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用真实的情感写心得体会,才能让读者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与热情,很多人通过写心得体会来反思自己的时间管理和资源利用,从而提高效率和工作质量,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参观爱国主义基地的心得7篇,感谢您的参阅。
参观爱国主义基地的心得篇1
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古代世界曾经产生过20多个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文明或者说民族精神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得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我们的民族精神。现阶段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木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斗争,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为光明的新中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视同统一的事业。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特征的精辟概括。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爱 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一种集中体现。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一个人没有精神不行,一个民族没有精神更不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开始一次次地面临着世界列强的欺辱,但我们从来都没有放弃抗争,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回顾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就会发现,我们之所以能最终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能自信地挺起我们的脊梁,就是因为我们有伟大民族精神的坚强支撑。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历过许多大风大浪,遇到过无数艰难险阻。正是凭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依靠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熔铸而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得以经受住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一直保持坚强的团结和旺盛的生机。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俞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孙中山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到邓-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
参观爱国主义基地的心得篇2
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伴着微风清爽的吹拂,我们花都工学结合基地300多名同学在学生部领导和辅导员老师的组织带领下,来到了伟大革命家洪秀全的故居所在地,进行参观和学习。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曲折而辉煌的历史,伟大的历史创造者以及革命前辈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中国大学生,学习我国的历史以及先辈们的革命精神,这成为了我们人生中重要的一课。
洪秀全是近代中国的农民运动领袖,也是最早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中国人之一,他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对中国封建统治和西方资本侵略者的农民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故居洪秀全曾写下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和《百正歌》等革命文献,号召人们为实现“天下一家,分享太平”的理想而斗争,为指导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洪秀全故居的所在地,是洪秀全成长、耕读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的地方。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大抪村,占地面积25000平方来。官禄抪过去是一条穷村,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官禄抪,官禄抪,食粥送薯芋;乌蝇咬饭粒,追到新街渡。”这首民谣,正是当地农民贫苦生活的写照。洪秀全的长子幼天王洪天贵福在此出生。故居在清军“诛九族”时被烧毁,1959年经考古挖掘,在原墙基上复原,1998年曾维修过。一踏进洪秀全故居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洪秀全铜像。该像是由著名雕塑家梁明诚设计、制作,于2005年12月12日落成的。像高3米,以青铜浇铸;基高1.5米,用红砂岩制作。洪秀全铜像昂首朝东,手按剑柄,英姿飒爽,表现了洪秀全反清起义的决心。
参观爱国主义基地的心得篇3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瞻仰了在屯垦戍边过程中牺牲的英雄烈士,深入了解了沙海老兵们战斗的全过程。如今当年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其对后世的影响却弥久长存。这次参观对我感触很深,启发良多。首先深深感到革命先辈创建新中国、不断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的艰辛,有些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年革命先辈面临一边围剿敌人残余势力、一边开垦荒地建设兵团的极大压力,要取得革命的成功,必须付出流血牺牲的代价。而现在我们在工作中也面临各方面的任务,但这些任务已与以前稍有不同,但是要完成当前任务,仍然需要流血牺牲,但相对已经少的多了,所以我们应该满足于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感触:
一、坚定信念。
中国的革命、新疆的今天之所以取得成功,在于这些革命先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要获得解放,要创建新中国,要建设新疆,要守护好边疆。他们在这个信念指引下,不怕抛头颅、洒热血,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启发我们,在工作中、在南疆基层中也要坚定信念,不怕苦、不怕累、肯吃苦,为南疆、为策勒的明天努力,最终肯定能取得成绩,获得成功,实现全民小康、实现南疆、策勒人民美好生活。
二、树立目标。
在沙海老兵屯垦戍边、建设边疆中,老兵们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地或据点,并最终取得胜利,建设了新疆。而这里的每个高地或据点,或大或小都是一个目标,正是在攻克这些目标的基础上,才取得了最终最终的胜利。这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制定计划,树立一个个目标,并努力完成。
三、提高能力。
在兵团的建设中,前辈们的装备就是简易的铁锹等,但是先辈们不惧困难,迎面而上,积极开展开荒戍边工作,最终完成任务。可见工作就像一场无形的战争,完成一项项任务就像打一次次战役。作为基层公务人员,要想出色完成工作任务,我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沟通和交流。
在整个兵团和战斗渠的建设中,每个人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不计个人得失,以大局为重,同时也涌现出好些英雄人物让我们学习和敬仰。不论是战争还是工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而在完成这些事情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以后我将努力加强与同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取长补短,团结互助。
五、增强时间观念。
时间就是生命,整个的建设过程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在短短几天内先辈们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利用极端的时间,并使得形势变得有利最终取得了胜利。对我来说,参加工作虽然只有不到一年,在一年中自己也浪费了好多时间,因此我以后将加强时间观念,一是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工作质量。
屯垦戍边和战斗渠的成功离不开每个人的奉献。作为基层的一员,我也希望不断提高自己,争取在基层中不断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爱国主义基地的心得篇4
为缅怀追思革命先烈,传承革命先烈不朽的精神。20__年暑假,20__级通信工程专业以程群为队长的9人积极响应校、院团委的号召,组建了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不朽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队—__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赴石家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队。我们实践队于20__年7月26至8月1日赶赴石家庄革命烈士陵园、白求恩纪念馆、华北抗日革命纪念馆、河北省博物馆参观学习。本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让队员们继承革命先辈优良传统,学习革命先烈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具体社会实践活动如下:
一、积极响应团委号召,主动准备社会实践
在院团委下发《20__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意见》之后,20__级通信工程专业的程__,谈__等9人组合在一起,最后经过我们激烈的讨论之后选定本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是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不朽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红色之旅。但活动的地点的选择着实让我们费了一番脑筋,最后我们选择石家庄作为我们本次爱国主义红色之旅的地点。选择石家庄一方面因为现在我们生活在石家庄,大家都比较熟悉环境;另一方面是因为石家庄是作为一座红色之城,是新中国成立之前最早解放的大城市,石家庄自然拥有我们社会实践所要求的红色地点。最终我们选择了石家庄烈士陵园,白求恩纪念馆,华北抗日革命纪念馆,河北省博物馆为我们的具体参观学习的实践地。
二、活动在开展,实践有感悟
按照我们既定的计划,第一站我们来到石家庄革命烈士陵园。初步烈士陵园时,一排排青翠欲滴的松柏让大家感受到了一丝庄重,随后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座以汉白玉为底座的高矗纪念碑,碑上镌刻着毛爷爷的诗词“为国牺牲,永垂不朽”八个贴金大字。然后我们径直的来到革命烈士墓群,大家通过阅读一篇篇墓碑标语,熟知先烈们的事迹,深刻了解到先烈们在艰苦革命战争年代开展革命活动的艰辛,以及先辈们不屈不挠的精神。随后,队员们开始了缅怀仪式,我们献上了事先准备好的白色花束,并在墓碑前深深鞠躬,无尽的感谢与敬仰都凝聚在此。这一座座的墓碑,就代表着一份份的忠诚,没有他们,哪来如今的美好家园。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多少生命结束于此,一座座伫立的墓碑同时也是一座座光荣的丰碑,功勋碑。值得我们永远铭记。随后我们来到了华北抗日革命纪念馆学习先烈们当年为国,为家而浴血奋战的精神。纪念馆中主要陈列了发生在河北省境内的革命战争以及当时烈士们使用的战斗方式,工具等。看着墙壁上挂着的那一组组战争死亡数据,不禁让人心痛。那样艰苦的条件,那样落后的年代,那样残忍的敌人,我们的先烈们却依旧英勇抗敌,无所畏惧。看见他们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抛头颅洒热血。每想到这里都会暗下决心,以后再大的困难都不会打到自己,要有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勇气和魄力。
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献身的烈士们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但同时一批批爱好和平事业国际人士也投身到中国的革命事业,他们是国际共产主义英雄,代表者也就是的我们参观了纪念馆的“主人”——白求恩。伟人毛爷爷曾经这样说道:“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只要从这优秀的一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参观白求恩纪念馆的`时候我们实践队也有幸遇见加拿大驻中国大使,之后我们才了解到,大使先生是从北京专程赶来参观白求恩纪念馆的,我们也随同大使参观完所有的展厅。在参观期间大使先生很高兴地听到白求恩大夫在中国军民心里的崇高地位,同时大使表示了对白求恩在中加两国紧密关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最后我们来到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终点——河北省博物馆。在前几天的实践活动中,首先参观完烈士陵墓之后,我们学习到革命先烈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现在我们要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在参观白求恩纪念馆之后我们学习到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和战争年代平凡人为和平而贡献微薄之力的大爱精神;虽然在博物馆中看到都是作品,但领略到的则是历史,感受到的是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同时也为激励我们努力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把我国建设的更美好。
参观爱国主义基地的心得篇5
5月16日早上,我们来到了东方中小学革命史纪念馆。东方中小学革命史纪念馆是在1939年2月至1944年1月东方中小学办学五年间,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恶劣环境下,乐清、台州中共党组织陆续安排以知识青年为主体的地下党骨干力量进学校,使东方中小学逐步发展为中共党组织实施“隐蔽精干”后开展地下活动的重要据点、团结教育青少年的宣传阵地、培植革命有生力量的红色基地、抗日救亡活动的指挥中心、党领导民众争取民主反对迫害的战斗堡垒,从而演绎了一段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史。
当天下午我们又去了清港镇台山村的潘心元革命烈士墓,潘心元烈士是我党革命史上的一位先驱,是我党重要的人物,是我党早期从事工农运动和武装斗争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也是在我省牺牲的我党最高领导人。他曾参加过毛爷爷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曾营救毛爷爷同志遇难脱险。他曾担任过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红军总前委常委、红三军代理政委、红四军政委、中央巡视员等要职。1930年以中央巡视员身份到浙南的温州、台州整顿红十三军组织,指导武装斗争。12月,他时任红十三军政委,从红二团驻地玉环苔山岛出发,乘船去温州途中,在九眼港被国民党浙江保安团四团水警队捕获,就地枪杀在芦浦分水山麓。其遗体被苔山渔民运回,葬于苔山旧寨城脚下。
随着图片、实物、复制品的展示,我感受到了那些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们是多么得高大。他们为了我们祖国的将来,不怕辛苦,不怕困难,不贪生怕死。虽然他们死了,但他们的死是光荣的。他们是为玉环的自由与和平而战死的。这些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为我们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甚至是人生中仅有的一条生命。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我们今天这样的太平生活。我们应该学习这些烈士们的精神,为祖国多做贡献。
参观爱国主义基地的心得篇6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干部职工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2011年8月3日下午,在单位的领导带领下到自治区博物馆参观学习。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分别参观了新疆博物馆现在对外开放的展览:《找回西域昨日辉煌——新疆历史文物陈列》、《新疆民族风情陈列》两个基本陈列和《逝而不朽惊天下——新疆古代干尸展览》、《历史的丰碑——新疆革命史料展览》两个中型展览。
?找回西域昨日辉煌——新疆历史文物陈列》,通过近千件文物、大量的图片,结合沙盘、互动装置等现代化陈列设计手段,较系统的反映了从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近代的各个历史时期新疆的历史面貌。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流行的区域。同时,又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枢纽,世界文明的交融荟萃处。
?新疆民族风情陈列》,较全面的展现了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达斡尔、满、塔塔尔、俄罗斯等12个兄弟民族绚丽多彩的民族民俗风情,让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绮丽的瑰宝再放异彩。进入此展厅的同时我就被独具特色的民居风格和色彩绚烂的民族特色所吸引。在以维吾尔民居为主的中央主展厅,还配置了三个各具特色的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以及蒙古族的毡房,各种动物标本,犹如进入了一个辽阔的草原,时刻准备与游牧民族高歌,与游牧民族同饮的感觉油然而生。
?逝而不朽惊天下——新疆古代干尸展览》,不同的墓葬形制、葬式、葬俗和各具特色的随葬品,是不同时代、不同部族或民族文化特色的形象反映,新疆各地出土的各类干尸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属于不同的人种和部族,代表着不同地区的文化、经济、生活等特点,这些干尸和遗物对研究体质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以及医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对普及科学知识,进一步了解新疆古代社会和人类自身进化发展过程,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历史的丰碑——新疆革命史料展览》使我深深的认识到,新疆的革命史是一个让人们重温历史的重要的窗口,是向现代人展示革命战争岁月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课堂,只有看到历史才有可能去珍惜现在的岁月,才更有利于新疆的稳定发展!
此次受到的教育是深刻的,更加坚定了我们发扬革命传统、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信念。作为有志青年,要为人民的幸福安康、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而努力奋斗。
参观爱国主义基地的心得篇7
9月14日,市局党总支组织全市水文系统党员前往革命老区广昌县,参观了当年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第三次会议旧址暨毛泽东同志故居、驿前镇红三军团指挥部及高虎脑系列战役遗址、广昌县莲花科技博览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参观,仿佛再现了当年红军为了革命胜利浴血奋战的场景,让我们追想到老一辈革命者的英明伟大,同时感受到了革命老区广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及其所取得的可喜成就,真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不引人深思。
一、红军烈士精神永垂不朽
在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我们看到碑的正面镌刻着原国家主席杨尚昆的题词:“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从碑文上的小字,我们得知:1934年7月至8月,时任红军三军团团长的彭德怀和军团政委杨尚昆指挥的中国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三场大规模激烈战斗,即大寨脑战斗、高虎脑战斗、万年亭战斗。三次战斗都在高虎脑境内,因此合称为“高虎脑战役”。
在高虎脑战役中,面对敌军飞机大炮的猖狂进攻,英勇的红军战士浴血奋战,最后当手榴弹、子弹全部打光了,就冲出战壕,采用石头砸和肉搏的形式与敌人决战,终于打败了敌军,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这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中打得特别出色的一仗,歼敌5000余人,从而为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的战略转移赢得了时间,使震惊世界的红军二万五千里开始了。然而,在这场激战中,我们也付出了巨大代价,2300多红军战士在此血染土地、壮烈牺牲。可见,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和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通过革命先烈英勇奋战和用生命换来的,红军烈士精神将永垂不朽。
二、领导的正确决策十分重要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第三次会议旧址暨毛泽东同志故居,位于广昌县盱江清水村的邱家祠堂。1931年5月27日第二次反“围剿”广昌战斗结束后,毛泽东和红一方面军总部到此宿营。
28日上午10时,毛泽东同志在邱家祠堂主持召开了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第二次反“围剿”期间的第三次会议。会议结合了广昌战斗情况,分析了敌情,统一了继续东进思想,作出了不打南丰,攻打建宁的战略决策。这次会议在第二次反“围剿”中起了关键作用,为第二次反“围剿”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次会议,是一次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会议。会议通过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达到了统一思想、达成了共识,作出了正确的决策。在当今的和平建设时期,我们身为党员和国家干部,在遇到重大事情需要作计划决策时、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要作出决定时,也应该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一样,不独断专行,坚持做到以召开会议的形式,采取充分发扬民主、倾听大家意见建议的方法,最后达到统一思想,作出决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前进的路上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样才能更受人民爱戴、更受人民拥护。
三、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们参观的广昌莲花科技博览园,是一个以子莲科研为主题,集子莲科研、良种繁育、科普培训、莲文化展示、休闲观光的综合场所,园区面积140亩。
据介绍,这里在盛夏的七月百花齐放,有200多个国家地区的400多种莲花品种亮相竟艳,真是美不胜收。此地的子莲科研成果(广昌白莲科研所“航天白莲1、2、3号新品种选育”项目,获抚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使广昌白莲的产量获得了成倍增产,有力地推动了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使广昌荣获了“中国优质白莲之乡”的美誉,进一步提升了“中央苏区北大门”的社会知名度。铁的事实,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进一步坚定了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