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考作文7篇

时间:2024-04-21 作者:betray

作文是培养我们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作文是展示我们的个人风格和独特思维的途径,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辽宁高考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辽宁高考作文7篇

辽宁高考作文篇1

有人喜欢繁花似锦的春天,有人喜欢烈日炎炎的夏天,有人喜欢冰天雪地的冬天,而我却喜欢那硕果累累的秋天。

秋天没有春天的生机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热情似火,更没有冬天的白雪皑皑,可它却带给人们丰收的喜悦,这就是秋天一个让我心动的季节。

秋天的田野更加与众不同了,它失去了往日绿油油的梯田,但却得到金黄的农作物,玉米像是要参加宴会似的,特意穿上了金黄色的礼服;大豆也许太高兴了,有的`竟然笑破了肚皮;稻子改去了往日顽皮而不懂礼貌的性格,第一次弯下了腰;棉花也长胖了,它把衣服都挤破了,露出了雪白的肚皮。田野里的一切,都改头换面了。秋姑娘不知不觉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她可调皮了!她让大自然的万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秋姑娘来到树叶娃娃旁,用呼呼的声音对它们说:“远方有许多像你们一样的小朋友,有枫叶、银杏叶等等等等呢!”树叶娃娃听了,迫不及待地路口离开了大树妈妈的怀抱,纷纷往地上跳,它们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飘飘洒洒地落在地上,为大地伯伯披上了金红相间的长外套。

秋姑娘来到果园里,苹果羞红了脸;笨笨的石榴咧开红红的大嘴;黄澄澄的梨子挺着将军肚,秋姑娘不禁笑了起来,梨子见了,肚子变得更大了,把树枝都压弯了呢!

秋姑娘又来到田野里,一大片麦子像军队似的在练习武艺呢!秋姑娘看了看旁边,只见睡在田里的睡美人——南瓜在睡着大觉呢!秋姑娘看了看后面:大豆弯着腰,宛如吹着春天的号角;黑红黑红的高粱举着燃烧的火把,在为秋天欢呼。

秋姑娘又来到了公园里,公园里的菊花在秋天里欣然怒放,菊花的颜色真多,有淡黄的、雪白的、粉红的。漂亮极了。桂花在秋天也很有特色,一走进公园,浓浓地香味扑鼻而来,真想停在桂花树下不走了,这应该就是公园里最有特色的花儿了吧。

秋天的天空像一块覆盖在大地上的蓝宝石,大雁排成“人”字乘着风婆婆的摇篮,飞啊飞啊,飞回了家乡,而且它还伸长了它那优美的脖子,唱起了它最拿手的歌:“家乡的美景,就是跟别处不一样。”

秋天真美丽,我爱秋天!

秋天真有趣啊!

辽宁高考作文篇2

当今世界到底什么才是真相?而真相到底距离我们有多远?

苏格拉底的苹果引发我们对世界的思考,也引发了对诚信的思考。深深映在脑海中的是那个赢弱的孩子,抱着空空的花盆,一副受了欺负的样子站在国王的面前。但这个孩子却是最勇敢最诚实的,因而他成为下一代的国王。可见,一个人的诚实对于国家是多么重要。

或许人类社会中那不诚实的一面一直就伴随着诚实而存在着,随着社会的发展,好像诚实缺失的情况日益严重。不诚实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我想对于那位哲学家,我不知他是出于什么目的对那些学生说:“这个苹果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了吗?”但是那确实不是真正的苹果,哲学家说了谎话。实际上,这也映射出当今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教育者有些时候会因为教育的缘故,故意设定某种不真实的问题,这种暗示可以让某些学生说“假话”。有时,冠冕堂皇的“假话”,在某种情况下也反映了教育存在着的问题——久而久之,作为学生,也就很难分辨是非真假,从而出现那种闻也不闻就说苹果有香味的学生。

另三位沉默的学生在心中都存在着疑问,但是他们对于疑问的处理方法却不相同。那个说没有闻到的学生,是最真诚的,他实话实说,没有迷信老师的权威,善于尊重事实。可是,有些善于说真话的人,却得不到别人的赏识;而说假话的人,却如鱼得水。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有时超越人的本性认识。人在某些虚荣心的驱使之下,想要听真话的欲望被渐渐磨灭。

敢于挑战“所谓的真理”,这个世界不缺少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往往会在科学的某个领域作出一番成就,就像打破牛顿直流电的世界开创交流电先河的尼古拉特拉斯一样,成为科学领域的巨人[微博]。他们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观点,不断实践检验真理。他们的思维没有真理的束缚,终究会给我们开创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

那个“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的学生,他敢于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但是他也还是有顾虑的,不敢明白地说自己其实并没有闻到,既没有迷信权威,也没有违背自己的内心。而那个“老师,今天我感冒了”的学生,好像是最聪明的。其实,他也是有疑问的,但疑问好像都归结到“感冒”上了。这样,他不会违背自己的内心而且也不会因说错话而惹恼老师。

这些学生代表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社会环境好像总是可以把人分成不同的类型,要想适应社会,人们都在努力地寻找适应这个社会的方法。但是,“诚实”永远是主流,人们更喜欢“真相”。所以,我们要学会真诚待人,用诚信铸就自己纯洁的人生;我们还要学会诚实接物,用诚信打造社会向上的环境。

要想成为下一代“国王”,“诚实”必不可少。

辽宁高考作文篇3

日子又过了一天,心突然很乱,不知想什么,该想什么,能想什么?

我不知道。

今天,路伟问我,以后,我们会是什么样?

未来,我不知道会怎样,也许,你会是老板,我会是你的员工,也许,我们会一起上班,一起成熟,就像我们一起长大,也许。

其实,未来怎么样,谁也无法预料,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也许我们会永远在一起,一起娶妻,一起生子,然后,在我们都老了以后,那时,我们子孙满堂,我们会彼此搀扶着,走在路边,细诉着那些我们的过往,如此安详。

也许,在不久后,我们会因为一些人,一些事,在转身之后,行同陌路,然后等我们已经年华老去,我们会静静的想着过去的种种,也许,我们的陌路是因为一份工作,一个女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接着,我们用着男人特有的倔强,强硬的态度,我们道歉,我们和好,我们继续着现在这样的友情。

又或者,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各奔东西,然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直到多年以后的一天,我们会不经意的相遇在某个转弯,于是,我们会找间饭馆,彼此面对面的坐着聊聊天,相互诉说着这些年来的经历,于是,两个多年未见的好友,兄弟,在多年以后,在一家小饭馆,叙述着过去,接着,便相拥着走出,最后,我们会发现,因为岁月的洗礼,我们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份纯真,那种熟悉。

于是,我们知道了,岁月流逝,年华已经不在了,而我们,也不可能再回到从前了。

突然,打雷了,顷刻之间,雨来了,于是,我们都被淋湿了,但是,我们依旧战在风雨中,认雨水在脸上肆虐而过。

车来了,路伟上去了,我没上,因为我要等的车在对过,车走了,路伟也走了。

我默默的走过马路,雨很大,就像是天破了,有了一个洞,于是,天上之水奔腾来。

路上的人们都在全力奔跑,以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屋檐,让自己避开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

我没有躲,因为已经没有地方躲了,站台上全是人。

我在想,几分钟,十几分钟前,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就和我一样,在闲逛,我们都不知道,在几分钟后,十几分钟后,会有一场大雨,于是我们都没带伞,不久以后,雨来了,我们都被淋湿了。

未来的事,谁也无法预测,也无需预测,因为我们根本就无从预测。

于是,有人颓废了,有是兴奋了,有人失望了,有人希望了,接着,在未来,有人失败了,有人成功了。

这些,我们都无法预见,也许,今天的街头小乞丐,明天就变成了富家公子哥,解释是:生存训练。

于是,我们只好埋头做好自己的事,只有相信自己,未来才能离自己更近。

车来了,人很多,但是我必须要上,因为这是末班车。

辽宁高考作文篇4

社会进步的风采究竟在于何处?是一腔赤诚兢兢业业,是独抒性灵体悟人生,或者还是在于用新的思想与理念去引领创新?——我想,对于社会发展、促进时代进步而言,最美风采定当归属后者。

“诗歌的灵魂在于创新,即创造出使人意想不到的,惊叹不已和赏心悦目的东西。”英国诗人塞·约翰逊如是说——诗中若此,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古语有云“独辟蹊径”,意指创新者们没有在前人已然踩踏得发白的道路上循规蹈矩,而是一步一个脚印一路一身泥泞地探索出了自己的方向,从而获得了最后的辉煌——蹊径之上,风景依然,烟雨散尽,更比南山!

行走蹊径之上,不从旧不循古,当成个人功业。明初建文,不谙国是,腐儒当道,令得父子相疑,兄弟相害,朝纲紊乱,人人自危。燕王朱棣毅然起兵靖难,以清君侧,可怎奈兵力悬殊亦是不在正统之位,堪堪欲败。千钧之际,燕王另辟蹊径,弃一切所获之城,兵回北平,建文之军见之大喜,即刻分兵占之。本由兵力欠多而退,而官军不明就里,骄狂放纵,此分兵占城之举即中燕王下怀——无兵力之忧,燕王不日攻陷金陵即位成祖,于是永乐盛世成就明初繁荣。兵法,诡道也,也正是此等另辟蹊径创新之举往往成就不世名将,缔造辉煌功业。

行走蹊径之上,新模式新路线,可造企业成就。随着步入信息化时代,快递外卖等行业占有了越来越大的市场,订餐软件“饿了么”横空出世,开启了网络订餐配送流程一体化的时代,企业经营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创新的思维,一直都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也只有创新才能保证一个企业的生命力与成长力。

言及此,我还想强调,创新的思想经久不衰,不只是因为它可以促进一个人与一个企业的蓬勃发展,更重要的是,创新之举,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发展的福音。

所以,行走蹊径之上,长眼光全方位,能够助力国家崛起。屈辱的近代史往往是国人不愿回忆的,也因此为了再次沦为“落后就挨打”的对象,中国人不断奋进着,创新型人才也在不断地出现,带领着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超级计算机、探月工程、航母作业纷纷取得了可观的成就。试想,若是没有这些为了创新而做出的努力,我们真的还能获得像现在这样一个相对和平的发展环境吗?

创新之说,历久弥新,对于现代的我们而言,依然是发展进步的主旋律。大路上,我们是不断高歌猛进的;蹊径上,我们是否也应该筚路蓝缕?无疑,这是肯定的答案,不消说的理由!

那么,就让我们把这社会最美的风采铭记心中,一起去领悟那蹊径中别样的风景!

辽宁高考作文篇5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充足的文化知识可以提升个人品德素质、丰富自身修养内涵。我们中学生担负着将中华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的重任。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和课外生活实践来提升语文素养。在我看来,课外大量阅读尤为重要。

首先,课堂积极思维、学习知识是我们每个中学生所必需的,我们都应该做到。然而,课堂学习仅仅是局限在老师讲授内容的学习,并不能满足我们的求知欲,我们需要的是更大的知识海洋。课外生活实践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提升语文能力的运用,但是进行社会实践需要大量的时间,中学生的我们需要每天上学,仅依靠短短的假期来进行实践很难使语文素养得到很大提升,周末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课外的大量阅读对于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便显得十分重要。茶余饭后、课间休息,捧起一本书来看,咀嚼书本上文字的墨香,更是不失为一件美事。

书是我们灵魂的洗涤,书是我们人生的启迪,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帮我们树立自己的梦想,书能让我们在字里行间品味语文的芳香。读书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读书能让我们在充斥虚浮的社会上洗尽铅华却仍能回归本真,找到自己,并对最初的梦想坚定不移。

杨绛先生说:“可以一日不吃喝,不可一日不读书。”这位一百零五岁高龄的老人,在逝世之前仍在读书,她用生命诠释了读书的重要并一直在引导我们学生重视读书。读了杨绛先生的书,我知道了充满浓郁的书香气息的三口之家也并非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实际上却是充满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我了解到了亲情用文字表述起来可以那么柔那么美。杨绛先生的文字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温暖与感动,也正是这份温暖与感动陪伴我走过了多年的语文学习的时光。

然而,当今社会的文学作品虚浮之风盛行,我们在进行大量阅读的同时也应该仔细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人说:“八十年代的文学作品就像一颗苹果,有着光亮的外壳,饱满的果肉,还有一颗有核的心;九十年代的文学作品就好比一颗洋葱,没有光亮的外壳和饱满的果肉,剥开还会使人泪流满面;如今的文学作品正如一只青椒,有着光亮的外壳,没有饱满的果肉,还有多颗心。”没错,如今的市场上的文学作品充斥着虚夸浮华,这类书只会让我们脱离现实而贪恋虚无,除了心理上所谓的满足什么也不能带给我们。

我们应该在课堂有效教学和社会生活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阅读,并去粗存精,必定会在未来的中国大地上,吹去一阵清风。

辽宁高考作文篇6

鸟儿对天空说:“你永远也不知道我呼吸的鲜与污,因为我生活在天空里。”

天空对鸟儿说:“我能感觉到你呼吸空气的鲜与污,因为你在我的心里。”

——题记我的手里捧着一杯热乎乎的茶,人说茶苦,但苦中也有甜。这时我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回想着往事,回想着爱与被爱之间的真谛。春天时,父母似乎特别忙碌,清晨披着第一缕晨光出去,晚上伴着月色归来。春的消息,在充满生机的阳光中绿嫩嫩的绽放,带着春水的欢畅;带着春色的娇艳;带着春光的明媚;带着春雨的滋润;更带着父母劳累的身影,一步步地走下去了。

那是开学后的第一个周六。天气本来很好,却不曾想中午却下起了倾盆大雨。同学们拿着雨具陆续回家了。只有我,因为我没带任何雨具,也没有和我同路的人,只有等待了,突然雨中出现了一个我熟悉的影子!是妈妈!霎时间,我觉得妈妈好像矮了许多,也瘦了许多,背好像也比以前弓了。我不顾一切地跑到妈妈身边,搂住妈妈。这时我又觉得妈妈是那么地高大,好像要把世界都装在她心里似的,那也是我不曾感觉到的。

然而进行的一次月考,我名落孙山,心情十分沮丧,回到家,爸爸还是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一次的考试并不代表终生,要从中吸取教训,哪些地方学的不好,还要向哪些地方努力。你应该从中发现问题不应该垂头丧气要知道,自信是成功地基石。只是还需要你去努力罢了!”说完,他抚摸着我,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我随着爸爸的目光望去,目光所及的地方是那么遥远……

“快喝吧!红茶是暖胃的,不能凉了喝!”妈妈微笑着对我说。这时我才回过神来,慢慢地喝了一口,茶虽然有点凉,但喝到肚里还是暖暖的,细细品味,爱在其中。

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养育了我们,在爱的羽翼下我们健康的长大,我们要用心去理解爱的真谛,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爱。

辽宁高考作文篇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纸是由树木而来,地球上每年平均有4000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而我国仅造纸每年就消耗木材1000万立方米。少浪费1500张纸,就能保留一棵树;少浪费100万张纸,就意味着节约650棵树;一个办公室节约6 吨纸,就能保留一片森林……

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地球上每年平均有4000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这些消失的森林哪里去啦?答曰:我国仅造纸每年就消耗木材1000万立方米。热带雨林是地球的肺,那么树木就是给地球制造氧气的原材料。如果森林树木都消失了,地球就如同月球,将变得冰冷冰冷,我们人类的心啊,就该是拔凉拔凉的。所以,我们该学会改变,应明确:节约之本,理性之光,生存之道。

有时候,我们看到了某公司双面用复印纸时,为他们鼓掌喝彩,殊不知,我们才是破坏林木的源头。当我们高喊:“节约用纸”、“保护森林”和“节约用水”口号的时候,可否真正找到了节约的本源?答案却出人意料,我们一头扎进了最麻烦又最细小的一环中,不能自拔。

在电子书籍日益繁盛的今日,无数人悲呼着“出版业的末日”然而,那些出版商们却个个赚得盆满钵满,原因很简单,文学著作人们一生一本就足够了,而且不必更新,然而,有一种书籍却可以往复被需求被更新,就像一台获利的永动机。这拿教辅来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辅能像中国一样,占据出版市场的大半江山,哪怕是韩和新加坡这些同样号称“学生很累”的国家。不少高考考完后与自己的书本合影,堆积如山的书本,旁边站着眼镜的学子。无疑,照片的言外之意是书山有路勤为径。但在背后,我却看到了无数林木的灾难。

一个公司双面双面用纸一年才能节约多少?而中国数以亿计的学子,每天消耗多少纸材?看看那些高考题的汇编、名字众多的教辅资料和各种名目的考题,重复印制,浪费资源。还有的出版商打着国家教育部的名义做招牌,内容却是粗制滥造,缺乏精工细作,这些浪费的纸张,却在学生们的苦笑中化成了垃圾场中的余烬。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围绕高考的指挥棒,一生功成万木折,众生功成森林毁啊!成就了功名,毁了“地球之肺”!

可笑的并不仅仅是这些无端的浪费,而是对这些浪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还高喊节约的人。亲爱的朋友,我们就是其中的一员吧?

毛泽东老师徐特立写过一幅对联:“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无益身心事莫为“多好的忠告!刘备也曾赠给其子箴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左传》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朱子家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作为21世纪的主人,生长在教育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明白上述的道理。现在,该改变不良的做法——浪费奢侈;讲究勤俭节约的美德,从我们做起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节俭是天道。少浪费1500张纸,就能保留一棵树;少浪费100万张纸,就意味着节约650棵树;一个办公室节约6 吨纸,就能保留一片森林……

什么事情,都要从小破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地球上真正的主人。

当勤俭形成习惯,当习惯形成自然,当自然变成行动的时候,就是美德发扬光大的时候!

以上就是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精心准备的2015年高考作文预测,还有更多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等着你来挖掘。

2015高考作文预测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