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光的演讲稿推荐8篇

时间:2024-05-23 作者:couple

及时写好演讲稿可以避免在演讲时出现紧张和慌乱的情况,提前准备好演讲稿是我们成功演讲的关键,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相信光的演讲稿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相信光的演讲稿推荐8篇

相信光的演讲稿篇1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相信自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讨论课上,一位大家正莫名其妙,只见演讲家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这时,仍有人举手。演讲家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说完,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脚并且把它踩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演讲家第三次问这个问题,人群中还是有人举起了手。

见时机已到,演讲家发出感慨:“孩子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这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有贬值,他依旧是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和碰到的逆境击得粉身碎骨,有时我们会觉得自己一文不值。但请你们记住,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我们永远都不会丧失价值;无论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我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张钞票。在我们功成名就之前,都将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遭受挫折,遇到白眼儿。但是,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好的品质会在厄运中熠熠生辉。如果在被侮辱与被鄙视中不消沉,不放弃,愤然前行,就一定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命运之神是仁慈而公平的,因为他毫无偏见且毫不吝啬地赐予了我们每个人两件珍贵的礼物,那就是信念和目标。

无论你身在咫尺还是天涯,无论你是王子还是贫儿,无论你是用功还是懒惰,只要你想拥有这两件礼物,上帝都会随时随地的给你。所以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自暴自弃,不要灰心丧气。一旦你给了自己坚定的信念,你就是那张永不贬值的钞票,你就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亲爱的同学们,请大家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相信光的演讲稿篇2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谈榜样的力量”

榜样是一个时刻作为人生参照坐标的存在。它的一言一行随时影响这你,改变着你,这便是它那神奇的力量。

榜样自古便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我们又是否真正地做到不盲目崇拜,只取其长,而非取其短呢?

榜样,能成为这两个字一定是有着其中道理的。我们应从其身上找出他能成为榜样的这一凭据,然后剖析自己,找出差距,之后再调整自己,最后完善自己,缩短差距。榜样的力量便是如此来用的。

联系我们的生活来说,校园中的“校园十佳”,“校园之星”,“两优一先”等评比的获得获奖者,是从整个学校层层筛选,脱颖而出的,凭着其努力、勤奋的优势成为了我们中间的佼佼者,他们便是我们的榜样。如果我们向这些典型学习,想这些先进看齐,凭心而论,下一个榜样不会使我们吗?

学校需要榜样,班级需要榜样,每个人都需要榜样,我们需要榜样引领,需要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

只要你努力,懂得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那么我们也能成为它。

只要有心,我们都是榜样!

谢谢大家!

相信光的演讲稿篇3

我想知道,在场的同学在大一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是不是和我一样有过这样的感受:我们每天都很忙,穿梭在学校的各个角落,一天下来我们会觉得很累,但是当我们安静下来仔细想想今天一天所发生的事时又会觉得我们很空虚,因为我们发现这一天,原来这一天我们并没有做成什么事。我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茫然。我们上了大学了,慢慢的我们就会长大;长大了,我们就不能再依靠父母了,我们就得学者自己找工作,赚钱;如果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所以我们开始对未来产生恐惧。而这过多的恐惧让我们开始对很多事情都感到力不从心,然后我们变得无所事事;无所事事后,我们就会感觉好有负罪感。这浓浓的负罪感又让我们对未来产生了恐惧。就是这样的恶性循环,我们最后慢慢变成平庸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成功人士在走过红地毯,站在颁奖台上,谈到自己的成功时,往往,爱说“其实,我很幸运。”而我们台下的观众就真的以为他很幸运。我们也最爱听这句话,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安慰自己,自己不够成功,并不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自己不够努力,而是因为自己没有他们那样幸运。这样一来,自己不够努力的不平衡感没有了,自己不够努力的内疚感消失了,心情像阿q一样又愉快起来。但是,当我们下次在看到另一批成功人士所获得的一切荣耀,而这时自己却仍旧碌碌无为的时候,顿时又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又会觉得非常难过。所以,千万不要相信成功人士的那句话,实际情况是:幸运绝非偶然!就像(真心英雄)中唱到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每一个成功人士其实都走过一段异常艰辛甚至是血泪斑斑的道路。在她们成功的光鲜亮丽的外衣下,隐藏着的是不为人知的辛酸和无法言述的苦衷。我们要知道今天不管我们去做什么,读书,朗诵,演讲,辩论;不管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老师,律师,厨师;不管我们拥有什么样的梦想,是桃李天下,还是悬壶济世;这些所有的事情,如果你不去做,那永远不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今天,我站在这,我不是演讲最好的,不是成绩最优秀的,更不是一个成功人士,我站在这和大家说梦想,说努力,说成功,并没有太大的感染力。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想通过自己的语言告诉大家,告诉现在仍旧对未来充满迷惘,不敢向前踏出脚步的同学们。别怕,我们慢慢来,只要我们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总有一天,我们也能成为大家眼里羡慕的那一类人;总有一天,我们也能成为成功人士;总有一天,我们,也能创造奇迹!

相信光的演讲稿篇4

同学们:

有人说:有自信,不一定能成功;但没有自信,就一定不能成功。你想成功吗?如果想的话,赶紧令自己充满自信,再立志、创业。看,成功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首先要相信自己,自信心是成功一切事物的前提。要相信自己,我能行,要有自信心。信心并不是仅仅认为你可能会成功,而是确信你一定能成功。确信你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并充满信心的生活着。如果你足够专心、坚决和自信,那么任何事都能做成。如果生活不像你预想的那样,你有力量去改变它,并且你必须一步一步的去实现这些改变。铭记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有目标并且有计划的去生活。为你的`目标而奋斗,你就会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同学们,作为一个新世纪、新时代的小学生、少先队员,我们大家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个有自信心的模范;积极、勇敢地去做好每一件事。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走向美好的未来!

相信光的演讲稿篇5

同学们:

大家好!

在我们如今这个年纪。还有许多未见过的新奇。人生道路上也还遇到很多尝试。敢不敢迈出第一步——自信。也将决定我们人生道路的未来走向。

相信你自己,其实就是自信。自信意味着对自我能力的肯定。自信,成就卓越的人生。

相信自己做到勇敢。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自信。但有时在遇到困难时,便急着否定自己。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我一定做不到。“万事开头难”,困难是必然存在的。但只要我们迈出勇敢的第一步。也许我们就会发现。一切是那么的顺其自然。一定要相信自己。困难来了就迎难而上。坎坷来了就爬起来,继续向前走。有些事只是想想都难。但坚持下去。敢于挑战。愿意承担失败的勇气。回过头来。这是一段多么宝贵的经历啊。

自信是种能力,自负是个包袱。但自信并不是一个可以无极限增值的东西。一旦自信得到了界限。就会转为自负。相当于背了一次沉重的包袱。这可能会让我们变得沾沾自喜。看不起比自己差的人。那么在平时我们获得多数赞赏时。便要常常检查一下。看自己是否背上了这个包袱。如果有一定要及时放下。认清自己有几斤几两。努力的提升自己。这样才能有更加自信的资本啊。

并且,相信你自己,便不要轻易被别人左右情绪。自信带给我们的力量。定不会被他人所轻易影响。相信自己吧,别害怕未来要经历的。你觉得难只是一个设想而已,都还未出发,未经历未尝试。怎知我们不行呢?

所以,相信自己,向梦想出发!

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大家!

相信光的演讲稿篇6

我不是太懂得怎样代表老师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给大家一些寄语,所以请各位同学在听的时候尽管走神,回忆一下你们在六中走过的成百上千个日子里,老师们是怎样对你们苦口婆心地说啊,劝啊,还有恨铁不成钢地骂,那样或许大家会更好地体会到我们彼此的付出。

我接下来大概要讲五分钟,我给这五分钟的内容起了个题目,按照语文老师的习惯,这个题目是《相信最真诚的自己》。

为什么会起这样一个题目呢?是因为有很多愿望,只要你信了,它就会变成真的。

各位同学一进入六中,就在高一的语文课堂上学习到了一篇课文,是朱光潜先生写的,名字叫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还没有忘记吧?那篇文章告诉我们,“抵抗力最大的路”,就是最难走的路,但同时也就是最应该走的路,因为“走通了,抵抗力就算被征服,要做的事也就算成功”。我想,高一高二课本里的有些知识大家可能会有点模糊,但这篇课文这个名字是很难被忘掉的,甚至完全有可能一辈子都牢牢记住,因为我们一辈子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是努力争取,还是退缩放弃?

大道理谁都会讲,大家也都能理解,不过把它们用到自己身上还是有些困难的。对大家来说,不能回避的是,高一和高二的两年里,有不少同学因为刚经历过初三的努力争取而觉得疲倦,在高中更大量的学习任务面前,有些退缩了,浪费了一点时间。现在到了高三,遇到了一些困难,当我们想要再一次努力争取时,会觉得艰难,这并不奇怪,更不可怕。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一些心理上的支撑,可以回首一下,让自己看看在这几年里,在自己身边到底发生过什么事情,是不是值得为了这些而努力?

我选一些我知道的来说,这些事情有时候会被忽视,但他们真实存在,并且有着动人的光泽。

曾经有家长和我打电话,说他孩子的事情,很忧虑,最后他在电话里哭了。

曾经有老师下午放学后从班里回到办公室,因为对学生的表现失望、难过,而一直坐到晚自习结束都没有吃晚饭。

曾经在课堂上,同学们一个接一个用自己发自肺腑的话来安慰受伤的老师。

曾经有一个班的同学因为自习课很混乱没有抓紧时间,而每个人都写了一张向老师道歉的小纸条,贴满了整个黑板。

更多的是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踢毽球,一起愁眉苦脸,一起开怀大笑……

我们可以是一个平凡的集体,但一定要是一个彼此爱着的集体,在这样的集体里努力学习努力争取是很幸福的吧?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把这些交织着汗水与泪水的事情镶嵌在我们共同的记忆里,让它们变成我们无限的动力。

接下来的一百天,这样温暖的记忆会更多,难道我们能够不去珍惜?

在这一百天里,每个老师都一定会坚定地和你们站在一起。其实绝对不仅仅是这一百天,快三年了,有哪一天你们坐在课室里而没有从老师身上得到东西?每一天,每一个老师,都在习惯性地自燃,照暖了前方。

可惜的是,我们是不能自己上场的,在一百天后的那个早晨,我们或许会穿着红色的衣服,带着灿烂的笑容,站在考场外守望着你们,为你们祝福,我们也希望,那时候的你们,不要让我们忐忑不安,而是已经能够让我们相信你们的实力,翘首期盼,等待成功。

其实在一百天的冲刺期里,每个人都会有进步,我想要提醒大家的是,某一点微小的进步是不够的,你们需要超越,超越那个喜欢找借口的自己,超越那个想赢怕输的自己,超越那个不敢变得优秀的自己。

相信我,在一百天的时间里,大家的实力可以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只要你愿意。

在11班的课室里,我请了一位心灵手巧的同学,在前后两块黑板各写了一句话。这两句话是这样的:无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放弃。无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现在,我把这两句话改一改,把“什么时候”明确一下,改成这样:你们应该在2月27日马上开始,坚持一下,越飞越高,不要放弃。你们可以在6月10日暂时结束,憧憬一下,越走越远,不要悔恨。

还有最后的一段话:在距离越来越近,时间越来越少的这一百天,请你们不要欺骗自己的心,不要忘记自己的勇气,不要掩饰自己的渴望,相信父母,相信老师,相信学校,相信高考,相信最真诚的自己!

因为,有很多愿望,你信了,它就会亦成真的。

相信光的演讲稿篇7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非常感谢大家在这么辛苦的军训期间,特别是从其他学校赶了很长时间的路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体育馆,听我和钱文忠一起演讲。

刚才大家看了我跟钱文忠的ppt介绍,至少从我本人了解来说,钱文忠并没有像这上面说得那么好。在北京大学只有他一个人学梵文,怎么学考试都及格,而且没有比较。在一个没有竞争的舞台上就养成了他的悠闲心态,造就了今天的钱文忠。所以,他习惯一个人到自己的世界里为自己的生命打开一扇门。我说这个引言的概念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任何时候你去跟别人比较其实都是看不起自己的一种行为,因为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每一个人过日子都是一辈子的,不是一天的。

我最不喜欢在进入大学以后还在跟同学比成绩的高低这样的行为。大学里很多同学现在不去比思想是不是独特,而去比一些没有意思的无聊的东西,比穿的名牌衣服哪个更好,比谁的家庭背景更好。如果我跟钱文忠比家庭背景,我会被他气死;从钱家的世代名人来说,如果钱文忠跟钱学森比,他也会一头撞死。但是,他不需要跟钱学森比,也不需要有钱学森的科学技术知识,他要的是人文哲学知识,两个人都用不同的方式为中国和中国文化、科技发展做出贡献。我跟钱文忠比,我也会气死。为什么呢?他的父母的父母的父母都是认字的,而我的父母是不认字的,他们都是农民。当我们走进大学以后,如果我们还在比较到底谁比谁的家庭背景好,谁比谁的成绩好,谁比谁的服装好,谁比谁的长相好,谁比谁的女朋友好,这是缺乏自信、看不起自己的行为。

在一个没有客观标准的时代,用一个所谓外在的客观标准是没有办法比较的。进入大学后的第一步,如果能摆脱这些比较心理的话,你就成功了一半。其他到底在哪些方面要比较呢?对于终身的理想要比较,这辈子你想把自己变成什么人,你想变成有钱人,变成像钱文忠这样有学问的人,还是变成像我这样办一个教育培训机构。你要想清楚的是自己喜欢不喜欢、要不要做这件事情。另外,你要比较的是今天和明天、明天和后天、今年和明年、明年和后天,在思想、独立意识上到底是不是有进步。你是不是从一个没有思想的人变成了一个有思想的人?从一个模仿别人思想的人变成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

所以,我们不要去跟别人比,你要跟自己比,树立自己的独立意识、思想和个体。你要做一个独立的人,同时又能融入到这个社会或者做引领这个社会的人,这是特别重要的,这是你改变自己的第一步。所以,不要按照世俗的标准判断你到底好还是坏,就像不要按照你拿工资多少来判断这个工作对你合适不合适。在我身边我就发现拿着每月两三万工资的人过着不愉快的生活,但是拿着两三千工资的人却过着很愉快的生活。当然,在愉快工作、愉快学习、愉快研究的前提下,工资拿得越多越好。当一件事情做到最后不管给你多少东西都不能使你感到愉快的时候,从深层意义来说,它已经剥夺了你思考、悠闲的余地,它就不是一份好工作。比如说,我认为十年前的新东方对我来说是一份很完美的工作,我走进教室上完课以后,可以带着学生一起喝啤酒,或者和新东方的老师聊天,和北京大学的同事聊天。但是,今天的新东方却不是我百分之百愿意要的生活。我发现做到今天,我反而越来越忙了。刚才在贵宾室,钱文忠说像你这样的俗人,学生才认为是成功的典型,我说这恰恰是现在中国学生不成熟的地方,他们认为做成一个事业、有了名声就变成了成功人士,这是不对的。当然,这可以是成功的标志之一。到现在为止,我认为我应该去过的生活其实是应该部分回归到比如说追随钱文忠这样的人身上,当然我说的追随是作为一个朋友来跟他有时间交往、聊天,包括跟他争论,通过思想的碰撞,让我自己进一步提升,这是我现在想要追求的生活。人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追求,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比如:贫困的时候追求财富是我的目标;在农村的时候追求进北京大学读书是我的目标;现在,摆脱财富的影响来创造自己的思想,创造自己立身立命的东西,就变成了我追求的目标。

我碰到学生问我最多的两个问题:一个是 “俞老师,我这辈子会有出息吗”;另一个是“俞老师,我应该怎么选择我的人生道路”。

我们先说第一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问得就有些荒谬,因为只有你自己知道,你这辈子有没有出息,你现在有出息不等于未来有出息,现在没出息不等于未来没出息。很多同学是学生会或者团体的负责人,学习第一、第二名,在学校风光一时,至少在我的大学同学和我认识的人中,一般来说在班里成绩保持在前几名的同学,未来在学术上和在社会上能取得重大成就的可能性反而是下降的。钱文忠在班里通常都是倒数几名。我在北大毕业的时候,平均成绩是我们班倒数第五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未来没有自己发展的余地。所以,不要把大学时候的风光看成你未来在社会上一辈子风光。很多大学成绩特别好的同学只会学习,在社会上受到打击以后,最后意志消沉,从此一落千丈;大学成绩不好的同学即使面对教授的指责和批判,依然能够“厚颜无耻”地进入社会。

这辈子到底有没有出息,对于我们来说要做什么呢?最重要的还是要明白人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变自己命运的过程。有的时候我们的命是已经定的,比如说你的长相是固定的,不管这辈子怎么弄你的长相都是不会变的,即便美容也改变不了原来难看的本质。就像有一个故事讲的,一对夫妻,女的特别漂亮,结果生出来的孩子很难看,男的就琢磨,我们的孩子不应该这么难看,是不是她有外遇了?最后,女的承认结婚以前整了三次容。比如说男生常常会以自己的身高来决定自己的自信,如果这样的话,钱文忠在我面前不是要一头栽下去了?我比他高出一头。有同学跟我说:我站在男生中间看不见自己,站在女生中间还是看不见自己。其实这没有问题,鲁迅1。58米,邓小平1.57米,拿破仑1.56米,你如果是1.55米,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不就一下子想明白了吗?不要以自己的外表判断自己的未来,不能改变的东西不要改变,要坦然地接受,只有坦然接受才会有安宁和自信,我就是我。

在坦然接受的基础上,我们来看这辈子到底能怎么样改变。比如说我命中注定出生在农民家庭,但以这个为起点我可以来改变自己,我把这个过程叫做“变命”,即让自己的命运慢慢转变。如果我不坚持高考三年,我到现在为止肯定就是我们村庄里十几个老农当中的一个,我们都是儿时的伙伴,肯定一辈子都走不出乡村。尽管我做新东方做得很苦,但至少我觉得这辈子过得很值,我走遍了世界上的山山水水,我认识了像钱文忠这样的人。所以,生活中你会发现,自己这一辈子到底走成什么样,由你自己决定。我从一个农民变成北京大学的学生,本来我在北京大学可以当一辈子老师,但毕竟我后来做了新东方,做新东方对我来说并不是给我带来了社会地位和财富,而是给了我一个巨大的平台,让我各方面去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活力。这就是你选择改变自己的命运,需要你自己去改变。像我常常讲的守株待兔的故事。很多同学进了上海交通大学以后,觉得自己已经守到了一只兔子,在这样有名气的学校里坐着就会有机会,这就是守株待兔的心理,永远不会成功。从内心深处来说,没有一个人会一辈子只抓住一只兔子就会对自己生命的丰富性真正满足,如果真满足的话,钱文忠20年前就应该对自己的学术成就满足了,他也不会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解读《玄奘西游记》和《三字经》了。对于同学们来说,你要做的是把被动的农夫变成主动的猎人。我非常庆幸,当我在90年代初发现教育培训行业有机会的时候,我没有继续留在北京大学教书,而是出来做一个个体户,事实证明是对的。即使我失败了也不会后悔,大不了最后身无分文,从头再来,就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所以,选择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一个漫长的不断去寻找的过程,即使我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也依然还在寻找如何让我这辈子活得比现在更加好。

下面说说另外一个问题。经常有人问我:“俞老师,我到底怎么样选择我的人生道路?当时你面对留在北京大学还是做新东方,你是怎么做出这个决策的?”学生问我最多的问题是:考研究生好还是出国好还是工作好?哪个对我的生命会有最佳的影响?我想说的是这个问题也只有你自己能够回答。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曾经写过一首诗叫做《未选择的路》,其中一段的大意是:林子里出现两条道路,一条是平坦大道,还有一条是曲折小道,最后我选择了曲折的小道,从此我的人生与众不同。同学们,你所做的就是一辈子与众不同而已,永远没有比别人高或者别人比你低这个说法,世界上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你自己认为哪条路对你来说是最值得的、最有价值的,与其在选择中犹豫不决,还不如决而远行。道理很简单,就像两个女子a和b在你面前,原则上你应该马上就知道最热爱哪一个,如果你犹豫不决,那一定是a身上有b不可取代的优点,b身上有a不可取代的优点,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在一张纸上写a,另一张纸上写b,抓到哪张就算哪张。当你在人生道路上出现困惑不可能选择的时候,比如出国留学好还是工作好还是考研究生好,什么都好、什么都不好时,你就采取这个方法,这就是老天告诉你应该走哪条路,抓到了就不要再犹豫,直接走下去。如果你犹豫,最后你的生命能走多远?举个简单例子,如果袁隆平研究了5年杂交水稻后发现这个太难了,就去研究土豆了,请问今天还有袁隆平吗?钱文忠在北京大学上学的时候,是中国大学生尤其是北京大学学生拼命学英语出国的时候,钱文忠发现自己学完梵文后连印度都去不了,懂梵文的就他的老师季羡林,如果他也跟风转学英语,现在也去美国留学了,他肯定没有现在对于中国文化研究、藏学以及佛教研究这么深刻的成果。

人有的时候老天就注定了你只能干这个,既然如此你就干下去,一旦选择终身无悔。这和家庭生活是一样的,男人在选择自己的女人以前,如果真是想跟她一辈子过,就不能以恋爱的心情来选择。恋爱是一时的,婚姻是一世的。女孩选临时的男朋友找又高又帅的很好,但是选一辈子的老公的时候,又高又帅最多是占了10%的标准,有思想、有活力、有未来的人,才是真正的标准。当然这个就涉及到你的判断力。在大学里谈恋爱,你可以纯粹是心醉魂迷,一眼看上去喜欢就行,反正大学毕业了就分手。但是,如果你把对方放到终身伴侣对待的时候,标准就完全不一样了。女人除了美丽,要看看她是否贤惠,打扫卫生、洗衣服、叠被子等,生活是否有条不紊;看男人要看他是不是胸怀大志,是不是乐于助人,是不是广交朋友等,不管什么方式,这些东西都是一个男人可能未来有出息的标志,这也是一个判断力的问题。你选择了一个方向,就要往前走。

现在我们许多同学都是机会主义者,为什么是机会主义者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我们从小在独生子女的家庭长大,以至于以个人为中心的思维很难改变。这个世界上任何以个人为中心的思维最后一定会受到重大的打击,因为你一旦离开父母走到社会,就要以社会为中心打造你自己的个人;第二,这个社会本身的机会主义很严重。比如我们同学一般来说都是以赚多少钱来判断要不要去干这个工作,而不是以这个工作是不是变成自己终身事业的一部分来判断,这样就会牺牲我们长远的目标和理想,让你不容易在一件事情上坚持下去。还有就是我们在大学时候很迷茫,现在的大学生比我们那一代要迷茫很多、分散注意力很多。分散注意力的原因是现在的大学除了读书气氛不浓,其他气氛都很浓,上网、打游戏、喝酒等。为什么呢?因为家里有钱。像我们那个时候一个月最多是喝一次酒,把生活费省下来,用热水瓶打一壶啤酒回来,买几叠小菜,大家一边喝一边交流思想,很有感情。当时喝酒是因为一个月的认真读书以后需要释放情绪,并且把读书的思想进行交流。我们既没有录音机也没有电脑,更没有ipad,我们惟一能做的就是读完几本书以后在宿舍里吹牛。现在不是这样了,我们连宿舍生活有的时候都不过了,大一刚报到就到外面租房子,把自己在大学四年最容易接受思想、最容易接受同学影响和互相交流的一个时刻丢掉了。到现在为止,如果让我谈论我这辈子生活当中哪四年的生活对我来说收获最大、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个性、锻炼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毫无疑问就是大学四年集体宿舍的生活。在大学,为了生活的舒适而逃避集体宿舍的生活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但现在很多同学都在逃避,忍受不了宿舍某个人的脚气,忍受不了宿舍某个人的呼噜。当时,我们宿舍有6个人,两个人打呼噜是交替的,但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生活,当我再见到宿舍同学时亲如兄弟的感觉依然留在心中,这是生命中特别珍贵的一部分。

在大学四年,我常常说三件事情最重要。第一,交朋友。就是交男朋友、女朋友,是真正地交朋友。有一批朋友能跟你谈天说地、心性相通,你能接受别人的思想并且别人的思想能够改变你,这是特别重要的;第二,如果有可能的话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我觉得人做事情不需要特别崇高,但是不能破底线。我们很多同学是破底线的,比如作为一个大学生看见书就想吐就是破底线,因为你来就是读书的。如果你看到专业书籍就想吐,你要想办法换专业,如果看到了人文书籍就想吐这就是有问题,表明你拒绝思想、拒绝知识。还有刚才说到的谈恋爱,不是因为爱而谈恋爱,而是因为空虚而谈,那是破了底线的。你可以不止爱一次,但不能缺乏真爱情,如果像你们这么年轻就丢掉了真诚、纯洁、真心,这辈子生命想要伟大是不可能的,因为爱情的'方式意味着你未来自己心灵的伟大。总之,做事情是有底线的,不要破了那个底线;第三,要读书。钱文忠他要不读书、不背书,他不可能有今天出口成章的本领。在大学我觉得成绩好不好真的不重要,但你要保持底线。不能说乔布斯没毕业,比尔?盖茨没毕业,你也不毕业了,这完全是两个概念。人家是因为有了创意、有了创新,并且认为自己学的知识已经高于课堂学的知识才辍学。在美国,大学没有毕业,过了10年你又想来上学了,原来的学分还算。所以,不要偷换概念。我在大学的时候也不喜欢课堂学习,所以我不学,但是我至少可以保持一份心情,我在外面读书,可以一本接一本的书读过去。读过的书即便是忘记了,但读书的感觉还在,这点特别重要。读书可以给你一种自信,也可以开创你的眼界和思想。如果在大学都不读书,这辈子想把自己变成有厚度、有深度、有事业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做大事没有广阔的思维是不可能的。所以,要认认真真地读上几百本书,认认真真地把人生的经验变成自己的智慧。

我再回过来总结一下。第一,要相信自己能做事情,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为自己做出明确的人生选择,并且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哪怕这条路再窄,只要路在前面,只要你能走得更远,就可以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风景。第二,要记住你是来大学干什么的,不要把大学当成是混日子的地方。你可以混,但混日子有混日子不同的方式,大学混日子和你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完全是两个概念。如果大家把握了这些要点,同学们在大学的生活以至大学毕业以后坚持这些原则,都不会有错。生命中有些闪光点,并且回味的时候感到心灵和精神同样地丰富,即使最后哪怕是落魄也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有着内心充实和精神财富的人,我觉得这是人最终的归宿所诉求的。至于未来能不能挣钱,是否有朋友与你一起行走,是否有很多荣誉加给你,都当做是一路的缘分就好,用随缘的心态来对待。但是,所有这些东西都不妨碍你读书、交友、思考,把自己变成独立思考的人。

我的演讲到此为止。谢谢!

相信光的演讲稿篇8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人生是忐忑的,是坎坷曲折的,是不会一帆风顺的。但我们的心中都会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相信自己。只要你相信自己,有一颗自信的心,那么你离成功就不会远了。

人生要面对的困难有很多很多,不如意也十有八九。但如果人生总是那么顺利那么如鱼得水,那生活是不是太平淡了呢?

在失败的时候相信自己。人生难免会失败。爱迪生也是在很多次失败中成长起来的;张靓颖也经历了很多次pk才脱颖而出;我自己也是错一次进步一次。只要相信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变,相信上帝和人们也会看到你的真诚。

在你落魄的时候相信自己。只要心中有相信自己的信念,用微笑来面对现实,就一定能改变不好的状态,度过难关。

在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不愿意也不敢面对自己,常常低着头,苦着脸。这种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就好比你要跳过一条水沟,如果你不自信,想着没跳成功的后果,那你肯定不敢跳了或者掉进沟里。但你相信自我,鼓足勇气,最大的可能就是一跃而过。我们不妨也在生活中试试,找到自信的真谛。

一个著名的跳远运动员曾三次打破世界记录。记者采访他时他说,在我每次起跳之前我都告诉自己,我能行!新的记录将载入我运动史册。这样,在跳远之前我意识里的长度已经超过了现实的长度。其实成功并不是那么难,在一念之间的自信和勇气。

我身边也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孩从小就很自卑,不愿意和任何人交朋友,上课也不敢回答问题,和亲人也很少说话。细心地老师发现了他这个缺点,决定考验和锻炼他。一次演讲赛竟然让他上场。三番五次的彩排练习他都一语不发。是祸躲不过,演讲轮到他了,老师匆匆塞给他一张纸条。比赛的结果是他赢了,获得了第三名。这个结果让大家无法相信。其实很简单,是纸条给了他自信的勇气。原来老师在纸条上写着“相信自己,改变自己”。

是的,相信自己,你就能行!

此时我想高唱一首歌: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希望,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