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上学时代绝对都接触过大量作文,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培养小伙伴们的独立思考技能,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写杜甫草堂的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写杜甫草堂的作文篇1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眨眼间,寒冷的冬天走了,温暖的春天来到了。听说杜甫草堂的景色美不胜收,百闻不如一见,今日一看,果然名不虚传。
河边柳条上的柳叶好似一块块碧玉,小巧玲珑,绿得亮眼。成千上万的柳条垂下来,像一条条绿色丝带,怪不得古人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阵微风吹来,满树的柳条随风摇摆,好像柳树姑娘在跳欢乐的舞蹈。两只金灿灿的黄鹂眨眼间就欢天喜地地飞到柳枝上,它们一会儿站在柳树最顶端,眺望着远方,好似很想看看远方的美景;一会儿站在枝枝上唱歌,时而高歌,时儿浅唱,那歌声真动听;一会儿又抓着柳条,眉飞色舞地荡起秋千来。一行洁白如玉的白露从天空飞过,它们一会儿变成“一”字形,一会儿变成“大”字形,一会儿又变成了“个”字形,好像一位位魔术师。给春天带来了无限生机。
正当我陶醉在这美景的时候,小河“哗啦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走进草堂,站在窗前,连绵起伏的西岭上覆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像是给西岭披上了一件好看的白色毛衣,给绿油油的大山戴上了一顶白色帽子。岸边停着许多船只,哦!原来它们是从远方东吴来的,看着这些棕色的船只,让人不禁的想到远方的家乡。
杜甫草堂花红柳绿,鸟恋花依,这样的美景怎能不让人流连忘饭呢?
写杜甫草堂的作文篇2
放假的第一天,爸爸、妈妈约了豆豆姐姐家,我们一起去参观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是为了纪念杜甫修建的一座纪念馆。到了大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草堂”二字,旁边挂着一副对联:“百花潭北庄,万里桥西宅。”
门口人头涌动,我们随着人流进入展览馆。墙上挂着毛爷爷、邓小平爷爷、朱德爷爷、周恩来爷爷等领导人来到这里参观的照片。看来,“诗圣”的魅力非常大哦!
我们走出展览馆来到了红墙边,游客们被这红墙绿竹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在此合影留念。红墙后是一座小桥,小桥下是一条弯弯的水塘,水面上倒映着绿树和屋檐。五颜六色的鱼儿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
我们经过小桥,爬上了万佛楼。从万佛楼顶向下望去,整个草堂被树木环绕,让我为眼前的美景所惊叹!后来我们还去了碑林和草屋,给我的印象最深刻的是草屋,它的屋顶是用稻草搭成的,墙是用木头和泥土做成的。
杜甫是为了躲避战乱,在草堂生活了四年,创作了二百四十多首著名的诗歌,如让我们脍炙人口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他的一生一共写了一千五百多首诗,被人们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为“大李杜”。
可惜时间太快了,有好多地方我们还没有去看。我和爸爸妈妈说好了,下次放假我们再来,把没有看到的地方游览一遍,再一次感受诗圣的魅力。
写杜甫草堂的作文篇3
成都杜甫草堂,举世闻名。我早已听说了这个古迹。所以趁这次考察的机会去看看。杜甫草堂真的是名不虚传啊!每一个地方总是那么吸引人。在草堂的南门两排娇艳的兰花排在了门的两旁。在大门的斜前方摆放着一个大大的马车,红彤彤的像花轿一样,这个马车在吸引人也没有草堂中历史悠久的古迹有吸引力。沿着东边的小道走去,映入眼帘的便是以座雄雄屹立的塔,走上塔,玻璃下游很多井,大的小的都有,塔内立了几个石碑,石碑上刻着许多不是很明显的字,瞧了瞧!不会认几个繁体字的我,还真的是不知道这些内容是什么!来到“唐代遗址”的发源地,我走进去,大大小小的蝶子碗呈现了出来,最显眼的便是中间大大的坑,里面有很多灌子,各有各的奇特之处。伴着鸟的鸣叫声我们一家来到了杜甫的住处,因为杜甫所居住的房被后人修建过,所以外表还是很完善。
走进了里面,有些挤,我大概的看了一下,和我们现在住的房一样,有厨房、卧室、房屋等。不过没有我们现在的放那么精致。走出了杜甫的住处,妈妈告诉我:“杜甫最早到这时,曾经得到过邻居的帮助,农人无性的质朴和善良,对于饱经忧患的漂泊者而言是一剂最受用良药,因此,在与这些身处不层的普通百姓的交往中,杜甫找到了自己的创作诗歌的灵感,然后在此创了很多诗歌。”“哦!原来杜甫创作灵感还是老百姓给来的呀!”我说到。在妈妈的催促下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里。来了一趟杜甫草堂收获很大,虽然是匆匆的离开了,但是我还是永远也忘不了它的样子。也永远忘不了这位伟大的“诗圣”杜甫。
写杜甫草堂的作文篇4
一年我在四川成都,游杜甫草堂。
开车大约半个小时,就来到了杜甫草堂,高架桥盘曲而上,路边的花草都比盆栽的绿萝有精神。
走进杜甫草堂的大门,就能看到一条像镜子一样的小溪,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小金鱼,如果你往里面撒一些面包屑,他们就会集中在一起,集中的金鱼里面,你会发现有一些金鱼头上有一个大大的鼓包,那我是他的脑,因为我在别处没见过,我还以为它是个怪物呢。
再往里面走,你会看见大片大片的竹林,一阵微风吹过,竹子上的竹叶像小爪子一样,簌簌的响,好像在摇着小铃铛。
在竹林深处,你会看见一个小亭子,里面有一堆老人在里面下象棋,他们的表情悠然自得,好像一到这里什么心事都没有了,难怪,因为旁边都覆盖着竹林。绿色能让他们放松心情。
走出这片竹林,再往里走,就到了一个长几米的廊子里面,里面有几个蟾蜍,底下是一个装满水的小池子,传说,只要把硬币投到蟾蜍嘴里,就能财源滚滚,可惜,我没有投进去。
到了一个岔路口,右边有一个卖各种关于杜甫的小物件的商店,而往左走就到了杜甫纪念馆,在杜甫纪念馆里面,我知道了许多关于杜甫的知识,让我知道了杜甫的经历。
我觉得杜甫草堂太好玩了,下次我还要来成都。
写杜甫草堂的作文篇5
走进草堂,像是闯进了一千多年前一位落魄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中,又像是步入了后来人的景仰之中。这座在诗人笔下被描摹过多次的落魄寒酸的草屋被安置在一片气派的园林中最重要的位置,嵌在后来兴建的各式庭院走廊中,一旁点缀着几株松树、几丛茅草。乍一看,只觉得突兀碍眼,仿佛是哪个粗心的工匠有意画龙点睛,却弄巧成拙,反倒破坏了这一片好风景。
我在繁华的园林穿梭,穿过人来人往的走廊,走过长着青苔的石板路,一路曲折,进入陈列着诸多著名诗人塑像的大雅堂。大雅堂,大雅之堂,凡夫俗子瞻仰圣贤的场所,仿佛一走进去,便走上了诗歌文学的高峰,只敢翘首仰望,不敢亵渎这崇高的圣地。
走出大雅堂,走廊两边的亭台上,不时可见后世大师的手迹。绕过几座凉亭,乾隆的题字赫然刻在一座石碑上,映在古井无波的潭中。一路弯弯绕绕,总算转到了草堂前。它寒酸落魄,确是一副被八月秋风摧残后的样子,简陋而破旧。
整座杜甫草堂,基本是建了毁、毀了再建的。后人仅能凭他的诗作大略猜想,以此猜测些像什么他的邻居家有株枣树等诸如此类的零碎布局。但是重建后的草堂还是很贴近杜甫当初的居住环境的,不过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住着一大家子。而杜甫,就待在这方小空间里,忧虑着自己和家人的衣食,忧虑着家国的兵荒马乱。
历代的文人墨客,或风花雪月,或自由潇洒,各有各的特色,而杜甫,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那段历史中,忧国忧民的文人墨客们的缩影。人道杜工部,屡试不第,不被赏识,最接近朝堂的那次,却被李林甫一句“野无遗贤”,一腔热血报国无门。也有人说他是成功的,他的诗歌广为流传,被后世追捧,无数人慕名前来这座草堂凭吊,将他与李白并称为唐朝诗坛的双子星,甚至有人认为他生前便已像今天这般享誉天下……
然而,他至死都没有盼来他希望的那个大唐,那个曾经繁荣的盛世,安史之乱后这个奢望仿佛成了笑话。
我没经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我生活在太平盛世。我只知道他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记得他的一声“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他少有“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时候,多的是亲人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和他心底的忧愁。杜甫的志向,和所有进京赶考的文人一样,想要荣登朝堂,为君主排忧解难,不负他的一腔报国之志。如此想来,那间草屋又不甚碍眼,不甚突兀了,倒是画龙点睛的所在。倘若没了这间屋,那剩下的所有亭台楼阁,反而没有什么值得怀念的了。
写杜甫草堂的作文篇6
在那遥远的四川成都,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杜甫草堂,一直吸引着我。今年春天,我终于可以一睹它的风采了。
杜甫草堂的美景真是名不虚传。一进们,几棵高大的柳树像士兵似的站在门口,守卫着杜甫草堂。那翠绿翠绿的柳条,像是一道道绿色的飞流直下的瀑布,向下流去。微风一吹,柳条就会摇摆几下,我知道这是它在和我们打招呼呢。那小巧玲珑的柳叶,像是一只只明亮的眼睛,正好奇地看着我们呢!柳树下有两只黄鹂鸟,黄色的羽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其中一只身上有着许多黑色的小斑点,像穿了一件花衣裳,变得更神气了。你看!它扬起那高傲的头,不时的往草地远处眺望,好像和我一样也在欣赏风景。另一只黄鹂鸟则悄无声息地飞上树梢,用那优美的歌声吸引着我们的目光。黄鹂鸟,唱吧!小河为你伴奏;黄鹂鸟,唱吧!柳树为你指挥;黄鹂鸟,唱吧!全世界为你欢呼!美妙的旋律里只有一个个优美的音符,一曲《杜甫草堂之歌》荡气回肠。
黄鹂鸟的歌唱完了,我也从歌的世界中惊醒过来,更吸引眼球的景物又出现了:白鹭身体洁白如玉,嘴巴又尖又长,整整齐齐地排着队,好像在给我们做列队表演。有人认为美中不足的是它们不会唱歌,可是他们自己本身不就是一首动听的歌吗?天空蔚蓝蔚蓝的,蓝得发亮,就像一个大舞台。白鹭展翅飞上蓝天,在天空中形成了一道新的风景线:黄鹂在空中歌唱,白鹭在给他们伴舞……多么美好的一幅景象啊!
“深夜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当我进入杜甫草堂,站在窗前往西岭山望去,哇!西岭山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山上的雪为西岭山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近看,那雪十分的洁白,像奶油一样,让人不由得想咬口。远看,它就像一位穿着婚纱的美人,在云端若隐若现。
门前那一叶叶小舟,是不是从东吴漂过来的呢?如果是的话,那东吴的人又去哪里了呢?为什么只留下这一叶叶孤单的小舟?
杜甫草堂是杜甫的天堂,是美丽的自然庄园,是黄鹂唱歌,白鹭伴舞的地方。杜甫草堂是一幅天然的画卷,它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写杜甫草堂的作文篇7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唐诗三百首》是我每晚必看的书,走进《唐诗三百首》犹如走进大唐。走进李白的黄鹤楼,走进王维的终南山,走进杜甫的草堂……
漫步在唐诗中,我与黄鹤楼不期而遇。在那里,我看到了那消失在碧空中的一叶孤舟,看到不尽长江滚滚东流。李白独自一人站在楼中,眺望载着友人的孤舟远去,我的心也随着他,泛起淡淡的悲伤。但我知道,这悲伤不会持续太久。一壶酒,便可以让这点滴悲伤,随长江东流……离愁,终究不敌李白的狂放。
我的脚步被王维的终南山吸引。一生的顺其自然,终于换来了王维向往的和平生活。在这里,他奉佛参禅,品酒吟诗———多么令人神往啊!诗与画,也都成为他的伴侣。这恬淡而闲适的心境,怎能不令人羡慕?
夜读唐诗三百首,最牵动我的情肠的还是杜甫。杜甫的诗篇永远那样沉郁顿挫。走进杜甫的诗,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有“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喜出望外,但更多的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伤,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凄苦。
但为什么杜甫饱受磨难,却仍坚持要为国效力?直至我走进了他的草堂,听到他挂念天下寒士的阵阵呐喊,我才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了坚持心中的忧国忧民!他的诗,他的精神,如鼓,如钟,回响在神州大地上!
掩卷深思,一部《唐诗三百首》写满了大唐的精魂。走进杜甫,走进草堂,也走进他的诗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