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加深对自己所学知识和经验的理解和应用,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重要教训,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营养培训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营养培训心得体会篇1
我是神农架林区松柏中心学校的一名语文教师,兼学前班班主任工作。在我没有培训学习以前,我想:学校学生安全教育,不就是防交通事故、防火、防溺水、防盗、防煤气中毒吗?2014年8月21日至25日,我有幸参加了“湖北省中小学安全教育培训班”,通过这几天的培训学习,使我学到了很多的安全知识和预防措施。是的,“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这几天,通过我看、听、思,一张张惨不忍睹的事故图片,一个个令人深省的事故案例,使我意识到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我校虽然这几年没有什么大的安全事故发生,但是,如果一旦放松警惕,那么就一定会有不安全事故出现。因此,我一天比一天学的有劲。
学生安全始终是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安全稳定工作,是学校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无法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将是一句空话。班级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因为学校组织的活动,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抓好班级安全教育。那么,怎样才能抓好班级安全教育呢?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班级安全教育应该由学校领导、班主任老师和任课老师,共同协助,齐抓共管。
2、 学校领导在每学期的开学以及每次大型的学校集会和活动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 班主任老师利用班会课和组织班级活动时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4、 任课老师在不同的学科教学中也可以渗透安全教育。比如:在体育课活动、在物理实验课、在化学实验课、在生物实验课以及思想品德课上等,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5、 班级安全教育,应该针对不同的对象,选用的内容也应该有所不同。要看他们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不能盲目进行教育。
6、 班级安全教育是多方面的: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溺水安全、用电安全、防自然灾害、防意外事故、防盗、网络安全、心理失衡等。不能单纯从一个方面教育。
7、 班级安全教育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课堂上交流、讨论,编演课本剧,让学生看安全教育片,教师示范,演练等。
8、 班级安全教育应该建立预案,建立完善的制度,明确分工和责任以及善后措施。
我们学校的班级安全工作,可以说成:“用显微镜查找隐患,用放大镜看待问题。”作为班主任老师,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作为班主任老师,在班级安全方面,要想别人没想到的,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保护孩子的生命和安全,是我们学校老师最基本的工作,也是我们老师最高的责任。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抓好班级安全方面的工作。
营养培训心得体会篇2
视频加载中...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梁进军 张亚娜 王宙
指导专家: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注册营养师 胡冀
中小学阶段是孩子们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生长发育迅速的同时学习负担也逐渐增加,充足的营养是学生智力和体格发育的保障,也是一生健康的基石。因此,学生时期更需要强调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悉知种类和数量,搭配起来才靠谱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食物以及营养素的需求量会有所差异,每种食物营养成分各有不同。不同年龄段学生每人每天摄入的食物种类和数量,见下表。
(以上膳食供应的数量为可食部分的生重,如鱼虾类是去皮后的重量)
谷薯类:包括米、面、杂粮、杂豆及薯类等,谷薯类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经济的能量来源,同时也是b族微生物、矿物质、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
大豆、奶类及坚果:大豆包括黄豆、青豆和黑豆,含有优质蛋白质、必须脂肪酸、维生素e等;奶及其制品是膳食钙和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坚果(核桃、栗子、花生等)中富含蛋白质、油脂、维生素及矿物质,由于脂肪含量高,摄入时注意适量摄入。
蔬菜水果类: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重要来源,但水果往往糖分含量较高,万万不可替代蔬菜。
鱼禽蛋和瘦肉:均属于动物性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脂类维生素、b族微生物和矿物质等。
胡老师划重点:一种食物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所以要做到食物多样,每天需摄入12种食物,每周需摄入25种食物。
规律用餐,能量安排需合理
每天要坚持三餐制,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
一般情况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7:30—19:30之间为宜;
早餐所用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午、晚餐以30分钟左右为宜;
早餐提供能量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40%。
胡老师划重点: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适量,两餐间隔以4—6小时为宜。
营养搭配,吃出健康
巧妙搭配和合理烹调不仅可以增加食物品种数量,还可以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改善食物的口味口感。
粗细搭配:烹饪主食时,大米与全谷类(糙米)、杂粮(燕麦、小米、荞麦、玉米)以及杂豆(红小豆、绿豆、芸豆、花豆等)搭配食用,如二米饭、八宝粥等。
色彩搭配:各种颜色的蔬菜混在一起制作,如什锦蔬菜,营养搭配均衡,既有食欲又好吃。
荤素搭配:“荤”指动物性食物(鱼禽肉蛋类),“素”指植物性食物;动、植物性食物搭配烹饪,在改善菜肴色、香、味的同时,可以提供各类营养成分。
胡老师划重点:建议主食平均每天3种,每周5种以上;每天至少3种以上新鲜蔬菜,每周达到10种以上,一半以上为深绿色、红色、橙色、紫色等深色蔬菜;适当吃一些菌藻类,每天至少提供1种水果,但不可替代蔬菜;鱼禽肉蛋类每天要达到3种以上,每周5种以上;每天喝300克牛奶或吃相当量的奶制品;荤素搭配烹饪,吃出健康好美味。
营养缺乏要重视,可提前预防
各种营养素的缺乏可产生相应的缺乏病,如缺铁性贫血、缺乏钙和维生素d引起的佝偻病、维生素a缺乏病等。
预防缺铁性贫血:要常吃一些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动物血、木耳等,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深绿色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预防佝偻病:要常吃一些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豆类、虾皮、海带、芝麻酱等。此外,别忘了多晒太阳,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钙吸收才更有效。
预防维生素a缺乏:要常吃一些动物肝脏、海产品、蛋类、深色蔬菜和水果。
胡老师划重点:营养素缺乏产生的疾病,不仅会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家长朋友们要高度重视,提前预防。
限油控盐,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学生餐要清淡。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30克,肥肉少提供;控制食盐摄入,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的食盐在内,提供的食盐不超过每人每天5克;蔬菜应先洗后切,烹调以蒸、炖、烩、炒为主,尽量减少煎、炸等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烹调方式。
胡老师划重点:鼓励孩子们参与食物的选择与烹饪,提高营养健康素养,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少喝饮料多喝水
6-10岁儿童每天需饮水800—1000ml,11—17岁孩子每天1100—1400ml,饮水时要少量多次,不要感到口渴时再喝,可以在每个课间喝水100—200ml,闲暇时每小时100—200ml。两餐之间可以适当选择新鲜水果、奶制品、坚果等清洁卫生、营养丰富的食品作为零食,但每天食用不能太过频繁。
胡老师划重点:对学生们来说,最好的饮品是白开水,要做到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零食要适当,不可影响到正餐进食。
饮食有节,做到吃动平衡
受疫情影响,学生们身体活动受到限制,能量消耗减少,容易造成体重增加。因此,学生根据自身体重变化,适当调整食物摄入量和身体运动量。做到均衡膳食、饮食有节的同时,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多运动。可以进行适合室内的运动,如仰卧起坐、原地跳、小哑铃、俯卧撑、韵律操、弹力带等,可以帮助父母多做家务,如拖地、洗衣服。
胡老师划重点:家长和学生要时常关注体重变化,既不可过度节食、也不可暴饮暴食,保证适宜体重增长,减少静坐或躺卧等静态行为时间,看书、写作业时,每1小时起来动一动,舒展筋骨。
[责编:王铭俊]
[来源:湖南日报]
营养培训心得体会篇3
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的身体能够得到均衡充足的营养,在孩子的饮食和营养补充方面尤为注重。
有的家长甚至通过大量的营养保健品为孩子补充营养,但市面上的营养品层出不穷,是否真的对身体有益还是个未知数。
中国有句老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那么青少年的营养和膳食应该如何合理搭配呢?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的时期,他们从事紧张的学习,活动量大,尤其处于生长高峰期,每日营养素和能量消耗比开始发育前要增加2倍多,对营养的需求也增多,所以他们的营养需求也是和其他的人群不同的。
1、应遵循“营养、卫生、科学、合理”的原则,体现平衡膳食,做到一周各类营养素配比合理,以满足学生生长发育的需要。
2、合理的主食,是除米饭之外,还应吃面粉制品,如面条,馒头,包子,饺子,馄饨等。根据营养学家建议,在主食中可掺食玉米,小米,荞麦,高粱米,甘薯等杂粮。
3、每天必需的食物,如粮食300~500克(男高中生要绝对保证每天有500克主食),肉、禽类100~200克,豆制品50~100克,蛋50~100克,蔬菜350~500克。其他还应包括水果、坚果类食品,海带、紫菜海产品,香菇、木耳等菌藻类食物,每周也应选择食用。
4、制定学生营养上食谱应掌握以下几点:
5、考虑操作间的加工能力,保证食谱切实可行。
6、合理烹调,减少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损失。
疫情结束过后,学生在校的饮食是家长首要关心的事情,所以食堂作为学生在校就餐的后勤保障,不仅要在防控防护方面做好安全、卫生、健康的准则,还要关心学生身体的营养需求。
营养培训心得体会篇4
以下是低热量饮食和高蛋白饮食的可执行具体方案,包括买哪些菜和肉。根据个人口味、偏好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低热量饮食方案:
1. 早餐:有氧锻炼前的水果,如苹果、梨、葡萄柚等。搭配一份杂粮早餐(燕麦片、黑米、小米等)和一杯低脂鲜奶或豆浆,可以提供足够的饱腹感。
2. 午餐:烤鸡胸肉餐。将鸡胸肉切成小块,加少许盐、胡椒粉、五香粉腌渍20分钟,用烤箱烤至金黄色,搭配意式面条和水煮西兰花,营养全面、低卡又美味。
3. 晚餐:海鲜蒸蔬食。将虾仁、花甲、蛤蜊等海鲜食材加上蒸盘,放入瘦肉丝、绿豆芽、西兰花等青菜,一道清淡美味的菜品就做好了。
4. 宵夜:煮鸡蛋沙拉。将水煮蛋切成块,加入生菜、樱桃西红柿、玉米粒、火腿肠等,淋上低脂沙拉酱,营养丰富、简单快捷。
高蛋白饮食方案:
1. 早餐:高蛋白蛋白餐。将鸡蛋打散,搭配金针菇、青菜等蔬菜和一些切碎的瘦肉,煮成蛋白餐。
2. 午餐:鸡胸肉蔬菜炒饭。将瘦鸡胸肉、西兰花、胡萝卜、玉米颗粒等蔬菜与米饭一起翻炒,加适量蛋液提高蛋白含量。
3. 晚餐:鲜鱼汤。使用鲫鱼等新鲜鱼类,加上洋葱、胡萝卜、土豆等蔬菜,一道鲜美开胃、富含蛋白质的汤品做好了。
4. 宵夜:巴拉巴拉奶昔。将低脂奶、香蕉、草莓、花生酱等食材用搅拌机打成奶昔,口感丰富、高蛋白、营养均衡。
需要提醒的是,具体选择哪些食材、哪些蔬菜和肉类等应根据个人口味和身体情况。以及除了食物选择,还需要适当的运动和休息保持身体健康。
营养培训心得体会篇5
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对营养的需求非常广泛。现代家庭的生活条件优越,理应不存在营养问题。但在实际上,我们却看到由于家长对孩子的宠爱迁就,致使孩子任性娇惯,只吃想吃的,结果饮食中出现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许多孩子都有挑食的习惯。喜欢吃的猛吃,看到不喜欢的饭菜就摇头,有的一看见不喜欢的菜就会恶心、呕吐……营养摄入不平衡、不全面,对孩子的身体、智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作为幼教工作者,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必须让孩子注意全面饮食,克服挑食的毛病。在《大纲》中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等生活习惯,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营养和保健教育。
怎样才能纠正孩子挑食的毛病呢?必须坚持正面引导,耐心教育。以前在我们班上就有这么一个挑食的小姑娘,她吃饭不吃菜只喝菜汤,我向她妈妈了解情况,她妈妈告诉我她在家也是这样。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满足她的要求,只盛汤不盛菜,慢慢的我给她少盛一些菜并告诉她:“老师盛的菜不多我相信你一定能吃完。”果然她吃完了。后来我就慢慢的加多菜量。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她终于不再挑食了。
这学期我又接了一个中班,发现班上的孩子普遍都有挑食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就在介绍饭菜时给孩子们讲一些营养方面的小常识,不仅告诉孩子菜的名称,由什么做的,我还给孩子讲这些东西里含有哪些营养元素,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如果身体缺了这种营养元素会得什么病。例如吃红烧牛肉,里面有白萝卜,有很多孩子都不喜欢吃。我就告诉孩子吃白萝卜润肺,吃了不容易咳嗽;再如吃肉珠小人参(即肉末炒胡萝卜)我就告诉孩子胡萝卜里有维生素a如果小朋友身体里缺维生素a就会得夜盲症,到了晚上眼睛会看不清东西,眼睛干涩,痒痛,还会使皮肤粗糙。我还告诉孩子不能只吃你想吃的,还应吃你该吃的,要均衡饮食,你不喜欢吃的东西也要吃,因为你的身体需要这些营养。如果身体缺这些营养就会生病,你不喜欢吃的可以少吃但不可以不吃。
可能有人就要问了,这么小的孩子你给他讲那么多的知识他能听懂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孩子的可塑性很强,接受力也很强。只要你坚持耐心教育,他们是可以接受的。我对班上的孩子进行一段时间的培养教育,孩子们挑食的坏习惯在不断的改变并逐步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
但还需强调一点,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仅靠老师单方面的努力还是不行的,家长也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家庭膳食中,为幼儿的全面营养做些努力。要教育、帮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从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才能健康成长。
家长不要迁就孩子偏食的毛病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语行动。不要经常告诉别人,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说“我的孩子不爱吃什么”时间一长,这会在无意间强化孩子的挑食。
父母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结构要科学。孩子饮食结构上的合理、均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饮食习惯和结构。孩子随时随地在观察和学习父母,有时在餐桌上父母无意中会说:“这个菜真难吃!”“今天又吃这个菜,我最不喜欢吃了。”过了不久,父母可能发现孩子也不吃这个菜了。
孩子的饭菜定时定量供应。吃饭多少孩子说了算,这是极其普遍的现象。结果是孩子要么吃的太少营养不良,要么吃的太多,营养过剩造成肥胖。要规定饮食次数及两餐之间的间隔时间,一般混合食物停留在胃中约4小时左右,故两餐间隔以4小时为宜。让孩子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既可保证营养摄入又避免孩子对喜爱食物无控制的暴食,孩子吃“伤”后会产生厌恶,也容易引起挑食。
少吃零食。零食对幼儿食欲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家长爱子心切,当孩子不吃饭时就给他吃零食以补充“营养”。但零食营养并不全,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有的垃圾食品孩子吃多了,反而对身体有害。而且不定时的吃零食会增加肠胃的工作负担,影响消化功能,使营养吸收差。时间久了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还有些家长喜欢带孩子到麦当劳、肯德鸡去吃号称美味又营养的洋快餐。这些快餐是不是真的可以提供每日所需的均衡营养呢?据医学营养家近来研究发现,洋快餐富含高蛋白、高脂肪和高糖分,但钙和多种维生素的含量都较低而这些恰恰是儿童脑组织发育所必需的营养成分。此外,大多数洋快餐都含有较多的食品调味剂和添加剂长期食用会造成锌缺乏症。
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幼儿营养膳食应引起广泛的重视并且需要家庭和幼儿园携手努力。
营养培训心得体会篇6
我们走过了充满感动和坚强的20__年,对我个人而言,这是体验的一年。经历着感动、告别、收获、感激和努力,尤其在参加工作后,在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方面都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以往做人做事的态度和方式,得以成长。在此,我真诚的像各位老师和领导表达深深的谢意,感谢大家在这段时间给予我足够的宽容、鼓励和帮助。以下就我参见工作来的思想工作学习进行以下三方面的简要回顾和总结。
一 、转变与提升
刚刚走出校园的我,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特教工作对我虽然极具吸引力,但还是非常陌生,和其他老师们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虽是食品专业毕业生,但由于对孩子具体情况不了解,一度对工作不知如何着手。这在通过大家的帮助和与各个部门的孩子的近距离接触中,逐渐进入工作状态,自己也有了自信和做好工作的决心。
二 、工作回顾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膳食营养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此,我们实施了营养膳食科学管理办法,以确保幼儿的营养均衡、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
1、制定科学、合理、平衡的膳食计划
合理营养是创设健康膳食环境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和物质能量代谢的必要条件。合理营养体现在膳食上就称为平衡膳食。任何一种食物都不可能包含所有的营养素,任何一种营养素也不可能具备全部营养功能。所以,我们把各种食物合理调配,使具有不同营养特点的食物在膳食中占有适当比例,从而保证幼儿的营养需要和膳食供给平衡、各种营养素和热量平衡、各种氨基酸平衡和各类食品平衡。
2、科学烹调是保证膳食质量和保存食物营养成分的重要环节
科学烹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和提高其营养价值均有重要作用。 洗:仔细冲洗,去除寄生虫卵和残留农药,尽量不在切后洗,更不在水中浸泡,以减少水溶性营养素的流失。
切:根据幼儿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健全的特点,菜肴制作时原料要切得细、碎,尽量做到现切现烹,以减少营养素的流失。
配:既配质量,配色、香、味、形,更注重配营养,荤素搭配,粗细搭配。烫。根据菜肴属性,有些原料需要水烫处理。蔬菜在沸水中翻个身就捞起,保持鲜艳的色泽,口感的脆嫩。
烹:减少营养素流失的烹调原则是旺火急炒。使用旺火急炒,叶菜类的维生素c平均保存率为60—70%,而胡萝卜素的保存度则可达到76—96%。急炒时加热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水溶性蛋白质的流失,如蛋、鸡、鸭、猪血中,均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这些水溶性蛋白质会逐渐凝固,加热时间愈长,凝固得越硬,会影响口感及营养素的利用。
调:烹调时不宜过早加盐,煮豆、烧肉时加盐太早,会使原料中的蛋白质凝结过早,不易吸水膨胀而碎烂;烧汤时加盐过早,会导致蛋白质过早凝结而影响汤汁的浓度。味精的调味也很讲究,一般在菜肴将起锅时放入最好。
三 、展望
1、本学期我们的孩子主食主要是各类粥及不同配菜的面线糊,2—6岁的幼儿喜爱花样面点与各种配菜,喜爱色香味形均佳的饭菜,爱吃带馅的。新一年希望在满足营养的前提下,根据孩子的需要,增加主食的种类:如营养饭、花卷、包子等。并能根据各个部门孩子的具体情况,分析其营养素,为不同部门的孩子准备不同的营养餐。
2、科学合理制定幼儿食谱,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新学期我们根据需要,希望能成立了有家长参与的食谱制定小组,参与幼儿食谱的制定。成立伙食管理委员会,每月开一次会,听取各方意见,及时改进,不断提高膳食质量。
3、优雅的环境可以使孩子心情愉快,增强肠胃的蠕动及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注意营造和谐的进餐气氛,不强迫幼儿进食。要求孩子定时定量、定地点进餐,细嚼慢咽;要不偏食、不挑食、不剩饭撒饭,饭前作好准备;要创设良好的相互模仿与学习的环境,让他们在进餐过程中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促进身心健康。
4、增加每日用餐意见表,可由各班老师填写上交。根据当天当午餐的食物,从色、香、味、形、量等方面进行评分。这种及时反馈的意见表有利于幼儿园的膳食营养工作。使“幼儿欢心、家长放心、老师开心、阿姨舒心、领导宽心”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营养培训心得体会篇7
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幼儿园健康教育作为课程领域之一已提升到很高的地位。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的健康发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有机结合的。
3岁至6岁的幼儿处于人的一生中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幼儿教育机构的良好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提高幼儿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幼儿对待个人健康和公共卫生的态度,培养幼儿的各种有益于个人、社会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还要密切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培养幼儿树立乐观自信坚强的品格,引导幼儿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而言之,“幼儿园健康教育”是以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为目标,全面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所实施的教育,将为幼儿的未来的健康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自由阅读和小组研讨学习等方式,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进行了解读,并进一步结合我们各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深刻地理解了“健康”的涵义,并且将本学期健康领域的重点放在了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情感、人际交往和身体素质和活动技能上面,同时也点燃了我工作的导航灯。
本园孩子个性强、活泼好动、喜欢与同伴共同游戏,平衡能力发展较好,大部分幼儿已经掌握走、跑、跳等动作技能,能听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但是由于年龄上存在差异,以及在认知、家庭、爱好、性格等方面的原因,仍有孩子存在自制能力差,在游戏时存在争执、不遵守游戏规则的行为。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必须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的习惯。
我个人理解,首先健康教育应贯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要集体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先针对群体进行教育,改变整个群体的行为习惯,来影响个体行为的形成,“大家都这样,我也要这样”。再针对个别特殊幼儿多提醒、多关心、多指导,使整体幼儿获得较全面的健康发展。
其次,在心理健康方面,要为幼儿园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开设各种游戏区域活动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自信心,鼓励幼儿积极和其他幼儿分享物品,能主动和教师问好、道别,在礼貌教育的同时促进其交往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
最后,在活动技能方面,要为幼儿设计感兴趣的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走、跑、跳、投、钻、爬等技能。通过做幼儿体操,进一步锻炼幼儿的平衡协调能力以及灵活性。鼓励幼儿玩生活中常见的中、小型运动器材,例如球、沙包、哑铃、自制器材等,并鼓励幼儿“一物多玩”,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
总之,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是你我他所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健康是幼儿幸福的源泉,但愿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激发幼儿对健康的兴趣,体验到健康成长的快乐,从而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为终身学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