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的作文优质7篇

时间:2023-10-22 作者:Iraqis

平时多积累作文素材可以让我们在写作文时有东西可写,每个人在写作文的时候,都要根据主题来确定立意,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情怀的作文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情怀的作文优质7篇

情怀的作文篇1

看,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的迎风飘扬,五颗金星在闪闪发亮,我的心如大海的巨浪在翻滚。

每当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冉冉升起,我便无比激动,我自豪,这面国旗是属于我们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

当“神舟”五号载人航天发射获得了圆满成功时,当电视机前播出这一幕时,全国人民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可以放下,大家欢呼着,雀跃着,庆祝着,互相奔走相告。顿时,全国上下沸腾。中国终于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成功发射载人航天的国家,并树立了长久的威望。

当中国人民得知盛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将要在中国北京举行,心中是多么的惊喜,多么的激动啊!运动员们马上开始了训练,偌大的运动场上有他们留下的汗水,留下的脚印,留下的身影…

当人们看到壮丽的“五岳”,心中不禁涌起自豪之情,这就是中国的山!当人们看到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心中又感激不尽,这就是哺育我们祖先的乳汁!当人们看到蜿蜒的万里长城,看到颐和园,看到这些古代劳动者勤劳、智慧的结晶,不得不令人敬佩。再看看那一本布满灰尘的古代著作,什么《红楼梦》,什么《三国演义》,什么《西游记》什么《水浒传》……把人物的性格生动形象地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来表现,让人爱不释手。

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文明古国”,作为中国少年,我们一定要努力让祖国更加强盛,更加美丽,更加富饶,让它不再被世人辱骂,被全世界知晓!

祖国,我爱你,爱你的富饶,爱你的美丽,爱你的悠悠历史,爱你的一切一切!

情怀的作文篇2

当看到“家国情怀”这几个字的时候,并不能完全理解它的意思。“家国情怀”指的到底是什么呢?它所代表的情感又是哪种情感呢?当读完杨振宁所写的《邓稼先》后,我对“家国情怀”有了认识。

邓稼先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一生低调行事,却做出了不朽的功成,在他的身上体现了浓浓的家国情怀。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邓稼先一直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是他领导着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设计出了原子弹和氢弹,他所做出的成就是中国历史道路上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但他没有因此而变得膨胀,目中无人,如果说用一个字来形容邓稼先先生,那这个字是就“纯”。他为人真诚坦白、忠厚平实,没有一丁点小心眼儿,他可以作为每个人的模范,每个人的目标。他的身上有着对祖国深沉的爱,他愿意将他的一切献给祖国。

在生病期间邓稼先先生依然坚持着为国家做着贡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面对谣言,他沉着冷静,没有慌乱手脚,更没有及时否定,他一直在以证据说话,对于实情没有隐瞒。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在别人劝他回头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我不能走。”这话冷静而坚定,这话背后藏着的就是这浓浓的家国情怀啊!这是他对工作的一种负责,更是对国家的负责,逆流而上,迎难而上,这就是邓稼先先生。在遇到危险、困难的时候他永远站在队伍最前端。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就是: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家,是我们人生开始的地方。国,是我们人生理想的源泉。情怀,则是一种情感,一种希望。家国情怀,是一种人人向往的情怀,是一种不朽的情怀。

情怀的作文篇3

翻开那长长的历史卷,细细研读……在那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留下了中国人的智慧,我读出了中国人无穷的创造力;在万里烽火的长城之上,留下了中国人的力量,我读出了中国人的坚强毅力……

在这片土地上,四大发明诞生于此,四大名著横空而降,而这片地就是我们可爱的祖国,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中国!她经过两千年的更朝换代,迎来了现代科技技术的发达,东方的一条大龙正在迅速腾飞,冲向更美好的未来。

祖国母亲,一步步的走来,饱经沧桑,见证了一段段悠久的历史。忘不掉那些抛头颅,洒鲜血的战士们,红军勇士爱国画面像投影般次次播放: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熊熊大火,燃尽了多少人的心灵;王二小血洒山头,悲歌响彻云霄,刘胡兰宁死不屈的回音,红军长征的壮举,狼牙山五壮士今天第七鬼神的豪气……一个个爱国的人是多么让人骄傲, 心中油然而生的自豪,战士们那心中的浓浓的爱国情怀,成了下一代的榜样!

忘不掉那些令人心潮激荡的的历史,同时也忘不了祖国母亲步步走来的坎坷,跌跌撞撞,"南京大屠杀"这已经成了万人心中的国耻日,日军得寸进尺,掠杀中国黎名百姓无数,进行“三光政策”;七七事变,足以体现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清朝的“闭城门,自堕落”,使中国近代史上被强迫签订的许多不平等的条约,“勿忘国耻”提醒着中国广大人民,只有发达了,团结了,才能免被外国侮辱侵略!

忘不掉中国的骄傲,忘不掉中国的耻辱,更忘不掉中国的锦绣江山。长城面对着嘉峪关的微风,在崇山峻岭中飞舞,向未来招手,望着重峦叠嶂的武夷山,峰峦雄“五岳”,惊叹着大自然给祖国带来的鬼斧神工,感受着“孔雀之乡"的西双版纳美丽,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听着浪花拍打鼓浪屿海岸的“歌声”,那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一支梅独秀闻名于世……

亲爱的祖国,我多想为您点赞啊,如今的您让我们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祖国大地一片祥和,我想,只要我们继续奋斗努力,只要我们心连心,手拉手,拥有智慧的头脑,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也一定能够为您编织更美的梦想!

情怀的作文篇4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早已成为被人们传诵的千古佳句。我认为: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讲,应该做到——心怀天下。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中国之所以屡遭挫折而不衰,历经失败而不竭,数遭磨难而不馁,常逢泪水而不懈……这正是因为从古至今在国之危难之机有着一些本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主义者勇敢地挑起了国家与民族生死的担子。正是因为这些心怀天下的炎黄子孙,中国才越挫愈勇。

文天祥在元军濒临城下时,明知前去谈判凶多吉少,可考虑到这关系到宋朝大事,秋千去谈判,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几度挣脱元军魔掌,以重振士气,为国雪耻。临死前还一心要救国。他在《指南录后序》中写道“生不能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及贼”,他还在一首诗中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以天下为己任,从小就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他为中国人民鞠躬尽瘁,受到人民的无比爱戴。周总理是心怀天下的榜样。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就具有了高尚的幸福观。他说:“我的幸福属于全人类。”他就是以此为目标,为人类的解放事业,为共产主义贡献了一生。

这些伟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已心怀天下,为何我们不能?难道我们是忙于学习?不,不是。而是我们心中已经没有这个社会、国家,在当代中学生的眼中,觉得这与我们离得很远很远。

不,一点也不远。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这样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由此看来,少年的命运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为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心怀天下呢?

唐代诗人高适说过“男儿本自重横行”,主张有志男儿为国效劳,奔走四方。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讲,也应这样。我们应有心怀天下的品质,放眼世界,树立公而忘私的世界观。为人民,为祖国,奉献毕生力量!

情怀的作文篇5

其实从小我就对国家这个概念挺模糊的,可能是生活在这个大环境下的缘故吧,觉得祖国就是我们所处的社会。

我们没有资格去选择祖国,更没有必要去选择,因为不管出生在哪里都是光荣的,更何况是出生在这个正在崛起的巨龙之上呢!我爱我的国家,这种爱就像强力胶,把你和你的祖国紧紧的黏在一起。即使你向往彼岸富饶的国度,但依旧敌不过对故土深深的眷恋;当你成功时,你会欣然与之分享喜悦;当你失败时,也会希望她的富强;当你重归热土时,她会紧紧将你拥抱。无论你身在何方,这浓浓的家国情怀都会依附于你且不离不弃。

或许生命可以脱离祖国而升华独立到一个个人空间,但人生却总离不开祖国。她给了我们所有:朋友、家庭、社会还有一点点思念和情怀。俗话说: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国。家是国的必要元素,国是家的重要保障。我们不仅要爱家,更要爱国。我庆幸自己出生在这片土地,她蕴藏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传承了自古有之的中国文化,弘扬着“和”与“仁”,我不知道这些是否可以代表一个民族的内涵,因为它的积淀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它需要从文化中汲取,从人生中提炼。但这却也无法改变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

这情怀带你走向理想,走向崇高的一方。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愿意无偿的付出,我只知道故土会让你产生浓浓的家国情怀。不管你走向何方,它都会尾随你走向远方。这情怀似根线,将你与祖国紧密相连,即使之间横梗着千山万水,也阻不断自生而有的脉脉深情,因为你骨子里淌着她的血,你的灵魂被她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或许过于激励,但是家国情怀确实给人们带来的不只是依赖感,更多的是荣誉感和责任感。家和国是一个人绝不能背弃的,爱家爱国才会让人有向往,才会让人有安全感有幸福感。

我爱我的小家,我爱我的祖国,这就是我的家国情怀!

情怀的作文篇6

小学的时候,我读过很多屈原的诗。印象最深的便是那句“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后来慢慢了解了这“苏世独立”的背景:

屈原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自幼喜爱读书,长大后在楚国做了官,忠心耿耿地为楚国工作。后来楚王却听小人谗言,革去屈原三闾大夫,后来又将他流放到汉北。同一年,秦国把楚国打败,汉中沦陷。这之后,楚王重新启用屈原,但楚国已经逐渐衰落了。没过几年,屈原又被流放江南,在他62岁时自投汨罗,葬于江鱼腹中。

虽然屈原两次被放逐,被世人误解,但他仍希望能为楚国贡献,而不是去别的强国比如秦国发展。这种从一而终的精神浪漫,而又让人敬佩。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大概就可以概括他这种忠心的精神吧。这句诗出自他的《橘颂》,这是我接触的第一首屈原的诗。屈原用橘子来言明自己忠于楚国的志向,这是因为它南橘北枳,他“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也“行比伯夷”,这种精神让屈原向往。后来,他确实也做到了,无论世人怎么看他,他仍效忠那养育自己的国家。

与“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渔父》中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屈原在被放逐时所作。诗中讲的是屈原与一个渔父关于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的辩论。渔父认为“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而屈原则完全相反,认为“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在这首诗里,屈原用对比的手法又一次言明了自己的志向,他那不管世俗眼光,一心为祖国付出的精神又一次体现了。

最终,屈原带着他那苏世独立、从一而终的爱国情怀与他那察察之身、皓皓之白赴了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了。

情怀的作文篇7

端午的记忆很多,母亲的糯粽,曾祖母的小棒槌,以及小伙伴互相比对的五彩线……最宝贝的,是曾祖母手工制作的小扫帚。

老祖母手下那些精致的小扫帚、难得寻来的惊雷木制的小棒槌精美绝伦,却不能让年少的我们惊叹珍惜。那些土制的小玩艺儿,是山里孩子视若平常之物,却蕴含着长辈们无尽的关怀和寄托。曾祖母的扫帚扎得别具风情,染了颜料的丝麻,搭配上彩色的线绳,挂在胸前,一荡一荡地,曾祖母说那是用来扫病的。我常常好奇,生病了,用这小帚就能扫去么?那时正好学校里学了一个新词,叫做敝帚自珍,我一下子就联想起曾祖母的小扫帚。可是,当时并没有珍惜,因为这东西今年过了,明年还会再有,意识里并没有觉得需要特别珍藏。

如今,远离了宁静的原野山林,才知道那些东西是多么地弥足珍贵。端午的扫帚栓挂的是长者对子孙无限的期冀与祝福,不发达的医学让人们对祈祷充满信心。因此,男人们不惜误工也会去寻找那被雷劈过的木头,因为,这是老一辈留下来的说法,只有这样的木头挂在娃的脖子上才辟邪。每到这个时候,就是再严厉的生产队长也会对这些因为寻找惊雷木而误工的汉子们网开一面。他们寻找的,是大山未来的希望啊!七彩的扫帚和驱魔的棒槌成了端午里一道风景长廊,牵记着那些久远的岁月。

我清楚地记得曾祖母给我们做很多好看的小扫帚,扫帚扎得迷你而精巧,跟真的扫帚一样的纹路和线条。也有邻家笨婆姨不会做的,到家里来讨,祖母会很大方地让人家挑,那些花花绿绿的小扫帚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格外地醒目。曾祖母做的火红小辣椒,配上碧绿的叶子,甭提多好看了,可是,她不许我戴,辣椒是给独女戴的,曾祖母希望我们家多子多孙,不许我戴这个。

旧时的岁月逐渐风蚀,如今的节日挂件琳琅满目,在我看来,不过是商家谋利的手段之一,断无半点牵念与爱意。无论年轮怎样改变,在我心中珍藏的,都是当年的手工小扫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