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展观后感7篇

时间:2024-05-19 作者:Indulgence

观后感是我们与电影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对电影艺术和创作的欣赏和评价,每次写观后感都是我们对电影中细节和情节的回味和品味,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毕业展观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毕业展观后感7篇

毕业展观后感篇1

5月18日早晨,科尔沁区明仁小学六年级全体同学分乘17辆大巴车前往家乡旅游景点大青沟,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同学们都在叽叽喳喳的聊个不停,虽然起的很早,但是同学们丝毫没有困意。

下车后,已经来过大青沟的同学迫不及待的为第一次来的同学当起了小导游,“一会儿下到沟里肯定会冷的,我当时来的时候正值八月份,还感觉凉飕飕的呢,所以咱们把外套都穿上。”六年十班的于翔宇不断地提醒着同学们。说着,大青沟专业的导游已经接替了这些业余小导游。

同学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一步一步向沟内深处走去,大青沟陡峭俊秀;沟谷之内泉水潺潺,山水之间灵光闪动;同学们领略大青沟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被大青沟的嘎达梅林小路、菊丽玛女神的传说故事深深的吸引着……

最隆重的毕业典礼开始了,同学们都不自觉地整理着自己的衣服,正了正胸前的红领巾,迎接这神圣的时刻,校长及老师们逐个向六年级758名同学颁发了毕业证书,有的同学敬着礼的手久久不愿放下,眼里还含着不舍的泪花。刚刚领完毕业证书的六年一班的张焱对记者说:“马上要升初中了,从没有想过自己的毕业典礼这么特殊,不仅体验了家乡的美丽,还具有教育意义,对母校和同学们的感情也更进了一步,让我终身难忘。”随后,每个班级都表演了精心准备的文艺节目,大合唱《相亲相爱一家人》、舞蹈《感恩》、独唱《海阔天空》等更是把毕业典礼推向了高潮。

明仁小学大队辅导员张蔷老师说:“我们设计这次毕业典礼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们体验家乡美丽的同时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实践,人生就是这样,每一次的学习就是一次实践的机会,相信同学们通过这次毕业典礼感悟颇深,母校情、师生情、同学情、家乡情,这一定是一次特殊的难忘的毕业典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次大青沟之行是一次特殊的毕业游,更是一场文化的盛宴。

同学们即将步入新的校园,继续放飞美丽的梦想。

毕业展观后感篇2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感知时代的律动,让青春的心跳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的重大论断。

早读被停课的讯息,我的家人各有各的看法,其实我最认同的就是爸爸的看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时代已经进化到竞争无需用苦力的时候了,今天的孩子需要面对的绝不只是自然界风雪的考验。“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这个时代充满着挑战、多元化,从磨砺中享受成功。我们见证了祖国的发展,也必将全程参与祖国的未来,而做建设的骨干和中坚,我们责无旁贷。

这个时代充满着变革、刺激,从成功中体验磨砺。那些年,我从来不能理解如何与家的另一边聊天、通视频,更别提网上购物、缴费、查资料了。而现在,有了互联网、大数据的支持,我脑海的芯片终将万物互联。那些年,我从来不敢想象中国如此庞大的贫困人口,如何在这几十年就一步步实现自足、富裕。

正是这个时代在发展,我们青年人所面临的磨砺不止眼前的风雪。“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智慧的积淀将会是一番新青年的较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追梦的脚步永不停息,愿我们早日用辛勤的汗水浇开自己的成功之花。

毕业展观后感篇3

1967 年 , “新好莱坞电影” 的出现, 使更多贴近现实生活和年轻人思想感情的电影出现。 在这个变革中, 达斯廷·霍夫曼的成名作《毕业生》是一部举足轻重的代表作。这部大胆揭 露六十年代年轻人迷失方向, 揭开美式中产阶级虚伪面具的电影, 向我们表露了新的一代人,新的一代的价值观,成为“新好莱坞电影”的先锋之作。

本片描述了一个刚步出大学校门的社会新鲜人本恩, 面对众人口中所谓的美好前程, 自 己却对未来生活感到茫然。 而父母对本恩的一生充满了期望,一切都似乎已经安排好了: 入 读大学、进入研究所、成为中产阶级、和一个家境相当的女人结婚。最要命的是,这种期望 已经无可厚非。 作为孩子,他明白父母是善意的,这些期望都是为了他好, 对于一些人来说 这或许是最完美的人生规划, 但对于他来说, 只能让他更为困惑与悲哀。 在家庭晚会来客中的鲁宾逊太太对这个小伙子很感兴趣,并让本恩开车送她回家。风流的夫人不断挑逗本恩, 但被拒绝。 可是接下来无聊的日子加之自己对未来的迷茫,不久后他便开始了同鲁宾逊太太 约会, 不知不觉中他也爱上了鲁宾逊太太的女儿伊莱恩。 鲁宾逊太太知道真相后坚决反对, 并想尽办法拆散两人的交往。本恩终于找到机会向伊莱恩表白了爱意, 并坦诚了自己曾经的 堕落,只是没说出那个夫人的名字。 伊莱恩原谅了他,但鲁宾逊太太的震怒使伊莱恩猜到 了一切。伤心的她在父母的精心设计下与一个叫卡尔的人仓促结婚。 本恩得知这一消息, 不 顾一切, 费尽千辛万苦奔向了教堂, 他要尽最后力量挽回心爱的人。最后镜头停止跟随在车 后 , 静静地看着汽车远离 , 给人很微妙的感觉 , 为观众留下了无限的想象与憧憬。

作为观众, 我们可以无限的想象, 也许是对青春的伤逝吧, 导演为表现毕业生的迷茫与 无助 ,特意插入让本恩穿上潜水服一步一步的往游泳池走去的镜头。从潜水服里只能看到外 面的人在欢笑却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在本恩的世界里, 只能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迷茫麻 木的内心使得所有人的脸都是缓慢的,扭曲的,静止的。 这可以是本恩的内心独白,或是本 恩对外界极其厌恶的一种表现。 在每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人的眼中,所有恶意或善意的忠告 与借鉴,都将被隔离出他们的世界。 潜水服似乎是本恩的保护罩, 匆匆潜入水中, 就是他急 切想摆脱一切世俗的反应。 呼吸声,遮盖住世间喧哗, 但是抵挡不住外界对他的影响与制约。 父亲一次又一次把他按入水中, 似乎在暗示着你应该按着我给你规划好的一切走每一步, 你永远是我手中的一颗小小的旗子! 无奈的他似乎也只有默默的沉入水底, 等待着一切。 当本 恩在酒店为嬉闹喧哗的各类上流人士开门, 看着他们漠视的只顾自己沉迷的脸,他才明白自 己的未来在何处。 本恩虽然优秀 , 然而走出学校依然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 还为此成为了父亲合 伙人的老婆的情人。 直到他遇见了伊莱恩,才看到了自己盼望已久的生活, 他才不再为此迷 茫下去,不顾别人的冷嘲热讽 , 甚至是爱的人的父母的威逼 , 依然不放弃 , 最终赢得了自己的爱情。可以说这部电影介于悲剧与喜剧结局之间,表现的不仅是美国迷茫的一代人的生活, 还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换来成功的喜悦。

影片里有太多关于大人们和本恩的矛盾与冲突, 但本恩开始只是想要逃避。 对于他来说, 逃避这一切, 也许就能远离那些虚假的微笑和不现实的世界,可是难道我们就必须现实, 现 实得没有自我、 没有反抗、 没有自己的世界吗?在该拒绝的时候为什么要接受, 在该反抗的 时候为什么要忍受。大部分的我们已经在岁月里丧失了对童话的幻想, 已经丢失了对未来美 好的憧憬。 但是我们偶尔还会留有对现实的反抗与一丝丝幻想。 本恩从温文尔雅, 到出言不逊;从西装革履,到衣衫褴褛;从乖巧听话,到我行我素。他打破了一切父辈们引以为傲的 形式主义的生活标准, 而去追求心灵交会的巅峰体验。 伊莱恩是他在爱情中的转折,同时也 是他整个命运的转折。在她这里,他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与动力。其实这也告诫了我们, 对于 所有将要踏上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在迷茫阶段的指引忠告往往是起不到作用的, 关键是要让 我们自己揭开社会神秘的面纱, 自己寻找生命的真谛,发现生活的奥秘。我们可以迷茫,但 是不要迷失了自己。不要成为生活的傀儡,学会发现生活,感受生活, 那么才能让自己的舞 台更加绚丽!

毕业展观后感篇4

?毕业生》这部电影是一部很经典的美国电影。是在1967年拍摄的。电影的场景是发生在1967年,和中国现在的很多家庭比起来,美国在1967年的生活水平比中国现在的很多家庭都好。可以想象,中国和美国的差距至少要在30年以上。

大学毕业以后,进入社会真的面对的事情都发生了变化。班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获得和很高的奖学金,成为爸爸妈妈的骄傲。面对荣誉,他担心的是未来。这是对他自己事业的担心。在庆祝他得奖的派对上她受到了罗宾斯太太的引诱。作为一个没经历过感情的毕业生,他很惶恐,很紧张,但他抵制住了诱惑。作为男人他有感情的懵动,对性的好奇。于是他鼓足了勇气和罗宾斯太太玩起了性游戏。

罗宾斯的女儿伊琳是一名学生。在班父亲的要求下班和伊琳约会。不巧,他爱上了伊琳。但是他没有隐瞒他和伊琳母亲的关系采取了坦诚的态度。伊琳从此不再见班。但是班却下定决心要和伊琳结婚。经过重重阻挠,两个人终于走在了一起。真爱无敌。

作为一名毕业生,我也有过和班一样的对未来的迷茫,但是却没有对真爱的追逐。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什么是真爱,什么是爱。这半年来,我才明白,爱情真的是一种吸引力。两个人之间真的会彼此吸引,这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很享受,很快乐。

毕业展观后感篇5

我期待已久的毕业典礼在今天终于是落下帷幕了,而在今天也代表着我正式毕业,走上社会工作了。对于我来说真正的毕业是在拍毕业照的那一瞬间,在摄影师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仿佛也是定格了我过去的四年大学生活,在那之后的我就已经不算是学生了,而是一个初入社会的小年轻。对于毕业这件事我向来是抱着不太积极的态度,或许是经历了实习之后发现工作的生活并不是自己以前想象的那样,在家有着父母在替你遮风挡雨,在学校有着老师管教,让我不做出错误的事情,而出来学校之后没有人会像在学校里那样不要求回报的帮助你,仅仅是希望你能够过得好一点。实习时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靠自己,别人不是你的父母,帮了你是情分,不帮你那是他自己的本分,在外面不是在家里,别人没有帮你的理由。而我从小一直都是一个没什么主见的人,在大学经历了一些事之后才开始慢慢的改变自己的性格,把自己的那份懦弱掩埋起来,让自己显得坚强,这样自己或许才能够在这个社会上坚持下来。

在没有实习之前虽然也总是听别人说工作之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看别人说自己的故事很恐怖的样子,但也没有切身体会无法理解。到后面实习工作了两三个月之后开始无比的想念自己的学习生活,想念每天一起说说笑笑的朋友们,工作之后不再像以前那样有着时间可以去和他们一起玩,大家也都开始有了自己的事情,能够抽空打个电话聊聊天就已经很好很开心了。说实话在大一的那个时候真的是对于这些从来没有想象过,一直觉得毕业距离我还有着很远的距离,然而现在却已经是发生了的事情了。大学生活真的是让人感觉舒心,难忘的,哪些一起玩,一起闹的画面在脑海中一幕幕的闪过。现在回顾自己的整个大学生活,最遗憾的或许还是没有好好的学习,没有掌握到更多的知识,考取更多的专业证,让自己现在的选择并不多。如果当时的我能够在努力一点,多用功一点,少睡觉一点,现在肯定选择就会更多一点,能够再机会来临时不浪费,紧紧的抓住机会。遗憾总是会有的,我们能做的也就是过好现在的生活。人始终是活在当下的,在现在的这个时候开始努力也并不晚,我还年轻,我还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毕业展观后感篇6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三年过去了,女儿要从幼儿园毕业了。

三年前,她刚背上小书包,快快乐乐的上幼儿园的情形似乎在昨天。清楚的记得为了让她适应上幼儿园,我提前给她讲了好多好多幼儿园的趣事,消除了她对幼儿园害怕恐惧的心理。所以她第一天上幼儿园就很开心的和我说再见,没几天就会和老师一起在门口迎接小朋友,到了半学期她已经会帮老师做一些小事情,成为小帮手了。当我去幼儿园接送她的时候,听到老师和别的家长对她的评价都是赞美和表扬,心里别提有多美了,因为她是我的女儿,我最爱的宝贝。

慢慢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以后,她开始积极的学习各种本领,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读儿歌认字宝宝学英语,偶尔还会了帮老师照顾小朋友。每学一样,她都是力争做到最好,都是积极向上的。我骄傲,因为她是我的女儿,我最爱的宝贝。

三年的培养,成就了现在自信、勇敢、乐于助人的她。今天,在她的毕业典礼上,我百感交集,有高兴,有不舍,有感激。。。。。。高兴的是女儿终于长大了,要当小学生了;不舍的是她要离开幼儿园,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小朋友了,感激老师对她三年的教育培养。我觉得女儿非常的幸运,人生中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是最重要的,而恰恰她遇到的又是最好的;一个好的幼儿园能给予孩子的除了玩具和场地,应该还有好习惯的养成和快乐的氛围,她读的幼儿园又是最适合的。

所以今天我和女儿都哭了, 哭得稀里哗啦,连读稿都读不清楚,对幼儿园、对老师的'感情都任由泪水宣泄,也许这也是我和女儿唯一能表达最真实的感恩之情。再次谢谢老师们,谢谢您们一直以来的关心和呵护,我们会永远铭记在心!

毕业展观后感篇7

最大的观后感是“激动”,除了“激动”还是“激动”。

“激动”的表现之一:毕业典礼的当天,男孩子们跳完之后,接下来给女孩们拍照时,我发现我的手抖得厉害,以至于按快门的食指都似乎在颤抖,更别说手腕的稳定性了。我找寻原因,得出结论,不可能是“帕金森”,只能是“激动”。

“激动”的表现之二:毕业典礼的第二天,星叶妈妈一大早就把精挑细选过的照片和归类剪辑好的录像都拷到了我们大5班的教室电脑上(在此,感谢星叶妈妈的神速和细心及全面)。但学期结束工作太多了,实在太忙了,中午开会,晚散后又开会,就连细细欣赏的时间都没有,只粗略浏览了一下照片,感觉清晰度很高。虽只是匆匆一瞥,但已非常满足。而录像,因为教室电脑太陈旧,经常死机、出错,是根本不能播放的(在此,强烈建议学校对于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于是拷入u盘,期待回家慢慢欣赏回味,可非常不巧,老公有一饭局,非得要今晚,非得要我来主持,唉!其实也是因为相聚的都是我的同学、我的朋友圈啦!

待得到家已是九点多,但我还是忍不住打开电脑。录像不看,就总觉得心头有一件事没完成似的。可是麻烦又来了,录像播放得非常之不顺畅,卡得离谱,我喊来老公,期待他帮我解决状况,老公看后,表示无奈。说星叶妈妈的摄像太高清了,3分钟的舞蹈占用了0.4个g,而我们平常观看的一个半小时的高清电影,也才只有一个g左右。只能说我们家的电脑也是落伍了。我向老公抱怨:瞧你,那么多台电脑,连个录像都放不了,赶紧升级吧!

幸好,中午散会的间隙,我去园长室拷贝了一份幼儿园的总录像,要说,这也是我“激动”的表现之一,我都忘了我们幼儿园每年都会整体摄像拍照,我还一个劲儿地在那儿懊恼地念叨:“照片也没有,怎么办?照片也没有,怎么办?”甚至不停地催促询问我们的家长:“你可有照片?你可有照片?”唉!瞧我这记性!

幸好,幼儿园的录像是640×480,虽没那么高的清晰度,但已足够我激动地回看了。老公和女儿也都凑过来观看,一起品头论足,女儿“激动”着我的“激动”,说“再看一遍,再看一遍吧!”呵呵!

“激动”的表现之三:看完照片,看完录像,洗漱睡觉吧,都十一点了,明天还得上班哪,明天晚散还得开会哪!可我躺在床上,努力地睡、认真地睡,辗转反侧地睡,一个小时过去了,结果是一头思绪无处安放,大脑是异常地清醒,无奈,只好开灯,拿上纸笔,趴在枕头上,写下如上如下的话语。

“激动”的表现之四:在回看录像的时候,女儿尖锐地指出:“妈,你太激动了,你看你自己,指挥得都抢在节奏了。”(其间,女儿又赞叹了一下:“哇,侧手翻,不错嘞!”继而询问:“他们是原来就会,还是你练会他们的?”答案是:舞蹈排练让他们翻得更像侧手翻。)其实,我自己在回看的时候也有所察觉,现细细一看,确是如此,在舞蹈的最后一小段,我这个指挥官都在抢节奏了,就不能怪孩子们跳不整齐喽,可不,前面的一大段,男孩子们都还是跳得相当整齐的哟。

要说整齐,女孩子们可是最棒的。典礼结束的当天,就有很多家长向我反馈:“我们大5班的两个节目最精彩了。”高嘉阳的奶奶也是激动得很:“咋就扭得这么好看呢?真想让她们再跳一遍,这可真是看不够呀!”末了,附带一句:“男孩子们跳得也是很好,虽然稍稍有点乱。”呵呵!男孩子是要跟男孩子比的,要知道,排练一个男孩子的舞蹈,是要比排练一个女孩子的舞蹈,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是辛苦十倍都不止的`。且不说男孩子们对于音乐节奏的敏感把握、以及自身动作的协调性发展,以及对于完美舞蹈的渴望程度,都要远逊于女孩子,光是男孩子们对于自我的纪律约束,对于老师的听话程度,就要比女孩子们更是逊上一大截。

或许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自我评价一下:无论是从舞蹈的选材、构思、编排、服装、化妆,以及舞蹈的音乐、动作的难易程度、舞蹈和男孩子的契合度,以及舞蹈的演出效果等等,我都自认为我们大5班的男孩们是最棒的。不知你是否也是这样想的呢?呵呵!期待你告诉我答案哦!

平日里,男孩、女孩们两个不同的排练场地,王老师看后感慨:“女孩们静静又悄悄,休息的时候还在努力地自我练习;男孩们吵吵又闹闹,非得提高嗓门才行呀。跳的时候不用力,休息的时候倒是又有力气追啊喊啊。”(在此,感谢王老师每次排练时都来帮我一起维持纪律或纠正动作。)确实,如果不是我根据男孩子们喜欢打打杀杀的特点,选择与枪有关的动作;如果不是我每天拿男孩子们心中的偶像“警察”与之相媲美,鼓励他们有进步,激励他们要努力,恐怕男孩子们早就厌烦了舞蹈排练啦。而且本人认为:男孩们在幼儿园接受的是清一色的女教师的教育教学,在家里又几乎全是妈妈在管理生活,就如一个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所说的“拯救男孩”一样,我认为:现下男孩们亟需的是刚强、是勇敢……是一切具有男性力量的符号等等。

一点了,老公起床,疑惑并惊讶:“灯这么亮!你在干吗?都几点啦?!你怎么还不睡?!”我答:“……”老公躺下来,听了我长长的一通朗诵,说:“嗯,好!”老公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他说一个“好”,就定是很好啦!我已满足。临了,老公给我一个结论:“写吧,知道你写不完睡不着。”知我者,老公也,这是十八年来相濡以沫的结果。但我不确定,到我写完的时候,早已错过了入眠的时间点,我是否还能安然入睡?

老公离去,我继续,但似乎有所打断,写结尾吧。

“迷彩,男孩心中的一个情结;警察,男孩心中的一个梦想,大5班的小小男子汉们,穿上激情的迷彩,扛上心爱的枪,来到钟爱的舞台,请看,大5班男孩们表演的舞蹈‘小小枪手’。”就如我写的舞蹈报幕词一样,希望我们大5班的男孩们以后个个是阳光的、帅气的、刚强的、勇敢的、有力量的。祝福你们!

对于男孩们有这么多的感慨,而对于女孩们就相对简单多啦,个中原因,不说,你定也是知道的。

都说我们大5班女孩的舞蹈是最美的,人儿美、化了妆更美;服装美,跳得整齐更美。也如我写的报幕词一样:“异域风情的印度舞,是轻快优美的,是浪漫幻想的,更是雍容华贵的,就连她们的服装,也是美轮美奂的。”

这报幕词,是各班老师自己写的噢,虽然这是主持人偷懒的一个好方法,但也因为再没有比自己的老师更熟悉自己的孩子,再没有比自己的老师更熟悉自己排练的舞蹈,更能贴切描述自己班的节目了。

在此,祝愿我们大5班的女孩们个个越长越美丽、越大越妩媚、越来越优秀!

写了那么长时间,胳膊肘撑得麻木了,身体趴得僵硬了,但只有我的思绪是鲜活灵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