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心得体会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和局限,寻找改进的方法,当我们的内心有了收获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写好详细的心得,以下是团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模范心得7篇,供大家参考。
模范心得篇1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现建设银行来凤县支行离休干部,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__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张富清老人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是我们不断学习的榜样,他的先进事迹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必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坚持“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拼搏,全身心地投入到来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争做新时代先锋,争做来凤楷模。
在了解了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后,除了向张富清同志致敬外,我更多的是感恩,感恩他们的付出,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他们劳苦而功高,却隐荣而清誉,风骨气节高山仰止。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模范,居功不傲,低调做事,真正的共产党人!
张富清,男,汉族,1924年12月出生,陕西洋县人,1948年3月在陕西瓦子街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1月转业到来凤县,先后在县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县外贸局、县建设银行工作,1985年1月离休。张富清同志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战斗中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
我们要向他学习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的革命本色。不论所处哪种时代、身在哪个岗位,始终保持崇高信仰。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牢记宗旨、坚定信仰,真正把对党的绝对忠诚刻进心中、融入血脉,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要向他学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他以无比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彰显了革命军人驰骋疆场、果敢坚毅、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
我们要向他学习胸怀大局、矢志奉献的优良作风。他像革命的一块砖,数十年如一日,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动作为,干一行爱一行,不务虚功、开拓奋进,体现了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矢志奉献的优良作风。
我们要把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党员干部要始终挺身在前,自觉对标对表,真抓实干,务实进取,普通群众要牢固树立“来凤命运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打造来凤品牌;要把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落实到正己修身处,始终坚持严以用权、严以修身、坚持严以治家,争做新时代来凤楷模。
我们要把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落实到增强党性上,切实坚定政治忠诚、涵养政治担当、提升政治能力,书写更加坚定的来凤自信;要把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落实到服务人民里,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厚植人民感情、凝聚人民力量,为来凤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力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看到了他的伟大和崇高,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他的事迹激励着我和我的同事们。
张富清同志曾说,战场上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同样,在我们的工作中决定胜败的关键也是信仰和意志。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旗帜,代表着方向;榜样是资源,凝聚着力量。张富清同志就是我们的榜样。让我们以榜样为动力,学习榜样精神,坚持以榜样为镜,牢记使命、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工作中立足岗位、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为我县的经济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模范心得篇2
今天,我听了本校教师徐宏伟和李颖老师的演讲,受益匪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
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两位教师潜心学问、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热爱学生,默默地、一丝不苟地履行着一名教师的职责。她们的确是我们的楷模。
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我认为同为学生的启蒙老师,小学老师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行为习惯直接和老师有密切的关系。老师的行为习惯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所以老师的行为,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一切。还有
就是学生在小学那阶段是六年。在一个人一生中是受教育最长的一个阶段。因而在这个阶段的小学教育艰巨的。我们影响着学生的一生的习惯,甚至是思维方式。同样小学教师也是光荣幸福的。光荣的同时也是渺小的,因为我们小学老师做都是很平凡的,没有什么丰功伟绩,惊人壮举,然而就在这平凡中,在这默默无闻中才能显示其伟大和光荣。哪一位老师不为自己能够使自己的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品种,甚至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最终促使其成才而感到光荣。
汪金权老师从华中师大毕业后,分配在名校黄冈中学工作,一年后,他毅然回到贫困的大别山区,一干就是23年;23年来,他扎根蕲北山区,坚守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任劳任怨;23年来,他拿出自己的大部分工资,资助无数贫寒学子,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他就是被盛赞为“大别山师魂”的湖北蕲春四中的汪金权老师。汪老师的事迹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教育工作的平凡和伟大。同为教师,他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22年来,汪老师每年都要帮一二十名学生垫学费或生活费,至今累计数百人。一些学生考上大学了,甚至就读研究生,他仍然继续资助,有时一月要寄上千元,总数累计超过10万。汪老师对学生的.好是出了名的。无论谁遇上困难了,谁没有钱了,不管是不是他班级的,只要找来了,汪老师每回
都是有求必应。不仅如此,他还把一些贫困学生安排在自己的宿舍里,“全方位”帮扶学习和生活。最多一次,他安排了8名学生住进了自己宿舍。他把自己的全部空间和时间,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山区的孩子们。正因为汪老师细致入微的关怀每一个学生,先后有1000多名学生考进了大学,改变了无数贫困家庭的命运。汪老师克己助人的高尚品格值得我们学习,作为教师,应向汪老师一样,关爱每一个学生,让爱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谭千秋老师和张丽莉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学生安全,王生英、于贵勤两位老师默默地扎根于大山之中,用爱滋润着每一位学生,他们用无声的行动诠释了新时期优秀教师的光辉形象,为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生动范例。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想说,我们达不到这六位老师那样的高度,这是闪耀在中国教育界的耀眼的巨星,既然做不了星,那就让我们做一支蜡烛,或是一只小小的萤火虫吧,为自己,为他人,照亮前行的道路。
模范心得篇3
晚上,一壶清茶,一盏白灯,打开学校网站,细细品读历城区道德模范学习材料,五位老师的感人事迹如一股春风,净化着我的心灵。他们都是我们熟悉的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但他们却在普通岗位上几年如一日,甚至十几年如一日,勤奋工作,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怎么不令我们汗颜?不令我们惭愧?不令我们感动?不令我们敬佩?
想到十几年如一日的孟凡祥校长舍小家顾大家执着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我就感受到蕴含在他身上的那种爱岗敬业的高尚品质。高中工作时间长,早上上班早,晚上回家晚,孝敬不了老人,也照顾不好妻儿。作为一个儿子,作为一个丈夫,作为一个父亲,我能体会出孟校长的那份内疚;但作为一个教师,作为一名学校领导,孟校长以出色的成绩得到广大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赞扬。他用兢兢业业的工作,用严以律己,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努力实现着人生的价值与理想。从孟校长身上,我感受到一个人要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成绩,就要付出,就要有所牺牲。尤其是在家庭和事业不能两全的时候,我们要舍小家顾大家,我们要以事业为重。这种选择,这种取舍不是三分钟的热度,而是建立在对事业炽热的爱基础之上的;这种成绩的取得是用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的。这其中不知道孟校长牺牲了多少自己的休息时间,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
二中的李正华老师和二职专的杨军爱老师都以自己对学生的无限的热爱感动了我。尤其是李老师在班级管理中的提倡的四个“极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老师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工作业绩与这四个“极致”是分不开的。“把实干、负责任的精神发挥到极致。把严格、严肃、严正、严厉、严谨的作风发挥到极致把细致深入,持之以恒的作风发挥到极致”这三个极致我认为不但使用于班主任班级管理,它适用于我们任何工作。我想,无论我们在任何工作岗位上,只要“把实干、负责任的精神发挥到极致”,我们的任何一项工作就会扎实有效,只要“把严格、严肃、严正、严厉、严谨的作风发挥到极致把细致深入”,我们的工作起来就会认真而细致,不会出现纰漏和差错;任何一项工作我们只要“持之以恒的作风发挥到极致”,我们地工作就会出现非凡的效果。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缺少的正是这三点,有时候责任心不到位,有时候工作不够严谨,粗枝大叶;更多的时候是对一项正确的工作不能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丧失了成就事业的机会。
另外,在班级管理中,李老师的“注重落实”也给我许多启示。李老师引导学生学习时,强调学生基本功的扎实和教学的实效,力争做到不遗漏一个知识点,不遗漏一个学生,从而培养学生严谨、扎实、认真的作风。注重教学的实效是我们当前课堂教学特别强调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为此我们制定了关于老师、学生的许多的制度、规范,但实际效果却达不到我们的预期效果,我想原因大概就是“落实”不到位,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因此,从李老师身上,我们应该学会在学校管理和学生管理中,无论是学习还是行为习惯的养成,都要注意抓“落实”,让学校的要求落实在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身上,让老师的每一项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样层层落实,我们的工作的实效性就会显著很多。
读了五位道德模范的材料,发现要学习的方面很多很多,发现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很大。我愿意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他们学习,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也能做出出色的成绩。
模范心得篇4
很喜欢宋祖英的一首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每一次听都会让我感悟许久,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就成了你,我就成了你。
依然记得小时候玩娃家,我总喜欢扮演老师,那时候条件不是很好买不起小黑板,我们就用墨水把木板涂黑,就这样木板成了我们喜欢的小黑板,然后放学时候拿了老师的短粉笔回家,然后叫上要好的几位同学,我们就轮流当老师了,在小黑板写上字,然后带读。那时候的我们玩得真高兴,长大后要当一位老师的梦想就在那个时候在我的心里生根了;依然记得初中时候,我们从来没有学过的英语,刚开始真的难。
可是我们英语老师用他的耐心引导积极教育让我们学会了英语,老师把英语课上得很有乐趣,肯定花了不少时间心思背课吧,感谢你我的好老师,经过这一次那个在我心里生根了的梦想,长大后我要当一位老师就发芽了;现在的我,已经从事教育工作七年多了,我很高兴我真的成为了一位老师,我要感谢,感谢每一位伴我成长,辛勤引导教育我的好老师,老师想对你说: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
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就成了你,我就成了你。
模范心得篇5
在我心中,劳模是个光辉的字眼,他们是无处不在的,他们就是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的劳动者们,他们用自己朴实的劳动创造着奇迹,创造着祖国的现在与未来。他们或许没有多么超常的能力,没有多么高深的学问,但是在他们身上有着对工作无限的热情,有着对社会无限的责任感,就是这种热情与责任感,成就了他们的不平凡。
在我心中,也住着一位劳模,这位劳模不是别人,她就是我的奶奶。读到这里,你可能会心存疑惑,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
一次放学,奶奶来接我回家。路上,突然听到:刘老师、刘老师的喊声,我们扭头一看,从车里下来一位阿姨向我们走来。奶奶疑惑道:你是?刘老师,你不记得我了,我是你以前的学生王娟呀!当时你待我就像妈妈一样,我最喜欢你啦!我听了十分惊讶,都三十年了,还能认出自己小学的班主任,可见奶奶在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姨激动地叙述着老师谆谆教诲眼眶里闪着雾气。从阿姨的言语中我听到了奶奶以前教书认真,关爱学生同时也感受到了阿姨对奶奶浓浓的敬重和喜爱之情。
回到家后,我急切地翻看奶奶教书时的照片及证书,不禁目瞪口呆,奶奶获得的奖状和荣誉证书不计其数。有市级模范教师、市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区级师德标兵、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呀!奶奶真厉害!真是教师模范呀!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敬佩自豪之情。奶奶现在虽然退休了,但是她还不忘学习,在家一有时间就戴着她的老花镜读报看书,时不时地还拿笔做着记录,奶奶最喜欢看烧菜的书籍,然后按照书上的方法做菜给我们吃,非常可口。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奶奶会讲那么多的故事,会说那么多有趣的事。我要向奶奶学习,多读书,多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
奶奶不仅以前工作认真、一丝不苟,现在退休在家仍然是勤劳朴实,是我们家里的劳动模范,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奶奶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如果你住在我家,早上你就会听到叮叮当当的响声,那是奶奶在家里做早餐。吃完早饭,再送我上学,然后回家洗衣服;中午放学再到学校接我和小哥哥,到家后一开门马上冲进厨房,开始和锅碗瓢盆进行大战,马不停蹄地烧中饭给我们吃,吃过午饭洗刷好后,就又送我和小哥哥上学;晚上放学奶奶接我回来后,就更疯狂了,把饭菜做好后,开始了清洁工作,家里的每个死角都被奶奶用旋风般的速度扫了一遍,接下来是用拖把横扫千军,每一粒灰尘都被奶奶稳稳的粘在了拖把上,把家里清扫地一尘不染。奶奶就像一个陀螺,每天忙个不停,非常辛苦,我很心疼奶奶,总劝奶奶歇歇,休息一下,奶奶总是温和地说:没事,我能忙得动。
有时候一觉醒来上卫生间,奶奶房间的灯还在亮着。我从门缝里看到奶奶靠在床头边勾鞋。奶奶说:天冷了,要为我们每人勾一双棉鞋。奶奶勾鞋用的线有很多种颜色,勾的鞋有很多种图案。奶奶做任何事情都非常认真,精益求精。有时候你会发现奶奶把勾好的鞋拆了,把勾鞋的书拿出来,对照着再重新打一遍,直到十分满意为止。奶奶勾的鞋子很结实、很漂亮、也很温暖。
奶奶是我最敬佩的人,她很平凡、很普通,但在我眼里,她却很伟大。她就是我心中的劳模。
模范心得篇6
十月份我有幸听到杨怀保先生的专题报告会,作为首届全国道德模范的杨怀保先生向我们讲述了他一路以来的经历和感悟,鼓励在座的各位能够“敢于有梦,实干笃行;崇德向善,久久为功”。家庭的重担并没有让他认命服输,反而令他在一次次的对抗中尝到了快感,家境的贫苦不能阻止他前进的脚步,生活的磨炼使他更能激发自己的才能,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成就。杨怀保先生曾说:“家境不能决定什么,努力仍能改变现状。”
回想自己的生活,虽然有些简单枯燥,但却不曾为学费和生活而苦恼,家境确实不能影响一个人的努力程度,而现在普遍的情况是越是家境优越的孩于越是努力,他们会花费普通人休息的时间来学习各种美育、体育等活动,具备一项杰出的技能。而普通人家的孩子却陷入为何我不能是下一个马云,学习没有用的怪圈中,在新的学校,新的阶段中自甘坠落,沦为平凡的一员。我个人认为无论何时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终会在未来的某一刻发挥作用,因此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沉下心来完成自己的小目标超越昨天的自己。
知识学到了就是自己的,拥有一项技能不会是件坏事,不要因家境而自卑,否定一切努力后的结果,努力总比原地不动好,毕竟“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模范心得篇7
劳模在我的印象中是十分深刻的,我认为劳模是对自己工作由衷地热爱,是对自己职业绝对地忠诚,是对生活无限地追求,许多劳模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奇迹。对我们小学生而言,劳模一定是爱岗敬业、奋发向上、品质高尚、默默奉献的人。而在我的身边,就有一个我心目中的劳模——何子璇。虽然她还没有劳模的称号,但是她总是默默无闻地影响着我,触碰着我。
她比我大一岁,长着乌黑的短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搭配着浓浓的眉毛,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看似平凡的她,其实是我们小区里乐于助人的榜样。记得有一次,我和她在小区的园子里玩得正起劲,一位老奶奶拎着菜篮子,步履蹒跚地向我们走来,布满褶皱的脸上已流下了丝丝汗水,何子璇看见老人家这样的艰难,拉着我的手说:“估计那位奶奶的菜篮子很重,要不我们过去帮帮她吧!”“没事的,她拎她的,我们玩我们的,不用管她!”“不行,我们必须帮助那位老奶奶,万一她摔倒了,怎么办?”我打断了她的话,“我们一个星期只能玩一次,要珍惜时间……”她没有听我说完,径直走到老奶奶的身旁,一边说话一边就帮老奶奶提篮子了,时不时地还说:“奶奶,你这么大年纪还自己买菜啊?”我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地望着她们的背影远去,脸不禁一阵一阵地发热,心想:“我也要像她一样做个乐于助人的劳模!”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暑假,一有空,我们几个小伙伴就相约而至,来到老地方“集合”。我们正商量玩什么,何子璇提议:“我们倡导一下环保行动,在小区里比赛捡垃圾吧,看谁捡的数量多谁就赢,还将获得“文明小卫士”的称号。”这时我在心里盘算,终于可以在她面前大展身手啦。这次我肯定能得第一,咱们走着瞧!比赛开始了,我们顶着烈日,分头搜寻着目标,刚走了五分钟,我已经汗流浃背,开始有些不耐烦了。可是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直低头寻找着,丝毫看不出她的不懈。我转念一想,不就是个比赛吗,又没什么荣誉,更没什么奖品,至于吗,还不如回家吹空调看电视舒坦呢。于是我悄悄地溜回了家。过了一个小时,我下楼寻找她们的身影,她们已经捡了很多,正在一起数着结果,一个个灰头土脸的,但是气氛很热烈。“你跑哪去了,你捡的垃圾呢,快来数数看。”我做了个鬼脸:“我上楼去拿东西了,还没来得及捡呢,我排倒数第一吧。”“不要嘻皮笑脸的,我们捡垃圾,可不是为了荣誉,而是还人类一片干净的家园,下次可要和我们一起行动哟!”“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