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作文8篇

时间:2024-05-16 作者:Indulgence

通过作文,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自信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通过写作文可以改善我们的文字表达和语法运用能力,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放眼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放眼作文8篇

放眼作文篇1

日子总像从指间度过细沙,在不经意间寂静滑落。那些昔日的哀愁与悲痛在似水流年的荡涤下随波轻轻逝去,而留下的高兴和笑靥就在心底深处耐久弥新,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物。

人生如歌,性命的旋律定会编织出一方情谊的天空。那刹时涌现的人或产生的事就犹如夜空中那残暴的繁星一样辉煌光耀醒目,无法忘记。而在我不长不短的人生旅途中,却碰见了她。

那是我方才上初中的时间,因为实际与空想的差距我变得有些无助与徘徊,成天活在已往,没有目的,没有盼望。生存的火线迷茫,性命的天空一片阴霾。但荣幸的是,天主摆设了我们的相遇。

大概是由于我们的心灵都很寥寂吧,于是我们第一次相遇的时间,便不知觉的互相吸引。就如许,我们便将对方融入了本身的生存。

那是一个阴雨绵延的季候,我们共打着一把伞,闲步似的走在雨中。纵然阁下两臂早已被打湿,却也未曾在意。时时用脚存心踩向丰满的水洼,溅得对方一身水,便捂着嘴偷笑。耳边传来路人的叹息:“这对姐妹情感真好,我如果能有如许一对女儿就好了。”这时,我们便相视一望,但笑而不答。只有那阵阵银铃般的笑声久久地在冷巷中回荡。

炎天的风轻轻拂过我们的面庞,我们夸大的深呼吸,感觉着夏季的气味。繁茂的大树下,我们平躺在草地上,诉说着相互的心声。望着那阳光透过厚密的树叶投在地上,那的树影,心中一片妖冶。那青葱的草色折射进我们的眼中,统统尽在不言中。就如许,一个清爽而芳香的夏季已往了。

光阴逝去,统统的统统早已物是人非。可我们心中的那颗情谊之树还在猖獗的发展着。我怎么也忘不了,谁人芳香的雨季,那片妖冶的草地……它们早在不知不觉中深刻我的魂魄,成为了我心底最美的风物。

放眼作文篇2

大量鸟粪堆积枝头,导致约80棵池杉濒临死亡,假如任其发展,可能有更多的树木死亡,如此下去,鸟儿将会无处栖身,保护好了林木,鸟儿才有天堂,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为了鸟儿能有长期的良好生态,选择水枪清鸟粪,导致部分幼鸟的死亡也就不足为怪了。这种现象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取舍,取舍要有发展的长远眼光,不可鼠目寸光。

眼光长远看问题,我们就不会为眼前的小利益或小得失而斤斤计较,就会在未来的发展中收获意象不到的精彩。

眼光,是一种洞察,是一种对事物的敏锐观察。眼光长远之人会站在事物发展的趋势上看待问题的矛盾,不会纠结于眼前的小矛盾。

不说韩信受胯下之辱时,为了长远利益,选择忍气吞声的明智之举;单说三国时的关羽,在被曹操围困之时,他并没有像一些刚烈将士那样一时意气当场自刎,而将眼光放到长远的未来,屈尊于曹营,但坚决不降曹,最后乘机投奔刘备,助得刘备成就一番大事业,自己也青史留名。还有当时的曹操,也没有只顾眼前一己之私利,而是从长远眼光看待世事棋局,放过了关羽,后来败走华容道时,才有被关羽放过一命的机会。试想,如果他们缺乏长远眼光,结果自然都是一败涂地,身死人手。

为了鸟儿能有更好的生存空间,必须要让林木正常生长,所以必须冲洗掉树枝上的鸟粪,如果没有了林木,鸟儿哪有安身之所?不说幼鸟不能存活,成鸟也会生存困难,为了长远利益,只有牺牲“小鸟”的小利益了。小到我们个人发展,我们要牺牲眼前“轻松好玩”的小利益,要选择为未来成就自己而打拼的长远利益。大到我们的国家,我们要放弃眼前为了经济快速发展而牺牲生态的小利益,要选择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

眼光狭隘的人,他只能沉湎于过去的繁华,或只看到眼前的小利益,是难有精彩人生的。

没有蓝天的辽阔,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波澜壯阔,可以有小溪的涓涓细流;没有幼鸟的嗷嗷待哺,可以有百鸟争鸣的蓬勃生机,这美丽的转变只取决于你是否拥有独到、敏锐和长远的眼光。

夜鹭太多池杉亡,水枪清污幼鸟殇。

杉亡鸟殇难取舍,风物长宜放眼量。

放眼作文篇3

草原上有一座美丽的城它就是我的家乡赤峰这里有辽阔的草原,悠久的历史,奇特的山峰和令人垂涎的小吃,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

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在一个破旧的屋子里,他只靠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他的课讲得极好。祖国的历史,使他自豪。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

他不喜欢笔试,却喜欢课堂提问,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我记得清楚极了,倘若有同学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亲切、大声地说:“好!五分!”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吃惊地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注入一次启发。这时候,他比被考试的学生还要紧张。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这便是我的老师。

放眼作文篇4

从未到过如此高的庙堂,一路上只见隐隐绰绰的红砖黛瓦,忽而峰回路转。

略微褪色的红砖,杂草丛生的篱墙,一根似燃非燃的烟,摄衣而上,一尊石佛盘坐在莲花台上,拈花垂目,笑得慈悲。虽才到半腰,眼界尚未开阔,周围仍是重重叠叠的林木,我已思绪颇多。人常言静而无声,是宇宙间月盈月亏,星辰流转,此刻我却认为那不是静谧,是寂寥,静应有声,如风过树林。林间鸟语下漏,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那才算得上静。

继续拾级而上,视野逐渐开阔,庙宇映入眼帘,似是为应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落脚处,皆是春红缤纷,山雨未至风已来,桃瓣儿飘落树下,一袭红被。

雨落,梁瓦丁咚,檐角的风铃含着一口寒烟呜咽起来,林中鸟雀的禅语唧唧混杂,回荡。和着铃声,此时有僧侣归来,站在檐角下,抖落袖口的沾湿,跪于蒲团,高唱阿弥陀佛,在我耳中,竟与那呜咽之声,分毫不差。风铃、鸟雀、僧侣在同一屋檐下吟唱。站在高处,我所见颇丰,所思颇多,万物至此,本为求心中净土,这与佛无关,与碌碌众生无关,无影、无形、无状,只为穿越心中的风霜雨雪,寻得精神彼岸。

思绪流转,骤雨初歇,向上攀登,终至山顶,眼界陡然开阔。视线穿过茂密的树林,便是阡陌交通的田埂,更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色隐约如吴冠中泼洒的清淡水墨,肆意汪洋。雨脚绵软,水波动人,群山青黛,是,西施初妆,无限妩媚。视线若再放远些,那果真是“平芜尽处是春山”了。俯视田埂,目之所及,宽广所括,是大片桑叶林,绿意缭绕,似一团团青烟袅袅升起,想到《诗经》中有言:“十亩之田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归兮。”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陌上桑》的秦罗敷了,一路采桑,笑语从叶尖滴落下来。

风物长宜放眼量,登至高处,眼界开阔,心胸也随之坦荡,我才算领悟: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潜伏在深谷,熨帖着大地,与大地脉搏共流动。以宁静代喧嚣,以平实代高蹈,以自然代矫饰。可为何当今各式各样的单向夸张大行其道,所见变得粗糙泛滥,人们陷入哲学家弗罗姆所说的“情感圈禁”呢?

夕阳濡染,余晖抵达指尖,照亮心底,我回头,看来时路上的石佛,那佛拈花垂目,笑得慈悲,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要“放眼量”的道理……

放眼作文篇5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的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但“学习”二字在现在的莘莘学子眼中是枯燥无味的,因为为此要付出许多时间与艰辛。但是,如果你去细细的品味它,反复地去琢磨它的话,你就会发现,其实学习是一件最有意思不过的事情了。因为你在学习时解决掉一道难题你会觉得快乐;当你掌握了一些新知识的时候,你会感到快乐;当你与同学们讨论、研究一个问题时,你一言我一语,其乐融融,这时你也会感觉到快乐。

“组长,最后一道题算不出来啊”小组成员阿b愁眉苦脸的。

“其他人有想到答案了吗?”我问。

“答案好像是8,可又好像不是。”小c紧皱着眉头说。

“报——隔壁‘天才’组的答案是6耶!”小d笑嘻嘻地说。

“唉,算了吧,别人都算出来了,我们还是别费功夫了,等老师讲解答案吧。”阿b想打“退堂鼓”了。

“这可不行!我们‘考拉前进队’岂不是名有虚实啦!我们要凭自己算出来,再说了我们几个一定有能力想出来的!”小c坚定地说。

“嗯!你们看,这道题给出的条件虽然很少,但却很有用,我们可以来个‘顺藤摸瓜’一步一步来……”

“哈!算出来啦!结果真的是8。”一旁执笔运算的小c惊喜地说。

“没错,我验算过了,确实是8。”阿b神采奕奕地说。

“哼!一群可怜的笨蛋。”隔壁的‘天才’组投来轻蔑地说。

“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我自信地说。

老师讲解答案的时候,特别说明了最后一道题表面上很容易,事实上却是一道奥林匹克题,正确答案是:8。

“oh,yeah!”我们个个兴高采烈,相互击掌庆祝又打败了一个“敌人”,这个时候的我们,是最快乐的。再一看隔壁的‘天才’组,个个垂头丧气,无精打采。

学习中充满了快乐,互相讨论,互相出题,互相开些小玩笑……都是快乐无限的,只有全心的热爱学习,投入到学习中,才能获得快乐。每一次当我遇到难题时,就像打仗时攻克敌人的堡垒一样,每一场的胜利,都会让我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很多事情在我经历的时候,感觉很艰难,当时真的很想放弃,但我坚持下来了。现在看来,那些所谓的艰难真的算不了什么,反而成了我记忆中最难忘最快乐最自豪的事情。

有哪种快乐能与让人尝尽心酸苦辣,耐人寻味的学习中的快乐相提并论呢?

放眼作文篇6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又是一度月圆。

一张纸,刚写下前唐的雁落平沙,又浮满了晚清的紫蓼渔歌……

一缕风,刚吹过暮春的轻烟残月,又吹来深秋的白荻严霜……

岁月在轮回,人生在漂逝,多少人为了寻觅快乐,驾着扁舟在生命的长河里徜徉。

很多人都说快乐与自己无缘,都说快乐像一阵风,当感觉到时它已经从身边溜走了;它又像天上的流星,在苍穹留下转瞬即逝的璀璨。你带着这样的想法在生命的长河里徜徉,快乐好像游离在生命之外,你的生活无法显现出光彩。生活其实很简单,不要认为每天都是那么的平凡和相似,其实我们只要选对了思维方式,便可轻易破译快乐的密码,感悟到生活的快乐与幸福。

庸人总认为“过了这村儿,就再没有这店儿”,是千古绝唱,于是就只能在稍纵即逝的机遇旁唉声叹气悲观失望;睿智者总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恒定与赤诚,于是就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体味到为人应有的快乐。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仕途不顺时,他沉寂了吗?“长安市上酒家眠”,他能用不同的思维来看待,对往事视作云烟,最终造就了他的浪漫情怀。倘若要李白再度折回,他还会遍访名山,快乐无比吗?

贝多芬耳朵失聪后,当别人问他是否感到痛苦,他说:“不,我很快乐,我仅仅失去身体的六分之一,我还有眼、鼻、嘴、手、脚。”六分之五,这就是贝多芬快乐的概念。

和贝多芬一样,爱因斯坦虽然也逃不出日常生活的平庸和重复,但他也是快乐的。他们的快乐只从创造中来,而且不只乐在得到成果,更在于探索真善美的发现、发明、创作的过程本身,这才是快乐伴随一生并将不朽的原因所在。爱因斯坦化作相对论了,贝多芬化作命运交响曲了,他们忘了自我,把灵魂留在亿万人的福祉和快乐中,他们难道不是最快乐的人吗?

高尚的思维创造永恒的快乐。

改变思维方式并不是意味着用阿q的胜利法来占有快乐。难道你能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再去官场混一混,转换思维方式去同流合污,那绝非陶君所愿。思维方式的有的放矢,是快乐的裁判长。

我们生活,因为我们有思维,我们快乐,更因为我们有思维,把握我们独有的思维方式吧,因为思维可以解读快乐,是破译快乐的密码。

互联网横行霸道,生活被它打碎,原本平凡而普通的生活却被它碎片化,随着互联网的到来人们不断地感受到它的好处——阅读、购物、社交,这一切足不出户就能完成。

但我想说的 .1mi.net/ 是我们应该学会担忧,担忧互联网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本质上的改变。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就是说我们应该也有必要去看看长远利益。

事实上,碎片化的生活对青少年更多的不是帮助而是迫害。你也许会说学生如果学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他就可以更好地学习,多背些英语单词。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利用这碎片化的时间去学习,他们中的大多数,反而学会了争分夺秒,见缝插针的功夫。

有的孩子利用这些生活中的碎片化,进行网络上的阅读,你一定会说,这是好事啊。然而实际上,他们往往阅读的都是些网络小说,讲述的又都是些鬼怪志异、真人修仙的言情小说,多看它们,往往百无一利而有弊。这难道不是碎片化生活的弊端吗?

有的孩子在得到家长的授意下,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这一类碎片作文化生活的产物。不假,它们的确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对大多数青少年来说,这无益于向之灌输生活之艰辛与不易。这难道不是碎片化生活的弊端吗?

有的孩子利用这些生活中的碎片化,多与社会沟通交流,确是好事,但他们往往不会明辨是非,以致身陷骗局而不自知,让自己和家人都蒙受了不可弥补的损失。这难道不是碎片化生活的弊端吗?

其实,上述的例子实不可数。但我们仍沉浸在互联网发展的好处中,难以自拔。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我们见证了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又是不幸的一代,多多少少的人的美好的青春被碎片化的生活无情的糟蹋。我暗中庆幸我们中的许多人还是挺了过来;但我又很清醒,照这种速度发展下去,我们的下一代甚至仅仅是比我们小几岁的那些孩子们,他们又有多少能够挺过来,我想那是一个未知数。

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应该注意涸泽而渔,其未可取,在当下社会之中,君子役物而不役于物,如此这般的人方可成为人上人。既安之则忧,不复悲于忧患中矣。

放眼作文篇7

你是否认为生活中有那么一部分人活得很快乐?他们总是能笑着面对一切……

这不只是在说我,请把目标转向那些看起来快乐的人吧。他们的快乐其实源于他们的伤心。他们的心都是有伤痕的,他们也曾经伤心过,迷茫过,迷失过……挣扎几次,才形成他们快乐的外表。他们在潜意识中抗拒伤心,所以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选择了快乐。其实,有短暂的快乐来忘却伤心是一种愚蠢,但他们在深夜中又再度想起伤痕时,白天所有的快乐就会使伤心更伤心,然后,他们发现自己错了,但他们还是继续这样做——用快乐来忘却悲伤,快快乐乐地过每一天……他们只是想要单纯地快乐而已。渐渐的,他们忘记了自己该怎样去做自己了,而这个小小的念头,却又很快被遗忘在“快乐”中了。在遗忘中,他们也的确快乐过……

或者,他们这种做法并不能使他们快乐,即使是一种表面的快乐,一种遗忘的快乐,他们也无法拥有……他们不快乐,但他们还需要继续装着快乐,即使在他们“快乐”的那一刻,他们的心在淌血……

他们寻找快乐,其实也是在寻找一种坚强,或者是在寻找一个信念。伤心让他们明白快乐是多么美好,他们会想,以前那些单纯的快乐哪去了?因为心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心,所以现在也找不回以前的快乐了。

我明白他们,也同情他们,这大概是因为彼此都在“快乐”吧。即使明知道对方的快乐正掩饰着伤心,也要装作毫不知情地跟着装着快乐。彼此都知道,若自己让对方的伤心释放的话,自己也会产生共鸣,自己的那些伤心也可能会被释放出来。正如快乐会互相感染一样,悲伤也会互相感染的。为了不让别人再次陷入悲伤,也为了不让自己被感染到悲伤,有时就必须戴着快乐的面具……

其实,快乐有时也真的快乐,因为快乐让自己忘记了悲伤,也就在遗忘中不知不觉快乐了……

有多少人能真正快乐?除非那人真的没受过伤吧。

请所有人,无论是曾经快乐,还是正在快乐,或者是即将快乐,又或者是在看别人快乐的人,都请快乐吧。请多关心那些看起来很快乐的人吧,理解他们,原谅他们,陪伴他们,安慰他们……即使不小心触动了他们心上伤心的弦,也要快乐,哪怕自己已经忍不住了……

请别怪那些快乐的人,他们只是为保护心不再受伤……如果不快乐,他们的路就走不下去了……

放眼作文篇8

妈妈说,在她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车,但是有一辆自行车,每天因为忙,也沒有时间骑。在我小时候妈妈也教我骑自行车,可是就算我会了也没什么用,因为现在人人都有汽车,骑自行车的人基本没有。每天上学,我只能看到一些来来往往的车辆;每天放学,也会看到好多好多的车在校门口窜来窜去……

总之,不管怎么样,在城市里,已经没有多少人会去走路,骑自行车了吧?

然而,就在我去上学的某一天,看到了一个东西,在我小区的门口!两排深绿色的机器,一排大概有十个,每个机器的中间都有一辆以浅绿色为主体色的自行车。这么多自行车?我当时是这么想的,而且认为根本不会有人去骑这个自行车,我看着这些汽车,又看向了这些绿色的自行车,上面还写着:绿色青浦,上善之城。还有一些树啊草啊之类的东西。

放学了,我走到小区门口时,惊讶地发现这里的自行车竟然就剩下两三辆了!这时,我看到了个年轻的阿姨从我旁边推着这个自行车,走到了一个深绿色的机器下面,把车放进了机器下面。我转过头,走向小区,只听见一声:“车已还好。”这机器还能说话?这么高端?接着,又听见了一声。没想到,会有那么多的人去借这个自行车啊……

一大早,到了班级里,同学们也在讨论这个。“哎哎哎,你知道吗,最近有一个自行车的什么东西,叫共享单车借了这个之后,骑一小时之内的,都不用钱!”“是啊是啊,而且我看借的人好多啊,大街好多人都在骑哎!”我没有说什么,只是安倍地坐在座位上而已。

有一天,叔叔打电话到家里说要来这里送水果。我等了大概半小时,叔叔还没来。“叮咚……”把门打开,看到的就是提着一袋水果的叔叔。“叔叔,你怎么来这么晚啊?”叔叔的回答让我非常惊讶:“我从小区门口的共享单车那儿,借了辆自行车,本想着去把这车停在你家小区门口,可是那里竟然停满了车!然后我又骑回离这儿比较近的一个地方,停了车,再走过来。”

叔叔是有汽车的,可是他没有开他的车,却是骑自行车。

我们现在,有了更多以“共享”开头的一些资源,人们都在用这些,可见,我们“绿色青浦,上善之城”的这个名字,不是白取的。继续用这些东西,真的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不一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