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内心真实想法的表露,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与其他文体不同的是,体会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文体,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榜样四心得体会通用5篇,感谢您的参阅。
榜样四心得体会篇1
一盏明灯照亮大地,一个榜样照亮内心。12月8日,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以典型事迹再现、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生动展现了党员干部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受洗礼,备受鼓舞。而在观看过程中发现,无论是《榜样6》的标志背景、还是缓缓展开的荧幕,亦或是让榜样们重温入党誓词的初心台,无一例外都以红色为主题颜色。红色,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传统精髓逐渐嬗变为中国文化的底色,而如今在榜样的背后,同样蕴藏着那一抹炽热的“红色”。
那是一抹戍守边疆的红,凝结着忠肝义胆,保境安民的“爱国之心”。
疾风烈火,碧血丹心;闪电惊雷,精神不灭。面对数倍于己的外军,“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张开双臂阻拦对手,纵使头部遭受重创,仍旧寸步不让,拼死搏斗,践行了“纵使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的铮铮誓言,捍卫了领土主权的完整,护佑了人民生活的安宁;边境线上,魏德友以放牧巡边的方式,驻守着中哈边境线50公里的无人区,整整57年,无论是酷夏高温,还是风急雪深,都丝毫动摇不了他那为国戍守的坚定信念。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这些戍边英雄用钢铁意志和血肉之躯,为我们展示了浓浓的爱国情意。广大党员干部要将爱国主义情怀根植心中,把“楚囊之情”落实在行动上,把初心使命扛在肩膀上,用苦干实干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那是一抹开拓进取的红,承载着披荆斩棘,栉风沐雨的“奋斗之志”。
早在2014年之前,南海深处的七连屿还是一个条件艰难、环境恶劣的“荒岛”,而随着七连屿党工委扛起“维权维稳、保护开发”的使命登上小岛,其党员干部带头破难,勇挑重担,在迎难而上中拓荒土,在改善民生中聚民心,团结带领岛上群众兴建家园,将七连屿发展成南海的璀璨明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当代愚公”黄大发为解决草王坝村因常年缺水导致的贫穷问题,身先士卒,鞠躬尽瘁,带领村民历时36年凿山开渠,挖出一条纵横千米的“生命之源”。何为担当,何为作为,就是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就是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于开拓、不懈进取。广大党员干部要汲取榜样身上不畏艰难,知重负重的奋斗精神,以奋斗为舟,劳动作桨,真抓实干,不懈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许党报国的坚实足迹。
那是一抹无私奉献的红,彰显着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为民之情”。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让人民幸福才是国之大者。孙金娣作为仙林街道的党工委书记,却把办公地点设在食堂,其目的就是方便群众上门,倾听百姓,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她团结带领党员干部创新网格化服务,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只为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燃灯校长”张桂梅,坚守山区教育一线40多年,用爱与责任守护贫困学子的求学梦,用一生践行着初心和使命。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从榜样的事迹中感悟那份“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奋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榜样四心得体会篇2
那是大约20年前的一天。山路边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她手里拿着镰刀,身边放着一个破草筐,呆呆地望着另一座山头。张桂梅看见了,走过去问她:“你怎么了?”女孩回答:“我想读书,但是家里没钱,给我订婚了,收了彩礼要让我嫁人。”张桂梅找到女孩的父母试着劝返,说:“你们只要把孩子交给我就行,学费生活费都不用你们管了。”可即使这样,女孩的母亲仍坚决不同意孩子回校读书,甚至以死相逼。张桂梅无奈,只好把女孩留了下来。
怎么样才能救救这样的女孩子呢?这个难题久久萦绕在张桂梅心头。
当时的张桂梅,已经是华坪县出了名的“好老师”,还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是数十名孤儿的“妈妈”。
当老师,张桂梅发现“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们不读书的理由多种多样:为了给弟弟交学费,姐姐被父母勒令退学回家干农活或外出打工;因为收了彩礼,十几岁的小姑娘也要准备嫁人了。当“妈妈”后,张桂梅又了解到儿童之家孩子们的身世,他们的母亲有的因杀死家暴的丈夫而获刑,有的因落后错误的分娩观念而死亡,留下孤苦无助的孩子。
“培养一个女孩,最少可以影响三代人。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一个现在看来依然有些“疯狂”的想法在张桂梅心中越来越清晰:“我想为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建一所免费的高中!”
为了这个“疯狂”的梦想,她开始四处奔走筹款,风吹雨淋,被冷落,被唾骂,却只筹得一两万元。直到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赴京参会期间,一篇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采访报道让更多人理解了张桂梅的女高梦。
2008年,在中央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华坪女高首届共招生100人。她们大都来自山区,多数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还有一些孤儿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父母残疾的学生和下岗职工子女。但只要是女孩,只要还想上学,华坪女高都向她们敞开怀抱。
三年后,她们中有96人坚持到最后参加高考,全部考上了大学。自2011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学校综合排名连续10年位列丽江市一区四县榜首。
榜样四心得体会篇3
3月22日晚20:06分,《榜样5》如期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通过全程观看学习,进一步加深对7位(组)“榜样”代表人物的认识,他们来自各个岗位上的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先进基层党组织,他们是白衣战士、人民解放军、公安民警、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
作为一名党员,内心汹涌激荡,深受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以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舞。同时,也为自己及单位在抗疫工作所作的努力而感到自豪,再一次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无上光荣,也坚定了自己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
有人在一线奋斗,也有人在后方默默付出。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除了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以外,更重要的是全中国人民的坚守与付出,疫情来临时,正值人民翘首以盼的春节假期,但我们伟大而可爱的人民舍小家为大家,一个多月时间待在家中,足不出户,以自己的行动默默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构筑了一道坚实的屏障,彰显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
我坚信,这样伟大的民族,加上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是不惧任何艰难险阻的,只会在新的征程中变得更加熠熠生辉。
榜样四心得体会篇4
这样的一位榜样,很适合现在这个急功近利的世界里的人来学习!学习了赵忠贤院士的先进事迹,很是佩服这位为了祖国的科研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老者,他将自己的一生为奉献给了我国的高温超导研究,并且在这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中国在该领域内技术的赶超!
中国的超导发展相对于国外而言,在研究初期发展落后了将近50年,就是这样一个99%的人都完全不知道的领域,赵忠贤院士从1976年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科研就像是做冷板凳,这其中的心酸和快乐只有奋斗过的人才明白!但是赵忠贤院士却认为,进行高温超导的研究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情,就像喜欢打麻将的人一样,研究对他而言就像是爱好打麻将,内心真的喜欢,并且愿意为之不断进行研究尝试,都是快乐的!最重要的是,这项实验研究对于祖国科技的进步是有着巨大的贡献的,所以为了祖国的前途命运,刻苦钻研也是他的终生选择!
我们都知道科技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多么地重要。尤其是在高温超导领域,我国的科技水平在过去是很落后的。中国航空事业取得巨大的.成功也离不开赵忠贤院士在高临界温度超导体方面取得的成就!他发现的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和55k铁基高温超导体都被运用于我国的相关研制个生产方面了!有了赵忠贤院士这样的领袖型人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于中国高温超导研究,推动着我国在该领域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安心做事是他的工作态度。现在很多人都有些急功近利,沉不下心来做一件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不为名利,只为国家的研究态度是赵忠贤院士选择。他认为,科研是一个水涨船高、水到渠成的过程,切不可急功近利,要有长远的发展目标!这句话,对于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很受用,不光是在科研领域,其实在任何领域,这句话都是适用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未来的路还很长没我们需要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去完成。
在新时代,相信科技的力量!也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一个国家的实力提升,依靠的还是我们每一个为之奋斗努力的人,只有立足于自身,以勤恳和她是的态度来谋发展,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不断努力奋斗,创造更美好的中国!
榜样四心得体会篇5
如果说吴老师从事的幼儿教育事业面对的是苗圃里最娇嫩、最烂漫的花蕾,那我们职业教育所面对的学子则是角落里那丛独自飘香的小花,或许少人问津,却仍奋力生长。培育呵护这方花朵禾苗,亟需我们倾心播撒师爱的阳光雨露,用“师爱”为他们架起成功的金桥。
首先,要以理解之“爱”感染学生。从吴老师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成功,需要我们扮演好“人师、严父、慈母”的角色。理解职校生心底的自卑与迷茫,理解他们所表现出的懒惰、偏激以及沮丧,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
其次,要以尊重之“爱”引导学生。我们只有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欣赏学生,才能唤起学生对美好人性的热爱,对老师教育的认同。我们将以吴老师为榜样,进一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积极引导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再其次,要以赏识之“爱”激励学生。职业学校的孩子尤是需要赏识的群体之一。吴老师说“没有笨小孩,只有懒老师”激起我们几多共鸣。今后,我们要紧密联系学校开展的全省德育品牌--成功教育,在已有的“十一表彰”等活动基础之上,进一步扩展鼓励性评价的范围。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开拓,为学生走向成功创设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教育之路既是光荣之路,又是曲折之路。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在职业教育的漫漫征途上,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吴邵萍老师先进事迹,以吴教师为榜样,面对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我们绝不削足适履;面对家长的期望社会的期待,我们绝不浅薄浮躁。我坚信,在吴老师的事迹引领下,将“师爱”贯穿于我校成功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爱必能浸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职业教育必能为每一位学子架起通往成功的金色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