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重点班的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12-23 作者:tddiction

心得体会不仅仅是对事情的看法,还包括了对自己内心的认知和成长,在写心得的时候,务必要保证自己的态度端正,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带重点班的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带重点班的心得体会5篇

带重点班的心得体会篇1

这次参加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培训着实让我学到不少实用的教学经验,无论是公开课上的学习还是和其他老师之间的探讨都是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也很珍惜这次的培训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做好笔记,通过对比找出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对我来说这份对教学事业的追求着实让自己在工作中取得不少进展,下面谈谈我参加这次教师培训以来收获的经验。

作为青年教师应该要加强思想方面的建设从而对工作更有责任心,抛开工作能力暂且不提从而应该明白思想建设的重要性,所以我能够认真向学校的优秀教师学习并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对于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自身在工作中的进展而言这方面的努力无疑是很重要的,而且我也有定期参加教研组的各项会议并从中了解学校目前的教育现状,以此来展开教学工作并对照以往的工作完成状况,在这中每个教师都在为了工作的发展而奋斗的时候强化学习是很重要的。

重视培训的展开并积极从学习公开课上的各项内容,其中涉及到班级纪律以及学习兴趣方面的问题是我比较重视的,也许是比较年轻的缘故导致想要在班上管理好学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参加其他老师的公开课让我在不同的角度对课文进行深入的剖析,而且我也可以用来改进自己的教案设计从而对班上的学生进行教导,只不过在纪律管理方面还是要更加严格些许,若是因此影响到教学秩序的话则会对自身工作造成很大不便,而且我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并让他们学好课本上的知识点才行。

培优辅差工作不可操之过急从而需要对学生的发展制定方案才行,培训中让我明白培优辅差工作的完成是需要付出大量精力的,仅仅是为了追求形式主义便在班上匆匆展开这方面的工作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成果,所以要进行大量的准备从而对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有着深入的了解,而且对于影响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也要予以重视,除开自身的努力以外还要让学生引起重视并加强和家长之间的联系,经过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将培优辅差工作落实下去。

培训虽已结束却让我从中学到了不少的教学经验,我也会牢记自己作为青年教师的职责所在并不断努力,毕竟选择从事教师工作就要对学生的成长负责才行,我会继续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提升教学水平以及综合素质。

带重点班的心得体会篇2

学习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让我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精良的业务,良好的修养是我执着的追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认为我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和改进:

一、活到老学到老。在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发展飞速的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短、速度快,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学习,将会落后于时代,甚至落后于学生。教师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通晓基本的学科知识,做到博学多才。教师需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力争当一个“百事通”。在学生眼里,教师是百科全书,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如果教师一问三不知,或者经常被问住,学生会非常失望,对教师的信任度和崇拜程度将会大大降低,也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勤于学习,不断完善和充实自我,做一个知识渊博的教师。

二、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有思想的人,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多倾听学生的观点和看法。不要只偏爱成绩好的学生,要爱所有的学生。在以往我对于品学兼优和活泼开朗的学生有一种偏爱,却不知道在无形中伤害到了被冷落的孩子。小学生的向师性非常强,十分需要老师的鼓励和爱护。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尽量做到公平。

三、提高业务素质。在课堂教学技能、方法上需要不断的向优秀教师学习,然后融入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做一件事往往会获得一些经验和知识,倘若我们及时去总结、强化我们能将一个知识放大十倍的作用。而在以往的工作中我在教学反思这方面做得不到位。今后我会及时撰写教学反思、学习写教学日志等方式来改变自己,促进自身的发展。

四、家校联系紧密。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较之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更重要,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家校合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养成自觉的课前预习、专心听讲、认真书写等习惯,使每个学生的个体在各自条件下得到最好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完善自我,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就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受人爱戴的人民教师。

带重点班的心得体会篇3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对我们课堂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我们已经不单单是传统教学的“传道、授业、解惑”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启迪他们的思想和智慧。听了张万斌老师的讲座,我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社会与教育、教育与人这两重关系是需要我们主要解决好的两个问题。教学过程中提倡“启发式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享受乐趣;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把“教”和“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由传统的“教”案变为“学”案;摒弃以课堂为主、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将教学的教育性和社会性结合起来,发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根据社会的功能和教育的要求,教学设计有确切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并对这些目标有相应的评价和矫正性辅导。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不做书本上的巨人,能力上的矮子。

教学无小事,课堂上的任何细节都不容忽视,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上更要精益求精。充分的预想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让我们的每一堂课都既传授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启迪学生的人生智慧。

带重点班的心得体会篇4

当前新形势下,作为教师,需要遵守宪法、法律和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通过对开县教师们在井喷事件中关心爱护学生的先进事迹的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要想适应时代的发展,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新型教师,尚需艰苦的努力。教师是一种职业,是一种专门性的职业,同时是一种谋生手段,但它却又是一种从事培养人才并实现文化继续与发展的连续性活动。在新形势下,教师角色在发生悄然改变。从教师的社会作用看,教师是社会的代表者,是道德的实践者,是道德的化身和道德规范的训诫者。开县各校的教师们在关系生命的紧要关头,舍小家顾大家,宁愿自己的孩子挨饿,也要把仅有的一点食品给其他的孩子,宁愿把自己的家人放在家里,也要把其他的乡邻先转移出去,这样的牺牲精神孩子们将终生受益。而童话家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的小学教师,虽说是在北京的重点小学,是优秀班主任,但年年期末考试给他们漏题,学生总可以提前拿到考卷,为的是考第一。

在我们这里,不也有过学校出题漏班里的事吗?若干年后,他们也会骄傲地说“桃李满天下”了,可这样的“桃李”,我们又怎敢期待社会的“诚信”呢?从教师的教育作用看,教师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者,班集体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但在这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知识信息的来源已经多元化,学生可从网络、报刊、各种书籍等方面获得知识,因为如此,郑渊洁才能将孩子带回家,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加上自己参考各种书籍编写教材,最终孩子一样成才。但我们不可能不要学校,不可能人人都自己教孩子,因此,过去我们要“传道、授业、解惑”,今天我们要“传道、授渔、激惑”。 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今天,对学生真诚的爱,既是教师良好素质的表现,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进行教育教学的情感基础。

研究表明,学生对教师态度方面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对教师知识的要求,在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的爱应该洒向全体学生,既要用爱去激励优秀学生,更应用爱去转变后进学生。因为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爱的抚慰,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热爱、了解学生;活泼、开朗、善谈、热情的老师。如果老师对他们爱得持久,使他们感到教师是始终一贯地爱他们,为他们操心,若再不改正缺点、错误就对不起老师,这样就能促使他们痛改前非,主动接受教师的教育。

作为新型教师,还应该热爱自己所教学科,只有深爱自己所教学科,才能焕发出深入钻研教材的浓厚兴趣和传授知识的丰富情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相应体验,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并理解教材,教师满腔热情,情绪高昂地教,学生情绪饱满、饶有兴趣地学,才能使学生逐渐热爱这一学科。

带重点班的心得体会篇5

四月下旬,正是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的季节,我有幸去杭州参加了浙江省__年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比的听课观摩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省级的英语优质课观摩活动,对于我这么一个年轻教师而言,真的是收获很大,受益匪浅。此次外出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我省各地市出类拔萃的英语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浅薄与不足。

本次活动为期两天,共12节课,每个地市都有优秀教师参加,更有许多优秀的专家来当场予以点评。我想用一个字来表达我对这次听课的感受,那就是“精”!

第一,备课很“精心”!

我们都知道,教师备课的三个要素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和学法。此次比赛在“备教材”这一环节上尤为突出。它不仅要求参赛老师要备好拿到手的教学材料,而且还要对材料进行筛选改编,这样也就大大增加了备课的难度和强度。尤其是第一天上课所选用的材料myfather’shands,它是一篇散文,篇幅很长,语句也很优美,作者对父亲的真挚情感从字里行间那些平凡的字词间不断的透漏出来,那么“该如何着手改编”,“该删掉哪些内容”,“该怎么删才不影响文章整体”等也就成了参赛老师第一个最大的难关!我相信大家第一个反应就是“难”!而且会问:有必要吗?但仔细想想,我们平时不也老是抱怨我们的教材内容太多,难度太大吗?那难道我们不应该要学会这种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处理的方法吗?而后来在拿到这12个老师的改编材料后,我也确实为他们的能力深深折服!每一个老师基本上都能够在不改变原文精髓的基础上,凭自己的理解将文本材料进行了合理地再加工,使之能适合相应层次的学生阅读,而且还能让学生在阅读技巧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尤其是回浦中学的吴超玲老师所改编的材料在设计排版上,更是让大家有如看到教材一样的熟悉感!

同时,因为教师使用的学生都不是自己所教的学生,且见面时间很短,所以在“备学生”这一环节上大家更是充分利用课前的几分钟,与学生交流,为上课做好一定的准备。而且很多老师上课时还会通过握手等环节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得距离,使学生感觉尤为亲切。同时又能够很自然地导入文章的主题“hands”。

至于“备教学和学法”,每一个老师都认真制作了教学课件,把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简要的呈现在ppt上,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几位老师所选的图片极为贴切、感人(一双大手包着一双小手形成一个“爱心”标志),从视觉上给了学生一种“爱”的冲击,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无私的爱,进而也做到了很好的情感教育!

第二,上课极“精彩”!

我们现在经常在提一个问题:如何才能保证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才能将课堂四十分钟利用到位,而不浪费?在此,我觉得桐乡高级中学的马青青老师做得尤为到位!她开始导入的时候就“开门见山”,先提出situation,然后让学生帮忙解决问题!这样子就给了学生一些悬念,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心。然后在课堂设计中,马老师做到了环环相扣,每个环节之间得衔接过渡非常自然,每个环节都给学生设定一定难度的任务,难易程度比较恰当。让学生既能动脑思考,又不会太难让学生丧失兴趣。加之马老师本身个人素质很好,上课很自然,语言很丰富,整节课不断地运用目的语,使得学生在最后的output中能很到位的运用了所学内容,从而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整节课进行下来,就觉得特别顺畅,整节课集欣赏、表现、评价于一体,中间还不乏幽默,以奥巴马和日本首相为例,既让学生理解了难点,又使得课堂气氛既生动又活泼,还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当然,每一节课都有很多精彩之处,正如评委老师点评的那样:“12节课就是12道精美的菜肴,值得我们去慢慢地品味!”

第三,点评更“精妙”!

第一次和那么多优秀的专家和老师近距离地接触,说实话原来以为又会听到一些“云里雾里”的点评!但是,从第一天上午谢平老师开始点评的“四道精美的菜肴”,到下午生平老师的提出的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如教学目标设计中的不足,直至最后叶在田老师直言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的种种缺陷,都让我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这些专家深厚的语言功底,谦和的人生态度等,都让我深深地为之折服!所以,听他们的点评难道不是在品第13道,第14道精美的菜肴吗?

我想,我会铭记这次难得的经历!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不断地利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展示自我的平台。总之,平时一定要多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授课能力,多听同任教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自己的课也能真正的“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