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写作主题,慢慢推敲每个细节和观点,写作文感到头疼的另一个原因是没有积累足够的文学常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敬畏心的作文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敬畏心的作文篇1
拜伦曾说:“我的祭坛是山,是海,是大地,是星辰。”自然界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敬畏的存在,神奇繁衍的细胞,精巧复杂的生物网络,都是生命的奇迹,而人不过是生命宏图中的一块,更应该对自然保有敬畏。
尊重自然,就不该把自由的生灵当作玩物。
姜戎的小说《狼图腾》讲的就是一个下放内蒙古的知青与小狼之间的故事。小说中的知青得到了一只小狼,怀着喜爱之情将其饲养,无奈小狼的天性得不到释放,纵然乖巧却失去了神韵,还在颠簸中被折腾得奄奄一息。
像狼这般的猛兽,在互不伤害的前提下,我们应该让其在大自然中驰骋,并保有尊重。
城市里流行鸟市,许多人都想尝尝鲜,买来一两只关在笼子里,偶尔拿出去遛遛。我们把它们美丽的羽毛留在了我们眼前,却也让它们曾经婉转的歌喉退化了。
爱护生灵,应让其在最适合的地方尽情生长。一只雄鹰就该翱翔在辽阔的天空,一匹骏马就该狂奔在草原之上,自由是它们生存的意义,我们应该学会尊重。
对自然的尊重,不仅是一味地保护,更重要的是为它们腾出自由生长的天地。
王开岭在《再见,萤火虫》里就写到了对萤火虫的怀念。腐草化萤、囊萤夜读,民间的这两个美丽传说,都被科学证了伪,指成迷信和虚构。王开岭还提及,萤火虫对水源有洁癖,没有合适的水源,它们就无法生存。如此美丽的生灵并没有指望我们的保护,我们却还要肆意侵占它们的领土,这样只能让夜空中微弱而又闪耀的绿光留在古人的诗句中。
我们曾经牺牲树木森林来发展经济,把原本生存得好端端的生物逼成了保护动物。当看到澳大利亚的媒体报道袋鼠过多扰乱人类正常生活时,我不禁心生羡慕。因为我们,除了车、房,就只有霾。
是时候啦,放缓我们的步伐,为我们的同伴腾出生存之地,还鱼儿以溪水,给明日以蓝天,赐熊猫以竹林。
尊重自然,不是杀尽害虫,留下鲜花与青草;不是捕尽恶兽,留下牛羊与马驹。
尊重自然,就该让万物自然竞争、繁衍、生灭,去演绎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万物何其聪明,又何需我们自以为是地干涉呢?
我们期望以万物为友,就该保持敬畏。哪怕是墙缝中不起眼的小草,也要尊重其生存的意义。
愿万物能自在生长,愿我们保持敬畏。
敬畏心的作文篇2
环保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雪灾、地震、海啸,人们在一些巨大的自然灾害中感受到了其力量的强大和不可掌控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已经展开。呼吁环保的声音不断壮大,人们开展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措施来保护自然。而我认为,要真正地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从心中敬畏自然,清楚自身的渺小,同时具备一种基本道德。
敬畏自然,切勿凌驾于其之上。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让人们有了“底气”来挑战自然,古人那种面对自然自感渺小的敬畏之感不复存在。于是,自以为是地球主人的人类开始随心所欲、逞性妄为地改造自然,以自我的构想为最终目标。
要知道,地球出现了46亿年了,若将这个时间比喻成24小时,人类只出现了1秒钟,以1秒钟学到的本领就来挑战老祖宗,可谓自讨苦吃。不敬畏自然的结果是破坏自然,满心只为各种利益的人们开始把地球破坏得满目疮痍:大片森林被滥砍乱伐,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正遭受日趋严重的破坏。作为“回报”,厄尔尼若、赤潮等灾害层出不穷。显而易见,自毁家园的行为必将导致自我灭亡。
学会敬畏自然,保护我们绿色的家园。我们必须承认自己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周国平说,人是自然之子,在总体上只能顺应自然,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无论人类创造出怎样伟大的文明,自然永远比人类伟大。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铭记的。
做一个有道德的物种,尊重自然界的每一个生物。
人类属于大地,但大地不属于人类。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但是地球上不只有人类。当我们肆意掠夺自然财富,随意地破坏森林、污染河流的时候,我们又是否想过以之为栖身之所的其他物种?他们失去家园,甚至整体灭绝。
人类自称高等动物,凌驾于其他动物之上,自认为拥有支配其他物种的天然权利。用实力来展现自己的优势与强权的同
时,人们已经与道德这个词越来越远。然而作为一个有道德的物种,我们就必须考虑我们的行为是否影响了其他物种的正常生活。如果人们继续出于贪婪地掠夺自然,榨取资源,甚至一点不愿让步,一点不愿减小那本不属于自己的利益,让其他物种的处境步步堪危,唇亡齿寒的道理必将殃及自我,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因此,要做一个有道德的物种,承认其他动物的生存权利,不仅是一种道德的指引,更是一种自我拯救的意识。
雨果说过,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自然给了我们无尽的财富,让我们赖以生存,不断进步。我们绝不能企图掌控自然,违反自然规律,必定会遭到自然无情冷酷的报复,要学会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大自然的和睦相处,也要尊重其他物种的生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做一个有道德的物种更是一种生存智慧。
敬畏心的作文篇3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可谓是多之又多,可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文字”。
文字是值得我们敬畏的。在古代就有很多人运用文字到达巅峰的程度。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古人学问无遗力”,“无遗力”中包含着古人的勤工俭学的.精神品质。王羲之在皇宫门框上的题咏苍劲有力,入木三分。这是文字的魅力,也是他们敬畏文字所得到的礼物,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敬畏文字呢?
文字是高高在上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顶”这个字给人一种巅峰之感,仿佛你站在那雄伟的泰山上,俯视着众山,就好像成了一名巨人。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来”这个词给人一种壮阔之感,黄河从那没有尽头的天边缓缓流下,其声若震天之雷,其样若混沌巨龙,径直向天边飞去,头也不回,一直都保持着同样的姿势,盘旋着离去。
文字是幽默、神秘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几个字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我们仿佛置身在一个万花筒中,四面八方,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样子,此时的你仿佛站在山顶,也仿佛靠着树荫,奇妙无穷!
文字是穿越时代的。从仓颉造字到今天已有十几万年的历史了。中国的文字是独特的,“木”字就像一棵大树,树杈上挂着枝条,“火”字就像一堆柴火上面有点点火苗,生动、有趣,可见文字背后折射出的是文化的多样。敬畏文字就是敬畏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可是,网络上的一些字体,不仅破坏了中国文字的体系,更是在消灭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字要“横平竖直”,怎能让那些圆头圆脑的字成为现在的潮流呢?
让我们敬畏文字,敬畏这穿越古今的宝贵文化……
敬畏心的作文篇4
先请大家注视我手中的这张照片,一只海豹呆立在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前,身影充满了悲哀与绝望,——那是她的同类,一只只被猎人剥了皮的海豹,鲜血淋漓,惨不忍睹。她是唯一的幸存者,贪婪而又冷酷的猎人们,为了美丽的海豹皮,夺去了她亲友们的生命。
再请大家看第二张照片。这种树名叫红豆杉,生长在云南,以它美丽珍贵的树皮闻名遐迩。然而,正是它不凡的身价给它带来了灭顶之灾。请看,这触目惊心的画面正是偷盗者们来过之后的红豆杉。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这层美丽的华衣被生生剥离。漫山遍野的红豆杉被利欲熏心的偷盗者刮尽了树皮。一时间,山岗上只留下血淋淋的骨架,衣不遮体的生灵在风中瑟瑟。
最后是第三张照片。这是20xx年6月17日,在上海长江口,特大型中华鲟放流瞬间。中华鲟欢快地游动着,不时紧贴在槽壁上用鱼嘴拱动着。这条已被命名为“生生”的巨型中华鲟,曾遭受重伤,经过渔民的救助、专家的治疗,历经151天,重获新生。“生生”这个名字即寓意着期盼“国宝”中华鲟生生不息。
敬畏自然,是敬畏一朵鲜花在阳光下摇曳生姿的幸福,是敬畏一只蚂蚁忙碌觅食的辛劳,是敬畏一片树林与泥土的低语,是敬畏一群海豹与海水的嬉戏。这些生命的过程是神圣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而人们却常常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对大地上一切存在,以支配者自居,甚至肆意妄为。而如果一意孤行,人类同样只会留下孤独的身影。
其实,人类最需要用虔诚的心去敬畏每个生命。作为智慧生命,我们应更懂得生命价值的平等;伴随着生存能力的不断强大,注定了我们还要掬一捧爱心,给所有物种最大的呵护与关爱。平等对待每一种生物,才会倍加珍视每一个生命,才会悉心呵护每一个灵魂,才能让一朵化为千万朵,让世界充满爱意,生机盎然。
敬畏心的作文篇5
从远古苍茫的一刻起,大家的血脉中,就宛若融入了图形、融入了符号。或许古时候的人类并不会这部分用石子骨棒刻下划出的印记,但从结绳记事的那一刻起,文字,就仿佛在冥冥之中被注定了要走向大家的世界,要向大家展示一个崭新的、充满期望的将来。文字,与大家不可离别。
文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其中所蕴含的哲理不言而喻。譬如中华民族流传五千多年的汉字,就是一种象形文字。在仓颉造字之后,这种符合万物演变、天地变换之规律的文字就日渐流传开来。假如没甲骨文的出现,那样中华文化将要倒退千年,只能像目前世上的某些土著般结绳记事,更何来的“四大创造”、“两弹一星”呢?象形之所谓象形,“形”乃其神韵也。譬如“山”,从其形,便可看出两峰一仞,恰如一座巍峨大山,矗立于你面前,假如这样想,文字便也有了生命,焕发出生机了!文字,让人敬畏!
文字内容之深邃,让人惊叹。从几千年前文人墨客留下的诗句中足可看出。“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类名句层出不穷。诗句中蕴含着的韵味,让看者无不拍手赞叹。譬如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这一句诗中,十个文字列排布阵,浑然一体,眼前仿佛浮现出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经久不息,引人惊叹;又如“裁翦冰绡,轻叠数重,但著胭脂匀注”,在此,文字则透露出几分凄凉的落寞之情。文字组成的队伍,看上去错落,其实却蕴含着无数哲理;文字构成的世界,千变万化,森罗万象,其中另有洞天,只等你来细细钻研。这何不令大家敬畏?
是的,文字之所以经久不衰,正是由于它赋予了人类以文明。仔细想来,确是这样。由于文字,人类才能安家定国、生儿育女,这是待人处事最基本的,假如没文字,人类之间就少了交流,整个社会将变得蛮荒一片。因此,大家要无时无刻铭记住,要敬畏文字。文字可以是金戈铁马,也可以是灵丹妙药。譬如鲁迅,他就是以笔作枪,用文字与黑暗权势做斗争。“奇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声音撼动了中华民族,不能不让大家敬畏起文字来了!
文字还具备两面性,有些人,用文字创作,发表在刊物、互联网上,促进了文化事业的进步;有些人,用文字写科研报告,推进了科学事业的兴盛;而有些人,却用它来写些反动、凶杀、教唆、犯罪、攻击、色情的文章,贻害社会。于是乎,大家在运用文字的同时,也要切记不可以滥用,不然将害人害己。
敬畏文字,是为了更好地运用文字,也唯有此,才能叫你无时无刻谨记不失本心,博采众长,发扬光大!
敬畏心的作文篇6
某自然保护区禁止给野生动物喂食,这看似没有点人情味,剥夺了人们喜爱动物而给动物吃的权利,但这却挽救了许多动物的生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有史以来自然界中一直存在的法则。人们应抱有“尊重自然法则,敬畏生命”的态度去与自然和谐相处。
最近,一篇新闻上报道有位摄影师目睹了一头小象落单了,从而被狮子吃掉的场景,这位摄影师并没有去帮助那头小象。新闻一经播出,网络上对摄影师的谩骂声不绝于耳,说他不近人情,不爱惜动物生命,更有甚者评论这位摄影师不愿放过任意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才不去救的。网上评论也不无道理,但对于自然我们必须学会“见死不救”。我十分赞同这位摄影师的做法,因为他知道在这自然界是有法则的,应该尊重自然法则,顺随自然规律,敬畏这头小象的生命,倘若他救了,这头小象将会产生依赖性,在下一次危险来临时,它还有那么幸运吗?肯定没有。这就导致了它不会在危险来临时学会保护自己,迟早会被吃掉。
不要让所谓的善意行为而葬送了许多生命。在沙滩上有位好心人看见一个小海龟往海边爬,出于善意,他护送海龟到海边并赶走了老鹰。但他不知道在他走后,成群的海龟出来,被老鹰饱餐了一顿,原来他救的第一个海龟是它们中的侦察兵。因为挽救了一个生命而葬送了许多生命,这便是不尊重自然法则而带给我们惨痛的教训。我们要学会尊敬自然法则,敬畏生命,不要插手自然界,不要让你的善意变成你的悔恨。
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污染空气和水,滥砍滥伐现象到处都在发生,人类这些破坏自然的行为现在已经逐渐遭到自然的惩罚。沙尘暴、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导致许多北极熊无法生存找不到食物。之前就有报道一头北极熊是活活饿死的,全身只剩下一层皮,连一点油脂都没有。看到这些不免让人痛心。
人们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就是敬畏自己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和法则。怀着敬畏之心去对待自然。同时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自然,爱护我们的家园,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敬畏心的作文篇7
天柱山是我第一次登山之地。它那厚重的形象,以及我那惊险的登山经历,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每每回忆起它,心中都不由地涌出害怕、敬畏。
初到天柱山山脚下,已是黑夜,但依然能看见山的轮廓:深邃的漆黑,高耸的山体遮挡了哪怕一丝一毫的光,在黑夜依然清晰,衬托着山的雄伟、高大。天柱山,山如其名!我第一次登山的惊喜转化为了害怕、敬畏。
清晨,如纱般的薄雾笼罩着天柱山,若隐若现中,深灰色的山体更蒙上了一层神秘、厚重之感。
随着游客,我脚踩着嶙峋的山石,手扶着山壁上的突起,艰难地攀登着。依着初升的太阳散发出的微弱的光,仰头向上看去,高耸的山巅仿佛在九霄之上,哪怕山路已经极尽完善,它依然是那天堑,不可逾越。
渐地,晨雾散去,但我依然感觉到了压抑,不是山的厚重,而是过分的安静。四周的游客极少说话,各个导游的解说隔着人群依然清晰可辨。天柱山多为岩石,稀疏的绿色不足以给动物生存,所以山上安静得可怕。不知是不是在山的压迫下张不开嘴,不知是不是语言无法形容内心对山的感受,也不知是不是面对雄伟的山而心存敬畏。我伸出手,轻轻地拽着爸爸的衣角,我能清楚地感受到手心渗出的汗水。那是怕,是畏。
漫漫的天路用了一个上午才完成,登上山顶的那一刻,我的心才稍稍放松。太阳明亮,却在嶙峋的山石上反射出灰黑色的光泽,那是一种厚重,在烈日下暴雨中都坚不可摧。眺望远方,无边无际的深绿,那是一种沉静,在喧嚣或孤独中都不变的淡然。那样的景象,与我心中想象的明艳美丽截然相反……
返程的车中,从窗口向后望去,巍巍天柱山还在无言地默立着,荒瘠的山体一直向上,向上,没有尽头。
轻轻把头倚在窗上,心中思绪万千:我真的害怕嘛?是的,但不是对危险的害怕,而是对自然的怕,那是三分害怕,七分敬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类是渺小的,面对自然,就像那天柱山,心中有着本能的畏惧,那是深埋血脉中的情感,是本能,也是天性。
汽车转了个弯,余光中依然是那略显苍青的高耸,心中依然是那不可磨灭的害怕,以及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