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我们工作和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的文本之一,杰出的作文能够展示我们的情感表达和思想深度,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重庆的路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重庆的路作文篇1
你们知道我的家乡重庆过年的习俗吗?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腊月一开始,家家户户都会杀年猪,腌腊肉,灌香肠。做好了这些,最后再拿去熏,熏好了一看,就会发现腊肉和香肠被熏得黑乎乎的,但此时却时不时发出一阵诱人的香味。不仅如此,在这一天,大家都会大扫除,把每个角落都打扫得一尘不染。
腊月二十六开始,自己人开始吃团圆饭了。外出的人都会赶回家。大伯家吃了吃二伯家,轮流着吃,每家都少不了鱼,表示年年有余。
腊月的最后几天,大伙会抽空赶集购买各种各样的年货:糖果、饼干、水果……会吃到平常吃不到的美味零食。
除夕这天,大伙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儿,尽情地玩。下午,大伙会贴春联、年画,晚上要守岁。到了除夕的最后一刻,大伙都会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小孩要给长辈拜年,就会得到一笔丰厚的压岁钱。大伙早上必须吃汤圆和鸡蛋,鸡蛋一定是两个,代表二红喜。早餐后,一定要给去世的祖先拜祭,给他们报平安。中午的菜里一定会有猪头上的东西:猪舌头、猪嘴巴、猪耳朵。初二一定是给外公外婆拜年。
十五元宵节,中午一定要吃猪尾巴,初一吃猪头,元宵节吃尾巴,代表这一年有头有尾。晚上还要吃汤圆,预祝家人团团圆圆,还要猜灯谜呢!
瞧,这就是我家乡过年的习俗,跟我过年去吧!
重庆的路作文篇2
暑假里我们去重庆玩,去坐缆车的路上不经意间走进重庆老街,老街和平日里走的一些街道完全不一样,一般街道都很热闹、繁华,但是重庆老街很幽深、潮湿。
老街里,由于年深日久,狭窄的石阶路上难得看见有几个人,房子大都依山而建,高高的吊脚站在坡上,房子窗户大多都紧闭着,偶尔看见几个老人坐在阳台里扇着蒲扇。屋旁到处是一棵棵又高又大的黄桷树,碧绿碧绿的枝条像顽皮的小娃娃似的,跑得特别远,站在树底下都看不到边。浓密的树把太阳全部遮住,站在树下感觉阵阵凉意,走在老街上完全没有夏日酷热的感觉,只听见知了在说“知了,知了”。树根呢?又粗又壮,像一道瀑布似的流下来。老街越走越深,路边、石阶旁、屋角旁、树根、树干上长满了绿绿的、软软的青苔,像是披上了一件厚厚的军大衣。
石坡的青苔上仔细观察还能看到一股一股的水流痕迹。顺着石阶我们往上走,石阶边缘略显光滑,估计是人走多了的缘故。石阶的两旁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有番茄、丝瓜、茄子……不知不觉走到了山顶,远远望去能看到美丽的嘉陵江。休息片刻,我们顺着石阶下山了,途中遇见老屋前有几只公鸡,它们有的在低头觅食,有的蹲在地上打盹,有的扇动着翅膀想要飞起。
踩着落有黄桷树果实的石阶,我们走到了重庆繁华的大街,仿佛从一个世界走到另一个世界,看到来来往往的人群和汽车,我们渐渐被人群淹没。
重庆的路作文篇3
想必大多数同学都和我差不多,都是暑假开端拼命地玩。没错,在这阳光明媚的七月份,我和一个幼儿园时的同学踏上了前往山城重庆的飞机。
来到重庆的第一天,爸爸带着我去了洪崖洞和渣滓洞。所谓洪崖洞,就是小吃一条街。这里云集了各种各样的重庆传统美食:有龙抄手,有过桥米线,有火锅,有豆花,有凉面等。渣滓洞,其实是一处小煤窑,后来被改成了监狱,里面曾经关押着众多以江姐为首的可歌可泣的爱国人士。这里的生活极其困苦,都是六个人住一间十五平方米左右的小屋子,时时刻刻都有严刑拷打甚至是枪决在等待着他们。现在我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个年代的背叛者和卖国贼那么多了。
第二天,我跟着爸爸一同前往了金刀峡,那里几乎是中国人的梦中仙境:到处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几座古老的桥横在水上;一条如同玻璃般清澈透明的河顺着山势向下流,随处可见的蝴蝶,蜻蜓……这座山全程为六点五公里,我们又是抄近路又是坐船,也爬了四个半小时,爬到山顶上时,几乎是半死不活的了。不过,那里还真是个天然的大型氧吧。
我们在重庆玩了整整四天,又是去金佛山,又是去三峡博物馆;又是去洋人街,又是去游乐场。第四天晚上九点,我和爸爸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座美丽的城市——重庆。
再见了,山城重庆!
重庆的路作文篇4
说起北京,你一定会想到:故宫、长城、天坛、烤鸭……但是,你不可以忘记欢乐谷!它是我去过最有趣、最刺激的游乐场所!大家想知道我在欢乐谷里的事吗?废话不多说,和我一起再闯欢乐谷吧……
我正在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一阵尖叫声和大笑声从激流勇进的项目中传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跑到“小湖”边看见:一大堆人正在对坐在小船上的激流勇进挑战者,发起猛烈的“攻击”。这些人拿着水桶、水枪、水炸弹等等。这么有趣的项目怎能不叫上我!我像打了鸡血似的在水桶和湖边之间马不停蹄地跑,终于累得瘫坐在地上,突然我灵机一动:为何不自己体验下激流勇进,一定要克服这个困难!想到这,我立马站起身子,穿防水衣走进项目的入口,深吸了一口气,跳上一艘小船与19位挑战者一起慢慢地向上爬,突然我们从10米高的斜坡上,以每秒20米的速度冲进小湖,瞬间水花四溅,所有人都变成了落汤鸡,岸上的人看见我们来了,立马拿起各种“武器”向我泼来。两分钟后,我带着沾满水珠的脸走出了欢乐谷大门。即使我被别人恶搞,但这次欢乐谷让我克服了很多心理上的困难,也算是精彩又有收获的一天!
面对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克服它,希望每个人都能战胜心中的恐惧。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无比纯洁,这样才能找到生活中的乐趣。而当你失败、被人攻击的时候,你要坚信终会卷土重来!
重庆的路作文篇5
按照重庆的老规矩,春节在腊月末尾才开始。天气添了几分寒冷,也添了几分热闹。一年到头了,大家也并不计较什么杂七杂八的,反而更加热情地准备着迎春过年。尽管,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腊月十二那天,家家都陆陆续续准备起了年夜菜。年夜饭是在一家人团聚时吃的一顿饭,不管是外出打工的,还是工作忙得不可开交的,都要及时赶回家里。
这顿饭仔细一琢磨,反倒也是人与人情感的传递——饭菜花样很多,但始终是那几样熟悉的材料——各类米,黄瓜、白菜、猪蹄、玉米、土豆……这不是年夜饭,而是农民对收成自傲的,得意的表现,也是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
十二这天还要包红包。把两百元大钞塞进红包里,封好,藏起来,大年初一时再拿给孩于们。到了年末,人人都欢天喜地,老人们再把年前包好的红包变戏法似的拿出来给孩子们,大家都乐开了花。在重庆,春节当天,必需给“压岁钱”。
腊月十二开始,铺子都加快换上了年货,把店里打扮的焕然一新,挂上红灯笼,贴上窗花、福字,一片红红火火,万象更新的样子。老街也多了不少摆摊子的——卖糖人儿的、卖果饯的、卖泥人儿的、卖麻花儿的、卖江米糖的等等。孩子们都喜得快要发疯了,这些都让他们笑得更欢。
巷子里,来来往往的货郎挑着担子,吆喝声,叫卖声比平时更多,更响亮,包括那些仅在这几天出没的,例如卖年画的、卖米糕、卖红点馒头的等等。
大人们也没闲着,他们必需加紧准备好初一,初二,初三,至初八的饭菜,为的是迎接客人。也还要忙着挑衣服,挑鞋子,以表现出焕然一新,“新年新气象”的样子。
孩子们也兴高采烈地要来零花钱,奔上街。第一件事儿就是买玩意儿。插在架子上的面塑,站在柜上的泥人,会发光的瓷猪,样样都被染得五光十色,红、黄、蓝、绿、紫,糊糊涂涂地混在一起抹上,也不知道好看否。反正,至少孩子们眼里,这些新奇且花花绿绿的小儿,是美的。第二件事就是买吃的了,这个花样可就多了——白生生,软糯的糍粑裹上一层厚厚的砂糖,甚是甜;中间空心,外边是各种奇怪姿态的糖人,也吃起来甜甜的,但想一会儿就舔完,那可得费些神。咸黄瓜、糖葫芦、饼干…这也是不二之选。第三件事,恐怕才是拉着父母跑去游乐园了。
锅碗的“哐哐咣咣”声,人们的“哇”“新年好”声不绝。一不留神,除夕就到了。
家家户户取出陈放已久的对联和福宇,贴好。老一辈在锅中煮着猪蹄,小孩子们像猴儿似的这里抓一把瓜子,那里一把糖果,但大人们也不多说什么,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呢!况且,一年都到头了,还计较什么呢?而且这一夜大家伙儿都不睡觉,小孩子们也没什么睡意,都要“守岁”。鞭炮声更是提起精神!
初一就风光多了:孩于们丝毫没有因为熬了夜而减少了辞旧迎新的喜悦,这天,全家人都一齐出动,姨娘家,表姑家,舅父家,每一个都要去。提着大红包装的礼物,揣着几个红包,就这样跨进了亲戚家。人们也毫不拘束,互相推搡着,并揪着红包一个劲儿的往对方口袋里塞,另外一个人又不好意思,说着说着也掏出两百元往对方手里放,对方见他不收,便又推辞起来他要给钱。实再不行,便一扭身笑眯眯地把红包和一把糖捧给一旁的小朋友。另外一个人一看,也乘机把钱塞进那人的手里。
大家都忙着彼此贺年,这样的.事时常发生。孩子们也特别热心去看大人们互相推搡,虽然不知道在干什么,但是乐一乐,是有必要的。
所有的铺户都拉下了铁帘门,击鼓跳舞唱歌的红衣大妈倒是活跃起来,把鼓包上一层大红花布,跟着节奏左扭扭,又扭扭,有模有样的,手画着圈圈,重重地打着鼓,脸上洋溢着笑。一曲终,一曲又来,大妈们的脚步似乎没有停歇。她们似乎并不求什么,只是单纯的为了开心。
初二、初三,一部分铺户开了门,但大部分仍紧闭着。人们仍忙于互相拜年,但不再全家出动了,闲着的人便上街东逛逛西逛逛,孩于们也很热心去玩。在一片蓝天,抹抹淡云,终日明亮的红花灯下,仍不失热闹。初四开始,挂花灯的就多了。北街还开了一个灯会,处处张灯结彩,绚烂夺目。有些染成红色、黄色……等纯色,有些图绘各式好看的大字;有的都是由木头雕刻成的,有的清一色纱灯,也有的把各类灯都挂上了,看起来更加火炽明亮。
孩子们买回各式花炮,“甩炮”“满地红”,跑到自家的坝子里,用火点着,一扔,“嘭!”孩子们出了满意的笑容。后来,大人们也会加入进来,“啪!”“嘭!”“嗵!”一条街全都充赤着响亮的鞭炮声。这确实是美好的日子啊!春节就要风风火火的,热热闹闹的。
初六,店铺都开张了。清早,全城的鞭炮声不绝。但店里伙计们都不太忙,也都结伴出去逛逛商场。
初十以后,春节味儿便淡了。大人们开始照常上班,孩子们开始照常做作业,老人们也开始照常烧饭。腊月和正月,正是大家最悠闲的一段时光。元宵以后,也就是出节以后,春节也就正式结束了。天气逐渐暖和。
重庆是一座直辖市,虽是城市,但也保留了“过春节”这个悠久的习俗。农村过年,它也过!并且十分有趣,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