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应该注重逻辑和条理,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我们都知道,心得体会是通过经历和思考得出的对某个事物或情况的总结和感悟,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陪伴教育孩子的心得6篇,供大家参考。
陪伴教育孩子的心得篇1
在幼儿园里已经进一个月了,每天的生活都是一样的。在这个新招的小班里,幼儿年龄大致都在四岁左右,但是幼儿哭闹情况已经很少了,只是早上来园的时候有个别儿童会哭,并且也能坐在位子上学习,玩玩具了。
不过最近我班又新来了一个幼儿,虽然以前没上过幼儿园,不过第一天来到幼儿园,刚开始他并没有哭,但是到了中午睡觉的时候,他好像忽然反应过来似的,哇哇的哭起来,要找妈妈。我开始慢慢的哄他,开始我说你别哭了,他不听,仍然大声的哭着,吵得其他小朋友也没法休息了。我说你再哭,老师就不喜欢你了,他仍然大声的哭着。后来我说你躺着不哭,老师坐在你身边拍拍你,你把你的小手放在老师的手上,这样就不怕了,等你睡醒了妈妈就来了。果然没过多久,他就慢慢的睡着了。并且往后的几天里,睡觉的时候他都会说,老师你拍拍我。开始我会过去拍拍他,慢慢的我就鼓励让他自己先睡。渐渐的他可以自己躺下睡觉了,只是有时候还会在中间醒来啜泣两声。
在工作的这段日子里,我发现拥有爱心是我们干这份工作的首要条件,没有对孩子的爱,谈何对孩子的教育,其他的也就更无从谈起。特别是对这么小的孩子。爱,画出来就是一颗心,一颗红心。用爱心对待孩子,孩子也会用爱心回报我们。没有人喜欢天天被人批评和训斥,都渴望得到肯定,孩子也不例外。一个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一种积极的、善意的期待和鼓励的氛围中,对于他的错误和缺点给予原谅和激励式的纠正,而不是被批评和指责,那么他就会在肯定中不断使自己的言行向期待的方向发展,不断取得进步。
我们用爱对待每一个孩子,孩子也可以在我们的爱心中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关怀。从而让每个幼儿都能健康的成长。
陪伴教育孩子的心得篇2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很可能影响他的一生。我认为家庭教育有三个关键:陪伴、阅读、习惯。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比起昂贵的玩具和优渥的条件,孩子更喜欢父母的陪伴。首先要跟孩子多交流一下当天的学习生活情况,比如:今天你觉得开心吗?有哪些开心的事?不开心的事?说来听听。听孩子倾诉出他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排解情绪,教会他们正确的处理方法。记得有一次,我的女儿苦恼地跟我说:“妈妈,我以后上英语课再也不想举手了,因为我今天举了几次手老师也不点我。”我跟她说:“班上有近五十个孩子,老师每个孩子都要给机会,不可能你一举手老师就看得见,这次没点你没关系,你继续举手,下次老师就看见你了。”果然过了几天,孩子回来兴奋地说:“妈妈,今天老师点我回答问题了。”如果没有及时沟通,很可能我的孩子从此会对英语失去兴趣了。孩子的认知有限,需要家长及时地沟通与引导。
其次在小学阶段陪伴孩子写作业,不是孩子坐在那里写作业,家长在一边玩手机,也不是盯着孩子做作业,瞄到写错一个字马上叫停。而是家长可以在一边做自己的事,阅读或者处理文档。但不弄出响声影响孩子即可。
奥巴马最骄傲的一件事是,在长达21个月的总统选举中,没有缺席过一次女儿的家长会。陪伴孩子确实很累,也占用了父母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可这难道不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吗?再多的金钱与物质,也替代不了父母的陪伴。再多的理由与借口,也比不过孩子教育失败的遗憾。
阅读使人终身受益
现在的孩子有电视、电脑、手机的诱惑,课外活动丰富,如果家长自己喜欢玩手机,静不下心来读书,而要求孩子去阅读并且悦读,那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因为热爱才会去做,因为感兴趣才会去读,而这个兴趣需要家长的培养,以身作则。
“双减”之后孩子有更多阅读的时间,博览群书不但是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阅读可以使孩子自信、理性、平和、乐观。通过海量阅读,涉猎百科,博览群书,孩子的智慧才能不断成长,最终成为强大的自我发展能力。
我自己从小受我父亲的影响很喜欢看书,语文成绩一直是优势学科。所以我并没有刻意逼孩子看书,而是在孩子刚会说话的时候,就开始给她读故事哄她睡觉,她不久就听入迷了,每天睡前一定要听故事。刚开始是绘本故事,简单短小。
到上幼儿园了,就读一些童话故事,记得差不多上中班的时候吧,有一天晚上,我没有空,她自己抓过床头的书,摇头晃脑把《丑小鸭》一字不差地念了出来,我万分惊讶,指着书上的一些字问她,才发现,原来在不知不觉的睡前故事中,没有刻意去教她认字,但她已经认识很多字了。到上小学一年级,她就开始自己阅读了,而且喜欢读“大部头”对绘本没兴趣了。每天晚上的睡前时光,我们在灯下各自读着自己喜欢的书,是最温馨快乐的亲子时光。有时候她看完一个故事,会迫不及待地要讲给我听,我知道这是分享,哪怕我对这个故事并不感兴趣,我也会很认真地去聆听,然后发表一些意见。现在孩子上小学五年级了,已经养成了为兴趣而读书的习惯,并且从中受益。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巴金先生说:“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培养好习惯开始。”孩子成绩的好坏,不仅与智力有关,更受到平时习惯的影响。好习惯,才是支撑一个孩子走得更远的根本。就我个人认为,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养成自觉的习惯,让孩子知道怎么做才是自觉,做不好会有哪些危害。双减后,低年级没有书面作业,高年级的作业也有限,但每天晚上仍有不少孩子没有登记好作业,要家长发信息在班群里询问。我觉得除了孩子生病或者有事耽误了登记作业可以帮忙询问外,如果本身在学校又不好好登记作业的,不要养成这个习惯。这个时候要让孩子明白,这是他份内的事情,必须自己完成。不拖欠作业,睡觉前整理好自己的书包、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把红领巾校章放到书包固定的格子里。这些都让他自己做。
其次,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对身边的事总是充满了好奇,面对小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真是难倒了家长。我觉得,要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因为这是求知欲。孩子是一张白纸,家长绝对不要为了让他安静就随口应付,因为他们会当真。如果家长也不懂,恰恰印证了学无止境这句话,那就和孩子一起上网查,这样自己也增长了知识。有一次在小区的草地上,女儿要我陪她看了一个多小时蚂蚁如何搬家,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古怪的问题,有些问题我也不懂,就一一查资料解答。后来她写了一篇关于蚂蚁搬家的作文,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夸她观察得仔细,写得有真情实感……
处处留心皆学问,多带孩子到大自然看看,记得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在公园她指着花圃里粉白浅红的杜鹃花说:“妈妈,我知道了,这就是‘可爱深红爱浅红’!”桂花树下,游人嬉戏,她捡起一朵桂花,脱口而出:“人闲桂花落……”类似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可见有些东西,只要带孩子多看,她自然知道了答案,胜过我们千百句的解释说教。
然后尊重老师,尊重课堂,尊重知识,才能尊重自己的未来。父母言传身教,懂得规则,然后孩子才能懂得感恩、敬畏生命、行有所止。在日常生活中用餐、排队结帐、上地铁、等绿灯过马路……只要家长有心,处处可以言传身教。
养孩子更像是发展农业,种下一颗种子,无论你如何着急,它都只能一天天长成,而不能速成,你必须不断浇水、施肥、除草,等待它慢慢成熟。作为普通人的我们,真的需要很多年才能看到教育开花结果。而每一朵花都有它开放的季节,愿我们都能用心守候,静待花开。
陪伴教育孩子的心得篇3
曾经有个朋友对我说,她很后悔在孩子小的时候因为她忙于生意而没能多陪陪孩子,现在孩子已经上高中了,正处在青春期,和她几乎没话讲,她真希望时光倒流能去陪伴儿子成长。所以我们得趁孩子现在还愿意和你说和你讲还能把你当朋友的时候,抽时间多陪陪孩子。
郑渊洁向我们透露了家庭教育的秘诀: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所有孩子的模仿力都比奥斯卡影后影帝出色一千倍。所以陪伴孩子成长其实就是你要身先示卒,让孩子以你为榜样,你作了好榜样,孩子就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反之就是“一代不如一代,儿子不如老子”。
有个同事向我抱怨他家小孩不爱学习就爱上网,我就问他:“你下班后在家做什么?”他不假思索:“上网啊!”这不就得了吗,你在孩子面前已经做了榜样了,上网多有趣多轻松啊,孩子效仿你,他哪能抵挡得了那个五光十色虚拟世界的诱惑呀!我们夫妻俩平时特别注意作表率,一起忙完家务后就会看书读报听课学习,探讨业务,取得了成绩也会向儿子“汇报”,与他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耳濡目染小孩也会自觉学习了。
陪孩子学的同时,还要注意及时和老师沟通、配合学校老师,留意孩子每个阶段的变化,注意纠正他的缺点,扼杀坏习惯的苗头,一旦孩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就会很轻松了。我们家的孩子不算个让家长省心的孩子,爱玩好动,喜欢不分好坏地效仿别人,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还爱显示自己认为的本事特长,自己吃了不少苦头,家长也很头疼。幸运的是班主任老师及时和我们沟通,共同就孩子的问题商讨对策。孩子在老师特意安排的同桌的引领下,进步突飞猛进。尤其是四年级下学期,学习基本上不用家长烦神了。放学回来不用大人说马上做作业,检查完作业就主动阅读课外书,家里以前四处堆积的课外读物都快不够他看的了。
这个“陪”,不仅是陪孩子学,还要陪孩子玩。
曾经有个家长很苦恼说自己和孩子说不上话,我就问他:“你家孩子平时都爱看什么书?”他说:“韩寒!”我又问他:“你看韩寒的书吗?”他说:“那有什么好看的?”你看连孩子的爱好都不关心怎么能和孩子说上话!
现在各地都在搞城市化建设,我们县城也不例外,如果家长不注意给孩子创造环境,不带他到自然中去,小孩见了猪吓得直跑,认为水就是水管里流出来的,蔬菜就是超市里卖的诸如此类并非笑话的事就会在孩子身上验证。我们小时候身边有许多同学是植物迷、动物迷、数学迷,而现在好多小孩都是电脑迷、网络迷、游戏迷了。所以我们再忙也会在周末陪孩子到自然界里去感知,洪泽湖大堤、三河闸、二河闸、入海水道……洪泽的各处自然的、人文的景观我们都带他跑了个遍,小孩的兴致也很高,对事物的观察力也强了。我们上星期就用小孩围棋比赛的奖品数码相机拍下了许多县城里的留下我们儿时记忆的老建筑,小孩还发现了我们都没在意到的东西,什么树和老砖墙合而为一啦,楼顶落水管下长出的一长溜蕨类植物啦,老屋顶上的瓦花啦……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很少能碰上他的同学,也不知他们是怎么度过难得的周末的。反正你让我辛苦了五天后再去上家教辅导班,我会觉得暗无天日、了无生机的,更别说天性爱玩的孩子了。好在现在他终于有了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了,这个孩子的父母也很爱野游,两个小孩在一起玩过了以后还比赛把玩的经历写下来,作文水平长足提高,写得生动有趣、纯朴自然,而且都是真情实感自然流露。这些都令我们无比欣喜!
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变得成熟历练,对生活也有了自己的诠释,不随波逐流,不标新立异,只求踏踏实实地实现自身价值!但愿孩子也能脚踏实地的追求他人生的目标,就像他老会说的:“妈妈,只要我能好好学习研制出先进的武器装备来,日本鬼子就不敢来欺负我们中国了!”真的是只有少年强才能中国强啊!
陪伴教育孩子的心得篇4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懂得真正教育孩子吗?有许多人的回答是,当然懂,可其实你们错了,你们没有真正懂得,下面让我来为大家解说吧。
教育孩子,不是只给她(他)教育,不仅仅要给她(他)教育,还要懂得一些其他的,不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她(他)灌输暴力的种子,她(他)的爱好,如果没有坏处不要强求她(他)改掉,也可称之为“杀趣”,她(他)不喜欢的爱好,不要因为你喜欢而强迫她(他)也喜欢。
下面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下:孩子是必须要受教育的,但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都是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如果在您教育孩子的时候,她(他)若不听,也不可以打,骂,最好也不要当着小孩子看暴力片,比如:打仗的,战争的,不然,孩子遇事喜欢用暴力去解决,一些小错无可避免,若小错酿成大错,甚至违法犯罪,可是不好的。
“杀趣”,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比如:您的孩子喜欢舞蹈,而您喜欢唱歌,而对您的孩子说:“咱们不学舞蹈了,学唱歌吧。”假如您的孩子答应并且爱好,就不能称之为“杀趣”,当然,假如您的孩子,并不爱好而为了让您高兴而答应,也可称之为“杀趣”,如果,您的孩子不爱好也不答应,您还是强求,那么就是真正的“杀趣”。
假如,您喜欢弹钢琴,您的孩子并不喜欢,而您强迫她(他)去学,可称之为“增趣”,强加给孩子她(他)不喜欢的爱好,只能说对孩子并没有好处,甚至会给孩子造成压力。
所以,各位家长教育孩子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以上是我作为一个姐姐、一个女儿的个人看法。
陪伴教育孩子的心得篇5
首先很感谢学校为我们家长精心安排的这次家庭教育讲座。
听了张英稳局长的讲座,受益匪浅。张局长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家长传授了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教育方法,让我感慨颇深,深刻领悟到了言传身教,一朝为父母,终身为老师,家长所承载的责任与重要意义。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养成好习惯、与孩子更好的沟通、增加阅读方法等几个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中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家庭的和睦、浓郁的亲情氛围等都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客观条件。从小让就孩子树立独立的人格,其次就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孩子虽然很小,但却有着强烈地自尊心,大人的言行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特别是当着外人的面不留情面的指责或是埋怨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伤害。通过收听这次讲座,还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要有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在思维上习惯,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不能管太死,否则精神上就会有叛逆,我们就要从孩子小时候起,从小事做起,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加以纠正和引导;对孩子生活中好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之成为习惯,让孩子在好习惯的陪伴下学习、生活。
二、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要注意讲究科学方法: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易。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您应该表示高兴;孩子向您诉说不高兴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
陪伴教育孩子的心得篇6
不知不觉,儿子今年上初一了,回想这几年,儿子最大的变化就是能够自觉的去阅读各类书籍了。
自从上班后,除了报纸杂志几乎很少读书,当然理由有千万个,又其实都站不住脚。自从我们厂举办了“生日沙龙”购书活动开始,我自己的阅读兴趣也被不知不觉的调动起来,知识面扩大了不少,受益匪浅。
几年前孩子不喜欢读书,每天放学后除了看电视里的动画片,就不再做别的事情和看其他方面的书籍,望子成龙是每个父亲的心愿,看在眼里,急到心上,由于自己在教育方面没有经验,不知咋样才能培养出他的.读书兴趣,让他在阅读中受益。有一次在“生日沙龙”购书活动时我买了《如何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一本书,里面的内容很丰富,我和妻子认真阅读后体会到:家长的示范作用很重要。想要孩子不看电视,家长就要首先做到不看;想要孩子热爱读书,家长就要先钟情于书。一个人总会有感兴趣的东西,非此即彼。希望孩子有什么样的兴趣,家长的引导很重要。
按照书里介绍如何引导孩子读书的方法,首先是感染他,我们下班在家很少看电视,闲暇时看些儿童书籍,并且讲给他听,一开始不愿意听,后来慢慢的就开始提问里面的问题了;其次是双休日经常带他到书店,开始不愿意来书店,后来答应他可以随意买他喜欢的书籍,他就很乐意了,原来一直买一些动漫之类的书,随着见到的品类很多,就觉得科学类和文学类的更有意思,现在更喜欢看科学类的书籍和辅导书籍;再一是和他共同阅读一本书,读完后相互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收获,与他相互沟通,共同享受知识的乐趣。
儿子喜欢读书了,有时自己就跑到书店买书,现在孩子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记忆力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