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实用的体会是可以给读者带去积极的生活动力和深刻的思考的,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实验体会和心得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实验体会和心得篇1
20××年3月27日,在梁校长的安排下,我幸运地成为永新中学赴扬州学习考察组的一员,跟随钟校长,来到美丽的扬州城,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在几天的学习考察中,我们听取了专家的讲授,然后深入校园和课堂,认真观察、虚心学习、主动询问,进行积极的情况交流和问题探讨,感到受益匪浅,感受良多。下面我就谈谈我这一周来的一点收获和感悟吧。
一、干净、文明、优雅的校园
坐落在美丽古城扬州的邗江实验学校,设有幼儿、小学、初中、高中4个部,师生员工近6000人,是一所现代化的中小学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112056平方米,建有3个广场(“卧虎广场”、“藏龙广场”、“英才广场”)、5个花园(“天涯园”、“心怡园”、“折桂园”、“康乐园”、“状元园”)、5条绿色大道(“牛津大道”、“剑桥大道”、“哈佛大道”、“诺贝尔大道”、“奥林匹克大道”)以及“家乡名人路”、“国际国内知名大学路”、“读书亭”、“院士亭”、“状元亭”等多处风景点和绿化带,精心设计校园的每一寸空间,努力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片花木都能育人。
更让人赞叹的是,偌大的校园竟然找不到一个垃圾桶,也找不到一点垃圾。据茅云飞主任介绍,他们甚至连教室和教师办公室也不设垃圾桶。学校教育孩子一要尽量不产生任何垃圾,二要自己的垃圾自己处理,而他们的学生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整个校园干干净净,看不到任何垃圾。我想这是邗实养成教育中非常成功的一处,也是我需要认真学习的一处。
二、团队精神
邗实采用逐级聘任制,校长聘中层,中层聘班主任,班主任聘科任老师(中层也受班主任的聘任)。在班级管理和教学方面都组成了一个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团队,形成合力,共同管理,做到人人德育,全面德育。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虽然我们学校并没有象邗实一样实行聘任制,但只要我们所有科任老师朝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就一定会有好成绩。例如,我今年所带的七(1)班,也许我们几位科任老师单独来看并不是很优秀,但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每一次的大考都向前迈进一个台阶。从上个学期期中考试总平均分排在级的第12名到期末考试的第5名,再到这次月考的第4名,这都是我们班全体科任老师的通力合作所取得的成绩(借此机会,真诚的感谢各位科任老师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
三、强势推进课堂改革
据教研室李明俊主任介绍,他们的教学模式是以每个学习者为中心,小组为学习单位,以小组全面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以全员参与学习活动为特征的'课堂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课堂教学结构是“三步三环节”。三步是“自主学习、汇报展示→自主研究、讨论交流→自主应用、评价回授”。每一步都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这三环节是“自主学习、交流讨论、汇报展示”。
这种教学模式,以自主为前提,以小组为单位,以问题为核心,以任务为驱动,以评价为手段,以交流促理解,真正使得教师的教法服务于学生的学法,它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一言堂变成百家争鸣,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交往互动的学习平台,使得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和身心和谐发展的乐园。
带着疑问,我们走进邗实七年级(7)班的教室,听了一节数学课,真实地感受到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高效率的学习状况。
为期一周的学习,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让我明白了教师不仅是职业,也不仅是事业,更是生命的历程;不仅是付出,不仅是奉献,同时也是在获取。获取自身的成长,获取成功的愉悦,获取生命的价值,获取人生的快乐。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个学习的机会,我将继续摸索前进,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实验体会和心得篇2
1.浅谈实验实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平时注重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提高化学成绩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除了具有渊博的知识外,还应掌握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我们没有教学经历,也没有机会和能力去教学。学校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锻炼的平台对于我们师范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学习的机会,使我们在短时间内强化从师素质,获得宝贵的教学经验。这次实验实训有专业老师的现场指导,在现场我们都认真亲手操作这些实验,同时就自己平时中困惑与他们面对面进行了交流。我觉得这样的培训具有针对性的、有实效性的,符合化学教学实际。
经过此次实验实训,自己的心理素质有所提高,教姿教态也自然熟练很多,较之前的自己在各方面能力和素质都有所提高,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2.实训收获和提高之处
3.实验操作能力和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新课程的实施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且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越来越注重培养高素质,动手能力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要想达到这样的高标准,首先作为一名老师,要具备很强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我们第一次进行试验实训模拟教学培训,之前有过讲台的经验,但是没有做过试验操作演示讲学,还记得第一次试验时,我们讲的是《钠与水反应》的实验,面对严肃的课堂,心里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在试验时,手就有些颤抖,明显的看到用试管收集产生的氢气时,试管晃动得很厉害,将钠放入烧杯时不小心将钠甩到烧杯壁上,导致同学们没有观察到实验现象。经过这几次的训练,手抖问题好了很多,心理素质也有所提高。
4.学会用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授,轻视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得学生只会做题,很难做到学以自用,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学习枯燥无味。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我们此次的实训方式是采用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法。“探究式实验教学法”总是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的,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在每次模拟上课前我们都会做大量的准备,例如在讲《铝热反应》的知识时,打破传统直接灌输知识的模式,会尽可能的提问→让同学们思考问题→提出猜想,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方式给同学们传授知识。实验前提出镁条的作用是什么?氯酸钾的作用又是什么?让同学们思考并作出假设(可能是助燃的作用),带着问题实验,然后给同学们讲解实验原理,结合实验现象,得出镁条和氯酸钾是起助燃作用的结论。每次实训,我们都会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运用此法进行教学。
实验体会和心得篇3
通过这几个多月的学习,对于电子商务有了一定的了解,不会想以前那样一问三不知,什么都不知道。我感觉上了这么多的课,对于电子商务我只掌握了它三方面的内容:
1)了解了什么是电子商务?
2)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
3)客户服务。
针对于我们学习的内容老师为我们安排了一次电子模式的实验课,让我们把理论所学的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首先老师带着我们把流程走一遍,然后我们开始操作,在b2b电子商务模拟实验中一共有三个角色,分别是货场、货场管理员和企业。在这次实验中虽然没有b2c电子商务模式中那么多的角色,在这个实验中让我感觉有点难。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一)实验目的
1理解货场、管理员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作用。
2掌握货场、管理员和企业用户在各自处理订单。支付与结算业务和配送的操作流程。
二、实验内容
电子商务教学系统b2b模式下共有三个角色,实验期间每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三个不同的角色进行协同操作,完成电子商务b2b模式运作的流程。实验开始时,学生注册进入实验系统。具体实验内容如下:
1企业用户的运作流程
选择一家生产商→到edi中心注册企业信息→到银行申请企业账号→订货单填写→发送订货单→等待订货单应答→确认送货通知→确认收货通知→生成采购→在线转账→确认支付→生成财务账→采购业务结束。
2货场的运作流程
要求货场管理员分配货场→订货单应答→订货单确认并发送→填写发货单→填写出库单→确认货物已送达→确认收款→配送结束
3管理员运作流程
接受注册信息→确认发货通知单→生成送货通知单→发送提货通知单→办理提货手续→确认货物已到达
三、实验步骤
1.登陆并进入实验系统,进入b2c模拟实验教学系统。
2.在实验系统进行注册。
3.注册完后等待指导教师分配角色,并将自己所填写的注册信息(学生编号及密码)记住。
4.按各在实验的过程中,可随时通过查看“工作任务扫描”了解实验的流程和运作的进展情况。
对这次实验的操作流程既不熟悉也没什么印象,在b2b模式下企业用户有很多任务要做,和b2c电子商务模式一样这也是一个团队协作的工作,需要组员之间的友好协作。这次实验课让我了解b2b中的一些内容,b2b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上下游协力厂商之间的资讯整合,并在互联网上进行的企业与企业间交易,在和各种人员打交道时一定要注意沟通方法,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做实验的过程让我知道看上去简单的事物做起来并不简单,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对于这次实验最大的感触就是我对电子商务有了更深的认识。因为它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比如时间、金钱的节约等等。
实验体会和心得篇4
死亡,并不是个陌生的词汇,但是它于我而言一直是个陌生的存在。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天灾人祸的新闻,但那毕竟是出现在电视里,印制在散发着墨香的报纸上,虽触动人心,甚至骇人听闻,却因过于遥远而显得不够真实,感叹两句,转换个画面,也就过去了。家里也曾有过老人去世,但是总觉得能在暮年逝去,与其说是一种自然规律,不如说是一种幸运,毕竟这一生算不得圆满,也已经完整。顺其自然的事情,即使遗憾,也到不了不可接受的地步。
直到本学期的外科手术学,当生命真正的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时,我才感到死亡如此立体而真实地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首次上课我们学习了进入手术室的一般准备、上肢的清洗与消毒、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及手术中的无菌原则。当我们在洗手池旁边观看老师示教洗手操作时才第一次发现原来洗手也有如此多的学问,比如:洗手前应先打开泡手消毒液的桶盖、刷手时必须保持“手高肘低”的姿势、目的是防水倒流污染手部等。
纸上得来终觉浅,到我们进行洗手操作时很多问题还是接踵而。至幸好有老师在一旁指导,纠正了我们的错误手法,也巩固加深了我们对洗手原则的印象。当时水温很冷而且无菌毛刷清洁皮肤时真是生疼,洗手结束后同学们的手臂都是通红通红,老师打趣的说:“一看就是以前没有刷过,疼吧“?可是我仍旧对外科手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堂实验课下来虽然好似丢了半条命那样累,但我却获益匪浅。
这堂课中我认识到“小事不小、小事不易“。虽然操作繁琐但有关手术的任何操作步骤和流程都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它们环环相扣缺一不可。除此之外洗手这件不小的小事也让我开始切身感受到外科医生工作的辛苦他们在我心中的形象越发地鲜明、高大起来。之后每次上手术学课的时候我们都会进行常规的洗手、更衣等基础操作通过反复的锻炼也使我们更加牢记这些方法。这样的学习让我们在一次次进步
今天是我们第四次上外科手术的课程。还记得上课的第一次,刘教授就对我们很耐心的教导。第一次课程:洗手,刷手。老师一直反复强调无菌的操作,并严格要求我们按照无菌的操作来做。其实,最开始我很不适应。与其说我是多动症,不如说我总是管不住自己的手,总喜欢碰碰这里,动动那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组的郭同学,总是用手碰自己的口罩。我也是这样,但是在刘教授几次纠正后,我的小毛病没有了。
我的记忆里,刘教授一直很敬业,也非常严格,记得那次他说:“做不到无菌,在术中并不影响过程,但是其严重的伤口感染后果往往在术后几个小时才表现出来,那时侯你就杀死了一个生命,那是对生病的不珍惜”。又一次隔壁2组的同学用手捡起了掉在地上的手术器械,接着使用。刘教授说:“你这是不尊重患者”。刘教授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非常严谨的手术作风,更是一种医者的态度。这是我们这些身在校园的医学生所不能仅仅通过几堂课就能学会的。
我们曾经在课后,反复的思考,讨论,以求面对生命,做到足够的严谨和责任心,对生命的负责态度,严格的无菌,以保证我们每次的狗患者都能平安的度过下一次手术。或许正因为每次我们都按照刘教授的教导,我们的够患者才一直坚持了我们全部的手术,在刘教授的教导下,我们没有对生命不负责。
而我们寝室的其他同学就没有那么幸运,有的同学甚至每次都换了新狗患者,也就是说,每次术后都有狗患者死亡。
今天这次我是术者——肠侧侧吻合。因为在肠端端吻合的时候,老师说过:“肠侧侧的是很难的一个手术”。正因为如此,我在心里便对这个手术有点敬畏的感觉。术前准备了好久,我们小组的成员们反复的看了手术的视频,而作为术者的我,看了至少10次。在紧张的氛围当中,我开始了本学期的第一次手术。而在浆肌膜连续缝合的时候,第一次进针的我明显紧张,进针一次又进针一次,肠管被弄出了血,我连忙说了句:“抱歉啊小狗,我不是故意的”,心里都是愧疚。这次手术结束后,我们就会开始忐忑不安,生怕由于我们的操作失误造成狗患者死亡。庆幸的是,这只狗患者还是很健康的。从第一次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一点点成长,一点点的成熟,不再像第一次手术那么手忙脚乱,无菌操作也渐渐的变成一种习惯,不再会用手碰口罩,不会用污染的手术器械。
在今天的肠侧侧吻合术中,有一段肠管我并没有缝合彻底,老师又一次缝合了一次。老师说:“缝合不彻底,缝合不牢靠,在术中可能并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但是术后会由于肠漏而危及病人的生命”。
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碰了自己的帽子,那时候刘教授说:“如果下面躺着是你的家人,你还会这样吗?”或许就是由于这一细节的疏忽我们之前做的所有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前功尽弃。
这四次的外科手术实验的实践训练,我深刻地体会到外科手术学是一门集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为一体注重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学科。无菌技术、麻醉和手术基本操作是手术学的基础。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无论是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手术的成功。中国谚语说的很对:“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其中无菌技术更是以其重中之重的分量贯穿整学期实验课的始终。因为一个手术的成功并不只是取决于手术台上的切口定位的准确、病变处理的彻底、缝合结扎的美观,积极预防术后感染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所在。手术后发生感染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用污染的手术器械、用手碰口罩眼镜、用污染的敷料等,都有可能成为将来危及病人术后愈合、以及感染的因素。
在接触外科手术学这门课程之前,通过两年多的医学基础知识学习我对无菌操作的概念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仅知道它很重要,但是并不了解其重要性所在。在对外科手术教学视频反复观看、预习后我开始意识到:无菌术的重要性、对病人的重要性。但是那时对它的认识仍然不够深刻。当时的我觉得无非不就是洗手、换衣服戴手套这些操作,实在太简单了,只要按部就班的完成就不能出现什么大问题。但等到开课后真正着手做时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是极不正确的。原来看似简单的事情里面,却暗藏一系列大讲究。
现在,外科手术就快要结束了,我却开始舍不得。因为我们的老师很好,他不仅仅教会了我要对生命敬重,更教会了我最重要的一点:无菌观念。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无菌影响的不仅仅是本次手术,更是以后长远的结果。每次回到寝室后,寝室中几个室友都在讨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每次上完外科手术课,都感觉丢了半条命”。可是,我们更常说的就是,在手术中我们感觉分分秒秒都是很充实,一天比一天进步,老师的教导到现在的指点暗示,个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这都于我的指导老师密不可分,对此我非常感谢。经过这短短的几个手术,我学到的最重要的并不是如何去做一个手术,如何去做好手术,如何把手术结打的又快又好,我们学到的最重要的第一节课,就是无菌的观念,这将是我们受用一生的。
生活看起来好像延绵不断,但却有可能在一瞬间被连根拔起、被拦腰截断。让我们在有生之年,正视生命,珍视与接纳生活的所有起伏与内容,努力而淡然地活着,这远比在有限的生命之中无谓地叛逆、挣扎、抱怨要诚恳得多。而作为一名医学生,做到这最平凡的一点,就是在术中,从最细微的小事做起,这就是刘教授教会我的无菌观念。
以上就是我写的3000字的无菌术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我的学弟学妹们啦。作为一名大三的临床医学的学生,希望你们也能好好的加油,大学时光太短了,仅仅三年半而已。
实验体会和心得篇5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本科生第一次接触到了真正培养实验能力的实验课,它不同于我们在大二开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实验课。在这些课上,主要以制备样品并观察样品的形态、结构特征为主,这是由于我们当时正值大二,专业知识还远不够。
随着以后理论课学习的深入,我们开始了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学习,这无疑对于深刻巩固我们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是有帮助的,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如启动子的概念、类型、pcr的原理等。另外,在实验课中,我们掌握并学会如何运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实验技术,如质粒的提娶总rna的制备、pcr技术等。
我们的实验动手能力通过亲身接触实验过程并亲自设计一些实验得到了提高,使我们不再象刚开始做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时候照搬实验指导上的实验步骤,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思考,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对原有的步骤作必要的改进。
此外,通过这门实验课的学习,我们形成了严谨的态度,如有时得出的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我们渐渐养成了仔细分析实验结果的习惯,查找在实验设计或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对理论知识认识得更清楚。
总之,我认为,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是称得上实用、精彩、有意思的好实验,对于今后我的研究或工作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