。安装时锯齿尖向前,锯条安装在锯弓上不要过紧或过松。起锯时锯条要垂直于工作表面,并以左手拇指靠稳锯条,使锯条正确的锯在所需的位置上。起锯度约为10°左右。锯条前推时起切削作用应给以适当的压力,返回时不切削,应将锯稍微抬起或锯条从工件件上轻轻划过以减少磨损。快锯断时,用力要轻以免弄伤手臂。锯削速度应根据工件材料及其硬度而定,锯削硬材料时应低些,锯削软材料时可高些,通常每分钟往复40~60次。

钻孔前,工件要划线定心。在工件孔的位置划出孔直径圆和检查圆,并在孔直径圆上和中心冲出小坑。钻孔时,先对准样冲眼试钻一浅坑,如有偏位,可用样冲重新冲孔纠正,也可用子錾几条槽来加以校正,钻孔时进给速度要均匀,快要钻通时,进给量要减小,钻韧性性材料须加切削液。钻深孔时,钻头要经常退出,以利于排屑和冷却。在做60°燕尾角时要用万能角度尺,划线时要准确,保证角度正确,一定要注意两边对称。在做圆角时要用圆规,把线划清楚之后用锉刀修正。

最后在配合件配合时要修正,修正时要注意不能磨过,每次都剩余一点,以防止修正邻边时将边过。

以上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点经验。

钳工技术工作总结篇6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水轮发电机机械检修工作。30余年的工作中,我工作态度认真,爱岗敬业,能够不折不扣认真完成领导下达的各项工作。始终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全身心的投入生产中去。热心帮助大家,重视班组团队精神的建设,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能够有效利用工作时间,保证班组生产任务的顺利开展。能够根据车间的生产任务,自身主动参加并积极组织本班组职工开展的加班活动。现将这些年在钳工工作方面做如下总结:

一、 积极参加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

参与每年分公司15台水轮发电机组的大修工作。主要负责水轮机的解体、导瓦研刮、水轮机磨圆、间隙调整、导叶轴颈间隙调整、密封水间隙调整、机组回装、定中等工作。在历年的大修、小修、日常维修中,都是工作面的主要负责人。2003年8月,参与甘孜州色达县曾达电站的建设。主要负责水轮发电机的预埋件安装、蝶阀的预埋及安装、机组的预埋及安装,并对不合理的设计,及时提出并与设计和监理沟通,进行优化,为业主节约投资5万余元。2009年11月,参与公司百禅寺电航建设,对金属结构预埋和验收,并参与#1机组的小修工作,及时掌握轴流转浆机组的结构和性能,为下一步公司该类机组维修奠定基础。20xx年8月,参与过军渡电航建设,并参与机组安装调试,掌握了贯流式机组的性能和结构。20xx年4月,参与小白塔水轮发电机的综自改造,主持水轮机导水机构的改造,在改造中,想方设法对导叶链板处理加工,改进施工工艺,缩短了工期,节约资金1万余元。

二、 积极参与合理化建议,提质增效

利用30余年的工作经历,在历次的维修工作中,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检修设备工艺、工序、设计、工器具等方面尽自己努力,积极献言献策。在对水轮机磨圆方面,我自制磨圆架,用轴承与转轮上边缘结合,采用人工手动进行,既降低劳动强度,又能准确定位,解决了长期外加工的问题,为公司节约资金几十万元。水轮机顶盖螺栓长期在水中,锈蚀严重,场地又狭窄,在历次机组大修中,拆卸十分困难,为此,我自制专用工具,把套筒焊接在加长的管道上,再在管道上切割对称孔,用小管道穿过孔,增加拆卸力量,这样就轻松能把螺栓拆卸,较以前缩短工期2天。

三、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从事机械检修工作,我深切地感到,一味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忽视理论学习,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是无法很好地从事维修钳工工作,这些年来,我先后学习了,《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钳工技术》、《材料力学》等专业书籍,购置了机械工程手册、公差与配合等工具书,通过这

些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结合工作实践加以应用,对生产中发生的设备疑难问题,排除起来才得心应手。

总结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有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是很多,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在今后的工作里,我将认真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为钳工事业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钳工技术工作总结篇7

转眼间,为期两周的钳工实习就要接近尾声了。回想两周以来,有过汗水,有过失败,有过伤痛,有过微笑。正是这些五光十色的生活片断拼凑成了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实习的第一天我们进行的第一次接触这种工作,技术不熟练,特别容易出错,而且还是站着工作。一天下来,整个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崩溃感。由开始的好奇转为后来的厌烦,只是有一个极短的过程就完成了。但看着一个光滑洁净的工件从自己的手中出来,还真的很有成就感。

实习完车工后,我们又接触了特种加工。通过特种加工的实习,我们了解到了几种比较先进的加工技术,而且还亲手操作或者参与其中对试件的设计加工工作,制作出了很多漂亮的工件,都被我们收为纪念品,成为了永久的回忆。很早以前就听师兄师姐们说,钳工实习是最辛苦的。由于以前没有亲身体验过,还没有什么感觉,这回有了亲身体验,不得不承认钳工的辛苦了。

钳工几乎完全手工操作,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而且为了工作需要,也要站着进行加工。虽然操作间有空调或者电扇,但我们还常常一干就一身汗,而一身汗还没下去,另一身汗又出来了。有的同学汗水都滴到了工件上,特别辛苦。看着自己亲手做的小锤子,小启子,虽然不十分完美,但还是很欣慰。以前觉得身边的东西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用习惯了。但现在才发现,原来很简单的东西里也包含着很多的'智慧与辛苦在里面。

只是小时候见过工厂里面工人电焊,由于那时候被大人告之一定不要去看电焊的弧光,所以一直对电焊比较恐惧。但没想到这次实习也有电焊的内容。开始对电焊很恐惧,不敢去点火,不敢去引弧,在师傅的引导与指引下,渐渐消除了这种情绪,逐渐适应了那样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方式。虽然最后的成果焊得很难看,但毕竟也见证了我战胜自我的过程,虽丑由荣。

最后实习的内容是铸造,和前面的几项内容相比,感觉有趣了很多。每拿到一个模型,就想到怎样进行分形,然后造出砂形,把它铸出来。第一天的时间全是练习,大概铸了四个模型吧,基本掌握了制作砂形的方法和要领,看着完整光洁的砂型在零件取出后呈现在眼前,仿佛揭开了一个期待已久的问题的神秘面纱。铸造的实习,虽然也很累,但是很有趣,干活的时候都忘了累,收获的不仅有知识,还有快乐。

总之,通过两周的钳工实习,我开阔了眼界,收获了一些平时得不到的知识,但同时,也获得了一些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坚持、毅力、恒心。

钳工技术工作总结篇8

机修钳工技术工作总结

转眼间一年已经远去,我们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年。这年 我以“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完成了 各项工作任务,自身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等都有了很大提高。现将一年来的思想和工作情况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汇报如下:

毋庸置疑,在过去的工作中,机修班的全体员工在厂里各领导和设备科的带领下,严格遵守厂里的各项规章制度,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一直以来坚持以厂里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转为前提,最大限度的降低维修成本和缩短维修工时为目标,不断学习,总结工作经验与教训。虽然机修工种工作环境比较复杂,但机修组的每位成员都勤奋肯干,发扬不怕吃苦、团结拼搏的精神,不断提高了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从而在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中出色的完成了各项任务,为各个车间能按时完成各项生产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各位领导和全体机修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以下比较突出的成绩:一、完成了锅炉内部进水管及排水管管道结垢的疏通和炉排断裂等修理任务。二、按时完成了酸洗净化塔底座及叶轮的更换以及底座的改造任务,使抽风系统运转时震动性更小,系统更稳定。三、五月份出色的完成了上海八台螺栓机的气管、油路的清理及部分零部件的更换与安装工作,并且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部顺利调试成功且投入生产,为以后的产量任务的完成提供了保障。四、安全环保意识和安全措施的不断加强和完善,特别是通过了六月份的

一系列安全活动,使每个员工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当然,在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一:维修人员理论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对机械原理,各机构在机械中的作用、公差与配合、液压系统及材料热处理等方面认知较少,相关维修技术比较薄弱。二:零件热处理后的硬度,塑性和疲劳强度等综合力学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加工后成品的形位误差有时因超过理论产品的极限值而需再加工甚至报废,从而直接影响维修进度和机器的使用性能,又提高了加工成本和维修费用。三:维修人员较少,制作任务偏重、工作环境比较复杂。为了确保一百多台生产设备及行车、锅炉、水处理站、酸洗净化塔及各种管道等辅助设备的正常运转已捉襟见肘,再加上各种制作任务,机器的人为损坏和晚上突发性的维修任务更是力不从心,劳动强度较大。四:设备保养力度严重不够,特别体现在行车、管道、各种泵类的检修,人员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五:对维修工时和维修费用的相关考核还不够细化,在以后的工作中将通过各种形式努力做到不断完善和健全,争取不断减少维修工时和降低维修费用,提高机器零部件的回收再利用率。六:车间无固定休息场所。现有的短袖工作服不利于焊接氧割作业。

在以后的工作中,机修组将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和改进工作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各种资源,提高工作积极性。与厂里的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克服一切困难,为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转、降低维修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出一支能顺应公司发展需要、综合素质过硬的维修队伍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公司领导睿智的决策下,

在全厂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将迎来另一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