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自己实际的生活经历写作文能够让作品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和情感,作文是我们每个人思维和情感的结晶,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苦作文1000字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苦作文1000字篇1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座建筑古色古香,庄重大气。有朱红色的大门,青绿色的砖瓦,门前还有一对石狮子,好像守卫一样守护者博物馆。
我一走进展馆,就为这个博物馆感到惊叹,这里简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缩影。最让我难以忘记的展品有椁木,金饼和彩色兵马俑。椁木是秦朝一位贵族的陪葬品,是至今为止保存最好,历史最久的椁木。金饼金光闪闪,做工精美。因为它们的含金量极高,到现在也没有任何锈迹。因为没有保护好,我之前看到的许多兵马俑都是土色的。但是在这里,我看到了一尊彩绘跪射俑。由于保护得当,到现在还没有褪色,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尊已挖出展览的彩色兵马俑。
我们还参观了何家村珍宝馆,里面不但有战国时期除了秦国和楚国外其他五国的钱币,居然还有许多的外国货币,这说明了当时大唐的强盛、开放和包容。
这次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我为祖国有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感到无比地自豪和骄傲!
苦作文1000字篇2
盼望已久的国庆快到了,唐昌镇党委、政府为了迎接国庆的到来,把新打造的文化广场开放了,从此结束了唐昌镇历没有广场的局面,今天我就去看。
文化广场位于唐昌镇南二段(宁馨大道)与宁馨小区之间,占地20亩,投资300万。我还没到广场远远的就看到彩球飘空并且闻到了一阵阵花香,原来是文化广场满园的鲜花飘逸而来的。于是我不禁加快了脚步,一到广场我就看见人山人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有红的、黄的、紫的......真是让游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无数花盆把广场变成一个大花园。在广场里有很多的大型街灯,有中国节灯、菊花灯、象龙腾飞的灯.......这里的环境优美极了,于是我在这里逛了逛,而且在大门两边还有两座石头雕刻的小桥,小桥护栏上雕刻有很多的飞鸟走兽及花草,小桥下一条蜿蜒的小溪穿越而来。在广场中心有很多的石版雕,反映的是古镇唐昌历史的辉煌,让人们知道了唐昌历史文化的底蕴和厚重,也展示了未来唐昌飞黄腾达的发展。在广场的周围有很多厚厚草坪,真象给树阴下铺上了一层绿绒绒的雪!
晚上的时候,我又来到文化广场,我看到了中国结的每一个空里灯都亮了起来,使中国结比白天更美丽,那条像龙的灯盘绕在柱子上,在灯光和夜景的照耀下,像在夜空中腾飞,太心旷神怡了.......突然“轰”的一声把我吓了一跳,只见很多小孩指着天空喊:“放烟花了,放烟花了,快来看啊!”我向着他们指的方向一望,嗬!好大一个烟花,像一个狮子张口想把我们吞进它的肚子里,接着又有几个烟花同时飞到了天空中,“轰轰轰”的几声,震得来地都在抖动,让人十分的震惊,又一个烟花冲上了天空,它的屁股上还有一条尾巴,像是哪个顽皮的小朋友给它粘上去的。突然几个亮丽的彩球飞上天空,还不停地变着颜色,像是它们在不停地加减衣服,正在这时候,又有几个大火球冲上了天空,“轰”的一声,大火球炸开了,落下来的火星还带着尾巴,之后落下来的火星又炸开了,这就叫“双重花落”。之后烟花又在这里来个“天女散花”,那里来个“孔雀开屏”,还有“旭日东升”、“饿虎扑食”、“惊天动地”、“双龙戏珠”等等数不胜数。
这次国庆节,我们唐昌镇也穿上了节日的盛装,打扮得漂漂亮亮,真是爽心悦目、美不胜收,真是增添了不少快乐与节日气氛!
苦作文1000字篇3
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这雨或是风狂雨恣,或是和风细雨,从清晨开始,至黄昏之际,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是有顶风冒雨,点缀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个孤影,跚跚独行。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愁鸦悲啼,雨洗清秋,风吹哀愁,唯见烟雨一片苍茫,不见人家与炊烟。好一个伤感寂寥的行旅,好一个凄迷彷徨的画面。抬头偶望,墓地黯然见:百坟拱起,千碑林立;烟雨朦朦,青草何离离。一片荒凉,一片凄迷,一片死寂!山孤烟雾薄,树小雨声稀!风飘飘,雨潇潇,哀思悠悠,悲情渺渺,莫道不销魂,何处暗香盈袖?拔净一片乱草,摆下几杯冷酒,烧上一把纸钱,风雨愁煞人,杯土带愁,杂草含烟,竟无言以对,唯有心底弥满幽幽的愁绪和淡淡的哀愁!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昔日种种,犹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随缘到天涯,念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
回味少年时,清明节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优美的画卷。随风飘洒的细雨中,一位骑着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遥指着间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细雨中时隐时现。这大概是源于《清明》这首诗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什么“断魂”?因为“古墓花影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我无忧的岁月里,这首诗所给予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恬美的意境。少年无忧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到处也寻觅不到了。这首诗,今天读来仍然那么哀怨,那么亲切。古往今来,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四海相通,古今相通。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生者总是会不断地成为逝者。有人说,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我想,或许对于至爱亲人的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总是会有些酸酸凉凉的感觉吧。
哪怕是十年、几十年,这种感觉也不会减弱、消失,反而会变的更加强烈。正因如此,清明节才会成为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清明时节的细雨,才会绵绵不绝地纷纷而至,这大概是对于人们心中哀愁的感应吧。又是清明了。“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不能流泪。但是对亲人绻绻的思念,洒下所有的泪,回忆就不仅仅再是生活的负担。我们再次体会人世间的爱心与温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我们感慨世事无常人生苦短,曾经真正爱过,生命便不存在遗憾。援手于他人危难,自己在挫折中保持乐观,只要心中有爱,爱就会没有遗憾,人生永远是美丽的春天。有拜托清明的细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难流的泪吧!
苦作文1000字篇4
在我们的世界里,有很多不公平的事情,而我们很多时候又不得不去面对它们。就好像猪。命运注定它们一生都要做人类的供养品,这些可怜的猪,它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其突的王国里,培养了一些与众不同的小猪。它们的不同之处,就是它们的身影、体重都比一般的猪小得多,身上没有毛,它们只有一个饭碗那么大,其突王国的人都把它们当作宠物般饲养,对它们百倍地珍惜,他们将它们这样的一类叫做香猪。
有一只住在贵族家庭的小香猪,它的名字叫做布布。布布每天享受得到的是美味的佳肴,主人温柔的爱抚和仆人们精心的照顾。但布布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它厌烦现在的生活,它觉得自己的每一处行为都受到束缚,当主人轻轻地抚摸它的时候,它感到羞辱,它觉得自己连花园水池的鱼儿也不如,起码它们能够与同类在一起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啊!布布想在外面的世界畅游,与同类一起幸福地嬉戏、生活。于是有一天,布布趁主人和仆人不注意的时候,从窗户逃跑了,离家出走。
布布从窗户跳下的时候摔倒了,摔得它好痛,要是在家里,主人肯定会心疼地抚摸它。布布望着窗户,想念着主人,想:“主人对我多好啊!可是……”小猪摇了摇自己的脑袋,一下狠心,跑出去了。
小猪跑啊跑啊,跑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它进入了这个地方,觉得好害怕啊!这里的人穿的衣服跟主人穿的不一样,在街道上,它时不时听到人类好像在叫它“你怎么像个猪一样”“猪头啊你”“来一碟咸猪手”……小猪好害怕,它心想:“怎么这里的人都认识我呢?”布布生怕自己被人捉去,又过上以前厌烦的生活,于是又跑啊跑。它又来到了一个农场,在那里,它看见与自己样子一模一样,只是身形比自己大十几倍,它们都住在一间小小的木栏里边,还时不时用鼻子擦一下地,布布又继续观察着它们,看着看着,闻到了一股臭味,“好臭啊!它们怎么会住在着种又臭又脏的地方呢?“布布想,但为了与自己的同类在一起,布布豁出去了,它宁愿住在这里,也不愿意回到主人那里过着毫无自由的生活。于是布布向大猪们跑去。”你是谁?怎么来到我们的地盘?快走,我们不认识你……“布布伤心极了,说:“我是你们的同类,我想跟你们在一起。”“不,我们和你不是同类,你快走吧!别碍我们!”布布只好伤心地离开了农场。
布布走啊走,来到了一个屠宰场,布布好害怕呀!它看到了恐怖的场景:它的同类被倒挂在铁条上,身上被盖了个大大的红红的印子,上面还印着奇怪的文字:“合格。”布布又惊讶又害怕,它想:“我可怜的同类。它们都被杀死了。要是我也被杀死了,我是否可以和它们一样倒挂在一起呢?对,那时候我们就可以在一起了……”布布伤心地来到了屠夫面前,特意让屠夫看见自己。奇怪的是,屠夫看见了它,并没有把它捉起来杀掉,而是把它扔在屠场外了,在扔它的时候,布布听到他说:“这样小的猪卖得几个钱?把他杀了加工到时没人买岂不是亏了!”布布落下了泪:“没人要布布了,布布好可怜啊!主人啊,你真好,只有你才要布布……“想着想着,它往自己的王国跑去,最后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家,过着舒适的生活,不再埋怨什么了。
苦作文1000字篇5
爷爷住在乡下,老屋后有一大片竹林,一年四季青翠苍郁。
一场大雨过后,竹叶上积满了晶莹的雨珠,竹子更显得挺拔苍翠。微风拂过,竹枝轻摇,雨珠从翠绿的竹叶上滚落,迸珠溅玉般,“窸窸窣窣”,钻入泥土不见了。
爷爷喜欢这片竹林,闲暇之余常常到园子里去转一转。清杂草,除病竹,施肥,松土……事无巨细,乐此不疲。在爷爷的精心管理下,竹林四季清幽,成为儿时的乐园。
一阵春雷,春笋如一个个精灵,从土里钻出来,憨头憨脑,多得数不清,煞是壮观。爷爷也因此忙碌起来。记得一次雨后,我去竹林,正看见爷爷忙碌着。他弯下的腰又直了起来,好像在细心的看着什么。“爷爷……”我跑了过去。“小心踩到竹笋!”爷爷提醒我,“得给竹子搭个篱笆,你看这些竹笋东倒西歪的。”他又自顾自地说着。边说边拿起事先准备好的木条一根一根地排着,捆着。
雨浸润着幼小的竹子,顺着叶尖落下,落在爷爷苍白的发丝上。“爷爷!快点避一下雨,不然会淋湿啦!”我跺着小脚说。“一会儿就好,你看这几棵小竹子都歪了。”爷爷不以为然。苍白的发丝越发湿润了,紧紧地贴在额头上。
我跑回家,拿出一把大伞,又快步跑到爷爷身旁,将伞的一半撑在爷爷的头上。爷爷看着我笑了:“呵呵,我的孙女懂事了呢!”
回到了家,奶奶看到爷爷这副模样,劈头盖脸地骂道:“不就是竹子吗?用得着这样吗?”爷爷笑着说道:“那是当然,春雨贵如油,耽搁不得。”爷爷的心里只有竹子。
渐渐地,我长大了,爷爷也在一天天地老去。竹子采伐了一批又一批,新生的小竹也在一天天长大,原先,细小的嫩枝,变成了粗壮的枝干。
有一次,爷爷不见了。我第一时间赶往竹林。果然,爷爷正坐在小亭子里,呆呆地望着苍翠的竹林。阳光照亮爷爷苍白的发丝,变成一缕缕金色的丝线……他趋向,蹒跚向前,走向那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当年那位曾经摸着我的小脑袋儿,逗我玩,逗我开心的爷爷,腰杆再也不像以前似竹一般挺拔了。
竹子在风中摇摆着,爷爷伸出粗糙的大手,扶着摇曳的竹子……
苦作文1000字篇6
枫叶飘落,仿佛一团火,温暖大树,它在感恩;白云飘荡,仿佛一阵风,凉爽天空,它在感恩;而我们用文字记录这一切,也是在感恩。
感恩!一个美好的话题,我们做人首先就要学会感恩,然而要学会感恩,首先就要感恩父母,赋予我们生命的父母,给予我们关心爱护的父母,为我们操心劳累的父母,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感激的父母。
我们总会感受到来自父母那源源不尽的舐犊之情,无论我们是否幼小或是长大了,父母那毫无索取的慈爱,充满着我们的胸怀,充满了我们的记忆。
感恩父母的心是一堵坚实的墙,也是一把锋利的剑,任何干扰也摧毁不了,任何阻碍也阻挡不了。
感恩父母的心像一场雨,像一缕阳光,滋润自己的心灵,也温暖了父母的心。
如果说,我们是一棵成长的幼苗,那父母的爱就是滋润我们的第一场雨,带着那特有的凉意,伴着那微微的甘甜,那场雨抚在我们身上,绽放在我们心里。
如果说,我们是一棵擎天大树,那父母的爱就是狂风咆哮,电闪雷鸣,在我们生命中不断地磨练着我们,让我们耸立在森林之中,让我们撑入蓝天。
小时候,父母的爱就是一个摇篮,摇啊摇!把我们摇入花季的青年。
青年时,父母的爱就是一艘帆船,飘啊飘!把我们载向搏击的世界。
长大后,父母的爱就是一个温暖的港湾,让我们停留,为我们安抚,给我们温暖。
母亲的爱总是那么深沉,父亲的爱总是那么含蓄。
有位诗人这样说:“母爱是大海,父爱是山脉。”可在我们看来,那份爱是盏永恒的明灯,在我们人生道路上,不辞辛苦地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我们总是在寻找幸福,然而幸福就在我们之间的最本质的关爱、最细微的呵护,来自我们内心点点滴滴的感动。在幸福的同时,我们忘不了你们辛 劳的背影。
岁月的沧桑写在你们的脸上,那长满茧子的双手,是抚育我们辛劳的印证。不曾多为你们付出什么的我们,今天已经长大成人,十八岁的我们真正体会到:你们的付出是我们这辈子都无法偿还的。我们的童年有你们的呵护,少年有你们的关怀,成年有你们的支持。这是我们一生宝贵的财富。
我们不知道当你们收到我们的信时,美丽的脸庞是否滑过欣慰的泪水,但当我们写下这封承载着厚重的爱的信时,早已泪如雨下。
你们常说我们是鸟,你们是蔚蓝的天空,会永远帮我们撑起一片爱的苍穹。那就让我们变成几杆自由的蒲公英吧,和你们共同去装饰那片爱的宇宙。
把感恩的心埋藏在心底,爱也浓浓,情也浓浓,面对默默奉献的你们,请允许我们在这特殊的日子里,诚挚地说一声:我们爱你们。
爸爸妈妈,从现在起,我们一定好好学习,不再让你们的钱白花,不再让你们的汗白流。
苦作文1000字篇7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一个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博物馆,那里的历史文物不计其数,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知识的宝库。从蓝田人、大荔人、先周(即夏朝、商朝)、西周起,到秦、汉,再到隋、唐、宋,最后到元、明,每一样,都是无价之宝。
正好,今天外边的天气不太好,不适合在外边活动。我和妈妈便“明智”地选择了再去一次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馆中有几件藏品令我印象尤其深刻。它们是:独孤信的多面体煤一精一组印、白地黑彩玉壶春瓶、白釉“官”字款五瓣碟、兽首玛瑙杯和舞马衔杯纹银壶。
“白地黑彩玉壶春瓶”,这个名儿可真长呀!白釉“官”字款五瓣碟,这个名字似乎更长。这两件文物不有名,也没有太多的历史背景,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颜色素净、形态优美。我正是被这它们美丽的形状和素雅的色彩所吸引。真的很好看!一个是白地瓶上描黑纹,一个是白瓷盘中刻梅花。我站在玻璃柜前,翻来覆去地看着它们,直到妈妈开始催我了,才肯离开。
那块红色的、十四面的“石头”吸引了我的目光。这又是啥?我走近一看,吓得跳了起来!这就是“中国第一老丈人” 独孤信的多面体煤精组印!我在杂志《博物》上看到过它,记下了它的名字。这个独孤信可真的不得了:他有七个女儿,大女儿是北周明帝的夫人、七女儿是杨坚的妻子,四女儿嫁给了李渊的爸爸!他一定肩上有各种各样的官职,才会有这么多头衔吧。
我们又到了大唐遗宝馆,这个馆的由来十分值得一提。1970年,西安的一个工地上,一群工人在打地基。突然,他们的工具敲在了一个土中的大陶器上。工人们立刻挖出了它,打开后,看见里面全是文物,他们立刻打电话找来陕博的文物负责人,拿走了这些文物。后来,他们又挖出了两个同样的陶罐,它们中的文物,单独放在大唐遗宝馆。神奇的是,这三个陶罐就在市区,埋在离地面八十厘米的地方,一千多年来,竟然无人发现。
大唐遗宝馆里的兽首玛瑙杯和舞马衔杯纹银壶,都是镇馆之宝。它们不可以被拿到外面展出。它们做工精细、原料上好,都是难得的好宝贝。兽首玛瑙杯最早出现在胡人的画上,这个杯,体现了唐代文化的包容。而舞马衔杯纹银壶,表现了唐玄宗时代的一种消失的礼仪,在宴会上,舞马口衔酒杯,为皇帝倒酒。它们做工精湛,让我惊叹。
说陕博是个知识宝库,不如说是一片海洋,它是我们伟大祖先的智慧结晶,它向我们展现了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