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英雄作文6篇

时间:2024-03-13 作者:Animai

作文是记录生活趣事的好方式,让回忆永不褪色,自己的生活经历是独一无二的,融入作文中能够使作品更加独特和个性化,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新时代的英雄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新时代的英雄作文6篇

新时代的英雄作文篇1

江苏省省委组织部领导在2020年选调生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将“选调生”三个字拆解为四种“选择”、四种“格调”和四种“生长”,深刻阐明了“新时代选调生应当坚定怎样的选择、涵养怎样的格调、磨砺怎样的生长”这一事关年轻干部培养和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在入职满两个月后的今天,我重温讲话精神,并围绕“不忘初心”“有我无我”和“知行合一”三个关键词,尝试性地谈一谈我对新时代选调生“坚定选择”“涵养格调”和“磨砺生长”的理解。

不忘初心:新时代选调生坚定“四种选择”的关键标志

讲话中指出,我们选调生要坚定“四种选择”,即坚定对信仰、对组织、对事业和对人生的选择。选择是否坚定,标志在于初心。唯有不忘为民初心,牢记服务宗旨,方能表明自身选择的坚定、彰显前进步伐的铿锵。

我们要不忘一个普通家庭孩子的初心。犹记培训班总结仪式上,领导饱含深情地教导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要勇于担担子、敢于钉钉子、勤于扣扣子,要多为我们社会上的普通人做些实事,促进社会进步、增进民生福祉。”黄部委的讲话精确戳中了我的心。“普通家庭的孩子”,不就是我吗?“多为普通人做实事”,不就是我报考选调生的初心吗?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平凡身份,真正做到不忘百姓出身本、不忘百姓哺育恩,多为善良的普通人、朴实的平凡人做好事,多为我们社会的“草根阶层”呐喊、发声。

我们要不忘一名年轻党员干部的初心。这些年来,“不忘初心”这个词我们说得很多了,但是,“嘴上说的”有没有落实到“脚下做的”,还是需要我们深刻反省和自我检视的。培训期间,我们参观了苏州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馆,“初心馆”由此成为我们这一批年轻党员干部的初心开始的地方。我们要将参观过程中感受到的这份浓浓的家国情怀铭记于心,并通过扎实的工作、不懈的努力外化于行,以每一日的工作实绩证明我们对信仰、对组织、对事业和对人生选择的义无反顾。

有我无我:新时代选调生涵养“四种格调”的关键内容

领导强调,我们选调生要找准自己所追求的格调,着力养成谦虚谨慎、担当干事、吃苦奉献、从容淡定的品格。这四种“格调”,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的重要论述不谋而合,是对“有我”“无我”理论的科学延伸。实际上,我们党历来有担当奉献、谦虚低调的光荣传统。毛泽东同志《卜算子·咏梅》词云:“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里的“她在丛中笑”,便既是担当奉献的“有我”姿态,也是谦虚低调的“无我”境界。时下,我们选调生正需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口中的“有我”“无我”,涵养王部长强调的“四种格调”。

我们要坚持“奋斗有我”,涵养担当干事、吃苦奉献的格调。没有奋斗,就没有光荣的过去,就没有光辉的今天,就没有光明的未来。入职第一天,我在东仓村村委会一位老同志的带领下来到南部村落走访。在交流中,我了解到他曾为整治村民杂物堆放、改善村落人居环境,先后12次造访同一户村民,苦口婆心地规劝其配合工作。这正是“奋斗有我”的基层工作人员的杰出代表。特殊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前进的事业需要崇高的追求。年轻干部风华正茂,扎根基层就要不懈奋斗。我们要向这样的老同志学习,面对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只要能“吹尽狂沙始到金”,便不惧“千淘万漉虽辛苦”,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在奋斗中挥洒汗水,在奉献中致敬青春。

我们要坚持“张扬无我”,涵养谦虚谨慎、从容淡定的格调。选调生是一个光荣的集体,也是一个光辉的名字。但是,对于在培训期间和入职后经常听到的“选调生自带光环”的说法,我则很难认同。龚定庵诗云:“科以人重科益重,人以科传人可知。”意思是说,科举因其选拔的人才都将担当重任,所以科举越发重要;然而,如果人的一生值得称道的事情只是登科,他能有什么出息也就可想而知了。故我以为,选调生的头顶没有“光环”,只有“紧箍”。我们要珍惜自己的选调生身份,更要清楚自己因此而肩扛的使命,坚守公职人员的独有情怀,不张扬、不浮躁,务实、再务实,谦虚、再谦虚,在新时代的火热实践中书写好“选调生”三个字、诠释好“选调生”这个词。

知行合一:新时代选调生磨砺“四种生长”的关键路径

领导要求,我们选调生要在投身基层中打牢生长的根基,在勤学善思中汲取生长的养料,在联系群众中获取生长的力量,在严于律己中筑牢生长的堤坝。磨砺这四种“生长”,靠的是信仰。省委党校陈教授主讲的《共产党宣言》导读课告诉我们,“知行合一是信仰的第一大规律。”由此可以推知,知行合一也在这个意义上成为新时代选调生磨砺“四种生长”的关键路径。

我们知荣辱,就要行廉洁。我生长在一个书香家庭,父母经常教育我要明辨是非,做到慎独、慎微、慎初,绝不要做失礼背德之事,更不要做违法乱纪之事;回想起来,那些教过我的老师们也都是为人师表的典范,他们用言传身教使我懂得正身、正德的力量。然而,我们作为年轻人,在初入社会时的确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因此,我们要始终牢记父母、师长的谆谆教诲,在入职之初就要清醒地认识到清正廉洁对于走好公职路的基础性地位和决定性意义。要提高警惕,从一开始、点滴处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绝不触碰法纪“红线”。

我们知真知,就要入基层。基层是知行合一的大课堂。在浏河镇租房时,一位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问我:“你生在城市,却志愿到农村工作,为的是什么?农村那么大,你又能做什么?”我深知,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就在身后的村子里。在走访了东仓村村落之后,我想这样回答第一个问题:我来农村工作,为的是深入中国最广袤的原野、最肥沃的土地,为的是走进中国最基层的社会、最朴实的群众,为的是向基层要成长、向乡村要历练、向群众要智慧,为的是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没有什么比实践更能滋养我们事业的成功。周恩来同志在青年时期即认识到这一点,他在《生离死别》诗中写道:“梦想那赤色的旗儿飞扬,却不用血来染它,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坐着谈,何如起来行!”今天的中国早已不再是战火纷飞的中国,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战争年代积累的知行合一的宝贵经验,依旧深刻启迪着今天的我们:中国乡村治理的经验如何,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总结;中国乡村治理的新路如何,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我想,这就是对于那位中介人员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的事业已然走过了千山万水,但我们新时代选调生依然需要跋山涉水;我们的党已经创造了人间奇迹,但我们新时代选调生还将继续创造着新的人间奇迹!我以毛泽东《七律·到韶山》中的诗句为本篇作结: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在中国农村,新时代选调生大有可为!

新时代的英雄作文篇2

袁隆平是值得尊重的科学家。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生活简朴,不论刮风下雨,天天工作在试验田里,一心只想着造福全体人民。袁隆平是值得让世界尊重的中国科学家。他首创的杂交水稻不仅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也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推广了3000多万亩,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获得了联合国有关组织和世界许多国家的赞誉。袁隆平在这次世界种子大会上感动了全世界,并不是偶然的。袁隆平的责任、胸襟与贡献,就象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公民、一个科学工作者闪光的精神品格。

很容易想像,有那么大头衔、那么多荣誉的袁隆平,如果想在财富积累上更进一步,如果真正重视“身价几何”,显然不需要费多大周折,做一些广告、或者把他的奖金成立一个可以最大程度赚钱的公司什么的,都是可行的办法。

但袁隆平呢,已经“满足于”自己每个月6000多元的工资,而且,尽管自己尚有一些“积蓄”,但他却会穿15元一件的衬衫,100多块的鞋子,260元的手表……对于如此节俭的“世界级科学家”、“科技明星”,不知道该有多少追求一夜暴富、为金钱不惜一切、对金钱挥霍无度的人们应该为此感到脸红!不仅如此,已经年近八旬的袁隆平老人还给日益功利的社会上了一课,那就是,到100岁他也还想在田里,还想着解决更多的人的吃饭发展问题、为人类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那么,无数相对于袁隆平老人年龄的“年轻人”,是否该以袁隆平老人为榜样,为着更有意义的人生而不是只考虑更“赚钱”的人生而努力向上、奋斗不息呢?

新时代的英雄作文篇3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还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在湖南长沙开设了一片试验田。他忘记自己是知识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平在似火的骄阳下,哈着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认寻找他梦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里的雄性不育系。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到田地里就像一个闷热的火炉,汗水流了一层又一层,在背上结了一层盐霜,皮肤晒得黑得透亮。每天拖着沉重的身躯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袁隆平说:“要不我们俩一起去,这样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他这样艰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常年家在水田里不怕苦的农民都自叹不如。他的行动让人不解,很多农民兄弟都问他:“你个知识分子,月月有工资拿,每天讲讲课,做做实验多清闲啊。和农民一起吃这个苦;遭这个罪是为啥呢?”是啊,为什么呢?他们不知道,袁隆平心中藏着一个造福全人类的梦想,让人类战胜饥饿的梦想。每当这时,袁隆平都会手拿烟袋笑一笑,随即又钻进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里。

袁隆平就是这样安贫乐道,不惧困苦,不怕失落,他会从杂交水稻事业的每一个微小的进展中得到鼓励,得到灵感,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新时代的英雄作文篇4

大江之上,波涛滚滚,巨浪滔天,一人架马横于碣石山,他目观沧海看着奔腾的水奔入汪洋而放声长啸,这是我眼中的曹操。

我眼中的曹操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他破黄巾,擒吕布,伐董卓,讨袁术,征袁绍,降张秀,平马超,服韩遂,定张鲁,荡乌恒,震辽东。官渡一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名垂千史,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卷中隽刻了不朽的篇章。他平定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他重视人才,善于发现人才,才有了许多为他尽心尽力的武将。

曹操不但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他还是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反映了东汉末年动乱的现实和自己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顽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代表作有《龟虽寿》,《观沧海》,《蒿里行》,《短歌行》等。

曹操他是一个能屈能伸的大丈夫。他刺杀董卓失败,但他并没有放手,而视若无其事的继续发展。败走华容道之时,他并没有像项王一样自刎乌江,而是求得关羽的饶恕,然后重整旗鼓,东山再起,最后他还是成功东山再起,这才是我心中的大丈夫,自古江东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我心中的曹操是重情重义的良友,火夜失典韦,他放声大哭,为自己过错而忏悔,却忘了儿子不见了踪影;痛失郭嘉,又连病数月;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却毫不记恨,反而召回追击的夏侯??,成全了关羽,也成全了自己。

我心中的曹操是不朽的神话,也是难得的贤才,那智勇双全,文采飞扬,能屈能伸,重情重义的曹孟德才是我心中的曹操。

新时代的英雄作文篇5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学校的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工作和生活的安江农校采访。

安江农校坐落在雪峰山下,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我一踏进校园,就被“勤奋务实、文明进取”的校训振憾了。学校里古树参天、风景秀丽、果树成林。

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袁爷爷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就来到这所学校任教。当时,全国人民严重缺少粮食,过着苦日子。他心里就有了一个愿望,希望大家不再少吃饿肚子。从此,他废寝忘食,潜心研究,揭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终于研究成功了杂交水稻,解决了全世界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从地处物种变异天堂的安江农校发源并走向了世界。

学校的老师还介绍说,现在为了让人记住袁爷爷的伟大发明和贡献,准备建设“安江农校杂交水稻园”,建成后,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师讲解完后,带领我们在学校里参观。阵阵凉风从身边拂过,我想:袁爷爷为什么能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杂交水稻之父”呢?我好奇地问身边的老师。老师沉思片刻,告诉我:这或许是因为他勤奋务实,潜心进取,心想人民吧,因为袁院士有个成功的公式就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哦,我终于明白了,袁爷爷为了我们的吃饭问题,用自己的知识,付出那么多的心血研制杂交水稻,真是伟大呀!

新时代的英雄作文篇6

举世瞩目的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结束了。奥运赛场上有许多奥运英雄,可是我最敬佩的是赛场外的前乒乓球世界冠军、北京奥组委奥运村副村长、奥运村新闻发言人——邓亚萍。

邓 亚萍从五岁起就开始打乒乓球,她刻苦练习,七岁时已经是河南省少年组冠军了。由于邓亚萍身材不高,所以教练认为她不会有太大的进步,不愿收她进国家队。但 是邓亚萍并不灰心,凭着不服输的精神更加刻苦练习。为了打球时能更灵活,她在腿上绑了沙袋;为了能超过别人,她每天都比别人多练几个小时。父母看见她这样 拼命地练球,心疼得直掉眼泪。

邓亚萍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她在比赛中多次夺冠,在两届奥运会上得到了四块金牌,并连续八年在世界乒坛排名第一。

退 役后,她到清华大学、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去学习,又在学习上开始了拼搏。一开始,她连英文字母都写不全,到后来她取得了清华大学的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 硕士学位、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一直到现在成为北京奥组委奥运村副村长。这期间,她付出了超过平常人几倍、几十倍的努力。

我最敬佩邓亚萍的这种拼搏精神,她的.这种精神使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我要用这种拼搏精神督促自己。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的每一个问题;在课后,做好每一天的作业;当遇到难题的时候,自己要努力思考,不再动不动就问爸爸妈妈……我深信,只要我坚持这种拼搏精神,就一定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