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我们每个同学上学时都接触过的文体,写作文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团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打年糕作文模板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打年糕作文篇1
最近,妈妈盛年糕汤时忙碌的身影总是浮现在我眼前——她盛年糕汤时,总是先滤去汤上薄薄一层油渍,然后先给自己盛,再给我盛。妈妈的这一举动使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决定和妈妈一起做早饭,留心观察妈妈盛年糕汤时的一举一动。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大声对妈妈说:“今天早饭吃年糕汤和炒蛋,我们一起做吧!”“行呀!”妈妈懒洋洋地回答,“你先拿出两个鸡蛋,然后切好年糕,再把锅热一下,我马上就过来。注意把年糕切薄一些!”我跑进厨房,从冰箱里拿出两个鸡蛋和两条半年糕。接着把年糕放在案板上,又拿来小刀,不到两分钟的功夫,我就把年糕三下五除二地切完了,接着又热好了锅。正当我准备把年糕放进碗里时,妈妈穿着睡袍,睡眼朦胧地赶来了。她熟练地抓起桌上的大白菜,“刷刷刷”地给白菜们痛快地洗了个澡,又抄起菜刀,把白菜放在案板上,迅速地切成小块儿,把案板一侧,白菜们就在一阵噼里啪啦的大喊声中滚进了锅。妈妈又在锅里倒上水,放进年糕,再倒点菜油……这一系列的动作,妈妈挥挥锅铲的功夫就完成了,和刚才那副睡眼朦胧地样子简直是判若两人。妈妈可谓是“神厨”啊!在妈妈煮年糕汤时,我懂事地打好了蛋,妈妈的年糕汤不一会儿也好了。当妈妈滤掉年糕汤上的油渍时,我便把用来盛年糕汤的碗递给妈妈。只见妈妈用汤勺舀起一些年糕和白菜,“这碗是我的。”妈妈说,又小心地把碗递给我,“小心点,别烫着了手。”我接过这碗热气腾腾的年糕汤,转过身去,不禁鼻尖一酸,眼中泛起点点幸福的泪花……
妈妈盛年糕汤的那一瞬间永远定格在我的心中。是呀!我的每碗年糕汤里都包含着妈妈对我暖暖的爱。
打年糕作文篇2
今天,我们去安阳路茶馆那里做年糕。你知道年糕是怎样做的吗?不知道了吧!让我慢慢告诉你吧。
第一步磨细:把米粉块放在筛子里搓成粉末。第二步是烧:把粉末放在“木桶”里,再把“木桶”放在有水的大锅里,最后把锅放在炉子上烧。第三步是捣:把烧好的粉末团很快倒入一个大石头盆——他们叫“捣臼”里,然后一个人拿石头锤用力地敲打,另一人用手米粉团翻动让米粉团被敲打得更均匀,米粉团变成米糕团。第四步是捏:把敲好的.米糕团放在涂了油的木桌上,用布快速盖上保暖,然后每人扯了一把米糕团,像捏橡皮泥一样捏了起来,捏成了自己喜欢的形状。我捏了一只兔子、一条蛇、一个年糕还有几个饺子。
爸爸捏了很多年糕和一个金元宝。我今天太有收获了,又学到了一门知识是做年糕。
打年糕作文篇3
年糕,大家应该都尝过,可是打年糕你们见过吗?今天,就让大家瞧瞧打年糕。
下午,爷爷来电话说:“佳佳,等一下,我要来接你去看打年糕。”话音刚落,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到了那里,我走进去一看,地面上放了一个大大的石缸;旁边有一个宽大的盆子,盆子里放了许多磨碎的粉;盆子旁边有两个大锤;两条长板凳上有一块板子,板子上有一块很大的布和一块毛巾。
开始打年糕了:先把粉拿去锅上蒸,大概蒸半个小时。蒸完后,把它放到石缸里。之后就开始打了。首先,两个人拿着锤头面对面按着顺序你打一下,我锤一下。打时不能打得太重,也不能打得太轻。如果打得很重,就会打出一个洞。然后把它翻一个身,用毛巾擦一下石缸,防止被粘住,然后接着打。打完后用布把米粉团全部包住,之后用木棍轻轻地在上面滚来滚去。最后把它放在旁边。这样一块又大又白的年糕就做成了。
后来,爷爷用一把刀从刚打好的年糕上切了一块给我。我感觉这块年糕十分好吃。现在你们知道怎样打年糕了吧!爷爷还告诉我年糕表示节节高的意思,吃了年糕,明天的幸福生活会更加美好!
这次看打年糕,让我明白了:年糕就是这样做成的。以后,我一定要观察其它点心,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我希望明年的学习成绩也要像爷爷说的那样节节高。
打年糕作文篇4
春节快要到了,家家户户都要蒸年糕。为什么要蒸年糕呢?因为大家都想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的,高高兴兴的,所以我家也不例外,今天就要蒸年糕了。
吃过饭,我们休息了一会儿,就开始蒸年糕。奶奶先把许多白糖放进一个桶里,向里倒了很多开水,很快糖全都融化了。奶奶把事先准备好的米粉放在一个很大很大的盆子了,再把糖水一点一点的倒下去,用手去搓米粉,慢慢地米粉就变成了一粒一粒的小圆子,把这些小圆子放进一个木桶里,先蒸一会儿,再在上面撒一些细细的圆子,再蒸……
蒸好了,爷爷端着木桶走出去的时候,我看到爷爷的手在发抖,看上去很重也很烫,他嘴里不停的喊:“让开让开,小心烫着!”然后把里面的糕倒在桌上,爸爸用力的搓糕,每搓一次,我在糕的下面都要用湿的布擦一下,如果没有擦,糕就会黏在桌上,这时我会拿一把铲刀,把黏在桌子上的糕弄下来。很快就搓好了,把那搓好的糕拉长,用湿布盖在上面,把糕压平,再用一根线系在筷子上,把线放在要切断的地方,拉住两端向后拉,一条条雪白的年糕就出来了,为了不弄脏,所以要用保鲜膜包好,一条年糕就弄好了。我觉得很好玩,就走过去对爸爸说:“让我试试吧!”爸爸笑着说:“你行不行呀?”我知道会这样,所以我神气地说:“这么小的事还会难倒我吗?真是笑话。”我照着爸爸的样子做,可是那年糕怎么也拉不直,后来爸爸对我说:“你拉的时候要一直线拉下去。”我照着爸爸说的去做,果然做好了,看着自己做的年糕,开心极了。
原来蒸年糕也有这么大的学问,看起了很简单,但做起了很难。
打年糕作文篇5
又到了梭子蟹盛产的季节,今天我也来学做一道关于螃蟹的美食。
妈妈早早的从菜市场买来了活蹦乱跳的梭子蟹,梭子蟹又称白蟹,白蟹炒年糕,是我们宁海人们爱吃的一道主食,当季正是螃蟹蟹肥肉美的旺季,此时的螃蟹最为鲜美。
开始制作了,年糕和青菜洗净,等待备用;看着这些张牙舞爪的螃蟹,它们个个都像拿着兵器的“武士”。我不知该如何下手,我灵机一动,拿来剪刀把它们的“兵器”大钳子一个个剪掉,这下危险不到我了吧!我掀开蟹壳,螃蟹就像一位多动症患者,不停的垂死挣扎,去掉腮等多余的东西清除干净,把螃蟹对半切,再用剪刀均匀剪成六份。
准备就绪,就开始制作吧!热锅烧油,开大火,油热后,放入葱、姜、蒜爆香,我急急忙忙的把螃蟹倒进锅里,锅里油花四溅,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和我“嗷嗷”的叫声,合在一起,这可真是一曲好听的交响乐。
炒至螃蟹壳变红,加上料酒,盖上锅盖焖一会儿。翻炒一下,放入青菜,继续翻炒。最后放入年糕,把大火调成中火,快速翻炒,放上各种酱料调味,年糕也变得鲜美可口——出锅前撒上葱花。
新鲜美味的白蟹炒年糕就出炉了!吃着自己亲手做的年糕,觉得特别的香。
打年糕作文篇6
元旦期间,外公村子里要做手工年糕。
一进去就看见一群人围在一个大石缸旁边,一位公公抡着大石锤正在“嘿呦嘿呦”地捣面团。外公说:“这是石捣臼,这个大锤子叫舂头,这个公公正在捣年糕团。”原来是这样啊,真有意思!
爸爸带我去厨房看,只见桌旁摆满了一筐筐雪白的面粉。外公说:“大米要泡上20天左右,然后把米磨成粉,把粉蒸熟才能捣。”说着,他拿起一个雪白的粉团,裹上榨菜递给我:“这就叫‘雪花团’,可美味啦!”我和妈妈都咬了一口,真好吃!
从厨房出来,公公已经把年糕团捣好了。他把烫手的年糕甩到一张大桌子上,立刻有两个公公接住面团搓成大长条,并且分成一个个小面团。后面的人接过小面团,把它们搓成小长条,再传给后面的人。只见他们用一块有花纹的模板按压小长条,一条扁扁的有花纹的年糕就完成了。最后打上红印,就可以拿到旁边晾着了。
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我也加入到劳动的队伍当中。爸爸给我拿来一块木板,我照着别人的样子也压起年糕来。渐渐的,我越来越熟练,和小伙伴开始比赛谁压得多。爸爸表扬我们都很棒,不分上下!我还尝试了打印子、捏元宝,做年糕真有趣啊!
外公说,年糕寓意着年年高,那我可一定要多吃几条年糕!
打年糕作文篇7
有一个小女孩天生失语,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苦度岁月。每天很早的时候,妈妈就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的望着家门前。等妈妈回家。妈妈一天回来的时候是她最快乐的时候,因为妈妈会带一块年糕回家。在她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算是最最可口的美味了。
有一天外面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吃晚饭的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看啊看啊。却怎么也往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去找妈妈。她走了很远,终于看见倒在地上的妈妈。妈妈浑身沾满淤泥,湿淋淋的。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答应她,她以为妈妈睡着了,就把妈妈枕在自己腿上,想让妈妈睡地更舒服游一些。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一丝恐惧爬上她的心头。她拉着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拿着一块年糕......她拼命的哭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大雨一直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在也不会醒来了,现在只剩下她自己了。可妈妈的眼睛为什么没有闭上?妈妈是不是不放心自己?她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于是她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告诉妈妈自己会好好活着,让妈妈放心到另一个世界......
在大雨中,小女孩一遍一遍用手语表达《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却写满坚强的脸上划过......就这样,她站在雨水中不停歇的表达着直到妈妈眼睛放心的闭上。
打年糕作文篇8
“爆竹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年。”每到腊月廿十七、八,村里就会组织大家打年糕,作为年末最后一次集体活动,无论大人小孩都是非常期盼,踊跃参与。
今年打年糕的场地设在了我们村靠河边的一个杂货铺前面的场地上。石臼、木锤、蒸箱等装备就绪。首先上场的是几位人高马大、身材魁梧的老汉。只见其中一位老汉搓了搓手,拿起了那个有我身高那么长的大木锤,上下锤了几下,试了试手,2接着点了点头对前面的黑脸老汉说“好了,开始吧!”
只见黑脸老汉用手沾了沾身后那盆热水,起身走过去把锅里热腾腾的面团搬了出来,放进那个粗超又老旧的石臼里。
我好奇地向蒸笼那边望去,蒸笼里热气腾腾,什么都看不清。后来问了几位爷爷,才知道面团是由糯米和粳米按一定比例磨成面粉,然后加入合适的水进行调和,盖上纱布,最后放进蒸笼蒸,无论是水的多少和蒸的时间都是极其讲究的,没有多年打年糕经验是做不了这个工作的。
我回过头,只见刚刚的老汉一边喊着“嘿咻、嘿咻”,一边有节奏地抡着木锤打年糕,对面的黑脸老汉此时配合木锤的节奏快速翻动着年糕。
经过几轮的锤打,中间还换了一对年轻小伙上阵,这锅年糕终于打好了。那一团一团的年糕被均匀地搓成一个长方形,接着我的爷爷拿出了一根棉线,用线将年糕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我目测,差不多每块都是20厘米长度,10厘米宽度,高3厘米。最后爷爷还用年糕2头不规则的边角料做了一对“元宝”形状的年糕,这也是爷爷的拿手绝活。到最后几乎每家都会让爷爷帮忙做一对“元宝”,在大年三十祭祀祖先时用,意寓新的一年财源广进。
我在旁边看着也跃跃欲试,最终在我的软磨硬泡之下,爷爷终于答应在打我家那份年糕的时候把“印花”这个任务交给我。我拿了一个印花章,沾了沾杯子里红色的水,轻轻地摁在年糕的中间,那一朵朵小花给乳白色的年糕增添了几分靓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