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星读后感通用8篇

时间:2024-05-10 作者:Kris

写读后感是我对书中角色成长和变化的思考和评价,通过读后感,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书籍中的情感表达和主题内涵,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感动星读后感通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感动星读后感通用8篇

感动星读后感篇1

在2月27日晚,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它讲述了9个人,两个团队用自己的力量,做出了各自利于祖国,利于人民,感动中国的光荣事迹。

其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援非医疗队”、“陇海大院”和好心人“炎黄。”

先来说说“炎黄”吧!我觉得张纪清爷爷(‘炎黄’)是一位非常善良,朴素,无私奉献的人,还有,虽然张纪清爷爷一个月的收入只有500多元,但是他却以坚强的毅力坚持捐款,更可贵的是这个“炎黄”,张纪清爷爷捐款时从不留名,总是匿名为“炎黄”,曾经全城动员寻找“炎黄”,但始终没有找到。张纪清爷爷的品质正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再来说说“援非医疗队”吧,提到这个,不得不提的就是2014年新“登场”的害人病毒——埃博拉。它使人闻之色变,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爆发,许多人染上此病,不治身亡。其他国家可能为了自己国民的生命安全,把驻扎在那里的医生都调回了。有人退缩,自然有人冲锋,中国派遣的“援非医疗队”便是冲锋阵营之一,即使设备不算精良,但他们全力以赴,把许许多多的人从死神那里抢了回来,他们在别的领域上展开白衣天使的翅膀,救死扶伤。我认为他们能够与其他人不一样,这是非常值得赞扬的一点,别人正在往回撤,远离死亡线,而他们则不同,就像与死神抗争的勇士,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死亡线里拉了回来,自己就算受到死亡的威胁也全然不顾,这种舍己救人的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最后,“陇海大院”这个500多人的集体成为了焦点,是啊,一人高位截瘫(高新海),全院照顾他,这真像一个温暖的小社会,处处充满真善美,处处都有欢笑,高新海是不行的,但是他还是感到幸福,因为在他的背后,有着陇海大院五百多人的坚守与支持……“陇海大院”应该是我看过《感动中国》最感动的一次了,我都巴不得搬到陇海大院去,感受那里的幸福,因为它告诉我们世界总有真善美,世界总有这样的人……

总而言之,感动中国每次都能给我新的感动,给我新的道理,重要的不是这个节目,而是这些感动中国的人怎么想,怎么做。

感动星读后感篇2

“财富不在远方,财富就在我们脚下,所以你要坚持用你的眼睛观察生活,用你的感觉体验生活,用你的思想审视你的生活,这些就是你现在写作文,以后当作家最宝贵的财富。”这是学会感动这本书上的一段话。我很喜欢这段话,也很喜欢学会感动这本书。

在这本书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柿子树这篇文章。

看见柿子树,作者想起十多年前,他家也有一棵柿子树。他总是担心长不成大大的柿子。每天都把花数一数,再去上学。天天盼着长大结果。有一天当他发现少了四个柿子时,恼羞成怒。对摘柿子的天龙一顿胖揍。因此使邻里之间的关系弄得很紧张。这棵柿子树使作者家接连陷入邻里纠纷当中。柿子也都被人摘光了。

他知道山本先生家的柿子树没有人偷摘时很意外。他认为世界上还有这样纯朴的民风吗?但山本先生却说出这样的话,让他陷入对这个世界的茫然。“我还希望有人来摘这些柿子呢”“柿子不摘,不觉得太冷清了吗?”

同样的事情,不一样的想法。少了很多的剑拔弩张,少了很多的是是非非。何必为了几个柿子大动干戈,更多人得到了总比冷冷清清的无人问津要好得多。人生也是如此,豁达的面对一切,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感动星读后感篇3

文花枝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文花枝,一听名字就知道,她是一位女英雄。为何?一位女同志就能担当起英雄的重任呢?是因为她的举动令人为之动容,为之震撼……当时的情况想必你们都不清楚吧,且让我来详细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20xx年8月28日,刚刚做了三年导游的文花枝,带领旅游团到陕西洛川游玩。但不幸的是,当天下大雨,而且路滑,突然一辆载重近40吨的加长大卡车猛撞过来。一瞬间,一场6人死亡、14人重伤、8人轻伤的悲剧发生了。文花枝也当场晕死过去……

作为一位导游的文花枝,不知过了多久,她终于醒来了。眼前的游客都血肉模糊,而且旅游车也变了形;哭喊声、呻吟声、血腥味包围着自己……她被这一切惊呆了,自己却被撞烂的车头牢牢地卡在座位上,危急关头文花枝忍住剧痛,艰难地打出了求救电话。听到游客们痛苦的呻吟,她用尽全身力气大喊:“大家一定要坚持住,救援人员马上就来了……”她的声音稳住了大家的情绪,激起了游客们求生的欲望。当救援人员赶到现场,要救援她时,文花枝却极力反对,又一次大喊:“拜托你们先救他们,我是导游,先救游客,别管我……”

“我是导游,先救游客!” 这句话至今铭刻在很多人的脑海里,让全社会为之动容,为之震撼。责任,代表了一个人的品质;责任,历练了一个人的毅力;责任,能使人变得稳重;责任,能使人在逆境获得重生!

感动星读后感篇4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一个本该健康完美的生命失去了双臂,从此无法与常人一样用手做事。如此飞来横祸足以让成人都承受不了,而他只是一个十岁的少年。却仅仅低迷了半个月,便奇迹一般的对自己的生活重新充满了信心。

这个少年便是刘伟。

只是,命运却似乎总是戏耍他,每当生活开始充满希望时,又会给予绝情的打压。他通过自己顽强的努力,12岁开始学习游泳, 14岁获得全国游泳亚军,却用被无情的告知患上了过敏性紫癜,无法进行剧烈运动。

天能想象到他有多痛苦!但他依旧站了起来,用坚定的目光告诉全世界:你们做的到的事情我也做得到,你们做不到的事情,我也一定可以做到。

于是他开始苦练钢琴——不是用手,而是用脚。这无疑是十分困难的,人的脚趾远没有手那样灵活,许多人用手弹都需要很多年才有起色,何况是脚。但刘伟又创造了一个奇迹,他在脚趾头一次次被磨破之后,竟然学会了运用脚趾弹出美妙的钢琴曲。

他为音乐所着迷,他说:我觉得我的生命里有三样东西不可以少,空气,水,音乐。

聆听他所弹奏的《希望》,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曲中透出的浓浓的生命之意。旋律优美,婉转柔和,没有多少华丽的内容,却如同曲名一般充满了希望——生的希望。

那是一个生命用如何凄风苦雨所换来的晴日,那是用生命演奏的乐章!

刘伟无疑是一个坚强的少年,他甚至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什么特殊群体,既不恃才而傲,也不卑躬屈膝,用不卑不亢的态度面向整个世界,他还说:我失去了双臂,只是因为上帝想让我拥抱整个世界。

如此乐观豁达,如此坚忍不拔,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怎能让人不曾动容。刘伟不止感动中国,他感动了整一个世界。

感动星读后感篇5

这学期,我们发的课外读物是《感动中国》。这本书,我不是平平淡淡的去读的。而是深情的去读的,因为,它记载了我国当代的辉煌成就。

这本书里面记录着很多令我感动的故事,而最令我感动的是发展片篇第一单元最后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记叙了中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上天的过程。

中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航天梦。相信大家都知道月球上面有个“万户山”吧,它就是中国人不懈追求航天事业的最好见证。今天,中国人终于在我们这个时代实现了飞天的梦想。中国这次发射神舟5号航天飞船发射的成功,标志着我国以达到航天工以达到世界顶尖水平;那天,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向中国发来贺电,就连美国这样的航天强国以及世界各国也都为中国的水平为之赞叹,纷纷向我国发来贺电。我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中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凝聚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和航天追求者的心血和汗水。从500年前的万户开始,从古至今,中国有多少象万户、杨利伟这样的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想牺牲了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深信,中国人的足迹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出现在月球和其它的星球上。

我们应把这件事作为学习的动力,认真学习,奋进向上。象研究神5航天飞机的人一样,做什么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做得最好,不能马马虎虎蒙混过关,更不能被困难吓倒。也要象杨利伟叔叔一样勇敢。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感动星读后感篇6

今天,我读了《感动中国》这本书。这本书里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的心,让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的感人的故事,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人是《三轮车上的大爱》里的白芳礼。

他是个蹬三轮车的老人,自己的生活几近乞丐;他没有文化,却资助300多名贫困学生。有一次他回老家探亲,他看到了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学,在田里干农活的孩子。随后白芳礼找到儿女和他们商量,把自己的5000元养老金捐给了家乡的小学。为了继续资助贫困学生,后来他又开始蹬三轮车的旧业了,他把自己每个月600元退休金加上每天辛苦挣来的几十元钱凑成整数,一次一次捐给贫困学生。82岁时,他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把自己家里的两间老房子卖了一万多元,捐给了孩子。到了最后,老人把饭盒里的500元交给老师,无奈的说:“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

20xx年9月23日,93岁的他,静静地走了。我们永远记住他那颤抖的声音:“钱哪!我没有数。挣多少钱,我没数,捐多少钱,我也没数……” 今天,我读了《感动中国》这本书。这本书里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的心,让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的感人的故事,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人是《三轮车上的大爱》里的白芳礼。

他是个蹬三轮车的老人,自己的生活几近乞丐;他没有文化,却资助300多名贫困学生。有一次他回老家探亲,他看到了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学,在田里干农活的孩子。随后白芳礼找到儿女和他们商量,把自己的5000元养老金捐给了家乡的小学。为了继续资助贫困学生,后来他又开始蹬三轮车的旧业了,他把自己每个月600元退休金加上每天辛苦挣来的几十元钱凑成整数,一次一次捐给贫困学生。82岁时,他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把自己家里的两间老房子卖了一万多元,捐给了孩子。到了最后,老人把饭盒里的500元交给老师,无奈的说:“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

20xx年9月23日,93岁的他,静静地走了。我们永远记住他那颤抖的声音:“钱哪!我没有数。挣多少钱,我没数,捐多少钱,我也没数……”

感动星读后感篇7

感动是什么?感动是一个小天使,把爱洒向人间,温暖人的心灵;感动是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都包含在里面;感动是一个催泪弹,让多少让痛哭流涕......感动就在那一瞬间,让多少英雄落泪,浪子回头,今天,我读了一本书《感动中国》,那里边的人物让我受益匪浅。最令我感动的是《听,花开的声音——邰丽华》。我每读一遍,心就碎一次。

提起邰丽华,大家都很熟悉吧!她是20xx年春节联欢晚会中的《千手观音》领舞者。她那优美的动作征服了每一个人。但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她背后的坎坷。在她出生的时候,是个秀美脱俗的小天使。但命运偏偏戏弄人。在邰丽华二岁的时候,邰丽华永远告别了声音。但邰丽华很坚强。在她七岁的日记里写了一句话:我要学张海迪姐姐,虽然没有了健全的身体,但要有一个完整的人生。我震撼了!一个七岁的孩子竟写出了这样有道理的话。再想一想,一个聋哑人什么都听不见,她要比别人付出多少倍的汗水啊!她的坚持不懈令我感动。同时我也深感惭愧。我们现在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成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冲父母发火。成天拿父母当出气筒,真是不应该啊!花开无声,却美丽。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乘风破浪,展开双翅坦然面对困难!

感动星读后感篇8

我无意中翻起了感动中国这本书,里面的一篇文章题目吸引了我,使我有想看下去的想法。三轮车上有大爱的翁——白芳礼。

74岁的白发老人,为还要去蹬三轮车呢?是他生活来源,儿女不孝顺?都。白用他蹬三轮车的钱去支助贫困山孩子。白一共捐了35万。这可小数目啊!1994年,白又做了惊人的举动,他卖掉了家里的两间老房子,了一万多元,又向银行贷了些款,在天津火车站旁成立了的“支教公司,并每月为需要支助的贫困学生捐款8000元,达就去蹬三轮,借钱也要!5年后天津火车站整改,白的“支教公司”转眼了废墟,老人留下了眼泪。而他也老了,再也等不了三轮了。办?给孩子挣钱读书呢?老人在那年的冬天,硬是给人看了三个月的自行车,一角,两角,一元,两元,就凑足了500元,当他把钱交给老师时,老人很无奈的说:“我干不动了,以后再给孩子支助了。我最后钱。”老师拿着钱哭了。

2005年9月23日早晨,93岁的他静静的。天津几千名师生和市民自发来为他送行。

想想贫困山孩子,再想想,好的条件不去学习,而吃穿上讲究。何不将用在吃和穿的钱省,将钱用来支助贫困的孩子呢?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