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乡的作文7篇

时间:2024-06-01 作者:Indulgence

有些同学觉得写作文很困难,但只要多进行练习,就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一篇优秀的作文应该有积极向上的主题,能够给读者带来鼓舞和正面的能量,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于家乡的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于家乡的作文7篇

于家乡的作文篇1

来到阔别十几年的家乡,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过去崎岖泥泞的盘山道,如今都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水泥马路。交通工具由过去的马车三轮农用车变成了现代化汽车、轿车,特别是大摩托车几乎成了山中的一景,基本上家家都有一辆。

走进村里,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过去的土坯房全变成了窗明几净的大砖瓦房,甚至有很多家还盖起了二层小楼。装饰一新的农家舍,俨然变成了城里一栋栋别墅。当然很大一部分还得力于党的政策,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我们这里虽然没受什么大的影响,但国家还是拨给了每户两万元盖房基金,对此很多山里人在大灾后却圆了摆脱毛坯屋住上大瓦房的梦。

其次山村的文明建设也堪称一绝,过去路上到处都是家畜、家禽的粪便及各种垃圾,而如今却找不带一点烟头纸屑等杂物,原因是村里规定家禽、家畜如鸡鸭猪牛等都必须圈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外出打工的人多了村里人少好管理,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因为人少了,这就带来另一个巨大的变化,诺大的山村显得很荒凉,山上到处长满了半人深的茅草,过去曾为抢茅草喂牛打的头破血流,现在竟快变成了原始森林。对此,据传有人在山上见过豹子的足迹。这还有个小插曲,一天早晨,因我有晨练的习惯,便一人上山没想到这可惊扰了家里人,他们来到山脚下大呼小叫如临大敌地把我嚷了回去,原因是大清早怕我撞上野兽,还有据传有人一早一晚在这里见过狐狸精出没。

总之,山里的一切都在变,但不变的是山里人的好客、淳朴、善良、坚韧的性格。无论你走到哪里,人们只要见面,不管认识不认识,都会主动与你打招呼,真是山美人也美。家乡,我明年还会回来的!

于家乡的作文篇2

去年我和爸爸妈妈到外婆家那边的春节可有意思了。

腊月15外婆就开始忙碌了,外婆开始忙着做豆腐和馒头。到了腊月24,开始掸陈送走财神爷,家里就开始打扫卫生洗被子、洗家具、洗所有需要洗的东西,搞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忙着备年货,瓜子、花生、糖果等零食,很多好吃的菜放到冰箱。到了大年夜,早上开始忙着包馄饨,包了很多会吃好多天。中午就开始吃馄饨,吃完了馄饨要淘两天的米和洗两天的菜,正月初一是不允许动刀剪、不能干活的,所有的活都必须在腊月三十全部做完。下午开始粘贴对联喜钱(喜钱就是贴在门框上面的类似于窗花一样的,外面一层是用红纸剪成的,里面一层是金纸剪成的,上面有福禄寿字样的)。忙忙碌碌很快就到了晚上了,晚饭好丰盛的,但有一样必须准备的,那就是大锅烧的红烧肉,外婆烧的可好吃了。

正月初一就要去村上拜年了,穿着早准备好的新衣新裤,跟着外公,挨家挨户的拜年。外婆说正月初一那天嘴要甜,会有很多收获的,果然那天我收获了很多吃的,也知道了叫长辈是对长辈的尊重的道理。第二天才可以去拜亲戚的年,我问了外公为什么,外公说了句“远亲不如近邻”,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整个正月里都是那么的开心,正月十五的那两天才开心呢,可以放阳灯(即孔明灯),我和妈妈扶着灯罩,爸爸在下面点灯,等灯罩鼓鼓的,热乎乎的,一松手阳灯就颤颤悠悠飞上天了,我立马许了个愿。整个春节就这么开开心心的过去了,新的学期也开始了。

家乡的春节很具有传统气息呀,过年还是要回家乡。

于家乡的作文篇3

我今年12岁,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营口人。营口—我的家乡,你生养了我,并且伴我一起成长,壮大。你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让我更加喜爱你,并为你感到自豪。记得那是在我上学前的一年深秋,爸爸领我来到住在河沿旁的奶奶家。奶奶家住的是两间土瓦房,一进门就是厨房,再往里走就是卧室,也就是所谓的“客厅”。

一铺土炕能睡5——6人原来冬天要来了,奶奶家要买煤取暖,需要我这样的“劳动力”来干活,爸爸和老叔、老姑父把煤炭从车上卸下来并送到小房里,我也尽了自己的能力跑前跑后,忙得不易乐乎,并因此得到了奶奶的夸奖。而如今的奶奶家已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装上了地热。煤气,再也不用烧煤了,冬天屋里的温度可达25度。虽然我的“用武之地”没有了,但更为奶奶家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感到高兴。小的时候,常听奶奶打趣说:“营口一个公园一个猴,一条马路跑到头。”虽然我不太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单从字面上看,当时的营口只有一条马路,一个公园,一只猴子。可见多么萧条和落后。而如今单是东西走向的马路不仅有一线二线,而且有三线四线五线,向东向西延伸,新修的滨海大道与之相连,使营口到鲅鱼圈仅用半个小时就到了。而刚刚动工的跨海大桥,它连接营口和盘锦,更为营口的交通提供了便利,而新修的南北马路更是数不胜数,营口的交通四通八达。我家住的西环小区,位于营口的西部,是二线的最西部,以前到了我家也就到了最西头。而如今向西延伸到西炮台。由于西环小区多是冷楼,所以有小房。而有些人家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用旧砖,油毡纸搭建了许多小房,从远处看破烂不堪,就像贫民窟。一年夏天,连续不断的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雨,使小区成为一片海洋,上面飘着破鞋。盆等,大风吹过就像辽河里的小船晃晃悠悠。我怀着好奇的心理挽起裤脚来到水里玩了起来。由于地势不平,一不注意一下子躺到了水里。等我爬起来时,全身都湿透了,并且带有一股股的臭味,原来是下水道不畅,雨水倒灌,回到家挨了妈妈一顿骂。而如今小破房已拆掉,下水道重新疏通,并且铺上了漂亮的道板,新建了花池,种上花,并建有娱乐健身场所,配备了健身器材,每次回家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上公园。家乡的变化还有很多很多,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它让我感到自豪,为之骄傲。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学习,打好基础,为家乡营口做出自己的贡献。

于家乡的作文篇4

我的学校座落在南山脚下,它叫“海游镇中心小学”。那儿风景秀丽,鸟语花香。俗话说:“再好的花也要绿叶映寸”,可是,学校这朵“好花”外边却有一条小溪——石洋溪——与其说他是一条小溪,不如说他是一条臭水沟。

如今,它全身上下黑不溜秋,像用墨汁染上去的一样,小溪里还有许多垃圾袋,白色的,绿色的,和蓝色的塑料袋,有的堆在河里,有的在水面起伏飘荡。再加上工业污水和民用污水直接排到石洋溪里,导致溪里的鱼虾被毒死,不时,一阵阵臭气扑鼻而来,熏得我们把早饭都快吐出来了。

提起以前的石洋溪,爸爸常常赞不绝口:“以前的石洋溪可是三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呢!那时的溪水波光粼粼,清澈见底,成群结队的鱼儿,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我们常常在溪边垂钓,有时会钓到一条条很大的鱼,妇女们常常在溪边洗衣服,洗菜......岸边还有一排排高大的梧桐树,它们好像是一位位忠实的卫兵,守护着那美丽的石洋溪!我们还常常在那高大的梧桐树下嬉戏,捉迷藏,唱歌,写字,画画......可如今,唉......”爸爸沉默不语。

这条又臭又脏的石洋溪,受到三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石洋溪治污工程正在展开,排污水管基本完成,工人们正在对河道进行清理。我想:不出一年,这条石洋溪将会恢复干净纯洁的外貌,让鱼儿.小虾又有一个温馨美好的家园。

我想向社会大声地呼吁:“请不要因眼前的利益,而去破坏环境,不要重蹈‘措指失掌’的悲剧,让我们共同维持生态平衡,使地球妈妈恢复以往的笑颜,还树木动物一片温馨!”

于家乡的作文篇5

家乡,门前,桥。

它一动不动地横卧在那儿。没有娇艳的花与碧绿的草相伴,没有五彩的背景和来往的人流烘托与渲染,它不可思议地与周围环境是那样地融合,在这庄严的自然中,显得素雅而沧桑。

它是烙在我心底的一座桥。每每想起故乡,它总是牵动着我的一缕缕情丝,在我心中,围绕它的有关故乡的往事清晰明了,那里,撒过我童年快乐的种子,至今记忆的藤蔓依然旺盛,因为那里是我最怀念的地方。

说它是桥,只是一个夸张的称谓。它充其量也只算是一块较大的石板,横跨在一条不到一米宽的河沟上,泛着灰里带白的光,尤其是月夜,树枝的影子斑驳地印在其上,更显青明发亮。和它一起经历岁月洗礼的是两岸的泥土,在水流小心的呵护和滋润下,黝黑黑的,衬托着桥的清白。

这里,是我童年的圣地。我曾经多少次蹲坐其上,呆呆地看着桥下的河水,看这个小小的生物圈中各种角色闪亮登场。春雨过后,水中好似有无数只鱼虾翻江倒海兴风作浪,蝌蚪摆着小尾巴追逐嬉戏怡然自得;蜻蜓逗留在小荷尖尖上,蝴蝶绕飞于芬芳的花旁;入夜时分,蟋蟀时不时在草丛中探出脑袋,奏响生命的歌唱,划破了夜的宁静……

手抚摸在那清凉的桥板石面上是一种享受。不知世事的我,常把脸贴在桥面上,想听到它心声的倾诉。树叶沙沙作响,是它在笑罢;溪水潺潺流淌,是它在歌罢;一片落叶翩翩起舞,然后落在桥面上,是它在哀伤罢;雪花纷飞,桥面桥下结成冰棱,是它在沉默罢……它是一座有生命的桥。

一个有月亮的夏夜,我和外公坐在桥上纳凉。我抚摸着它那略显粗糙的石面,外公望着明月,对我说起自己说起桥的来历。搭桥的石头,生于山中,嶙峋拙朴,外公遇见了它,把它凿成石板,带它回来,置于每天经过的河沟之上,方便到田中耕作,方便来往行人,于是,桥也年年岁岁承载着丰收承载着希望。不知它是否记着这一切?

家乡的桥啊,在我心中,似一条苍龙,傍着清水,凝望着月亮。

于家乡的作文篇6

我爱故乡的龙眼 我的故乡是一座古城--泉州。那儿象一幅栩栩如生的风景画。又象一支悦耳的歌,一草一朩都令人陶醉。她也是水果之乡,柑桔。芒果。荔枝、。都是家乡盛产的水果。但我最喜爱的还是那令人馋涎欲滴的龙眼。一提起龙眼,不论泉州人,还是从外地来旅游的游客,都会骄傲地坚起大拇指:"泉州的龙眼好吃!" 当春天的脚步悄悄来临,龙眼树上的花蕾儿就鼓涨鼓涨的,伸长了脖子,裂开了小嘴,笑盈盈地迎接春姑娘的到来。一夜之间,漫山遍野的龙眼树上都挂满了花,一堆堆、一簇簇竞相开放着,在晨光的照射下,让人眼花缭乱,像是处于仙境一般。

细雨如诗,一棵棵龙眼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这时的树叶才刚刚冒出,嫩黄的叶子,尖尖的,一撮一撮的,和几颗悬在枝头的小龙眼比赛似的疯长。 大概月佘,龙眼赶趟似的换上了土黄色的新装。它象一串串冰糖葫芦持满枝头,压弯了枝头的果树,而果树却像一位位年长的老者弓腰驼背。 你轻轻地摘一颗,剥去它土黄色的外衣。当你迫不急待地将它含入嘴中,它的汁水立刻奔向你的舌尖,即儿便是满满一口,然后渐渐地涌向你的忙田,清清的,凉凉的,鲜鲜的。又是甜甜的爽爽的。那种滋味,就象齐天大圣亲自送来的蟠桃,似云里,似雾中,宛如神仙一般。 龙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故乡人民创造了财富,深受人们喜爱。

每年夏天暮名而来我客人络络不绝,操着不同口音的八方客人,大把大把的钞票塞满了家乡人的腰包;就是这家乡的龙眼让家乡的男女老少笑得合不拢嘴;也是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让家乡人占尽了风头。 嗬!故乡的龙眼,看到它,使我感到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吃着它,使我感到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甜蜜!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龙眼!

于家乡的作文篇7

今天,妈妈带我去凤岗跑业务,看见了家乡凤岗的环境,我真是大吃一惊。

东莞市凤岗镇不属于任何一个区,属于市直辖镇。地处东莞市东南端,东、南、西三面紧邻深圳龙岗、横岗、平湖和观澜。全镇总面积82。5平方公里。东莞凤岗镇古称塘沥洞。民国初期,建凤岗新圩,后更名为凤岗镇……

我一边听着妈妈给我做凤岗的介绍,一边看着车窗外凤岗路旁的风景。

“唉,这个凤岗老是在那里修地铁。搞的整条路上全都是灰尘。”妈妈若有所思地说道。

的确,凤岗最近在修地铁,原本的路边小摊和培训班都营业的十分顺利,但从开始修地铁的那一刻,他们都全部关门大吉。钻地机发出来“咚咚咚”的声音让我十分烦躁,路旁上栽的小花小草,上面都沾了许多灰尘,原本绿色的树叶却变得好像枯萎了一样,看不出一点绿色,所有的绿色全都被灰尘覆盖住了。

“这种环境让人怎么生活呀?”我心里冒出一个疑问。

我和妈妈都不敢打开车窗,因为这里的灰尘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人长期呼吸这种空气会导致生命期缩短,危害健康。

我从小出生在万江,万江的花草树木绿得可爱,长得十分茂盛。我也一直以为凤岗的环境是非常好的,结果来到凤岗这里一看发现两者截然不同。

我希望十年后的凤岗,是这样子的。

著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以进化空气的机器,并且把这种机器安装在松岗修地铁的旁边。这样,修地铁的灰尘就被吸到机器里去,不会再有像乌云一样的灰尘漂浮在天空,还有要做好绿化工作,要多种花草树木,按时浇水,爱护环境。

从此,家乡凤岗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再也听不到“咚咚”的声音,并且以前那些关门的培训班和路边小摊,全部都开门大吉,凤岗的人们再也不用吸着灰尘过日子了……

凤岗,我时刻牵挂的家乡,希望十年后回到家乡,一定是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