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饺子的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3-08-07 作者:Animai

当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流水账似的心得没有阅读的价值, ,下面是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做饺子的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做饺子的心得体会7篇

做饺子的心得体会篇1

农历二十八因为快过年了,我和爸爸妈妈回到了奶奶家。

奶奶准备了很多好吃的等着我们,有油炸蔬菜丸、鱼丸、还要好多海鲜,大伯一家也回来了,一家人聚在一起,看电视、放鞭炮,别提多热闹了。

大年三十的下午,妈妈说今天要包饺子,一听包饺子我第一个赞成,因为我最喜欢吃饺子了,看着大人们切菜,剁肉,和面,我也来了兴致,决定跟妈妈学抱饺子。

我的第一个饺子,真是惨不忍睹,因为捏得不到位,竟然“趴”下去了。第二个呢,因为放多了馅,包好后,竟然把馅露出了一大截……哎,再看看妈妈和奶奶包的,个个圆乎乎的像个小元宝。我不禁更气馁了,奶奶一看我这模样,连忙安慰我说:“莫急,莫急,慢慢来嘛,来奶奶教你”

在在奶奶的鼓励下,我重新振奋了起来,再加上奶奶的指导和我非常仔细地观察了妈妈的手法,竟然也掌握了包饺子的技巧,先少放一点馅试着包了几个还真有饺子的样子了,这下我高兴了,开始将馅放到适量了,终于可以包出象样的饺子了,虽然样子还没有奶奶和妈妈包的好看,但我已经很知足了,妈妈也夸奖我,说以后会越包越像的。

饺子包好了,就要开始烧水煮了,我焦急的等待着,好不容易,饺子煮好了,夹起一个自己包的饺子,心里就象吃了蜜一样甜。奶奶说:“饺子,不仅味道令人着迷,还象征着幸福和团圆。”原来饺子还有这样的意思啊,我又学到知识了。

看着一家人围着桌子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别提多开心了,在这个充满爱的家中,我无比幸福。

做饺子的心得体会篇2

今天,我嚷嚷着要吃水饺,于是,包饺子这件差事就自然落在奶奶的身上喽!我借机主动申请帮奶奶包,不过,还要她先教会我。

开始准备了,奶奶和面,我剁馅子。奶奶左手拿着一碗清水,右手在盆里不停地揉面。揉一会儿,面干巴了,就再倒上点清水继续揉。我这边呢,香菇、大葱和胡萝卜已经剁完,只剩下肉了。我把金锣肉丝平铺在切菜板上,像双枪老太婆一样,左右手各拿一把菜刀,“咚、咚、咚……”地轮番剁了起来。

这时,奶奶问:“佳宁,我的工作好了,你呢?”“早着呢!”正在兴头上的我随口答道。“是吗?”奶奶边说边走过来,“快停下!”我不知怎么了,收了手,纳闷地望着奶奶。“你看看,再剁就成肉粉了。”奶奶教我把肉馅和大葱、香菇、胡萝卜掺在一起,放上酱油,均匀地搅拌好,兴高采烈地捧到了客厅里。

到了客厅,看见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心里好不激动,抄起放在沙发上的双节棍当作话筒,大声宣布:“现在,我宣布,包饺子工作正式开始!”

奶奶乐呵呵地先把揉好的面团搓成一条“长蛇”,然后铺在面板上,切成一个一个小小的面蛋,我忙伸手抢着把这些面蛋逐个压扁。接着,就该擀面杖上场了。奶奶把一个个压扁了的面饼擀成皮子,有的像荷叶,有的像花瓣,还有的像面膜。

开始包饺子馅了。这可是个关键的技术活!奶奶手把手地教我,把一个饺子皮平放在手上,用筷子夹起一大块馅子,放在饺子皮的正中间,然后将两头对折,贴在一起,再两手用力一捏,一个饺子就成型了!

我照样学来,用手一挤,却把饺子皮“挣”开了一个大洞,露“馅”了!我赶紧又拿过一个皮子,一捏,心想:这回总行了吧!可是,也不知道是馅子太淘气了和我做对,还是我太用力了,张开手一看,馅子又出来了。我既懊恼又惊惶地看看奶奶,她正抿着嘴笑呢!“哼,我就不信包不好。”不服输的我再一次拿起一块皮子,按照奶奶教我时的要求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放馅,对折,用力一捏,哈哈!没破。我得意地把这个“大将军”摆在了板子上,心里美滋滋的。

我越包越熟练,也越包越好。我心里琢磨着:是呀,包饺子不是和学习一样吗?遇到困难决不能灰心,只有坚持,才能成功。

等到爸爸、妈妈下班后吃水饺时,一个劲地夸我包的水饺香呢!

做饺子的心得体会篇3

“云云,今天我们吃饺子吧!”妈妈在厨房里对我说。我随声应和着,不一会厨房便传来哗啦啦的声音,妈妈似乎已忙得不可开交了。听到这声音,我坐不住了,真想跑过去凑凑热闹。

平常都是妈妈包好饺子我直接吃,包饺子我可一次都没包过,好奇的我还真想试一下。 好!说干就干。妈妈做起了我的师傅,首先学擀饺子皮。看起来很简单,要做起来,还真是有一些难度,妈妈擀出来的饺子皮又圆又大,还中间厚两边薄呢!真让我羡慕。

但那一系列的动作在我手里就僵化了,擀出来的饺子皮又薄又长,妈妈说:“这样的饺子皮下到锅里就会破。”尝到苦头的我想要放弃,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

她开始手把手地给我教,学得虽然还不太顺手,但比刚开始好了很多,成功的动力让我的兴趣大增,经过一番再接再厉后,我的水平大长。接下来该学包饺子了,妈妈把饺馅包在了面皮里,两手一合,饺子就包好了,圆鼓鼓的活像个大将军,而我包的却像个瘦老头还耷拉着,但此时我却没有轻言放弃,耐心地琢磨着、思索着,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番刻苦努力后终于学会了,虽然脸上沾满了面粉,但心里却是美滋滋的。一个简单的包饺子,却蕴含着无数哲理,在这儿我想说,其实第一次就是成功的开头,只要你勇敢地迈出步伐,就会有成功的可能。

做饺子的心得体会篇4

上午,我上完课回来,一进门就闻到了饺子馅的味道,放下书包问妈妈:“妈妈,今天吃饺子呀?”“是呀,你不是老嚷着要吃饺子吗?”妈妈一边忙一边回答。我眼睛一亮,跑到洗手间洗干净了手,回到妈妈身边,已经蠢蠢欲动了。

饺子馅端上来了,饺子皮也准备好了,我又问妈妈:“那饺子怎么包呢?”妈妈拿起一张饺子皮,给我做示范:“看啊,先把饺子皮摊开,用勺子舀一勺馅儿放在皮中间,如果觉得皮子有点干了,就用手蘸点水,抹在皮的边缘,把饺子皮对折,顶端捏紧实,然后把两边一点一点地收拢捏紧,怎么样!一个元宝形状的饺子就好喽!“我兴奋地一步步按照妈妈说的做,可就是包不好,急得我上蹿下跳,妈妈安慰我说:“没关系,孰能生巧嘛,多包几个一定可以的,来,我们再来个试试?”我耐下性子,放馅,捏,终于成形了一个,这让我信心大增,果不其然,我接下来包得一个比一个漂亮哦。我们包得越来越多。

看着碗里煮好的肚子鼓鼓的饺子,这是我们的辛勤的果实,我吃得格外的香。

做饺子的心得体会篇5

7:15分,同学们都准时到了二食堂。看到案板上和好的面团和准备好的馅,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洗手挽袖,准备大干一场。

虽然平时对饺子并不陌生,可是包饺子对大多数同学来说都不熟悉。热情高涨的同学们拿到面就开始胡乱揉胡乱擀。幸好我们班中有几位北方的同学,真是包饺子高手,几下就把之前混乱的局面控制下来了。

他们一边做一边教其他同学,很快一些同学就学会了如何擀面。接下来,学会了的同学就分工明确的几位揉面几位擀面。剩下的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拿着擀好的皮开始包起了饺子,让大家真正发挥实力的时候终于到了。同学们的作品出来之后,让人不得不佩服大家的想象力与实力,让人觉得我们班都是一群天才。成品出来了一看,像饺子的没几个,包子、抄手,什么奇形怪状的'都有,还有土豆馅、橘子馅,各种品种应有尽有。大家笑着闹着很快就包完了。

没多久,食堂的师傅便端着煮好的饺子出来了,大家一哄而上,不管那些饺子形状如何,味道如何。吃的时候,为了提高气氛,有以为女同学还和男同学开始了吃饺子比赛。最后,因为太晚了,在大家依依不舍的抱怨声中被食堂人员请出了食堂。这样,本次的团日活动也顺利结束了。

做饺子的心得体会篇6

大年三十,我国北方都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形状多种多样,有传统的弯月形,还有把面皮对折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圆形边缘捏制而成,称之为“捏福”;有呈“元宝”形的,象征着财富遍地;有的还将饺子捏上麦穗形花纹,象征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无论饺子什么模样,都象征着老百姓对来年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期盼。

饺子的馅心种类更是数不胜数,以前,有最基本的白菜馅儿、猪肉馅儿、韭菜馅儿等等。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饺子又增添了许多新品种,什么海鲜陷儿、冰淇淋陷儿……味道也越来越好了。

可你知道吗?饺子不但好看,好吃,还有许多关于它的习俗呢!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之时,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除夕夜的饺子,是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将饺子下入沸腾的锅内;过去,大年三十要下好几锅饺子,第一锅先敬各路神仙,敬祖宗,然而才轮到家中的长者和孩子吃,喻为尊老爱幼,其余家人吃第二锅饺子。在山东胶东半岛很多地方的人家煮饺子时,主人还要故意煮破几个,但盛出来时,却不能说破、碎、烂等忌语,而要说是饺子“涨”了,“挣”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饺子破了,包在里面的菜就会掉出来,而“菜”谐音“财”,合起来就是“涨财”或“挣财”饺子的装盘码放也很有讲究,是不能随便摆放的,还有句俗语呢:千忙万忙,不让饺子乱行。在山东等地盘子要用圆形的,先在中间摆放几只元宝形饺子,然后绕着元宝一圈一圈地向外逐圈摆放整齐,称为“圈福”,又叫“聚财”;有的甚至规定,盘子无论大小,每只盘子只能摆放99个饺子,且要布满整盘,因为“九”谐音“久”,摆放九十九个,就象征着“久久福不尽”。关于饺子,更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都被冻伤,冻烂了,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想:“我会医术,何不帮他们治治呢?”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起名曰:驱寒娇耳汤。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不知不觉中耳朵都好了。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娇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每到过年时便都要煮饺子吃,逐渐成了习俗。

做饺子的心得体会篇7

进入大学之后,加入了阳光协会。为了增进同学感情,丰富大学生活,社团举办了别开生面包饺子活动。

最初的时候,其实有点不想去,因为自己不会包饺子。然而部长说可以现场学习,我就抱着锻炼自己的心态参加了,多一项生活技能总是好的。于是,在13号9点,我们开始了包饺子。集合的时候,有些人晚到,有的人没来,所以浪费了点时间。然而这并没消磨掉我们的热情,刚进食堂,其实还是有点紧张的,毕竟自己什么都不会啊。当部长将材料搬上来时,感觉自己无所事事,不知道怎么办。还好绍阁会包饺子,于是就看着他包饺子,发现其实挺简单,看他包了几个自己尝试就包。包了之后又有新的问题,就是如何弄花边。我和奚朝晖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终于释然。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好吃,于是就不再纠结,花边也随性弄。经过长时间的奋斗,饺子终于包完了。我们海蜇激动的心情将饺子拿到厨房下锅。因为我们部包的较多,所以下锅的时间较晚,等的时间也较长。当那一锅锅饺子出炉,我们激动的拍下了我们的成果,心情十分激动。而当饺子出锅,一个个的都忍不住口水,香菇猪肉,白菜猪肉芹菜猪肉,各种馅的饺子让我们口水直流。估计我们的饺子太香,其他部门的人纷纷过来抢饺子,我们的饺子估计被抢了五分之一,可见我们的饺子多么香啊。

这次的活动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意义。这种活动让原本不熟悉的社员相互熟悉,了解各自的特点,也锻炼了大家的合作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方便。相信这种活动对我们的大学4年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包饺子,增加了我们的凝聚力,让我们真正成为了一个集体!